《重生工业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工业帝国- 第4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年韩秀福从十九岁部队转业开始就一直在第一机械厂里工作,从最开始的初级技工,用了十年的时间一直熬到了八级钳工,可是花了不少的功夫。

他为人可吃苦,又爱钻研,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厂子里的几名老师傅的喜欢,于是他就师从当年厂子里的第一号钳工做学徒,一直到后来成为厂子里的技术骨干。

本以为好日子就要到来了,可是几年的改革开放下来,因为工厂自身的经营思路的问题,最后工厂竟然渐渐的不行了。

机械厂的分部一个接一个的开始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厂子的领导是一个接一个的换,领导乘坐的小车也是一部比一部的漂亮,可是最后工厂竟然沦落到开不出工资的地步。

等到了2000年底的时候,工厂终于是再也熬不下去,在台上强人的一句指令之下轰然倒地,工厂因为拖欠债务过多,厂子里的机械设备严重老化,已经沦落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

厂子里原来有十几万的工人,可是等到了最后就只剩下那么几万的老弱病残,有能耐的都纷纷买断工龄,然后出去自谋职业去了。

只留下韩秀福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些年轻力壮的工人。是走又走不得,留下有只能面临发不出工资,最后被饿死的局面。

最后厂子干脆就停产。只能等着被拍卖了,而韩秀福等一票老工人,也就只能沦落为下岗工人了。

第一机械厂因为摊子太大。欠下的债务太多,想要拍卖根本就无人接手,最后只能沦落到破产的地步。

而韩秀福等几千名有经验,有技术的中年工人最后却只能沦落到街头,开始四处的卖力气。

因为那几年国家的经济重点发展目标在南方,而不在北方,再加上清远省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大省,全省有无数的大型国企。在嗷嗷待哺,像第一机械厂这样的企业,只能沦落到后娘养的地步。

而那几年也是第一机械厂里原来的下岗职工们过得最苦的几年,很多工人因为年纪大了,再加上上有老,下有小不得不留在老家,不能外出打工。所以这部分人只能一窝蜂的挤进了南@阳市的劳动力市场。

那几年韩秀福给人干过力工,当过搬运工,在大街上登过三轮,甚至还沿街叫买过糖葫芦,可是在当时的南#阳市的经济环境下。他们一家人也只能是混一个勉强糊口而已。

一直到后来,韩秀福在市里的某个汽车维修厂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样全家的生活才算是有了着落,可是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日子过的紧巴巴。

儿子被他送去当兵,而女儿的大学学费却一直他们两口子头疼的问题。

就这样全家人迷迷糊糊的混到了2003年,直到华阳动力开始在南#阳市范围内大面积的招工,韩秀福才看到了新的希望。

当时他记得很清楚,那天原本和他是一个车间的工友老范给他打来了一个电话,电话里还带着激动的哭音,告诉他他们有救了,南@阳第一机械厂,终于有人接手了。

有人要在哪里开工厂,现在正在招收工人,韩秀福第一印象就是他在开玩笑。

可是后来在那天下班之后,他还是忍不住花五毛钱做公共汽车去原来的第一机械厂的原厂址又看了一圈。

当他看到那第一机械厂被铁皮围起来的厂址,还有里面传来的机械轰鸣声,还有那些贴在铁皮墙上的招工布告的时候,他才终于相信他们真的有救了,老范没撒谎。

他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在招工布告上看到的招收各种钳工,焊工,车工等技术工人的条件,钳工五级以上经过考核,工资基本定格在三千一个月,如果能够达到八级那么工资基本就是五千起跳,当时韩秀福在看到这样的工资条件的时候,就感觉到心头狂跳,他甚至掐了自己的大腿好几把,以防止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要知道当年才是2003年,当年作为省府的南@阳市的经济情况并不是很好,再加上当年的冲击,甚至可以说经济情况很糟糕,而且北方的大型城市工资水平一贯要比南方低得多,当时南@阳市的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也就维持在1800块钱左右,能够过2000块的都的说那是在非常好的单位才能达到。

而这家新成立的什么华阳动力居然开出了五千块的工资,来招收高级技工,这让韩秀福感觉很是吃惊,甚至感觉有点接受不了,要知道当年的铁饭碗的公务员,一般工资也就是二千块左右,而这家公司居然给五千的工资来找一名技术工人,这是不是有点太扯了?

回家之后韩秀福是几天都没睡好觉,他对自己的技术很有自信,因为这么多年来他的工种技术他是一直没扔下,出了刚开始下岗那最迷茫的一段时间。

后来在找了一个修车这么个行当之后,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用修车行的工具自己锻炼,做一些小工件,虽然和之前的工厂里条件不能比,但是技术好歹是没扔下。

所以他并不怀疑自己的技术,他怀疑的是这家公司的诚意,他们是不是在哪里搞忽悠,打广告呢?

要知道他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可折腾不起,如果他把这边的工作辞了,去应聘,应聘成功之后,人家却根本不给你开这么多的工资咋办?

好歹他现在在这个修车行里也是一个技术大拿,如果把这份工作再给丢了,那他一家人可咋办?

那段时间老韩思想斗争的很厉害,经常是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后来在和妻子进行了沟通之后,他一咬牙辞了修车厂的工作,还是去了华阳动力的招聘会。

华阳动力的招聘过程很正规,先是人事部门对他进行的基本资料的了解,然后又进行了一些基本的笔试项目,在之后则是直接进行了实际操作的检测。

而多年下来功夫都没扔下的韩秀福很快就通过了全部考试,并且当天就被华阳动力给录取了,当他那天晚上在华阳动力提供的那份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他的脑子还晕乎乎的。

当时他的脑子里只有那个人事处的小姑娘笑眯眯的对自己说的这么几句话,公司会先组织大家培训一个月的时间,让大家了解我们的公司是做什么的,和今后的发展目标,然后是两个月左右的试用期,在这段期间,你的工资按照试用期标准来发放,工资为月薪三千块。

这段时间你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段时间我们会安排很多的考试,等你过了试用期之后,公司会和你签订正式的工作合同,那时候你的工资将会达到五千。

而且公司还会为你缴纳三险一金,并且每个季度还会有绩效奖金,年底还会有年终奖金。。。。。。

至于其他的什么,当时的韩秀福已经不记得了,他脑子里只有那试用期的三千块工资,试用期人家就给三千啊,这还是啥也不用你干的情况下呢,要知道他在修车厂的时候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就是二千多的工资。。。

就这样韩秀福就开始了自己在华阳动力工作的生涯,最开始是试用期和培训期,在那段时间他们被公司分配到了机加工小组,和他们一起的是一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

当时大家都很奇怪,怎么会这样把大家分派到一起,大学生们瞧不起这些蓝领工人,而他们这些蓝领也不太瞧得起那些白嫩的大学生。

可是等到后来在上机床操作了几次之后,他们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大学生们懂的理论,而且在机床的程序设计上要比他们这些蓝领强。

而他们这些原来的蓝领在实际加工方面,尤其是对工件的质量检查和机床操作上则要比那些大学生们强。

就这样大家一起干了三个月,对机床也有所了解,然后三个月之后又进行了分班,那时候韩秀福被分到了总装车间。

而那时候的韩秀福已经知道华阳动力是干什么的,未来向那方面发展的企业了,他知道这家企业是造汽车的,而且还是一家新型的现代化汽车制造企业。

这家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在汽车制造的时候,前一部分很多零部件根本就用不到他们这些人,都是由机械人来完成工作,只有在最后的总装方面才用的上他们这些工人。

老韩在这个工位上干了三个月,就凭借这他对机械的领悟能力,成了总装车间的明星工人,他每天装配的车辆最多,而且装配的产品质量又最高。

然后他就被调入到了设备设计和生产制造部门,而进入这个部门的时候,他的工资已经达到了七千,而这时候他也终于再次的回到的他说最热爱的机械生产和加工领域。。。

第七百五十六章老韩的新生(2)

第七百五十六章老韩的新生(2)

装备制造对于任何一个从事过机械制造行业的人来说,都很了解这个行业的重要性,在整个工业链条里而言,这个行业,可以说就处于整个工业链的最上游,因为有这个行业的纯在,才催生了现代的各行各业的制造行业。

因为这个行业,是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工业机床和生产线,而这些机床和生产线,有直接服务于各种各样的机械加工行业。

正是有了这些工业机床,还有生产线,才能够让现代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物产大丰富的时代。

而作为干了工业加工二十多年的老韩来说,他相当清楚我国在这个领域和外国的差距。

韩秀福以前在第一机械加工厂的时候,曾经有几次去南方和西南的几个兄弟工厂进行交流,在那边他看到过人家引进的几台外国机床。

在看到别人从曰本引进的那几台山崎,或者是马扎克的机床的时候,韩秀福就知道咱们和人家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当时的机床还不过就是三轴机床,也并不是国外最先进的机床,可是人家能够将车,铣,刨,钻等几个步骤整合在一起,在工件上进行一体成型,这可要比他们当时在工厂里使用的来至前苏联的老机床现金的多。

而在精度方面那就更不用提了,最关键的是人家一旦开了机床,就可以实现量产,而降低次品率,可是当时他们所在的第一机械厂,还要靠机床进行粗加工,然后在进行后继的人手工加工,次品率高不算,工作效率也低。

那次去南方的考察可是给了韩秀福非常大的震撼,还好那几家企业的设备,一般也都是用在军工方面,而不是用在民生方面。要不然他们第一机械厂恐怕受到的市场冲击更大,倒的更早了。

后来从南方回来之后,第一机械厂的领导也打算从国外引进这么几套机床,哪怕是落后世界一个时代的也好。可惜赶上的时间不好,正好赶上了前苏联解体,而欧美国家立马和国内结束了蜜月期,再度对天朝实施禁运,这个计划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而在那之后,第一机械厂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最后直接落得个倒闭收场,而在那之后,韩秀福就再也没想过什么现代化的机床,当时困扰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家四口的生计问题。

令他没想到的是,只不过几年之后,当他重新在华阳动力这家私人企业的总装生产线上再度过了三个多月的工人生涯之后,他自己居然有鬼使神差的回到了设备制造这个行业,又重新的摸起了机床。

只不过这一次他所面对的机床和他以前最熟悉的那种前苏联的老旧机床不一样。原来他所使用的那种前苏联支援的老机床,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车,削。钻的工作,而且精度和现在更是没法比。

而现在,在他被公司推荐到了设备设计和生产部之后,他所接触的机床,清一色不是德国货,就是曰本货。

看着那些机床,老韩是心头一个劲的感慨,虽然他读书不多,文化程度不算高,可是他只一打眼就知道。这些肯定都是目前世界上最顶尖的机床。

在刚进入到这个设备生产和制造部的时候,老韩感觉自己很是迷茫,因为这些机床的操作手段,他完全不懂。

每次这些机床在加工一个工件的时候,都是把一大块的工料,固定在夹具上。然后操作机床的工作人员,就会退回到操作台前,在电脑的触摸屏上鼓捣这一些什么。

之后加工区就会被一个类似地铁门一样的自动化密封设备给密封起来,然后就会出现一个机械手臂,使用各种道具在工料上进行车,削,刨,钻,甚至打磨的工序。

站在那密封舱门的玻璃窗前,只不过二十来分钟的功夫,就看到一大块铁锭,在机械手臂更换各种刀具的打磨雕刻之下,变成了一个个工件,这样的加工过程,简直就让韩秀福是目瞪口呆!

只不过短短十几年的功夫,原来世界机加工行业,就已经先进到了如斯地步,老韩是彻底的震惊了。

他看过操作机床的工程师利用这种机床,加工过公司里汽车变速箱里所使用的轴承,要知道那可是使用特殊钢,特别坚硬,而且对加工精度要求特别高的一个工件。

以前老韩在第一机械厂的时候,也加工过这样的工件,不过那时候都是先靠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