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五兄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田园五兄妹-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天又是芹菜馅儿的包子,午间,雨春就发了一大盆白面,间了一大捆芹菜,择干净,剁得细碎。

    把永明昨天从镇上带回来的二斤猪肉,古代的猪肉不像后世的猪肉注点子水,包饺子,汆丸子,都不成个数。

    这样的猪肉搅进半斤水,芹菜不用挤水,馅子也不会出汤的,和水的猪肉做出来的肉馅是非常滑嫩的,特别的爽口。

    古人是不懂把肉馅打水的,做出来的馅子是粗糙的。

    雨春每次做的包子饺子,丸子,都被满桌的人赞不绝口,每顿饭几乎吃个流光,要想吃下顿,就得狠劲的多做。

    小丫儿剁芹菜,雨春剁肉,小丫儿剁完了芹菜,雨春让她先用油把芹菜馅儿和一遍,这样和馅子,就是素馅的也不易出汤。

    雨春剁好了肉,开始加水搅肉馅儿,古人买肉都喜欢带肥膘的,一是吃着香,二是省油,雨春可不那么想,她是改不了现代观念的,肥肉对人体没好处,而且肥肉还贵,用瘦肉做馅子,可比肥肉出数少一半,古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只图腻人,不懂营养价值。

    这就让雨春在吃肉方面捡了大便宜,如果她的钱多,她就会让一大家子天天有肉吃,做肉的技术她懂好多种。

    腊肉、酱肘子,糖醋排骨、红焖肉,炸里嵴等等,都是雨春喜欢吃的,要赶紧的创造财富,为自己的吃肉大业奋斗。

    雨春边做饭,边脑子里描画发财蓝图。

    家里人多,饭也是做得多,雨春设计的大铁锅,用白灰抹了高高的锅接子,找人做了两个大竹屉,圆圈包了铁皮,一个是加固,一个是防止竹子直接被锅热烤煳。

    蒸了两大锅包子,给柴老单独蒸了肉多的,他们吃的是肉少的,这个时空猪肉贵,牛肉更贵,耕牛受法律保护,只有死牛和老的不行的牛,才许可卖肉,养羊的并不多。

    这么多人要说是常吃肉,伙食费就太高了,雨春是负担不起的,所以吃肉就偏待柴老,柴老不单是客人,与他们还是情同父子关系,自然是要孝敬他的。

    “敬老爱幼是人的美德,有好吃的要先想到自己身边的人,不要把好吃的都想填到自己的肚里。”雨春一边往筐里捡着包子,一边教育四夏,四夏当然是听不进去的:“那个老头儿是外人,为什么把好吃的够给他?敬老爱幼,他是老的,我是幼的,好吃的应该有我的。”

    雨春无语,这孩子在谷氏那里中了多么深的毒,自私自利的劲头,可跟周氏相媲美。

    雨春得看着这些包子,不然的话,会被四夏祸害不少,凉凉了,用布包好挂到高处。

    四夏不满,可也是没招儿,永久在往死里瞪他。

    抓起两个包子,狠狠的咬,好像在咬的是雨春的肉,解恨的吞咽,雨春翻个白眼,对这个孩子可是没好招儿了。

    肉没有条件满足四夏,鱼还是可以的,到了永明几个休假的日子,带了渔网到河里捞鱼,连小丫儿加一起六个人,欢快的到了河边,永明永辉脱了鞋,挽起裤腿跳下去抓大鱼,雨春就用抄网捞小鱼小虾,大鱼的速度很快,抄网是捞不到大鱼的。

    永明抓到了一条大鱼,是鲇鱼,抓起就要往岸上扔,两臂一做悠的动作,那鲇鱼太滑了,被它勐力的一挺,竟挣脱了永明的手掌,滋熘就蹦到了水里,逃得无影无踪,鲇鱼实在不好抓。

    永辉却抓到了一条鲤鱼,有二斤来的,永辉乐坏了,贴着身体抱着那鱼,怕和永明一样被鱼逃脱,到了岸上才撒手扔到了桶里。

    永辉拍掌大笑:“哈哈!三哥,你以前抓鱼总是比我厉害,看我长大了,你不是我的个儿了。”

    永明脸子拉拉下来:“去你的!你知不知道鲇鱼不好抓?师父喜欢吃鲇鱼,多抓点儿鲇鱼!”

    永辉不自豪了,抓鲇鱼他的本事可不够,那么滑不出熘的抓住也会跑掉,以前烤鱼卖时,他们从没抓住过鲇鱼,要是有大网就好了:“三哥,我们买张大鱼网吧,看鲇鱼还跑掉不?”

    “对呀,买渔网,多网些个,吃不了腌咸鱼,当咸菜吃。”说话的空儿,永明就抓到一条鲤鱼,个头很大。

    永辉见了,不甘落后,快速跳到水里,找起了猎物。

    雨春一会儿就抄了五网,鲜活乱蹦的小虾小鱼被装在了桶里,在活跃的跳动,就是蹦不出来。

    小丫儿接过网就去抄,一网捞上来的虽然没有雨春的多,也挺可观的。

    四夏来了劲头儿,她也要抄,雨春看她的兴致,也不拦她,抄网子并不沉,只是四夏怎么会干这个,一网下去,还真捞上来几个。

    四夏还兴奋得跳脚,雨春也不理会她,就让她玩好了,自己正好休息一会儿。

    奋战了两个多时辰,总算是满了载,自从雨春她们开始烧烤,河里的鱼虾明显数量下降,可没有刚开始那么容易抓到大鱼了。

    古时的油哪有现代那么多,吃油像吃水似的,节省了很多粮食,人的饭量都小了,油是很抗饿的。古人吃油很少,有的穷人甚至一年到头见不到油星儿。

    鱼这样的腥东西,没油很难吃,没几个人舍得费油弄鱼吃,有句古话:“打鱼摸虾,费油的冤家。”河里的鱼不要钱,也很少有人用鱼虾打牙祭。

    自从党裕镇有了七八家烧烤店,鱼虾的消费量极大,因为比肉便宜得多,穷人也有用来打牙祭的,烧烤店的滋味不是自己家能做得来的,倒受了穷人的青睐。

    再说镇上那些烧烤店,近几天都感到危机降临,钟离家接了雨春烧烤店的牌子,把咖咖香扩大到镇中心,酒楼烧烤加旅店,这样的大餐馆,把那七家的都比了下去。

    收鱼的价格一提,熟食的价格一降,进了这样高级的大餐馆,比别处还便宜,让那些顾客感觉到自豪,自己也能进回高级馆子,还是小馆子的消费。

    卖鱼的贪了咖咖香的价钱比王家那里还高了一筹,这里有多少收多少,与这样高级馆子打交道是与有荣焉,别的馆子,收不到小鱼小虾,王老财连着三个月亏损。

    王老财是个贪得无厌的,其实就是个蠢货,仗着祖宗的福荫,过了半辈子的富足,都不知道钱是怎么挣的。

    亏了三个月他就急眼了,不给师傅伙计发薪水,好容易锻炼出来的烧烤师傅跑了,到别的镇店开烧烤去了。

    伙计也走了,不给钱谁干,一家人不吃不喝洋活着。

    王老财的烧烤垮了,雨春真的乐,跟钟离家比着开酒店,也干不过钟离家,王老财快气疯了,一切的恨意全都集中到雨春一人,他咬牙发誓,一定要让陶三春做他的贱妾,让她做一个傀儡,挖出她的烧烤诀窍,把所有的损失都捞回来,击垮钟离家,等他挣足了钱,玩够了,再把她折磨致死。

    第一步,把林雨春的户籍取消,让她变成陶三春,她就重新是陶家的人,陶家有权利卖她,他就有机会报仇。

    第二步,想法儿放出陶家人,没有陶家人的左右陶三春,他就是强抢到也不是名正言顺的。

    想想陶家人是柴荣鼓捣进的牢狱,想着柴荣竟成了林雨春的保护伞,柴老头儿做了林雨春的师父,要收拾那个林雨春,就得先收拾了柴家父子。

    就得找人把柴荣调走,柴荣一走,柴老头儿算个什么东西,不足虑的。

    有了,县令大人可是在京城有后台的,汴京的知府可是县令的表叔,只要自己肯出钱支持县令,一定会搞垮柴荣。

    想好了,王老财就去了县衙,二人计议了一番,不谋而合,史县令正要为朱县丞解脱,好赢得美人青睐。

    正在无计可施,总算来了投资的,史县令大喜,自然是满口的答应。(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06章乱认 求订阅收藏粉票

    王老财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唱着呀儿呦,连马车都不坐了,高兴得颠颠儿的往家跑。

    进门就遇到他七十岁的老爹,一看他那个美样儿,老头儿就气不打一处来,都是他年轻只顾挣钱,对这个儿子疏于教导,致使他养成了无所不为的性子。

    好戏啥不好,偏偏好戏吃草芽儿,等着那草长得高高嫩嫩的再吃也不晚,可是他偏偏等不得,以至于口味儿越来越嫩,祸害了多少小幼女,会生孩子的他不找,五十岁的人了,还没有鼓捣出一点儿香火来,莫不是被老天盯上了,要他断子绝孙。

    王永昌的老爹只要见到王永昌的笑脸就知道他家快添人进口,还有玩够了死人的时候他也笑,要换新鲜的了,他也高兴的了不得。

    前些日子,还吵吵做皇上,娶娘娘,没有那小娘娘她的皇位就得不到,小娘娘现在死了,他还做皇上的梦,不定哪天祸从天降,被人抄家灭门,老头叹息:反正连个扫墓的都没有留下,死就死吧,自己老了没盼头了,他也享受够了,死了也不屈,老头想痛哭一场,死了没法见祖宗,对不起先人,对不起地下的。

    小丫儿越来越勤快,每天打扫院子收拾屋子,十五间房子,她不停的收拾着,雨春劝过她几句:“不要那么累,几个闲屋子收拾它干嘛。”

    小丫儿只是淡笑:“没事干,总闲着就僵了。”雨春不再劝,也就任她了。

    将近麦秋了,雨春没有麦子,倒是个闲人,每天学些针线,就是看看自己种的瓜,虽然没熟,瓜的个头可是不小,西瓜足了十六斤左右,瓜也有半斤多一个,都说是傻瓜接的大,不知这个说法准不准,雨春就是要它大的,产量高,能赚钱。

    产量看肯定是能高的,甜瓜一棵秧子结了四五个,最少的三个,西瓜大部分的秧子都挂了两个瓜,雨春觉得自己就算成功了。

    不知道能甜到什么程度,雨春很期待。

    看看园子里的苕瓜,这形状长得让人无语,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还有圆鼓隆隆的。

    是面苕瓜,还是脆苕瓜?雨春琢磨不透。

    正好柴荣来了,来看望他老爹,六个卫兵,三个在前,三个在后,簇拥着他,到了园子边看到了园子里的苕瓜,顿时就惊奇起来:“雨春这是什么瓜?能不能吃,苦不苦?”

    雨春一笑:“柴大哥来了,你想吃这瓜?还不知是什么味道。”雨春随手摘了一园一长两个,走出园门,引着柴荣到了柴老的住处。

    随后就去洗苕瓜,两个瓜,就切了两盘子没盛下,雨春先尝了一口,甜甜的脆脆的,咕咚就咽了,雨春的嘴巴张的极大:“啊!……太好吃了!”雨春连续好几口,快嚼快咽,满嘴的甜水赶上了嚼甜杆,不至于这么甜吧?

    雨春忙中回去园里揪了一个核桃大的,擦吧擦吧就塞到了嘴里,眼睛越瞪越大:“这么点儿的都不苦,也是甜丝丝稀脆,这基因变异也太奇妙了,就那几种瓜组合到一起,就变成了这样?譬如两个笨人生出了神童,太美妙了。

    雨春兴奋得步子如飘飘起舞,轻盈优美,让呆坐的柴荣就是一振:难怪老爹欣赏雨春,,自己以前没注意,原来这样吸引人。

    几月没见就像是高了一头,方圆的小脸蛋,微尖的下颏,翘挺的鼻子小巧玲珑,粉团的面颊映着红晕,微翘的唇若一点儿嫣红,细细的眉,大大的眼,仿佛就是一对莹润的黑玛瑙。

    柴荣还是初次打量雨春,那时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姑娘,变化真快,柴荣不禁心里一动。

    想到那日她说的一段话,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新奇,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姑娘。

    看到了盘里的瓜,一盘绿,一盘黄,晶莹剔透,就像一盘翠玉黄宝石,知道那是吃的,嘴里立刻就润泽起来,都说是望梅止渴,难道望瓜也止渴吗,柴荣一路行来,打马奔腾,烟尘滚滚,自然是饥渴难耐,雨春刚把盘子放下,柴荣没等老爹动手,拾起筷子夹起就送到了嘴里。

    好甜,好脆,好解渴:“好吃!好吃!真好吃!”柴荣连着赞叹,柴老认为是儿子渴急眼了,才这样失态的喊。

    也赶快夹了两片,嚼了几下,也欢唿起来:“好好好!春儿!,你成功了!”

    柴老的兴奋样儿,让柴荣纳闷儿:“爹,成功什么?”

    “哈哈哈!这是春儿培育的新品种。”柴老说完又是连着笑。

    “新品种?”柴荣没听过这样的词,望望爹,又望望雨春,满脸的问号。

    柴老说:“春儿,快给你大哥讲讲,你这高科技的东西。”

    雨春傻眼:怎么讲,他能明白吗?

    雨春简单说几句,柴荣越听越煳涂,什么授粉,什么嫁接。怎么是这时代人能懂得的。

    雨春偷着想,跟柴荣说这个,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