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戟之最强美食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食戟之最强美食系统- 第5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既然能击败阙正卿,说明你在‘烹饪’这一块,还算不错。但有时候,可能会为了追求极致的味道,而忽视了食材的特性。接下来,我要说的,可能非常简单,但是有可能会很重要。”

    “是的,萧哥。”郑轲把精力集中在了白板上。

    说是讲解,萧寒也是把烹饪时的名词写了出来。

    郑轲只能在心里说,萧寒的厨艺很棒,但确实不适合当老师。不过,他也能接受萧寒的这种模式,时间短、任务重,这种方法未必不可行。

    不过,还是有些名词听起来比较陌生,比如走红。简单的说,其实就是为焯水后肉类食材上色、入味,通常使用卤汁或者过油的方法。郑轲虽然没听过这种说法,但是却经常用到

    萧寒把初步热处理,以及制备汤液的名词写在白板上,解答了郑轲提出的疑问后,又快速擦去,他要讲的重点并不在这上面,而是接下来要讲的炒、爆、熘、炸这样的操作。

    “炒,是华夏菜中,最常见的烹饪手法,通常有生炒,也就是常说的煸炒,还有熟炒,以及在川菜中比较常用到的小炒。”

    郑轲点头,小炒应该是川菜中最具特色的烹饪手法,芡汁要临时调兑,而且要快速翻炒,在烹制的过程中,不能出现换锅的情况。最经典代表菜品,就是鱼香肉丝。

    “这些东西,你都应该会,而且,掌握的应该都还不错。”萧寒看着郑轲。

    “还行吧?”

    在萧寒的面前,郑轲也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炒这一大类里,我只说软炒。”萧寒把油性笔放下,拿起厨刀,切下一直鸡腿,去筋锤茸。

    郑轲耸了一下肩,他可能使用过软炒,但是名词和自己所掌握的厨艺,却对不上号。

    “软炒所烹制的对象,是经过初加工后,成为流体、泥状或者被切成颗粒的食材。将这半成品与牛奶或者蛋清混合,放在锅中烹制,就是软炒。”

    萧寒一边说着,一边将剁成肉茸的鸡腿肉和调味料、蛋清、淡粉混合,随后倒入油锅中翻炒。

    浓香的气味在空中迅速散开,郑轲咽下一口唾液,看着厨锅。萧寒却以均匀的速度,进行烹饪。

    “细腻软滑的口感是其特点,所以入口后,舌苔会感到非常细腻,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萧寒说着,那起了炒锅,将里面的食材,倒入餐盘,“川菜,雪花鸡淖(nao)。”

    白色的蛋清几乎装满了整个餐盘,看起来就是堆起来的积雪,但是浓香的味道却从积雪中飘出,刺激着郑轲的味蕾,大量的口水随之流了出来。

    郑轲连忙抽出一双筷子,轻轻夹起一块,送入口中。蛋清经过翻炒之后,柔软滑嫩,入口即化,鸡汤的醇香味道与鲜嫩的鸡肉茸混在一起,爆发出惊人的美味。

    萧寒只是随手做出来的一道料理,但是味道却明显超出了郑轲的想象。

    郑轲刚刚从美味中清醒过来,却已经看到萧寒转过身,继续讲解接下来的烹饪技巧。

    华夏菜的烹饪技巧有很多,萧寒也知道想要一次性把这些问题讲完,有很大的难度,而且,郑轲也不见得能够全部学会,因此,这一天,他只是把常见的炒、爆、熘、贴、炸等操作,便收起了油性笔。

    在萧寒讲完之后,郑轲拿出笔记本,把萧寒讲授的要点整理了一遍,不懂的地方,再询问清楚,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到了下午。

    萧寒离开川阁,去买午饭,郑轲也开始了练习厨艺。

    最初,郑轲以为萧寒善意大发,把食材量减少了一半。然而,等到郑轲开始烹饪食材,他才发现他弱智了。

    是的,他只考虑到食材的初步处理,却忘了在食材切好之后,还要进行烹饪,更关键的是,烹制消耗的时间更长。

    第一天,郑轲练习到了深夜,大致看了一眼剩下的食材,大约还有三分之二。

    郑轲无奈地摇了摇头,无力地走回了休息间。

第26话 坚持

    烹饪,最为讲究的就是火候,所以,郑轲在烹饪的时候,对火候的把控非常在意。如果在平时,郑轲绝对不会出错,但是在大量的食材面前,郑轲也不可能保证每一次的烹饪,都恰到好处,而这时,萧寒总会及时检查郑轲烹饪出的食材,然后不满地看着郑轲。

    萧寒并没有说一句话,但是郑轲却感到了压力,只能更加小心地烹饪。

    这两天的练习量很大,郑轲在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上,也远远超过练习刀工的那两天,反复的颠勺,让郑轲几乎吐了出来,左臂更是比之前粗了一圈,手腕有一种说不出的胀痛。

    萧寒像是早就料到郑轲的反应,在郑轲休息的时候,仍给了郑轲十几贴膏药,让他贴在胀痛的地方。

    郑轲知道,这些东西对萧寒不算什么,一次性把十几贴膏药都贴在了胳膊上,看的萧寒直咧嘴,但郑轲顾不上这些,他不相信萧寒会为了这些东西,把他赶出东方。

    这两天的训练,让郑轲痛不欲生,甚至想要放弃,但最后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处理完最后一块食材,郑轲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间,只是觉得至少是深夜了,而且还是很深的那一种。

    果然,郑轲刚刚闭上眼睛没多久,天际已经泛白,又过了两三个小时,门外响起了脚步声。

    郑轲揉了揉眼睛,打开房门,清洁员清理厨房,而送菜的员工也开始往厨房内搬运食材。

    这一次的食材,以肉类为主,蔬菜和海鲜倒没有那么多。等到送菜的员工离开,郑轲看了一眼厨房的食材,惊喜地发现,食材又少了一半。

    好运,似乎在朝着他招手。

    “傻笑什么呢?”

    萧寒的声音突然在郑轲的身后传来,郑轲吓得连忙回头,却看到萧寒面无表情地提着豆浆和包子。

    “没……”郑轲接过早餐,放到操作台上。

    “我知道你是觉得食材变少了。”萧寒说道。

    看到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郑轲尴尬地笑了一下。

    “放心,最后一次的食材会更少。”

    “为什么?”郑轲疑惑地问道。

    萧寒白了郑轲一眼,没有出声。

    郑轲咬了一口包子,嚼了两下,眉头微微皱起,“萧哥,能拜托你一点儿事情吗?”

    “说。”萧寒说道。

    “下次能不能买一点儿肉包子,再这样下去,我自己都快变白菜了。”郑轲看着包子里的馅料,抱怨道。

    萧寒阴沉着脸,默不作声。

    “我这个人不挑,油条也行。”郑轲继续说道。

    萧寒想了想,扭头看着郑轲,“那几本书,你看完了吗?”

    “啊?”郑轲突然后背发凉,眼球转动想着说辞,但是想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便干脆说了实话,“那个学长,我只看完一本,还有三本没看……”

    萧寒像是早就知道了郑轲的答案,简单地说道,“别忘了,你还有4天时间。”

    郑轲连连点头。

    有了这一次的经历,郑轲也学乖了,不再乱说话。

    等到了郑轲喝完了豆浆,萧寒也拿起油性笔,继续培训。

    这一次,萧寒讲的大多和水或者原汤有关,比如冲、烧、炖、烩等手法,也有几个不常见的,像(火靠)、煨,也有极具川地特色的手法,像笃、泡。

    这些手法,有的听起来挺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却极其考验厨师的厨艺。

    比如冲,这种烹饪方法在日本料理和西方料理中,很少碰到。

    冲有两种冲法,一种是汤冲,一种是油冲。大致做法是将食材做成流体,然后放入汤液或者热油中,进行烹调。所选用的食材也有细腻质白的特点,比如鸡肉或者豆腐。

    除此之外,有一些手法可以用在常见的菜品中,这是郑轲之前没有想到的。

    像川地民间常用的手法,笃。这种手法,讲究的是火小汤少,慢慢烧时,汤液不停地冒气泡,同时,食材内部的水分也不停流出。这时,再往锅里放入调味料,调料就会随之渗入食材内,便于入味。

    在萧寒把这种手法讲出来后,郑轲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一种食材,豆腐。

    郑轲能想到这种食材,也是有其的原因,其一,豆腐这种食材,很难入味,在烹制麻婆豆腐的时候,往往需要使用肉末,帮助入味;其次,川菜中,有很多的豆腐料理。

    事实上,萧寒也是用麻婆豆腐进行演示。烹制出来的麻婆豆腐,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远远超过郑轲所品尝过的豆腐菜品。

    在萧寒讲授完要点之后,郑轲立刻开始了练习。

    这一次的训练量,比前几天少了很多,一方面因为很多烹饪手法都是以炖、煮、熬为主,一般烹饪的时间比较长,特别是像煨、(火靠)这种手法,需要更多的时间。

    郑轲趁机把另几本书翻了一遍,上面的内容有一些和培训的内容相关。看完之后,他也对这次的培训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此之外,郑轲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就是要赶紧恢复体力。

    最后一次的培训是雕刻,春芳园很少使用这些,因此,宣荔也没有把雕刻技巧交给郑轲。为了应对这次的培训,郑轲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精神过了这次机会,他可能很难再找到像萧寒这样的老师了。

    培训的第七天,郑轲早早地起床,做了一套体操之后,清洁员和送菜的员工相继来到川阁。

    这一次送来的食材,应该是四次之中,数量最少的,而且,让郑轲感到意外的是,这次的食材几乎都是蔬菜和水果,像萝卜、土豆、青笋、苹果等等,肉类则比较少。

    “这次准备的怎么样了?”进入川阁之后,萧寒看到了站在屋外的郑轲,便开口问道。

    “还好,体力恢复了一些,但肌肉还是有些酸痛。”郑轲说道。

    萧寒从兜里掏出来五贴膏药递给郑轲,“把药换上。”

    郑轲看着手里的膏药,撇了一下嘴,有点儿少,但经过上次的经历,他这次也学聪明了,没有抱怨,而是拿着膏药准备去换。就在转身的时候,他又看到萧寒手中的黑色塑料袋。

    “萧哥,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

    “刀伤药,等一下,你的手可能会受伤。”萧寒回答说。

    “……”

    郑轲撇了一下嘴,好像说的他肯定会受伤似得。

第27话 雕刻

    郑轲龇着牙,撕掉了身上的膏药,把五张“珍贵”的膏药贴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

    一口气贴了十几张膏药,确实挺爽,但郑轲在揭下来时候,却有种说不出的痛苦。

    郑轲整理了一下刀具,提着刀具箱,来到了厨房。这次,萧寒也拿出了一套雕刻用刀。

    “之前雕刻过食材吗?”萧寒问道。

    郑轲摇了摇头。

    “那就好办了。”萧寒简明扼要地说道,“就算你没雕刻过食材,也应该听过,雕刻出来的食材,观赏意义大于食用的意义,很多时候,都会用来作为装饰。”

    “食材雕刻分为四种,即是圆雕、浮雕、透雕以及浅雕,所用的厨具,除了给你的厨刀之外,还会有分规,也就是常用的圆规,甚至有可能会用到胶水。其雕刻手法,通常有切、削、戳、旋、刻、粘这几种,稍后,我们会一一介绍。”

    “首先,先认厨刀。”萧寒拿起了一把小刀,木制的刀柄,尖细的刀刃。这种刀的刀背比较厚,刀刃则比较锋利。

    郑轲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测,这种厨刀的刀背可以放下食指。

    “这把厨刀被称之为雕刀,在所有厨刀中,最为常见。同时也有很多握法,很多厨师的习惯不同,握法也有一定的差异。我经常使用三种握法,第一是横握手法。”

    萧寒说到这里,又犯了老毛病,只是把这种手法展示了出来,并没有多做叙述,所有的规律,郑轲只能自己总结。

    所谓横握手法,就是四指横握刀柄,刀刃的方向朝内,与拇指相对。这种握法,通常用于雕刻花卉。

    第二种握法是直握手法,四指握住刀柄,刀刃朝外,刀背在拇指前侧,通常用于雕刻食材的初胚,以及雕刻大致的轮廓。

    第三种是笔握手法,顾名思义,就是像拿笔一样,握住刀刃的末端,用来雕刻纹路。有时候,拉线刀也会使用这种手法。

    雕刻的大致厨刀有六种,但是,其数量却远不止六种。原因是戳刀有两种型号,即是圆口刀和尖口刀,而这两种刀的开口又有很多型号,因此,数量也就变得多了起来。而这种雕刻刀的用法却比较简单,主要是用来制作一些羽毛或者鳞片和甲片。

    萧寒把这些厨刀一一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