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迷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迷梦-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托马斯先生,您不用着急。”沈正辉微笑道。“我们可以再等等。看看《上海堡垒》的票房再做决定。我可以保证我本人对于好莱坞非常感兴趣,哥伦比亚是我们合作的首选,但是眼下谈合作的话。我真的还没有具体的计划。”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先谈好《上海堡垒》的合作吗?”托马斯问道。
    “当然不是,《上海堡垒》的投资方和发行方都不是我,我只能代表我自己参与谈判,这是投资方的要求。”他说道,“具体的条件不是我提出来的,也不是由我和您谈的。”
    隔壁大会议室的吵闹也结束了,中影、保利作为发行方各派了一个代表,同时王安萍作为投资方的代表来参与和哥伦比亚的谈判。看王安萍的表情,她似乎对于具体的谈判没有兴趣,谈判的主力在中影和保利这两家专业人士身上了。
    托马斯似乎没有兴趣将谈判旷日持久地拖下去,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沈正辉的信心,他直接提出来四千万美金的版权买断方案。这简直是惊天动地的价格,不要说投资方的真实投资有没有三亿,就是有三亿,四千万美金也足够他们把成本捞回来了,剩下的都是赚的。谈判的中方代表们都不淡定了,这直接超过了他们谈判的底线。
    于是谈判不得不暂时中止,托马斯先生回酒店休息,中方这边继续开会。
    沈正辉没兴趣掺和这件事情,但是被王安萍拖着作为关键人物还不得不参与到一帮二代中的沟通中去。大家都对于哥伦比亚如此上道惊愕不已,同时对电影如此赚钱感到震惊。他们的真实出资不过一亿多一点,赞助的费用折入了电影的制作费用,所以如果四千万卖掉版权,其实就相当于利润150%地回本了。这电影在国内的票房还没有算呢!
    于是沈正辉又被征询,到底是买断划算还是再试着谈谈票房分成的协议?
    连一脸淡然的王安萍都私底下问他,“你觉得哪种赚的更多?”
    “哥伦比亚既然愿意出四千万买断那么他们肯定是觉得赚钱才买的,”沈正辉回答道,“当然,也不排除他们要给我这样一个面子好骗我到美国去给他们拍片子。”
    “你就扯吧,你值四千万?”王安萍刚刚说完就自我否定,“你说不定还真的值四千万。”
    沈正辉翻了翻白眼,“你们可以直接和别人提分成的事情啊,看看他们答不答应啊!”
    王安萍点了点头,“这个倒是,如果我们一边热的话,也没什么意思。”
    结果是哥伦比亚坚决不同意分成的提议,亚洲片基本上就没有这样干的,哥伦比亚可不愿意自己开这样一条口子。谈判自然是漫天叫价,落地还钱,中方自然也不是什么话不说就答应了,双方扯来扯去,最后哥伦比亚同意收购价格再提高三百万,到了四千三百万美元。于是谈成了。
    此时国内《上海堡垒》已经上映一周了,这部片子特别吸引上海的观众,上映7天在上海取得了三千万的票房,要知道全国的票房成绩不过一亿两千万,这就是说,上海就贡献了四分之一的票房。不过上海人民也有理由喜欢这部片子,把它基本上就是上海的宣传片,无论是东方明珠塔、南京路还是上海外滩外的航母舰队,整个上海完全融入到了影片的背景之中,毫无违和感。上海人民以自己成为背景而感到骄傲,当初动画片电影在上海的票房也是最高。
    而当哥伦比亚四千三百万美元购买了该片的北美发行权和春日一亿人民币(按照成交可能的最高价格宣传)的消息同时爆出,对于该片的票房又起到了足够的推波助澜的效果。国内的电影人,包括几位拿奖宗师级人物,老前辈都得了红眼病,提起《上海堡垒》就是羡慕嫉妒恨的心情。
    张导演虽然《英雄》赚足够了钱,但是他所受的刺激比其他人都大。三亿人民币的投资,光海外版权就卖出去四亿多,眼下第一周票房就超过了一亿,《英雄》输得太远了。
    果不其然,凭借着良好的口碑,《上海堡垒》第二周票房继续保持一亿人民币的高水准,各个投资的红二代开始祭出了政策影响的大招,开始组织集体观影,不仅仅是各大院校和党政机关,连国企、事业单位也纷纷买集体票观看,于是连着好几周,电影院始终是人满为患的状态。
    这样的情况,也让托马斯对于北美地区的发行越发地有信心了,虽然他此行的一大重要的任务他并没有完成就是了。托马斯觉得这是导演的矜持,他想来想去,觉得通过春日这个通道间接邀请沈正辉比较好,毕竟哥伦比亚和福田光美说过无数次这件事情,而福田光美在口头上已经答应了,沈正辉迟迟不去美国,大概是因为事情耽误了。托马斯通过自己在中国的关系很容易就弄清楚了他所要知道的《上海堡垒》拍摄的内幕,一帮领导的子女投资的产物,沈正辉大概是迫于关系不得不帮助他们赚钱从而耽误了去美国的行程。托马斯准备用这个理由来向公司高层解释,为什么他没有拿到沈正辉到美国拍片的合同和承诺。
    中国火热的电影似乎激发了领导们的某根心弦,中国加入wto之后,电影业也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只不过有一个很长的过渡期,高层很早就看出来了如果不在过渡期内发展起来国产电影业,届时自由开放的电影市场,遍地都会是国产电影公司的尸体。所以张导演的大片和沈正辉的略显出格的《上海堡垒》才会如此顺利。不过当2002年的电影市场开始显现自己膨胀和发展的潜力的时候,有些领导又多了别样的心思。(未完待续。。)

第229章 让人炫目的《上海堡垒》
    《上海堡垒》在大陆的放映时间长达两个月,在不少地方春节期间依然有上映,春节之后才完全落画。根据统计,票房收入高达5。7亿,而且五周就达成了4亿的成就,远远胜过了之前《英雄》的2。7亿人民币的票房。沈正辉同时也正式刷新了自己在国内电影的票房纪录,正式地超越了《泰坦尼克号》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一位。
    《英雄》的票房占到了200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的五分之一,而《上海堡垒》估计能够占到全国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
    新组成的院线和发行商分享了这次的盛宴,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能够继续满足他们赚钱**的电影国内根本就生产不了,这可不是日后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被培养起来的市场让大片的待遇依照宣传的花费份额均等地分配了出去,虽然国产大片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了,但是很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除非这个片子非常厉害,适合在电影院里面看,他们才会走进电影院,平时他们也就在盗版vcd的出租店对付着。
    也因此,《上海堡垒》的票房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就显得非常刺眼。不仅仅因为他打败了《泰坦尼克号》的缘故,它下面就是《泰坦尼克号》的3。595亿元,然后是《集结号(下)》的2。6亿元,张导演的《英雄》2。5亿元尴尬地夹在了《集结号(下)》的2。6亿元和《集结号(上)》的2。3亿元之间,紧接着就是一片动画片刷榜。中间夹杂着诸如《真实的谎言》,《生死抉择》这种片子,可以说一看榜单就可以发现,最近几年后来居上的片子基本上都和沈正辉有关系,不是他导演的就是他的公司投片的,总之就是和他有关系,他一个人的表现就改变了中国电影成绩的半壁江山。
    这种现象既可以说是骄傲,也可以说是尴尬。沈正辉一个人就打破了进口片对于国产片的压倒性的优势;尴尬的是,他不是中国电影体系培养出来的导演,甚至可以说和国内的电影体系毫不相关。在电影市场即将作为重要的市场。相关的领导人正雄心勃勃准备在这幅大有可为的画纸上画出新的蓝图的时候。愕然地发现一个和自己不相关的人居然一下子成为了自己主管领域的庞然大物,自己的政绩和此人居然息息相关。领导即使期望政绩,但是也知道这样的政绩即使报上去,更上面的领导也不会以为这是自己的成绩。
    因此《上海堡垒》的票房飘红。对于中国电影界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情。和沈正辉合作的人赚得盆满钵满和中国电影界一点关系都没有。不。应该说是和中国电影界某个部分的圈子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换个角度想,也许正相反,《上海堡垒》的成功。对于这个圈子来说,反而是一种难言的刺激,他们认为中国电影的前途发展应该在他们手里面,现在的现实反映了中国电影的现状发展显然不在他们的控制之中,于是自然而然的,现状便是错误的。
    不过,这群人虽然有能量,但是这个世界毕竟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并不是存在于凉宫春日的臆想中的世界,这个深度中二病患者认为世界是怎么样的世界变是怎么样的,现实中存在中二病,但是不存在这样的中二病。于是眼红的人咬了咬牙,即使生出了假如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沈正辉的心思,也不会奢望这个幻想变成现实。他们有他们的步骤,在经过了分析之后,许多人都认为国产大片将是中国电影的未来出路,你看看现状,沈正辉走的是这条路,张导演也走了这条路,他们两个都成功了,那么就证明了走这条路并不错误。
    那些曾经的体制内的导演,确实老朽。譬如老前辈谢导演,他的思想题材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他雄心勃勃企图东山再起,结果《鸦片战争》惨遭滑铁卢,依靠团体票才保留着一丝面子。第五代中的部分导演坚信第五代才是中国电影的拯救者,前四代显然都应该退休休息了,中国社会变化速度太快,赶不上就直接过时了。沈正辉给所有导演的刺激就是他是一个新的,潮流的导演,一出手就紧紧跟着潮流。第五代导演们还停留在思想性、艺术性、深刻性,停留在向商业化的艰难转型的时候,他出发的起点就是商业化。
    所以,沈正辉也被当做是某种标杆。前面的老前辈们已经没有了紧跟时代的体力了,沈正辉在《集结号》里面使用了那么多的老前辈,汲取了他们的经验,最后搞出来的是一部完全商业化的电影,和以往的主旋律电影完全不一样,这就是说明他身上没有旧时代的痕迹,没有桎梏。他运用旧的东西,巧妙地安排它们的位置或者把他们用最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对于新的形式的把握就是他超出所有的中国导演的地方。
    现在,中国电影的转型,就只有依靠新的,能够跟的上形式的导演,第五代认为非自己莫属。
    最新的内部刊物的主题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片文章认为,第五代导演其实并不缺乏商业精神,他们缺乏的只是跟上商业精神的脚步,张导演的转型显然相当成功,但是他本人还被旧的东西桎梏着,在他脑子里面,主题还是旧的。不过文章还是对于他踏出的探索性的脚步持肯定的态度,并表示伴随着这样的探索,中国电影会逐渐缩小和世界电影在商业化上的差距,走得越来越远。作为标杆的,就是最新的电影《上海堡垒》。这个浅薄的套着科幻、战争主题本质上是个爱情故事的电影,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好看是其获得高票房的标准。文章信心满满地说。要做到这一点,解放思想就可以了。
    沈正辉有些吃惊地看着这片信心满满的胡说八道,然后抬起头来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王安萍,“给我看这个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有些人酸得很,在吹风沈正辉有什么了不起,他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够做到。”王安萍轻描淡写地说道。
    “呃,”沈正辉抓了抓头,“我确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了。”
    “不,《上海堡垒》国内票房5。7亿元。出售版权获利5亿多人民币。dvd发行和电视转播费用估计也不是小数目,要知道2002年全年包含版权出售、电视转播权、电影票房的市场总额也不过三十亿左右,张导演的《英雄》就占了五分之一。按照2002年的数据,你的《上海堡垒》要占到了全年市场总额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今年市场肯定会增长的很快的。”沈正辉略显矜持地笑了笑。
    “就是因为增长得太快了。所以有些人就坐不住了。”王安萍冷冷地说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好莱坞拍戏?”
    “还早呢。我首先要陪父母过个年再说。”沈正辉回答道。
    “应该看不上国内的小市场了吧?”
    “这怎么说的,日后我们还有机会继续合作的。”沈正辉急忙说道。
    “虽然收获不错,但是和好莱坞、日本比起来还是太小不是吗?”王安萍笑了笑。“5。7亿人民币的票房看着很高,但是和《黑拳2》、《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比起来,还是颇有不如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