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五兄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田园五兄妹-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京娘姐姐快讲讲,你们那儿的水车是什么样的。”雨春想:自己的水车要是不行的话,就照南方的水车改造,这玩意就是铁贵,改造的话,这些铁还是可以用的,一点儿也糟践不了。

    京娘把南方的水车描述了一遍,真不愧是做娘娘的料,口才也是极好的,头脑是极灵敏的,雨春听了真是明白。

    自己的水车和南方的比,自己制造的太小巧了,原来南方的才真是庞然大物,人家是引河水灌溉的,看来自己设计的还真适用北方小型灌溉,一家一户的几亩地,只有用这样的水车。

    原来南方都是产稻大户,大型的水车都是大地主用于大片的水稻灌溉,自己的虽然不先进,但很适用这样小的山区小户人家抗旱使用。

    雨春心里既熨帖又踏实,今年过了麦秋如果再像去年那样旱,可不能种不上地了。

    雨春几个就水车的问题谈开了兴趣,第二日,也没人绣花了,又围着水车讨论起种什么的问题。

    快到晌午了,做什么饭吃呢?几人正在研究,雨春说:“我今天高兴,吃什么都香。”

    李雪是个不会挑剔的,这顿饭她是不会点的,小丫从来都不会说自己想吃什么,雨春征求她的意见,小丫儿只是摇头。

    只有京娘没有发表言论了,雨春点了京娘的名:“京娘姐姐,今天你决定做什么饭,就只有咱们四个,四夏就是个吃货,只要好吃她就乐意,多做些,让四夏给秋秋带点儿。”

    京娘看几个人都不说愿意吃什么,京娘就想到了南方的糯稻米,离家这么长时间,很想家乡的糯米饭吃:“雨春,我们晌午吃黏米饭怎么样?”

    “对呀!”雨春得京娘提醒,才想到过年时加工的糯米,黏高粱米,还有黄米,如果做几样混合的黏米饭,可是真好吃的。

    还有过年蒸饽饽剩的豆破子,可是做黏米饭的好材料:“好了,你们都不说,就听京娘姐姐的了。”雨春到库房找米去了。

    京娘几个就想:快去点火,刷锅,三种米可要分开来捞,豆子可以和黏高粱米一起煮。

    三个人刚站起身,就听到“哐哐哐!”敲门声,三个人都是一怔:“是谁来了?”

    小丫就欲去开门,被京娘拦住:“慢,我去问问是谁。”

    京娘款款的到了门前:“轻启了朱唇,细声的问道:“不知是哪位到此,请报上姓名。”

    门外的人一听:好柔嫩的声音,抱在怀里亲一亲可得有多舒服。

    不由也就放低了声音,“我们是柴老爷子派来的,看望雨春姑娘的。”

    柴老派个男人来看雨春?京娘觉得不对劲儿,自己三个人都是弱女子,外边到底是何人,自己可是没底的。

    京娘是个机智的,回身到了小丫儿跟前:“小丫儿,快去找雨春过来,就说来了不熟悉的人。”

    小丫跑步去找雨春了,门外的人已经急不可耐:“雨春姑娘,快开门,我们是你师父派来的。”京娘已定了主意,等雨春来了再说,到底是不是柴老派来的,打开门就知晓了,但是打开门的前提是得有雨春在,估计就是两三个小伙子也打不过雨春的。雨春告诉过柴老不在家,开门要慎重。

    京娘知道雨春担心李雪她们二人的美貌遭人觊觎,嘱咐她们多次小心。

    雨春才翻到了杂粮的袋子,小丫儿就跑进来:“雨春,好像来了坏人,还冒充你师父的人。”

    雨春一听扔下了手里的半升子,急忙的问小丫儿:“放他们进来了?”

    “没有,你快去吧,京娘姐姐不敢开门,他们敲得可狠了。”

    “让他敲呗,咱们慌什么,他敢跳墙进来就逮一个杀一个。”小丫吓得打了个冷战:雨春真敢杀人?

    大门还在被拍得“啪啪啪!……”震耳的响着,雨春马上就来气了,等死呢咋地,这么急慌慌的一定不是好人,究竟是捣什么鬼,得他们说出来才知道。

    雨春脚一登台阶就上了猪圈房,再从猪圈房登上厢房,对着外面大喊:“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冒充我师父的人,诈我家的门,你们居心何在?过来搭话。”

    外面的人听到喊声来自左侧,一个人就到了那面,见房上有一个半大姑娘,掐腰站住房顶,“嘿!”这小姑娘长得可真不错,只是声音不像那个娇娘子,虽然也好听,可没有勾人的味儿。

    “你个小丫头是谁,站在房上指手画脚的,你让刚才那个搭话的小娘子回话,我怎么能听你的。”

    雨春一看,这不是差役吗?雨春可是见过的朱县丞审案时的差役就穿这样的衣服:“这不是官差吗?怎么还成了我师父派来的?”

    “既然你认识我们的身份,还不快快开门,我们有公事要办的,你敢耽误官差办案,可是要进牢的。”这个官差和雨春对话,那个官差也走过来。

    “快让刚才的小娘子回话,不得拖延时间。”这个官差就下了命令。

    “你们官差办案走错门了吧?不知道人家小娘子是谁,一个劲儿的要人家回话,你们是不是包藏了祸心?”雨春一言点破,两个官差大怒:“我们找的是林雨春,她就是林雨春,就得让她回话。”那个官差挣理。

    “本姑娘才是林雨春,可惜那个姑娘你是见不到了。”雨春打个手势,让京娘她们进房。万一需要放他们进来,还是不让他们看到京娘和李雪。

    “她是那个陶三春?王永昌不至于那么惦记吧?”两个官差低语,也被雨春听到了,不由的怒了,都跟王永昌有勾搭,整天的胡思乱想,王永昌你等着,我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的。

    雨春心里大骂,嘴里却是嘿嘿嘿的冷笑:“你们俩有屁就放,没屁就滚!”

    两个官差也大怒:“你这个死丫头怎么净骂人?”

    “我可没骂过人。”雨春呵斥一声:“不说我可是要不伺候了。”

    “我们是来办案的,你这个丫头犯了事,我们要把你捉拿归案。”一个官差腆着肚子得意的说。

    “笑话,没证没据的满嘴喷粪,我真怀疑你们是人贩子假扮官差,想骗我跟你你们走,半路把我卖钱,我猜的对不对?”

    “我们可是真正的官差,岂能说假话。”两个官差对视一眼,很洋气的样子。

    “你们刚才还满嘴的是我师父的人,一会儿就变成了官差,再一会儿能不能变成疯狗。”雨春在房上就逗起了官差:“黑头!黑头!大黄!大黄!”这是两个狗的名字,在这个时代可是非常流行的狗名讳。

    俩官差鼻子都气歪了,互相耳语起来:“她也不开门,我们有什么办法进去?”

    “进去?这么高的墙,你能跳过去?”

    “咱们找梯子,爬进去。”

    “你想找死,你要是爬人家墙,听说那丫头会两下子,打死你是偿不了命的,那叫私闯民宅,非奸即盗,死了也白死,你去干吧,我回去交差。”

    “你交个屁差,还没告诉那丫头为什么抓她呢。”

    “真是的,这茬儿忘了。”这个官差高声喊起来:“我们是来拿你的,陶家人把你告上了衙门,你忘祖背宗,私改姓氏逃避家人的管束,数大不孝之罪,浸猪笼,烈火烧,你绝对是死罪,赶紧跟我们到县衙,认罪伏法,还能留个全尸,浸猪笼也就拉倒了。

    若是不老老实实的认罪,就只能把你烧的灰飞烟灭,骨头渣子也不会给你留。”

    雨春突然大笑起来:“我当你们诬陷我什么大罪呢?原来就这破事,吓唬谁,我跟他们陶家狗屁关系没有,你们少在这儿危言耸听,我倒要看看你们史县令、王老财和陶家人有什么好下场。”

    “到时就有你不服的下场了,你还得意什么?跟我们一起走吧!”

    “你们连唬带蒙也是没用的,我也没杀人放火,你凭什么拘捕我,如果有人告我,我等着听传就可以了。

    趁着我师父不在家,唬我一个小孩子对不对?都滚吧,你们想暗算我是办不到的。”雨春几句话揭了他们的底,俩官差惊疑起来“还说她是小孩子好唬,县令吩咐的,要是能骗到她的话,直接就给王永昌送去,她有武功不抵事,王永昌预备了十几个打手,还收拾不了一个小丫头。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87章 捡蘑菇

    如果唬不住她,就只有上公堂了。

    另一个官差对伙伴轻轻私语:“咱俩别那么认真,她师父可是县尉的爹,来头一定也小不了,你也别惦心里边的小娘子了,恐怕都不是容易对付的。

    咱俩还是说完了差事就别想外物的了,要是真把她唬走交给王永昌,可能倒霉的就是咱俩,他那师父可不是好惹的,不把咱俩全家都宰了,也得揪了咱俩的脑袋,就那二十两银子你认可卖那么多条命?我是不舍得。”

    “他师父还能斗过县令?”另一个官差是不甘心丢了二十两银子。

    “别光看表面,县尉的来头不善。”这个官差说完,拉起那个就走:“林雨春,你就等听传吧。”

    雨春也不伺候答他的话,下得房来,见小丫儿她们三个侯在窗边忐忑不安的望着大门。

    “雨春!她们走了?”虽然官差在墙外说话,京娘几个也听得清楚。

    “雨春,陶家人真那样干了,大秋说的是真的,你有什么办法?”京娘担心的问。

    “雨春!怎么办呢?”李雪很担心,她知道雨春就是陶三春,如果滴血认亲,雨春是铁定的输的。

    小丫儿更是担心,她是最知三春的底的,怎么能逃过陶家的毒手呢:“雨春,我们去找你师父去,看他老有什么主意。”

    “你们谁也不用担心滴血认亲那玩意,那就跟扯淡一样,是亲生的不见得可以血液融合,不是亲生的也有的会融合,我保证我不会输的,赶紧做黏干饭,我饿了。”雨春为了消除几个人的担心,赶紧分散她们的思路。

    “今日咱们是黏干饭,蛋花汤,你们三个捞干饭去,我准备蛋花汤的材料去。”

    几个人的目光全都是疑问:“雨春,雨春,雨春……”三个人一齐的问了出来:“你还知道滴血认亲有那样的事?怎么会?公堂都是那样认亲的,自古就传下来的。”

    “你们就别担心了,我说没事就没事,我可是被朱县丞诬陷过的,看看我不是还好好的吗?别谈这扫兴的事,民以食为天,喂饱肚子是第一重要的,别官司没打先饿坏愁死,车到山前必有路,走吧?”雨春抬腿就走。

    三个人面面相觑,各自满怀忧虑的走到厨房。

    雨春就准备了葱花,姜丝、黑木耳,芫荽。把木耳稍泡一下儿,就切成了细丝,再继续泡,芫荽葱姜的都洗净切好,准备就绪。

    又打了两个鸡蛋留作蛋花,再用一个大碗打了八个鸡蛋,切好了葱花,加好了作料,留着炒了就饭吃,黏干饭虽然干吃也不噎人,不吃菜更显的饭好吃,雨春只怕不抗饿,没有油水的伙食很爱饿的。

    现在正是夜短天长的季节,人的体力消耗得多,不等天黑早早就饿了。

    也有半个时辰,黏干饭已经做好,把饭盛到一个大盆里,热腾腾的,胶黏胶黏的,雨春把手洗了洗,攥了四个大饭球,递给每人一个,把准备好的半碗红糖,拿到桌子上:“快来,蘸糖吃与就菜吃可不一个滋味。”几个人轮番的往糖碗里蘸:“我们先垫两口,一会儿再就菜吃。”雨春洗了把手就去炒鸡蛋,李雪就往碗里盛干饭,饭盛好,蛋也熟了,四个人又开始就蛋吃,等吃饱了,雨春再做汤。

    灶里是干木柴,火又烧得旺,做汤的速度也够快的,雨春做蛋花汤的技术,又让京娘学到了,京娘觉得大奇,雨春小小年纪,怎么啥都会做,净做些稀奇古怪的吃。

    京娘还要学雨春的打点心的技术:“雨春,啥时教我做蛋糕?”

    一说做蛋糕,雨春就想起了从魏四婶家买的那头羊,蛋糕里雨春还加了羊奶和面,比纯鸡蛋的还好吃,一只羊挤得奶太少了,羊多了还没人去割草喂,每天永久临上学走,把羊栓到山坡放草,依仗近处没有狼。

    把羊一栓就是一天,那只羊也很受罪的,总在外边晒着,还喝不到水,就是羊太少了没人把它放在心上。

    如果在山前圈一个大院子,养上几十头奶牛,可不知这个时期有没有奶牛,肯定没有后世那样优良的奶牛品种,如果出奶不多的话,能不能赚钱?

    雨春想了阵子,挣钱的道儿很多,可是也都不容易。

    没有后世的防疫技术,养什么牲畜都风险太大,前世的时候防疫的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