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燕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堂前燕归来-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桐笑了,他还是喜欢自己外甥的,早上那点淡淡的不安又压了下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84章 “汪家之耻”

    第二更

    曾凡让丁桐递了名帖之后,并没有等,门房是认识曾凡的,虽不知道他已经是翰林了,但知道他也是书院的先生,忙一边派人进去请四少爷,一边请他进去。

    他们刚进偏厅,茶还没上,汪举人就兴冲冲的出来了。

    “子诚,来的正是时候,家父刚刚喝完茶。”汪举人果然是个急性子,说着就拉着曾凡往里走。

    “汪兄,慢点!”曾凡笑了,放下了小歌儿,准备跟他说说自己刚想到的,我们今天只是来给老爷子来拜年的,不是拜师。

    “真是,你老还是我老,弄得真跟小老头一样。”汪举人摆手,还是拉着他快跑。

    曾凡没法,只能又抱起黄歌,跟着他快走,一路快走,还抱着个孩子,曾凡觉得自己不是来拜师的,是来逃难的。丁桐捧着礼盒只能跟在后面,也深深的觉得汪举人平日看还挺像样的,现如今看,果然是人不可冒像啊!

    汪家是五进的老宅,汪老爷子住在最西边的院子里。看着已经自成一体,想来他从太医院退下来之后,也就自己搬到边上,安适养老了。

    汪举人在西院的门口,还没敢进去,让门口的老家人进去通报。

    曾凡放下了黄歌,喘了一口气,准备再说说,不过看看瞪着大眼,好奇的左右乱看的黄歌,他又咽了回去。这话当着孩子面说好像不太好。决定过会在里面再说。想到这儿,心中暗定,也就安静的站直。过了一会,那老家人才出来,请他们进去。

    曾凡牵着黄歌跟着汪举人进了正堂的东屋,曾家的东屋里满是书籍,而这儿的东屋里竟然有一面墙的药柜,屋子里浓浓的药味。而书桌位上并没人,大家抬头,才在药柜边上,看到一个身着褐色长衫的老头,站在木梯上,手上还拿着一卷书俯视着他们。因为身上的衣服与药柜的颜色相同,于是大家一开始并没有看到他。

    “爹,这就是我学里的同仁,曾子诚,这个小家伙就是歌儿。”汪举人对着在药柜那儿看药的老头行了一礼,兴冲冲的说道。

    老头儿站在梯子上,低头看了他们一眼。最后看向自己的小儿子。

    汪举人立刻缩了脖子,老实站好。

    “末学曾凡拜见世伯。”曾凡认真的行了一礼。

    黄歌被教得很好,看到曾凡行了一礼,也跟着一起行了礼。但是不知道该叫什么,老老实实的躬身,不敢起来。

    终于楼梯响了,老头儿下来了,把书递给黄歌,“这本会背吗?”

    汪太医已经退休,长子顶了他的位置,进宫当差,次子、三子管着家里的两间药铺,对老四,汪太医也教过,看他没兴趣,也就没再逼他,结果昨天晚上,老四兴冲冲的回来说要给他一个关门弟子,气得老头儿想把小儿子打出去,自己压了半天火,跟自己说,这是亲生的,这是亲生的,这是亲生的。念了三次,才忍住没叫板子。然后这小子竟然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说得天花乱缀,最后说,他已经跟人说好了,明天人家来拜师。

    汪太医终于叫了板子,不过小汪太医是个老诚的,忙拦着了,说‘好歹大年初一,万不可生气。’人家不是心疼弟弟,人家是心疼老爹。

    不过再气也没法,汪举人话已出口,汪家万不能出尔反尔,小汪太医也是那久经官场的,细细的问了弟弟的原话,劝道,“爹,还好老四没没说什么让你亲自收徒,只说您会喜欢那个孩子,若真是聪慧过人,就让那个孩子跟着儿子学点医理药理,反正第三辈也在开蒙,跟着一块学学,没什么了不起。若不成,直接拒绝就是了。”

    老太医想想也是,反正孙子辈的人数众多,除了几个特别的由长子亲自单独教导,其它人,单请了个先生,除了学些蒙学之外,医理,药经也是要教的,到时曾家也不能说他们敷衍。若没通过自己的考验,请他们回去,曾家也就更加的无话可说了。

    这也不是汪老太医他们不肯收黄歌,更加不是嫌弃歌儿的出身,对医家来说,收学徒出身越差越好,越差才会对店里越忠心。但太医家是有传承的,不是谁都能当的,让老爷子收徒,那家里的药方要不要教?一些核心的医术,要不要教?这些都是传儿不传女,传子不传侄的东西,结果老四竟敢让老太医亲自来收个关门弟子,怎么让汪老太医和汪小太医郁闷。没打死他,算是老爷子和那位当大哥的仁义了。

    汪举人当然知道家里这些破规矩,他并非什么不着调的人,现在京城之中已经有大把的洋人了,还有教会。教会也开赠衣施药,好些病,看中医不好的,人家洋人打一针就好了,被那些贫苦百姓奉为天神。

    汪举人虽说医术没成,但从小也是在医家泡大的,医理他是懂的,中医长于内,西医长于外,中西之争没有必要,但是中医这种门户之见,却是限制中医发扬光大最大的绊脚石,黄歌算是他从自家出发的一次实验吧!

    现在汪太医要考黄歌了,他也不敢说话,心中只希望黄歌别砸了自己的招牌。虽说他也没什么招牌。

    小汪太医也听说了,匆匆赶来看父亲已经开始,静静的行了一礼,坐到下首,想听黄歌怎么回。

    “会!”黄歌儿笑了,使劲点头,那小脸粉粉的,看着也就更小了。不过,倒是让人觉得可爱之极,让小汪太医都有点不舍得真的太伤孩子的心了。

    “嗯,这本他背得极好,昨天就是用这本书把儿子考倒的。”汪举人忙点头做证,刚老头拿的《黄帝内经》,其实说起来,《黄帝内经》也算是医家的启蒙书之一,说起来并不难,更何况是对从小在医家长大的汪举人,说是被考倒,不过是因为昨天的那种场合,他也不可能大段大段的跟小歌儿解释。

    他是懂行了,正是觉得小歌儿昨儿就只是因为这一本启蒙之书,就能问出那些问题,就非比寻常,不然也不会引到父亲的面前了。

    “你好意思说,我都不好意思听了!”汪老太医给了一个白眼儿子。

    小汪太医也一脸无语,被一本《黄帝内经》考倒,他决定过了十五,好好跟弟弟谈谈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85章 萌萌哒的小歌儿

    第一更

    “这是什么?”汪老太医决定不考那本书了,随手在自己面前一包药里挑出了一味,让身边的老家人递给了黄歌。

    小歌儿怔了一下,拿着左右看看,还闻了一下,不过没敢舔,还奶声奶气的好好回话,“好像书上有这个的图画,歌儿不敢肯定。”

    “那你觉得是什么?”汪老太医点头,又问道。

    “大爷说过,不知道的,不能确定的不能说。”歌儿忙摇头,双手把那药放到桌上,又退到曾凡边上,老实的站直了。

    “把你觉得像的,都背出来!”老太医眉头一挑。

    “哦!”小歌儿纠结了一下,上了书桌对面的木椅上,跪着拿了纸笔,先在一角画了一张图,然后在边上开始写字,边写边嘟嘟的背。写完一页,双手递给了老头,然后自己又拿一张,又画了一张,再嘟嘟的背着,声音不太大,看着更像是默写。

    一共写了七页,才停下。再爬下来,仰着脖子巴巴的看着汪老太医。

    小汪太医对着曾凡一拱手,起身站在父亲的身边,抽了一口气。

    老太爷‘噗’的一声笑了,小汪太医也捻须摇头,却不说话。

    曾凡没动,汪举人有点困惑的过去看看,不过没看出个所以然。

    “画了七个,说说这个最像哪个?”老太医看着小歌儿又问道。

    小歌儿再看看那个药,再闻一下,还是摇头,“大爷说,不能舔,会中毒的。七个里面三个有毒。”

    汪举人看他认真的表情,点头,“说得对,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滚出去!”老爷子看到小儿子就一肚子气,看小歌儿忙躲到了曾凡后头,忙说道,“不是说你。”

    小歌儿松了一口气,又跑了出来,对老爷子又甜甜的笑着。小汪太医觉得,即使答错了,估计老头也舍不得打,自己都舍不得,老爷子这几年越发喜欢孩子,只怕更舍不得。

    “这本会背不?”汪太医把那七页纸收好,随手又拿了一本书给小歌儿看,小歌儿看看封面,想想,又跑过去翻了一页,看了内容,忙点头,表明自己会背的。

    “那背第七页!”汪老太医点头,自己翻到了第七页。

    曾凡也看到书名了,知道小歌儿会背,只是家里的封面与这本不同,小歌儿刚刚显是不太确定的,不过挑着页数背,是不是太难了,小笨蛋只是会内容,哪里会知道哪页哪行写的什么。

    “爷爷,我能从开头背吗?我不记得第七页的开头了。”黄歌没法,再奶声奶气的问道。

    老头没法,提了个头,黄歌松了一口气,忙大声背了起来,这也是曾凡教的,念书时不能撒娇,要大声,要理直气壮。要有朗朗读书的气韵。

    曾凡边听边点头,对着黄歌微笑,果然是又乖又可爱。自己儿子聪明胜他,淘气也胜他百倍。女儿还不错,只可惜……

    老头不制止,小歌儿就一直那么背着眼大声的背了一下去,边上汪举人都听傻了。这是本脉书,反正他当年背时是想死的,都不知道‘他母亲的’在说啥。结果这个小子竟然背得顺畅无比,汪举人想到自己当年背时,被老爹打得好惨,他是怎么背出来的?

    而小汪太医又坐下了,不过这回坐得离小歌儿很近,捻须看着小歌儿显然满是欣喜了。能把脉书背得般流畅动听,只怕也就这位了。

    “好了,这句何解?”老头挑了一句出来,问黄歌。

    “不知道!爷爷,这些医书里好些话我都不懂呢?问大爷,大爷说他不能乱解释,所以问汪叔父,不过汪叔父让我问爷爷您。”黄歌儿忙又露出灿烂的笑容,看着汪老爷子。但也真的一脸的困惑,用猴子哥哥的话说,就是为什么这些人有话不好好说呢?

    “那你怎么会背?”小汪太医不禁张大了嘴,背得这么声情并茂,结果完全不知道里面的意思,这位脑子是什么做的?

    “我娘说不懂就多念几次,就懂了。不过我念到会背,也没念通。”黄歌有点伤感,“爷爷,我是不是很笨?”

    “你背了几天?”老头盯着他,这本脉书已经不是初学者读物了,能把这本书背成这样,老爷子也觉得很吃惊,死记也得是要时间的。

    “不记得了,大爷,我背了几天?”黄歌想想看,不记得自己背了几天。

    “一般他通读三次即可背熟,这些日子,小侄也不敢乱教,只是教他认些生僻字罢了。”曾凡笑着解释了一下,“他没背多少,小侄怕他贪多难嚼。只是把这些他已经会背的书,好好的再让他背得更熟一些。”

    曾凡虽说没学过医理,但是读书顺序还是知道的。看黄俊连脉书都让小笨蛋背熟了,他也就觉得头大,但也不好说,于是不让黄俊再买了,这些日子,他也就是把小歌儿已经背熟的书反复的跟他通读,一些解释性的书,他就陪着他念。务必让他刻在脑子里,永世不忘,不然,刚刚为什么一味药,小笨蛋能画七个药出来,就是这些日子恐固的。

    “你喜欢学医吗?”老头看向黄歌,声音柔和多了。

    “嗯,听大奶奶说,当大夫好了不起的。歌儿想做了不起的人。”黄歌点头,说得掷地有声。

    老爷子和小汪太医一脸笑意,觉得这个答案不错。而汪举人则抬起头,不敢让老爹和大哥看到他的不以为然。

    曾凡默默的低下了头,他想笑,李萍要是这么对儿子……还是算了,小猴子听李萍这么忽悠早驳得李萍请家法了。

    想想李萍其实也是可怜,在小猴子小时候倒是有时觉得对不起儿子,想温柔的一点哄哄他。不过,坚持不了一刻。小猴子永远在你跟他说初一,他一定回你十五。有时他跟儿子说话,都觉得费劲,李萍也就更难了。

    女儿也是,跟她从初一说到十五,她若觉得初一没说清,她就永远在初一里待着,怎么说都没用。一定得把初一跟她弄通了,再一点点的到十五,想到李萍天天在家对着两个孩子,再看看又听话又软萌的黄歌,就成了他们夫妇的救命稻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