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燕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堂前燕归来-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萍也只能跟着长长的叹息了起来,想想自己,当年她一成亲就远远的躲着公婆,同样也远离了父母。现在过了快二十年了。所以,他们又有什么理由想把孩子留在身边?

    “所以能远离也是好事儿,至少他们能飞,不靠父母。”

    “能这么想就好,我今天看了,孩子们将来都有出息。”安老太太很肯定的说道,此时她也包括了小歌儿。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争取来了,就算为人处事上可能差点,但是,他将来在医学上,一定会是了不起的人。至于说小猴子和安海,也许此时看不出什么,但是他们的出身,出门看看,学点东西,他们的将来就一定不同了。

    李萍点点头,这点她信儿子,也信安海。儿子从小就很独立,而安海很知进退。真的出去了,包括小溪儿都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好。而小歌儿,虽说生存上差点,但是他应该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只要他们几个在一起,生活上应该就没什么问题。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28章 悲喜自知

    第一更

    晚饭安家都是一脸喜气洋洋的,连安海都是一脸的傻笑。他终于可以不用无所事事的在京中混吃等死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先生和师娘答应了婚事,虽说两家磨了好几个月了,师娘原则上是同意的,但是先生却一直没松口,让师娘也没法子。现在好了,先生终于松口了,妹妹终于可以嫁给他了,他此时不乐,就不是人了。

    丁香夫妇倒是想走,不过曾凡没开口,他们也不敢,主要是,有些事,他们也拿不定主意,自然要听曾凡的。不过,跟安家人同席而坐,两人倒是坐立难安,就算是男女分席,丁香坐在安老太太和安元太太的下首处,也是食不吃味,颇为尴尬。

    黄俊更是了,但他还有儿子,小歌儿已经习惯跟着曾凡一块坐了,对安相和安元虽说有点陌生,不过他习惯了,倒也不怕生,自己乖乖的低头吃饭,不管大人说啥。

    李家兄弟有点伤感,小猴子他们都能出去,把他们兄弟剩下了,他们能不伤感吗?此时他们已经不在意,他们是不是喜欢出洋,他们在意的是,他们被剩下了。

    而小猴子倒是很平静,出去是他所愿,不过也没有那么欢喜,他现在的重点是,父亲为什么把妹妹嫁给安海这个傻子?他记起之前安海跟他说过的。因为对方家长反对,他的婚事才定不下来,合着,他们家早就盯上自己妹妹了,这让小猴子有点爽了。更何况,自己出去几年不归,把妹妹也跟着一块送出,父母怎么办?作为长子的小猴子不得不想这个问题。此时他都有不去的念头,总不能让父母就这么扔在京中,让他们自己飞去吧?

    总算把人都送走了,曾家人坐到了曾凡的书房,曾凡没有像往常一样让他们读书,而是让他们坐好,自己抱着茶,呆呆的坐在自己的案前发呆,显然,这一天,对曾凡来说实在太刺激了。

    “相公!”李萍是急性子,让曾凡安静了一会,还是扯了他一下,她只想知道为什么要急急的定下小溪儿的婚事。

    “哦,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不过你们要准备起来,小猴子你去问问教士,去哪个国家好,你们三个要在一起,以小歌儿的医学为主,你们更重要的是看看人家的风土人情,好好看看,咱们差在哪。”

    “是,现在五地均有公使馆,但他们还是希望能派驻长驻大使。皇上一直觉得此事不妥,没有理睬,儿子听教士谈及此事,似乎也颇为困惑,两国外交,互派使节,不是很正常的吗?他们不懂为何皇上不允。”小猴子定定神,轻声说道。

    “那你觉得呢?”曾凡笑了一下,抬头看着儿子。

    “两国外交,平等互惠,互派使节才是正常的。但此时敌强我弱,互派使节,只是多开了一扇大门,任人予取予求。”小猴子坦然说道。

    “是啊,内忧外患之下,关紧门,先处理我们内部之事,再万众一心抵御外敌,想法是没错的。”曾凡点头,轻叹了一声。

    “可是人家没给我们时间,也不会给我们时间。”小猴子轻笑了一下。

    “所以我让你们出去,至少我们要知道对方怎么想的,知已知彼才好。就算任人索取,好歹也得有个明白人,知道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曾凡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他相信,正阳帝也正是这么想的。

    小猴子点头,这事只能他来做。安海和小歌儿,好好学点东西就好了。

    “爹!”小溪儿看着父亲,刚刚说大事,他们不能插嘴的,现在大事说完了,她也想知道父母为什么也跟对大哥一样,说都不说一声,就把她的婚事定下了。

    “你想嫁给四皇子做侧妃吗?”曾凡只是盯着女儿的眼睛。

    “乖,好好嘴你哥学洋文,我们想想,给你带点啥出去。对了,老爷,我明天去何家,跟他们说,嫁妆什么的都不要了,让他们带着银洋出去。”李萍一拍手,马上就做了决定,嫁四皇子,就算正妃她都不乐意,还是侧妃?

    小溪儿也是聪明绝顶的孩子,对着父母一笑,自己低头开始练字了,有个答案就可以了,用不着解释。

    曾凡看女儿这样,有点心疼,好一会儿,“溪儿,其实海儿还可以,至少他最疼你。像你娘说的,她找不出比海儿更疼你的外人,至少跟他一块,你不会太辛苦。”

    “爹,女儿知道,海哥哥很好,我知道。”小溪儿努力笑着,可是一时间,却泪流满面,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但那一刻,不自觉中,泪就那么流了下来。

    小猴子和李家兄弟都呆了,但他们都不傻,安家求亲这么大的事,曾凡和李萍都一点没透,当初小猴子和何家的婚事,小猴子都能听到点信,但安家的事,他们家竟然一丁点风声都没有。这只能是父母躲起来在商议,而且,父母显然也是有争议的。

    现在说什么找不出比安海更疼小溪儿的人,这点他们也认同,安海这十年真疼小溪儿,连他们都习惯了,但是,他们都没想过会把小溪儿嫁给安海。为什么他们也说不清。他们好像有另一种惯性,小溪儿更喜欢小歌儿那个傻子。虽说这话他们四人从没交流过,但他们就有这种共识。但一个四皇子,逼得父亲只能把妹妹嫁给安海,因为不论从出身,还是从安曾两家的关系来说,安海都是能让皇家认同的那个人。

    看到小溪儿的眼泪,李家兄弟和小猴子都心疼了,安海是最宠小溪儿,但他们三个也是真心的疼爱着小溪儿,曾李两家就这么一个女孩,当然要捧在手心上宠的。现在,她哭了,因为不得已,她只能听从家里的安排,嫁一个她当亲哥一样的人作为丈夫,让他们怎么能不心疼。可是现在,他们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好了,别哭。海儿人多好骗,你说东他定不敢往西。”李萍也心疼,抱着女儿心都要碎了,可是她却不能说别的。说小歌儿早就定了亲,怎么着,他们之间也不可能?他们做父母的万不能提这个,他们要当不知道。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29章 豪哥儿的官场生涯

    第二更

    回到屋里,李萍几乎是瘫软到了曾凡的怀里,再使不出一丁点力气。她的儿女啊!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她不能让人听见,她在哭。

    曾凡只能扶着她,小心的让她躺下,他也心疼,但他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儿子出去好还是留下成亲生子,等新皇上任后再去考学?他能保证儿子能一帆风顺,可是他却也预见儿子会像豪哥儿那样,对官场彻底失望。那么再以后,他又该怎么办?

    豪哥儿最早在京畿边远处的一个贫困县里做县令,别看那儿离京城近,那儿地少人稀,全县大部被一座十分贫瘠的大山所占据。不然,那里穷了几百年,还依然贫穷着。无论来多少县令都没法改变这里的状态。正阳帝是听说豪哥儿想用做生意的法子来治理一个县,倒是有兴趣,于是特意找出来让他试手的。

    豪哥儿是能干的,用半年时间来上山下乡,走遍了他所辖的每一寸土地,并且根据自己县里的情况开始制定计划。因为这一切是正阳帝所想看到试点,开头时,京畿的上官都得到了指示,不管心里乐不乐意,面上还是表达了善意。更何况,那会豪哥儿的岳父还是吏部尚书,不看僧面看佛面。上头总算没给他找麻烦,让他的政策顺利的推行了下去。

    效果是明显的,就算有些老百姓在一开始并没有很好的配合,但豪哥儿也不是养在深闺的公子哥儿,对下,他很了解,慢慢的,他让老百姓们看到了成效,慢慢的也就知道豪哥儿是真的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大清官。

    三年一任,豪哥儿真的改变了那个地方,百姓们的日子慢慢的真的好过了,大家对生活也开始充满了希望。豪哥儿被调走了。

    曾凡也很高兴豪哥儿做出了成绩,但他还是希望豪哥儿再干三年,至少要把这里的成果巩固。但正阳帝却不这么看,他也看到了成效,一个劲的说,应该推广。然后不豪哥儿被派到了另一个贫困县,一个兔子都不拉屎的破地方,而且那里离京城也真是万水千山。

    豪哥儿也觉得自己该在原地再待三年,让这一切成果巩固,不然,一但他离开,换个人,只怕前期的努力都白费了。但他的话,更不会有人听了,甚至于他还把一些人得罪了。

    “难不成就你一个人最牛,你之前无好县令,你之后也不可能比你干得好?”

    这种话一传出,豪哥儿在当地也就没法待了,只能默默的去了新的地方。豪哥儿是知道官场非一人之官场,之前在京畿时,他也很注意。只是那时,他是皇上看中的少年才子,大家给面子。而过了三年,他又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一大批人,到了新的地方,日子也就没那么好过了。上头的人不支持,下头的人没事还挑点事,而老百姓是最好煳弄的,人家根本没给豪哥儿机会重头开始。

    豪哥儿是聪明人,他从来就没有当岳飞的打算,于是在一次一乡查探时初然坠马。把腿摔断了,写了折子直接告病。正阳帝好在对豪哥儿还是上心的,忙派人去查探,让他查出豪哥儿的坠马案并不简单,倒是在那府之中刮了一阵血雨腥风,但是豪哥儿的腿却治不了,他真的跛了。豪哥儿再三的请求,正阳帝只能放他回乡。但之前的功名还都给他。还给他赐了张能史的大匾。只是这一切又有什么用?

    那一次李萍也像今天这样,哭得全身都软了。那是她养大的弟弟,是她为他制定的目标,现在却以他伤残退出告终,这让她情以何堪?

    虽然很快豪哥儿派心腹送来密信,他们才知道,这一切是豪哥儿自己弄出来的,故意逼着人动手,他是将计就计,自己做不下去,他也不会让人好过。他的腿当时受伤不重,他故意伤上加伤,用他的一条腿换上几十条人命,他觉得很值。

    看了信,曾凡和李萍一齐流泪了,这回他们真伤心了。之前是觉得明明大好的前程,结果因为那个破官,让他明明才二十岁的青年,落上残疾。但这回,看了信,他们已经能想像,那一年,豪哥儿在地方上受到了多么巨大的打击。

    那回,李萍也劝曾凡别干了,太难了。曾凡没有听她的,他不觉得豪哥儿做对了。是,他把豪哥儿在两地所做事,所遭遇的都当做案例给孩子们听。告诉他们,豪哥儿错在哪?

    也是那时,曾凡开始交好湘籍官员。慢慢的不再只在自己的书院和翰林院里呆了,他的社交圈慢慢的扩大,但也慢慢的缩小。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孩子们,人不可能独立在官场上混。

    豪哥儿就算有皇上,有安相,有他岳父,有自己的支持,他还是只混了四年。他有能力吗?这是肯定的,他真的有能力,但是一个人的能力能有多少?他头三年的政绩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吗?明显不是。所以到了新的地方,没有地方的支持,真的他是超人吗?所以最终豪哥儿以失败而告终了。

    曾凡这个故事来回讲,五个孩子这六年听得烂熟,所以他不许李家兄弟参加会试,李家和陈家都同意了,让曾凡狠狠的磨磨他们的性子,别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但过了这么多年,曾凡无时不刻的想着豪哥儿的事。他是严厉的家长,所以他无论什么事,先找自己家的错,别怪别人,你先想想自己有没错。但他明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