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燕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堂前燕归来-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角用布盖着的一个绣架,忙让人抬过来看看。

    这是李萍绣来准备给老太太二月做寿用的,此时露了相,倒让李萍有些不好意思了。白天太忙了,她还真的把这个忘记了,早知道应该收起来的。不过,此时不让看,也太小家子器了,只有自己打开了布,里面是一幅观音大士像。

    “观音大士,这是湘绣?好像有点不对!”安太太也是那见多识广的,其实公认四大绣里并不包括京绣的,但是是有湘绣的。安太太这些年,收过的湘绣的精品。这观音大士乍一看,就是湘绣的绣法,但是细看,又不是。

    “其实晚辈京绣也不错,这是晚辈结合了湘秀和京绣的特点所制作,您觉得怎么样?”

    “最难的是脸吗?看你先绣的衣袂飘飘。”老太太是懂行上,这是一幅中堂,脸是留在了最后。

    湘绣原本就有‘绣花闻香,绣鸟听声’的真实感,此时,又有些是有京绣的雍容,这两相却又一点冲突都没有。光看那衣袂飘飘,观音大士之圣洁就已经扑面而来。

    “不,最难的是这些,脸是平针法,倒不很难。”李萍笑了,她惯先做最难的,最后做最简单的。这大士像她已经绣得七七八八了,目前为止,她还是挺满意的。

    “现在我相信,曾大人是你凭着十指供给了。”安太太叫人拿过眼镜,又细看了一下,摇头叹息。有这么份手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也就没什么可惊诧了。

    “哪有,相公自己也很努力。”李萍脸红了,忙说道。

    “我听老爷子说过,之前曾大人抄一年书,也不及你绣这一幅吧?”就算这幅绣品,只是初具雏形,但也能看得出,这位的功力如何了。

    她是见惯好东西的,一般二般的东西是入不了她的眼的,自是知道价值的。这么一件东西,也许要绣上几个月,但是这么一幅,就是一般的绣庄收,也不敢出低价的。

    “这是一件礼物。”李萍想了一下,这种还是她第一次尝试,所以提前这么久开始准备。之前还做过小样,现在她每天其实也绣得不多,她真是小心翼翼的绣,多年以来,这还是第一次。

    “礼物?”老太太心念一动。

    “这些年,我这么用心绣的,除了怀第一个孩子时绣的百子绣。就是这一次了,百子绣时,因为第一次做母亲,有很多感触,绣得很开心。而这回,就是感恩了。”李萍笑了,看看那白衣观音。

    当时准备时,就只是听说安老太太是信观音的。而且老太太的生日正好是二月十九,是传说中观音诞辰日。加之这回是老太太六十大寿,所以她才想到要绣一幅观音像了。

    老太太一笑,她刚刚已经想到了,“要送老身的?”

    “是,您六十大寿,当然得郑重其事。不过我第一次绣,也是诚惶诚恐。”李萍轻声说道。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38章 劫匪

    第二更

    “现在老身都要期待了!”老太太笑了,不禁又看了一眼。

    真是越看越喜欢了,她相信,就算这回她没来,等到寿辰那天,看到这个礼物时,也会鹤立鸡群的。

    正是因为她观音诞辰这日过生日,每次大寿,送她观音的人,真是数不胜数,真是各种都有,她家都可以盖一个观音堂了。绣品也并不缺。但是这一幅,真是用了大心,不但心思用得巧,更重要的是,她是真的手巧。相信纵是她今天没见到,到那一天,摆出来,她还是会被惊艳到。

    “那晚辈就更加惶恐了。”李萍也笑了。

    “奶奶,大爷问能吃饭了吗?”丁香进来,对着安太太行了一礼后,才转头对李萍轻轻请示道。

    “夫人?”李萍忙请示安太太。

    “想是老爷子饿了,他真是越老越不像样了。”安太太笑了,此时说起话来,就没刚刚那么疏离了,透着就有些亲近在里头了。

    丁香忙下去,东西都是准备好了,只要一吩咐,就能马上摆桌子了。

    老爷子已经坐上座了,十分期待的看着桌子。上桌子开始的就是四冷盘,然后四大碗……这其实是京式宴席的方式,但菜式却是很湘式的。

    老头坐好,左右看看,“你们不坐?年夜饭,不是一家人吗?”

    曾凡对老头笑了一下,年夜饭当然是一家人,可是这两位在,他们真能跟往年一样吃饭吗?

    “我们就一个儿子,儿子在外地做官,原本他们是要把媳妇孙子留下陪我们的,不过我们没让。”安太太对李萍印象不错,轻轻的对她说道。

    “别以为我没人陪,我不给他们面子。”老头对曾凡哼哼了一声。

    这个曾凡倒是相信的,老头可是首辅,招唿一声,多的是人想陪,但他也不会说话,对着老头笑了一下,让人再摆位子。李萍想想,对丁香笑了一下,“就跟每年一样好了,别拘束了。”

    每年年夜饭,丁香他们也要摆一桌在下首,他们四人对他们来说也是家人,大家一起吃年饭,由李萍发压岁钱,一年难得这么乐呵一下的。

    丁香看看,默默的下去重来了。

    一共三个桌子,大桌子是大人,中等的桌子是丁香他们,到了小桌子,自然就是四个小孩子了。

    老爷子看看,“你们家吃饭这么多人?”

    “他们四个已经是家人了,所以过年时,我们一起吃。”李萍笑着回了话。

    老爷子也无所谓,反正也不是自己的家,人家怎么过,他倒是没什么要求的,他关注点就在菜上,老爷子每一道菜都要问一下,听李萍的解释,自己尝了,下句定是对曾凡说,‘送我家一份。’

    “老爷!”安夫人也都被老爷子这样弄得很不好意思了,扯了他一下。

    “你们家的厨子能给吗?”老爷子想想也是,每样菜都要,好像是不太好意思。决定要人了!

    “恩师,我们家没厨子,这里菜一半是晚辈做的,一半是晚辈弟妹做的。”李萍忙摇头,虽说刚刚要菜快把她要疯了,但现在要人,觉得这位是不是土匪啊。她是能把丁香给他,还是把小善给他?

    “那是不能要了。”老头遗憾了,侧头对老太太说道,“我们回头找个湖南厨子。”

    “好!”老太太笑了,此时她看老爷子的眼神,就像宠溺一个孩子一般。

    “你们家吃饭不说话?”老头开心了,又扫向了大家。坐他下首的曾凡除了说‘好’之外,就啥也没说过了。也对,刚被抢劫过的人,能陪笑,已经算是涵养不错了,还要陪聊,是有点为难这位了。

    “相公一直话不多,小叔子也是,豪哥儿倒是活泼一点,今天应该是有些拘束。”李萍忙陪着笑脸,又给老爷子夹了一块焖鱼肚。这是海菜,传统的湘菜里是没有的。但她喜欢吃,于是家里席面上便有了这道菜。用的却是广式的做法,但是配合曾凡的重口,加了些剁椒。

    老爷子吃了一口,点头,想想,“这是南方的做法,不过你加了什么?”

    “剁椒,提了味。而且少放了些糖,就有些湘式的香辣味了。”李萍笑了,这道菜,她可是改良得很受娘家人欢迎的。比如豪哥儿就爱吃这个,李萍给老爷子夹完了,忙给豪哥儿又夹了一个。

    “你的干弟弟,做墨的那个?”老爷子从那块鱼肚顺着就看到了豪哥儿的脸。

    “是,托您的福,他生意还不错,豪哥儿,快谢谢安大人。”李萍忙给了豪哥一个眼色。

    豪哥儿笑了,豪哥儿的生意是真的不错。陈家墨未出其实就先红了,曾凡送了一些中等墨给了那天一起见过的面的年兄们。安老爷子那儿也送了点。都是平时可以用的。

    所以铺子一开,各方还都挺捧场的,在京中也闯出了名堂。但也因为这样,自然会有些人想觊觎的。不过是安老爷子喜欢的墨,安老爷子还是给护住了。豪哥儿也知道了为何要说京城水深的话了。

    豪哥儿也就没有再扩大,走的就是高端市场,就是一个小小的铺子,但是每一块都是精雕细作的,也成了京中着名的铺子了。

    “你读书还可以啊?”老爷子还没等豪哥儿开口,就喝道。

    “我爹怕我闲着,说好歹把自己的饭钱赚回来。”豪哥儿陪笑着起来,给老爷子倒了一杯杨梅酒。刚刚在外书房里,他快被老爷子考煳了,吃饭他都不想出来的,不过人家老大,他也就只能忍了。

    “我又没收你饭钱。”李萍故意嗔怪道,大家都不说话,她真是快圆不下去了。

    “哦,好吧,那我爹就是那意思,他见不得我闲着。好像读书不要时间一样!”豪哥儿想想老爹那理所当然的样子,也觉得有点无奈了。

    “你可是湖南首富的儿子。”老爷子盯着豪哥儿。

    “我五岁就跟我姐去卖饭了,一天赚四文呢!”豪哥儿说起来还挺骄傲。

    李萍也笑了,想到当年他挺着小肚子,脚踩车拦收钱的样子,还是满心的温暖,一晃也十多年了。现在他都是举人了,也开着大大的铺子,她相信,无论是做官还是做生意人,他都能做得很好。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39章 谁笨

    第一更

    “他是我们县里年纪最小的秀才,也是年纪最小的举人。之前一直是我相公的。”李萍忍不住还夸了自己这个弟弟一下。

    “我们家的孩子都是要学会养活自己,娘子当年也这么训练学生家的老二、老三的。对了,他们俩当年课余也去墨坊打工,我们老三也会做墨。”曾凡看曾仪有点挂不住的样子,忙说道。

    “我娘对谁都这样,我小时候还去铺子洗碗呢!”小猴子吐了一下舌头,想想自己这几年还真的挺不容易的。

    “我和歌儿也要打结子卖钱。”小胖妞点头,她觉得自己也挺不容易,自己才三岁呢!不,四岁了,歌儿三岁了。

    李萍一年的生活也挺充实的,她不能说自己依然在绣花赚钱,但是她跟曾凡说,她是在训练女儿和黄歌。

    小胖妞和黄歌一块学起绣花了,从最基础的教起,这时也就显出黄歌很有天赋了,先在分色上,他的色感就比小胖妞强得多。不过也正是因为有黄歌的激励,小胖妞倒是性子慢慢的沉了下来。她性子可能还是像真正的二丫,原本的二丫就没有争胜之心,惯是好脾气的。小胖妞也没有,黄歌学得比她好,她也不介意,由着他,但黄歌劝她好好学呢,她也听话,两人跟做游戏一样,倒是一块慢慢的会穿针,会掌握一些基本的针法。

    而黄歌也陪着小胖妞打结子,小胖妞这个比黄歌快,黄歌也就大加赞扬,他自己虽会慢一点,但是他会配色,他打得很精致。

    两个孩子打结子,而他们又是那种手快的主,没几日,他们的练习之作就一堆了,李萍又不能拆了让他们重来,都打得不错,于是就让小善帮她交活,买丝线时,顺便帮他们卖了。卖完了,李萍扣出自己给他们买丝绳和配饰的钱,余下的按两人做的多少,把钱分给了他们。不过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给他们钱有什么用?这俩现在还没有对钱的认知。

    不过黄俊看儿子拿了一大包钱回来,问了半天才知道那是他和小小姐一块打结子,然后赚的。而且他的钱比小小姐多,因为大奶奶说,他打的结子好看,所以卖得能贵一点。说完了,黄歌还困惑了,然后一脸傻乎乎的看着父母。

    黄俊有点无语,让儿子学这些女工,他当初听时,还觉得有点疯,他就一个儿子,他虽说也知道他不能去科举,但也不至于学女工吧?可听丁香说原由,他出去打听了一下,倒也改变了看法,开个绣坊这个主意真的不错的,也就没拦着。没想到,大奶奶还把他们打的结子拿出去卖,用来激励孩子。不过,他想说,还不如糖好使。

    黄俊抽了一天空把儿子和小胖妞一块带着,让他们拿着自己的那包钱,去了他们爱去的零嘴铺子。那天,两个小破孩子终于对钱有了概念。打一个普通结子,可以换三块绿豆糕。打个漂亮的,能换五块。他们手上一包钱,可以买一个点心八件。

    两个小人儿手牵手回家时,一块点心也没买。舍不得了!而黄俊倒没啥感觉,他目的达到,让他们知道钱能换点心就好了。

    从那天起俩小人打结子,学针线就真的突飞勐进了。都知道能换点心了,他们也就觉得他们现在现在不是在玩,是在赚点心。

    可能是现在坐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