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娱女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娱女王-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人?

    她有些讶然地抬起头,随手拨动了一下琴弦,答道:“童年。”

    灯光下,黑发、黑眼睛、黄皮肤,显得很醒目,五官搭配得很好,虽然不是很漂亮,但很有味道,眼眸里闪动着好奇的目光。

    “这首歌非常好听,我是第一次听到。”李志红微笑着说道,“你是哪里人?香港还是台湾?”

    “我是美裔华人。不过我是从香港过去的。”

    苏菲听着她有些奇异口音的国语,突然反应过来:“你是大陆过来的?”

    “你怎么知道的?”李志红惊讶地问道。

    “你的口音有些特别,我听过台湾人、香港人和其它地方的人说国语,你的口音我是第一次听到,所以猜你是大陆来的。”苏菲将吉他交还给詹妮,免得影响她们演唱。

    “是,我是从中国来英国学习的留学生。”

    李志红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她不认为这个小女孩有什么可提防的,当然她也不会泄露什么机密的东西,“你是美裔华人,为什么会来英国卖唱呢?”

    “卖唱?”

    苏菲愣了一下,旋即笑了起来:“我们是表演艺人,可不是卖唱的。”

    她指了指詹妮说道:“那个女孩叫詹妮,别看她穿得普通,可她父亲是一名百万富翁。”

    “那她为什么还要来这里……表演?”李志红差点儿又说出了‘卖唱’两个字。

    “父母的钱是父母的,而且詹妮和她的几个朋友都很喜欢唱歌,她们利用休息时间出现表演,一方面是磨练自己,提高演唱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己赚一些学费。你别看她们现在挣的钱似乎不多,但她们已经攒够了下学期的学费,那些乐器也是自己攒钱买的。”

    似乎是感觉到了肖雨馨在说自己,詹妮等人向她喊了一嗓子,急促地拨动了一下琴弦,苏菲向她们挥了挥手。

    一阵电话铃声蓦然响起,苏菲连忙从包里取出移动电话,向李志红抱歉地笑了笑,道:“不好意思,我去接个电话。”

    “请便。”李志红点点头,心里却是十分的惊讶。她认识苏菲手里拿着的那个通讯工具,那叫移动电话,是资本主义社会研发出来的,据说只要在信号接受范围内,可以随意拿着走,打电话接电话都很方便,不过价格似乎是很贵,一般人根本用不起,看来这个华裔女孩不简单。

    那边苏菲已经接完了电话,外面的雾霾已经渐渐散去,她要去飞机场。

    “嗨,我叫苏菲,你叫什么名字?”苏菲收起电话回来问道。

    “我叫李志红。”

    “我们交换一下通讯地址好吗?”

    苏菲掏出个本子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地址,然后撕下来递给李志红,“你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大陆人,如果不介意的话,我们以后可以保持联系。”

    “当然可以。”李志红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将自己的地址和国内的家庭地址都给了苏菲。

    “我要去赶飞机,再见喽!以后要联系喔!”苏菲收起本子,向李志红挥挥手,又和詹妮等人告别后,匆匆地跑了出去。

    李志红看着苏菲的身影消失,也转过头向另一个方向的地铁出口走去,两个人都没有想到过以后,二人之间竟然会发生一些巧合而又必然的事情。rs

第二百零七章 拜访潘玉良

    “二十四号,二十六号,二十八……就是这里!”

    苏菲拿着张纸条,一个门牌、一个门牌的找,终于找到了要找的地方,她上前轻轻敲响了房门。

    巴黎的演出是成功的,先后举行了六场演唱会,不仅场场爆满,而且还带动了唱片和磁带的销售。目前,香港由于股市的原因,经济大幅衰退,这才刚刚开始,在未来的一、两年里,这种局面都很难扭转,因此苏菲想把精力集中到日本和欧洲市场。

    日本方面,她已经写出了几个剧本,其中《伊豆的舞女》已经准备开拍,而香港那边也正在准备几部喜剧片的开拍,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这几部片子都是小成本的制作,纵然不成功,也损失不了多少。有些让她郁闷的事,原本新的电视台发照事宜,因为股灾的影响,又向后推迟了。

    这一次来巴黎,她还有两件事情,一件事是受老师张大千所托,前来巴黎拜会一位法籍华裔女画家潘玉良先生。另一个原因就是毕加索去日无多,她也希望找机会去见这位老师的最后一面。

    潘玉良,是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是民初女性接受新美术教育成为画家的极少数例子。潘玉良,画家、雕塑家。毕业于巴黎及罗马美术专门学校,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1929年,潘玉良归国后,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多次参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国画展。曾为张大千雕塑头像,又作王济远像等。她也是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

    在小薇的资料库里,有这位潘女士的生平简介,甚至还有一些小说、影视作品,尤其是对于她的出身,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所以苏菲对这位女画家也充满了好奇。在美国的时候,张大千听友人说过,潘玉良的身体不太好,有些牵挂,但张大千自己也是年逾古稀,知道苏菲要来法国演出后,便让她代自己前来问候,这当中自然也有请潘玉良帮忙提携,指点一二的意思。

    房门很快就打开了,一个慈眉善目的华裔老妇出现在门口,看到门口站着一个背着画筒的东方女孩,老妇人脸上露出了笑容,开口就是中文:“小姑娘,你会说中文吗?”

    “我是中国人,当然会说中文。”

    苏菲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我叫苏菲,您是潘玉良先生吗?”

    ‘先生’这个词,是一个尊称,尤其是对那些取得优异成就的女生,譬如宋庆龄先生,廖仲凯的夫人何香凝先生等,都是尊称。

    “是我,苏小姐,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潘玉良问道。

    “我的老师是张大千先生,我是奉老师的命令前来探望您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点。”苏菲老老实实地说明来意。

    “是大千先生的弟子?快请进来。”听苏菲说,是奉张大千之命而来,潘玉良显得十分高兴,热情地让苏菲进屋,等来到厅里之后,肖雨馨将随身带来的张大千的书信交给潘玉良。

    “坐吧,苏菲。”

    潘玉良示意苏菲坐下,她开始看信,苏菲将背后的画筒放下,开始打量这个房间。这里是客厅,但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艺术陈列室……或者说是工作室,案台上还有未完工的雕塑,房间里陈列着很多雕塑和画作,尽管如此,整个房间给人的感觉并不杂乱,而是很有序,看上去非常和谐。

    “大千先生好吗?”身后传来潘玉良的声音。

    “老师身体还好,就是眼疾总是给他带来一些困扰。”苏菲连忙转身回答道。

    “坐下吧。”

    潘玉良很喜欢面前这个女孩,这不仅仅是来自同样的华夏血裔的原因,还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你是一名歌手?”

    “是。”

    “我听说过你的名字,不过老以为你是美国人。”

    潘玉良点点头:“你的素描和油画是跟毕加索先生学的?”

    “不敢,因为某些原因,我只是受过毕加索老师的指点。”苏菲很谦虚的回答。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师生关系是很神圣的,是衣钵传承的一个标志,苏菲并没有真正长时间的在毕加索跟前学习,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那顶多是一个记名弟子而已。

    潘玉良对于苏菲是如何走上舞台的事情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听说她的新剧即将在百老汇演出,更是连连称赞,叹惜年龄太大,无法去看她的演出。

    “潘先生,我可以现在就表演给您看啊。”

    苏菲立即清唱了《西贡小姐》中的一首歌,然后又唱了几首中文歌曲。

    “苏菲,累了吧,这是我用自己的方子秘制的菊花茶,你来尝尝,很保养喉咙的。”潘玉良亲自给她泡了一杯茶。

    “谢谢。”

    苏菲双手接过来,轻轻地喝了一口,一股菊花的香气扑鼻而来,甘芳的茶水顺喉而下:“味道真的很好!”

    她又喝了一口。

    “喜欢菊花吗?”潘玉良含笑问道。

    “喜欢。”

    “中国自古以来有很多咏菊花的诗,晋陶渊明曾经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唐元稹也曾经写过,‘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周敦颐曾经盛赞菊花是‘花中隐逸者’。苏菲,在你眼里,菊花是什么样的呢?”

    苏菲侧头想了想,说道:“我不喜欢陶渊明和元稹的菊花诗,不是他们的诗不好,也不是他们的人不好,而是我眼中的菊花不是那个样子的。”

    “你眼中的菊花是什么样的?”潘玉良颇感兴趣地问道。

    苏菲说道:“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菊花诗,‘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黄巢也写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我很喜欢这两首菊花诗。”

    “为什么?”潘玉良挑了挑眉毛。

    “意境。陶渊明和元稹写的菊花诗,意境是有了,但那是他们的意境,不是菊花的意境。菊花不是富贵逼人,也不是矫揉造作的纤云弄巧,更不是一味的高洁或者隐逸。它怒放于百花凋败之季,芳香飘逸于秋风之中,浓妆重彩不为霜寒所浸。它是花中的斗士,用那些堆砌出来的繁华词藻形容它,是对它的污辱!”苏菲眼睛发亮,侃侃而谈,没有注意到潘玉良嘴角流露出来的笑容。

    潘玉良是个安静的听众,也很健谈,不知不觉中,她将苏菲对于菊花的认知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然后又结合东方、西方,对这种精神的探讨,甚至从不同的绘画风格来讨论,直到仆人过来招呼她们用餐。

    “对不起,潘先生,我耽误您太多时间了。”苏菲连忙起身告辞。

    “已经很久没有人来和我这个老太婆一起聊天了,你该不是厌烦我了吧?”潘玉良故作疑惑地看着苏菲。

    汗!

    苏菲心中暗自腹诽……这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想在眼前这位‘老太婆’跟前蹭饭吃呢。

    吃完饭,精神恢复了一些的潘玉良没有跟苏菲再摆什么龙门阵,也没有看她带来的画作,而是吩咐她作两幅花,一幅素描菊花,另一幅则是油画《菊花》。其实相对而言,真正难画的反倒是素描。

    油画,可以通过色彩的变化加强效果,表现出作者对于绘画对象的理解;而素描,那绝对是个高技术的挑战,仅凭简洁的线条和光暗的调节,就要体现出画家对于菊花的理解,这个难度要更高一些。

    她的作品融中西画之长,又赋于自己的个性色彩。她的素描具有中国书法的笔致,以生动的线条来形容实体的柔和与自在。她的油画含有中国水墨画技法,用清雅的色凋点染画面,色彩的深浅疏密与线条相互依存,很自然地显露出远近、明暗、虚实,色韵生动。

    潘玉良对苏菲的作品非常满意,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经验与技巧传授给苏菲。历史上,这位老人的生命是在1977年结束的,虽然苏菲不能时时在身边受教,但在假期或者演出的间隙过来一趟,还是完全可以的。

    苏菲在巴黎又呆了三天,除出演出时间,几乎都是在潘玉良跟前学习。三天之后,她起程前往戛纳,那是她在法国巡演的第二站,就在演出结束,准备去马赛的时候,杰奎琳给她打话,告诉她毕加索去世了,苏菲连夜起程,于当晚赶到了佛文纳菊别墅。

    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击水三千里

    《驭香》简介:

    作者:曾经的青柳

    传说,青帝所至之处,芳草如茵,百花怒放,

    传说,青帝挥手间,枯木回春,肉白骨而医生死,

    他的名字叫句芒……

    一次偶然的车祸,一块古怪的花盆残片,引领着慕容纤纤打开仙境之门!

    一段优美的神话就此展开……rs

第二百零八章 大师的葬礼

    这一夜,苏菲翻来覆去睡不着。天亮以后,太阳从东边小山上的青松后面升起,她从床上起身,坐在窗口一张凳子上,用一只胳臂支着沉甸甸的头,朝窗外看去,看见了打谷场,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