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燕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堂前燕归来-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一人得道,全家鸡犬升天?此时又非前朝,本朝是官绅一体纳粮。意思就是,不管你是官还是乡绅,都得按律交纳赋税。

    出来做官了,人情往来要不要钱;不应酬,上官、下属谁认识你,到时选差事,史部考绩时,人家能给你优等?

    翰林可是没有什么灰色收入的,朝庭让给的冰敬、炭敬,翰林这块是最少的。当然,跟上官关系好的能去书院挂个名,每年也能有点钱。还有就是帮人写写诗之类的,有点润笔费。但是两个也都是要做人的。事前要有投入的。

    所以老头儿一直在告诉她,寒门想出骄子,不是说没有,但是非常、非常难。

    现在父亲告诉自己,自己那倒霉的未婚夫一家,毕生梦想就是考功名。家里还没什么钱!她觉得,等着她的还不如前世那些前夫们。好歹她的前夫们除了太医没钱之外,其它的每一个都十分有钱。他们四个没一个为功名纠结过,她真的是没有这种培养一个寒门士子的经验和勇气。

    现在她觉得还不如找个没天赋的,像父母这样,她对自己的聪明还是挺有信心的。但是若让他一路走下去,越有天赋,越累。

    “怎么不说话?”李秀才看到女儿的纠结,忙说道。

    “觉得好累。”李萍好一会儿,决定实话实说。

    “是,你爹考学那几天,我觉得天都是黑的。等着他说不考了,我才真的松了一口气。等你哥说,他也不想考时,我虽说失望吧,却真的觉得天亮了。”李娘子想想那段日子,都觉得生不如死一般,想到女儿还要再来一次,忙拉住了李秀才的手臂,“所以我说订亲不成,他爹,我们退亲吧。”

    李萍点头,觉得这个主意好极了,马上看向了李秀才。

    李秀才笑了,想想看,对妻子说道,“依我看,咱们女儿的命只怕真的好。说不得就真的是一品夫人的命了。”

    李娘子怔了一下,忙想想看,“二丫,你现在努把力,咱们多赚点钱,有钱总好一点。”

    李萍无语了,这是一点钱的问题吗?

    想不通的事,她就不想,专心的为父母赚点钱吧!家务事上已经全优化了,想赚钱,好像已经不能在家务上想法子了。

第11章 曾家

    而曾家也在看李家送的书和墨盒,李秀才是想得很周到的,还给了一瓶墨汁,跟他说了,用完了,再去李家拿。当然,这话曾凡没告诉父母,觉得这个有损曾家的颜面。

    “虽不贵重,也难得你岳父母的一片心意。”曾庆对墨盒没多大的感觉,却是对那两本书更有兴趣,一直在翻着那两本书。

    其实李秀才能有什么好书,但这两本是李秀才自己写的一些笔录。这些年读书的笔记,李秀才能教出几个进士,也是有原由的。

    李秀才是有本事的,只是时运不济,也是家里也没人支持。当然,他那时也没信心了。不过,他这些年,还是关切着考试、考题。认真的去研究人家成功的文章。这些年,李秀才真的没干别的,而这两本册子,就是他十多年的心血结晶。

    “就送这么个小东西!”欧阳氏鄙视的看了一眼那个墨盒,特意拿起看看,她忙把一个底部的划伤口给他们看。“这是旧的吧,看看。”

    “庆儿家的!”原本坐边上咕咕抽着水烟袋的老爷子喝止了一声。原本灯油也贵,到晚上,点一盏灯,自然全家在一块的。

    “公公,拿个旧的送凡儿……”欧阳氏还是不满。

    “旧的也比没有好。”老爷子喝了一声,侧头看向了曾凡,柔声说道,“你岳父不错,还想着你,他是教出过进士的,你要常过去请教学问。”

    “也没说留你吃个饭,就让你空着肚子回来。”欧阳氏嘀咕了一声,反正也看出来了,就是各种不满。

    “原本岳父要留饭的,不过,我没去。”曾凡脸红了一下。

    “对,二丫的身体才好,你去了是不太好。”曾庆瞪了妻子一眼,对儿子说道。把册子有点恋恋不舍的还给了儿子,让他好好读书。

    “对了,我听说亲家母开始教二丫织布了。”欧阳氏又说道。

    “太小了吧?上回看,还没织机高呢。”曾庆一愣,觉得有点吃惊。

    “那是不是说,将来我们还得给她买个织机?”欧阳氏皱眉说道,

    她对李娘子的想法可是一清二楚的。现在教二丫织布,不就是想将来到曾家就不用下地干活了吗?想到李娘子这些年就没下过地这一点,就让欧阳氏又嫉又恨。常常背后说,‘李家豪气,家里的田地都交给族里打理,公公竟然还说李娘子是能干人,这样的懒婆娘,能干什么。’

    只是到了现在,竟然还让她女儿去学织布,就为了逃避下地干活。此时欧阳氏就不想织布可比下地赚钱见效快的问题,她想的是,自己这个婆婆要下地,结果儿媳妇舒服的在家里织点布就成了。她深深的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波及。

    “孩子要看书,你别说话了。”曾庆实在不想再说妻子什么了,只能轻声说道,制止她再嚼舌根了。

    为了儿子,欧阳氏终于是闭嘴了,曾凡坐在桌子的正面,是灯光最好的地方,不过他没写字,只是在看书。但好半天也没翻一页。

    第二日,曾凡一早即起,出去洗漱之后,便帮着母亲收拾院子,顺便把院里的鸡给喂了。正好曾老爷子出来看到,“凡哥儿,你在做什么?”

    “起得早,动动筋骨。”曾凡笑了一下,他已经是十三岁的少年,就算家里不算富裕,让他吃饱饭还是做得到的,身子骨倒也是结实。

    曾老太爷也不是迂腐之人,完全不让他干一点活,也就没说话。他自己清了鸡笼,把鸡屎洗净,而那洗的水倒进了专门存这个的大缸里。这样的大缸,他们鸡舍边上有三个。

    他们先在缸里放上大半缸的土,然后就倒鸡屎进去,埋起来。淋上洗笼的臭水。平日里什么烂菜叶子,什么厨余也是会倒进缸里,搅和匀的。

    等第一缸满了,就用芦苇罩子盖上。再往第二缸里装,装完了,再装第三缸。一般第三缸满时,第一缸封土的时间也差不多两个多月了。第一缸的土也就是黑色,没什么异味了。

    老爷子把这些土拌匀了,挑到地里当肥料。然后老爷子再挑满一缺干土回来。所以这是老爷子的宝贝,每天都是亲自伺弄。

    当然,这也是欧阳氏挺烦的一件事儿,好好的院子,就被老爷子弄得臭烘烘的,不过她不敢跟老爷子说,而老爷子也当自己不知道。

    “爷爷,您这么两个月才换回土,能有效果吗?”曾凡边扫地边问道。

    “真是读书读傻了,明明是一个月添回肥。人家都是直接浇粪,那个烧土,我们这样,地里干净。”老爷子是珍惜土地的老人,他三大缸子的土,这些年不间断的润泽着他们家的那几片土地。

    到了秋收后,老爷子也会把稻杆均匀的铺在自己家的地上,一把火把那些稻杆烧尽。再把土地再翻一次。然后老爷子是每隔几天会用粪水把地浇透。一直到入冬,土地冻住。

    因为老爷子勤快,曾家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才能供曾庆读书。曾凡是很钦佩老爷子的。

    曾家的地这些年,就一直保持着乌黑油亮的态式,纵是一个村子,别家的椿出的米,就没有曾家的油亮饱满。

    每年他们家的米一出,外头一堆米商等着,用陈米来换他们家的新米。一袋米能换一袋半的。交了公粮,再把自己吃的留出来,其它的都卖了钱,让人很眼热的。

    曾老爷子也没什么特别的本事,周围也都看得到,不过,学一两天可以,这么年复一年的做,谁也做不到,所以,曾凡其实在老爷子的身上学到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坚持做下去。

    “昨儿你娘说的话,别听。你岳父教书挺好的,你没事请教一下他学问。”老爷子边忙和着自己的肥料,边说道。

    “是,昨日受教良多。”曾凡老老实实的说道。

    “让二丫学织布多好,当年若不是李娘子织布,李秀才哪里能进省城。不过可惜得很,那回没考中。回家,大的哭、小的病,于是李秀才就不再去考了。专心的教书。这才几年的功夫,看看教了两个进士老爷出来,他在县老爷那儿,都是有座位的。”老爷子都觉得有些羡慕的意思。自己的儿子也是秀才,论地位,跟着李秀才真是没得比的。不过他把这失落,掩藏了起来。

    “是!”曾凡低头继续扫院子,就好像没看到那个。

第12章 敌退我进

    早餐终于摆上桌子了,欧阳氏叫了一声,不过看到老爷子一抬眼,还是退缩了一下。

    “公公,吃饭了。”

    “知道了。”老爷子哼了一声,去井边洗了手,回头看向长孙,他已经把院子扫干净了。把院子里的枯叶单独放进了肥料的大缸里。那些土也倒进去,还倒了的些水进去。

    老爷子点点头,做事长了眼睛,他没教过他的,没想到,他却知道。枯叶也是能做肥的,土自然更不会浪费了。

    曾家早餐桌挺简单,粥和粗面饼,再加上点咸菜就是了。面饼是按人数做的,一人一张。质量不怎么样,但是却能管饱。

    老爷子坐上首,默默的吃着自己的。欧阳氏昨天晚上一晚上没睡着,想到李娘子竟然在教二丫织布,就觉得心如火烧。

    也不能怪欧阳氏反应如此大,两个村子这么近,两人当年成亲的时间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嫁的读书人,都指着他们能金榜提名的。两人自然也就暗自较上了劲。

    李娘子先生了儿子,欧阳氏终于过了两年生了长子,才算松了一口气。然后连着生了三个儿子,而她生第三个儿子时李娘子才生了一个女儿,她总算找回了优越感。

    但是那时李秀才却考上了秀才,这给了欧阳氏一个重重的打击。而且,那时人人都知道,李秀才除了族里,家里就没什么人了。他是李娘子凭着一双手供出来的,正是这样,李家的财权什么,都是李娘子一个人说得了算。

    后来李秀才去省城了一次,铩羽而归,她是很开心的,虽说那时曾庆还啥也没有。李秀才不考了,她还背后说过没出息。等着自己家的相公也不考了,她真真的就觉得气闷了。而那时,李秀才已经带出了两任进士老爷。

    这些年,她一直憋着一口气,当初反对得那么强烈,除了想让儿子娶个富家女之外,更生要的是,她十分讨厌李娘子。

    现在李娘子要教二丫学织布,将来,婆婆下地,媳妇在家干轻省活计。想到这儿,欧阳氏觉得心都跟火烧一样。

    “凡儿,还是不能让二丫学织布,现在白布已经不值钱了,瞎耽误工夫,回头就算是他们家肯陪嫁一个织机,咱们家有地方放吗?”欧阳氏对着曾凡说道。

    曾凡已经十三岁了,其实已经算是半大小子了。现在有点纠结了,他有什么资格让岳母不让未婚妻学织布?有点茫然了。

    “怎么说话呢,凡儿凭什么去岳家说这个。”曾庆不等老爷子开口,就马上喝道。

    “你懂什么……”欧阳氏想也不想反喝道。但马上,曾老爷子一双筷子拍到了桌上。

    曾家的老二曾全,老三曾仪把头缩得更下了,现在他们还会偷看一下曾凡,眼神满满的同情。

    终于从家里出来,三兄弟一齐长舒了一口气。

    “哥,你说,娘这么不喜欢大嫂,怎么办?”老三曾仪十分忧虑的说道。他深深的觉得,现在大哥还没成亲,等真的成亲了,他简直就不敢想了。

    “对的,要不退亲吧?”曾全说道。

    曾凡回头瞟了两个弟弟一眼,漠然的去学里了。曾秀才说是要教他们三个读书,但是他们还是得去专门的学堂,所以家里还是十分的艰苦。他现在只想快点考上秀才,这样至少县里还会一年给点米粮,能帮帮家里。他哪里有功夫去想那些没影的事儿。

    不过,李娘子觉得没请未来的女婿吃上饭,有点不太舒服,李娘子可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能干娘子,她原本就看不上欧阳氏,想到女儿要在欧阳氏的手下讨生活,她这些日子也没睡好觉。对她来说,墨盒是第一步,她一定要让女婿知道,什么才叫好岳母。在曾家三兄弟进城念书的路上,李娘子正在家里拿鸡蛋,还有割韭菜。

    “一早上干嘛呢?”李秀才,看早饭娘子做得就马马虎虎的,蒸了一屉粉丝腌菜的包子就着米汤一般的薄粥,就算是打发了他们父女,现在却是又准备上了。韭菜是自己家种的,正是鲜嫩的时候,昨儿他看到了,还跟娘子说,要不,今天晚上炒个韭菜鸡蛋。看娘子正在准备,心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