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牌农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牌农女-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以前还不明白长姐如母的意思,相处了几年,真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了,一时一刻也不想让他离了我眼前。

    想必舅母也舍不得无双妹妹远嫁吧?”

    季夫人听她说不想让虎头离了眼前,便理所当然地以为她要把虎头留在京城。

    毕竟雪亲王府的名头比有些农家富户响亮得多,虎头在她身边,离皇家更近,对前途大大有利,放着这样通天的捷径不走,那不是傻子吗?

    理所当然地这么想了,又认定她是想跟季家结亲出言试探,便顺口答道:“是啊,依我着当母亲的心思,恨不能叫她招了上门女婿,天天留我身边才好。

    可是再怎么不舍得,也不能栓她一辈子不是?她总要挑起自己的担子,撑起自己的家,过自己的日子。便是如此,我也希望她能离我近一些,免得一年到头都见不上一面。

    不过……”

    “那真是可惜了。”

    季夫人原本想说,“不过这世上的事哪能件件如愿,只要能找到可心的人家,远一些也无所谓”。倒不是听出叶知秋这话里有坑,而是跟肚肠弯弯绕绕的人打多了交道,说话习惯性地给自己留下三分余地。

    没想到“不过”二字刚一出口,就被叶知秋打断了,一愣的工夫,就听叶知秋十分遗憾地道:“我看无双妹妹这样俏丽可人,本想厚着脸皮求舅母答应,把她许给虎头的。

    可惜我爷爷年纪大了,一心想着落叶归根,说什么也不肯跟我到京城来。我一个孙女儿是没办法了,可虎头作为嫡亲的孙子,势必要守在爷爷身边,给他老人家养老送终。

    而且我爷爷过惯了苦日子,总跟我们念叨,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了我们老成家是靠土地吃饭的。每年耕种时节,都要亲自下田干活儿。

    若没个亲近的人守在他身边,着实让人放心不下。

    虎头是个最孝顺不过的孩子,说是二十岁之前不准备参加科考,一来厚积薄发,二来多陪爷爷几年,免得他受不住骨肉分别之苦。

    还说日后成了亲,定要让自己的妻儿跟老爷子好好学一学勤俭持家的道理。

    仔细想一想,那孩子是随了爷爷的性子。有些固执,不太懂得变通。他一个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庄稼汉,哪里配得上无双妹妹这等尊贵体面的女孩儿?

    刚才舅母也说,不舍得无双妹妹远嫁吃苦,倒是我痴心妄想了。

    怪只怪虎头和我们成家没福气,唉!”

    她这一串话说下来,顿都不带顿一下的,季夫人想插嘴补救都没机会。满肚子的话憋在喉咙口,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别提多难受了。

    季无双最初听到虎头的名字。觉得土气十足,对这门亲事便不怎么满意。却经不住季夫人舌灿如花地劝说,相信成了亲王的小舅子,土包子也会改头换面,大放异彩的。

    况且她一个庶女,再怎么往脸上贴金,也越不过几位嫡姐,不可能比她们嫁得还好。她又不情愿给人做妾,嫁得门户低一些。加上季夫人许下的那笔丰厚的嫁妆,到了婆家就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再不用看人眼色过日子了。

    想明白这一层就动了心,便跟季夫人一道过来了。

    之前被晾了半个时辰。心里还有些疙疙瘩瘩的。见叶知秋一出手就给了一袋金锭子,疙瘩便转为欢喜了,心想有这么一个大方的大姑姐在,至少日后不怕没银子花。

    于是对这门亲事又多了几分期许。正满怀春意地想着即将到来的好日子,冷不丁听说虎头要回清阳府,二十岁之前不参加科考。一颗火热的心顿时凉了大半截。

    又听叶知秋话中意思,她若嫁过去,势必要遵从虎头意愿,秉承勤俭持家的精神,跟着他那有福不会享的爷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地下田做农活儿。

    一想到自己保养得宜的芊芊玉手会布满老茧,这张欺霜赛雪的芙蓉面会变得黝黑粗糙,她连死的心都有了。

    因美梦被一盆冷水无情浇醒,心慌意乱,便没听出叶知秋说那些话的真实意图。也顾不得娇羞了,眼带恳求巴巴地盯着季夫人,唯恐嫡母说出“没关系”、“不介意”之类的话。

    如果她再细心一些,就能看出季夫人笑得有多勉强,也就知道自己多虑了。

    季夫人就像一个玩惯了蹦床的人,因过去不管怎么跳,总有一帮子人捧着托着,便认定这一次也不例外。于是跳得高高的,甚至半空之中翻出各种花样,等着叶知秋来捧。

    结果人家直接撒手走人,让她结结实实地摔在了地上。

    她此时的心情,只能挫败和羞愤来形容,如何还能说出“不介意”、“没关系”之类的话?精心挑选出来的女儿被人嫌弃,她的脸面已经落在地上了,难道她还要自己再踩上一脚?

    暗恨自己这只老鹰一时大意,竟着了叶知秋那只小麻雀的道。一面在心里大骂村姑狡猾,怨怪闻夫人隔岸观火,没能适时提醒她,害她丢了这么大一个丑,一面在嘴上谦虚客套,顺便找补,“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无双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每常出门都要带上她,就是为了让她多见见人,耳濡目染,跟旁人学学怎么说话做事,磨磨性子。”

    “无双妹妹冰雪聪明,定不会辜负舅母一番苦心。”叶知秋笑着夸赞。

    “是啊,有大嫂为她劳心费力,这孩子定然差不了。”闻夫人顺势将话题扯开去,看了一眼季无双,“无双,你以后可要好好孝顺你母亲。”

    季无双听她们谁都不提“亲事”二字,一颗悬着的心落回原地,答话的时候分外乖巧温顺,“是,无双谨记姑母教诲。”

    气氛又恢复了最初的和谐,在座之人的心情却大不一样了。再喝上两盏茶,季夫人便带着季无双告辞了。

    送走了那母女二人,叶知秋脸上的笑立时散了,“干娘,你说季府这是什么意思啊?”

    ——(未完待续。。)

第362章 添妆(一)

    闻夫人的脸色也不太好看,她跟季府置这口气,三分为自己,三分为叶知秋,倒有四分是为了娘家。

    季家跟宁妃的娘家同气连枝,血脉相通,对他们来说,四皇子是一座很容易靠也不得不靠的大山。四皇子将来继承了皇位还好,若争储失败,那么季家必然成为新君的眼中钉,第一个就会被列入清除的名单。

    雪亲王固然有归隐之意,可不管怎么样,他都是皇上最宠爱的儿子,他不争,皇位也未必不是他的。就算不是他的,像皇上那样英明睿智的人,怎会料想不到自己百年之后无法避免一场兄弟相残?

    为所有的儿子筹谋万全不太可能,为一两个儿子安排好后路却是不难,雪亲王必定会在他全力庇佑之列。而雪亲王自己,也不是那种不做皇帝就会碌碌无为的人,更何况还有她那个目光远大、见识不凡的干女儿相助。

    换言之,无论雪亲王将来是当了皇帝,还是做了藩王,他在华楚国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不可撼动的。

    她想利用自己和叶知秋的关系,让娘家跟雪亲王府走得近一些,把雪亲王当成第二棵乘凉的大树。免得日后瑞亲王这棵树倒下之时,他们无处可去,只能被砸死在树下。

    可惜,她娘家那些人根本体会不到她的良苦用心,非要一条道走到黑不可。

    她大嫂今天的举动,显然不是为了交好。否则就该正正经经地选一个身份体面的嫡系女孩儿,而不是带一个可有可无的庶女过来。

    若她爹娘尚在人世,定然不会如此行事。即便不是明确地透出交好之意,也不会把人当傻子算计,进而把人给得罪了。

    真是一群大愚若智、自作聪明的人!

    叶知秋问完那话半晌没听到回音,便拿手碰了她一下,“干娘?”

    闻夫人回过神来。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只怕是你那回聘礼金惹的祸。”

    “回聘礼金?”叶知秋怔了怔,随即恍然大悟,“他们想探我底?”

    闻夫人点了点头,“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解释了。”

    叶知秋却忍不住笑了,“这些皇子大臣还真是喜欢自寻烦恼,难怪皇上喜欢作弄他们!”

    她回了几乎全数的聘金,不过是想兑现当年说过的话,向凤康表达“她不会依附男人、要与他平等并肩”的意思。仅此而已。没想到却有人因为这件事大动干戈,想方设法地探听她的底细。

    她从来没有刻意隐藏过什么,她的一切,只要仔细调查都能查得到。可如果他们以为查出她有多少钱,就查到了她的底细,那就大错大错了。

    闻夫人无奈地叹息一声,有心替娘家人说几句好话,转念一想还是罢了。既然季家当她是泼出去的水,她还替他们操那个心做什么?随他们去吧。

    经过这件事。原本跟季夫人一样,得了上峰授意,想要通过结亲的手段探听叶知秋底细的人,都消停下来了。当然也有人不死心。改变方式途径来接近她,也都跟季夫人一样挫败而归。

    距离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来添妆的人越来越多,她每天忙着迎客收礼。也没有闲暇再去理会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索性都交给凤康的人去处理。

    忙忙碌碌中,转眼就到了二十六日。

    叶知秋一大早起来就接到四份诚意十足的添妆。一份是沈府送来的,一份是曾府送来的,另外两份是芸妃和凤玥的。

    按理来说芸妃和凤玥是婆家人,婚后给奉茶礼和改口礼就行了。不过这母女二人一个喜欢她的品性,一个把她当朋友,便以个人的名义送了添妆来。

    这四份添妆是她收到的所有添妆之中最重的,也是压轴之礼。收完这四份,京城各家的添妆便全部收完了。清阳府那边也有人通过熟人,陆陆续续地送来一些。

    秋叶村名下以及跟农场有生意来往的铺子都没动静,她虽然感觉奇怪,可也没怎么在意。毕竟生意是生意,交情是交情,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而且龚阳来信说过,有很多人将添妆送到成老爹那儿去了,过些日子整理好了,一并送到京城来。

    没有添妆的,就剩下成家宅子里这些人了。

    因为明天要往雪亲王府送嫁妆,宅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帮着整理箱笼。

    凤帝和穆皇后成亲的时候,皇家出的聘礼是三百六十抬,穆皇后的嫁妆比照聘礼定了三百二十抬。之后皇家所有人成亲都以这个数目为基准,王妃的嫁妆多为二百四十抬,最多的也不会超过三百台。

    叶知秋不愿妄自菲薄,也不愿过分张扬,跟闻家二老和元妈商议过,将嫁妆定为二百八十抬,跟成亲的日子同数,取个添双添吉的好兆头。

    二百八十抬嫁妆收拾好了,事先准备的衣物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头面首饰、布匹皮毛挑了有一半,家具摆件也剩下不少。

    年纪小的几个女孩儿忍不住感叹,“这要是都抬过去,只怕三天也抬不完吧?”

    小蝶不以为然地“嘁”了一声,“这些你们就觉得多了?明天……”

    话说到一半,嘴巴就被玉禾用手捂住了,“小蝶姐姐,明天可是大日子,你没忘了什么事吧?”

    小蝶悻悻地拍掉她的手,“你这手洗过没有,就来捂我的嘴?”

    “正要去洗呢。”玉禾挽住她的胳膊,笑嘻嘻地道,“走,咱们一起去。”

    小蝶拿帕子擦了两嘴,又啐道:“跟看贼一样,我不是没说出来吗?”

    几个女孩儿不明白她们在说什么,相互间疑惑地望了望,也没当成一回事,继续收拾东西。

    人多力量大,到傍晚时分,所有的箱笼都归置停当了。吃过晚饭,女孩儿们便相约来到叶知秋房里,送上添妆之物。

    几个念书的女孩儿送的是自己绣的荷包、帕子、香囊等物。添香和小蝶两人用彩线混合金丝银线绣合力织了一幅八扇的屏芯,玉禾送了市面上最贵最好的胭脂水粉,每一套的香味和色调都不一样,足足有十余种。

    阿福这个掌管了百十间铺面的大掌柜,是女孩儿中最有钱的一个,也是最不擅长手工的一个,直接在通天街上买喜两个大的铺面当添妆。

    莎娜跟凤康出使番国的期间分到不少的果子,其中有几箱红绿宝石和金银器物,一直存放在那十条伪装成商队的船上。这次派侍卫取回两箱,要送给叶知秋添妆。

    叶知秋知道凡是莎娜有的东西。凤康那里必定有她的一份,因此只收了一箱,另外一箱由着莎娜分给阿福她们。

    东霞和西月在叶知秋来京城之前,已经跟闻夫人一道送过一次了,这会儿又各自送了两双绣花鞋。

    女孩儿们前脚走,元妈和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