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燕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堂前燕归来-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彬说到这儿,眼睛都要充血了,就算过了两天,他再想起,也是气愤满满。

    大家都呆了,纵是知道他们最终还是成功的离开了,但是想到那时的尴尬与紧急,都不禁抽了一口冷气。

    “后来你们怎么脱身的?”李秀才沉着脸问道。

    “儿子之前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是凡哥儿十分坚持,一开始就坚决的反对,随后被曾家伯父打了,也坚持说要与萍儿一齐留在曾家为姻伯母伺疾,虽说儿子没听到他们三人怎么说的,但是总算凡哥儿还是把萍儿给带了出来。”李彬长叹了一声,想想,又说道,“我看到曾家的桌上还有两锭雪花银,应该是妹妹给曾家的。”

    李娘子还是哭了出来,女儿已经嫁了,原本就满心的不舍,现在嫁到婆家,还遇到这么不清醒的太公公,李娘子都觉得天都黑了。

    “娘,总算妹夫还清醒,回头我让人送五十两银。子去,让他们盖房。我看他们有没脸收!”陈静果然是个爆脾气,一边挽着婆婆,一边愤愤的说道。

    “姐,你傻了,你给钱他们,虽说也是打了他们的脸,不过,他们已经不要脸了,你拿钱他们,不是等于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那你说怎么办?”李彬制止了正欲说什么的陈静,看向了豪哥儿,原本就要送他去省城的,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担心的,倒是想问问他的处事之法。

    “依着我……”豪哥儿张了一下嘴,一时间还真的有点脑打结,想想看,觉得自己好像走哪条路都不太对。侧头又看向了姐夫,一脸的不可思议,“难道我姐是对的?”

    “臭小子,我当然是对的,你才多大,敢瞧不起我?”陈静抖了起来,拉过了弟弟,打了两下。此时有些恹恹的小守哥儿也帮忙拍了豪哥两下,以压抑自己十分凄凉的心境。

    “好了,你也不算对。真的送钱过去,萍儿在夫家也就更不用回去了,挑唆两家的关系,就是不贤,多嘴。回头凡哥儿不敢怪岳家,但只怕心里对妹妹那十分的抱歉,也只剩下一分了。”

    “所以我们装着什么也不知道?”李娘子怒了。

    “当然不,我们盖房吧!”李彬看着父母。

    “我们盖大房子。”李彬又说了一次。

    “那我们就盖吧!”李秀才想了一下。

    豪哥儿没听懂他们的机锋,不过心情却是很不舒服的。就算知道这事不能怪曾全兄弟,却也不想给他们好脸。

    李家要盖房了,李家私塾自然也就关了。李彬夫妇带着孩子回了城里陈静的陪嫁房里。而李秀才夫妇借住了同村的亲戚家,因为他们盖房子了,他们得自己看着,同村帮忙的人,也是看着李秀才的颜面才会帮忙。

    如此这般,曾家兄弟自然也不能上学了,因为李家在盖房子,私塾都不开了,自然也管不了他们。这时也不得不说李秀才的人缘好,一呼百应,而李彬也是说干就干,直接把要用的建材拉了回来,李秀才也是跟人说,早就想要盖房的,只是女儿要出嫁了,弄土不吉利才没有做。

    其实陈静怀着孩子,家里哪怕是动个钉子都是不许的,不过李秀才特意去见了陈福兴,郑重的道着歉,陈福兴趁机还给了李秀才说了好些不好听的话,李秀才也就受了。

    一般这种事,媳妇介意了,才是个事儿,但陈静把守哥儿送回亲妈那儿,自己开心的在自己的房子里,没有婆婆天天的嫌弃,丈夫还天天早早的回家,纵是自己肚子有点大,但却也是他们夫妇少有幸福的时光。哪里会有怨言,十分快活的让公婆把房子盖好一点,盖大一点。还说自己可以回去帮忙,吓得李娘子让她打住,别弄这些事了。如此这般,陈静也就在自己的小家里,乐呵呵的做个快乐的小孕妇了。

    如此这般,李家的工程也就大张旗鼓的开始了,因为这里还要当私塾的,顺便还跟风水先生说了一声,家里女婿也是要考学的,希望好好布个文昌位,这前头的事都闹了一个水响,十里八村也就没有人不知道李秀才家盖新房了。这还没什么,重点在,他们家布了文昌位,好保佑女婿将来连连高中。

    曾家其实这时已经准备要盖房了,曾老爷子之前也存了一点钱,加了李萍留下的二十两银子,加盖一进,也是够的,曾老爷子其实还在纠结,要不要一次到位,好好的房子翻修一下,总要让外人看着顺眼。

    其实若只是翻修,他们还是可以住在各自的房里的。能省不少事的。但李家的盖房风波传了过来,就完全不同了,真的让李家盖了文昌位,回头曾凡也就更不认曾家了。万一曾凡考中了,那也成了李的功劳。

    曾老爷子没法子,只有找老哥儿几个说说,借了些钱,再借了个破房子一家人搬出去,把旧屋推倒,重盖新宅,也请了一个好先生,大大的起了风水阵,好好的画了图纸,要起一个大屋了。(未完待续。)

第20章 谈生意

    第一更

    李萍才不管是自己家里起大屋,还是曾家起大屋,反正跟她的生活已经没有关系了,她现在生活已经十分忙碌了。

    上次经过李彬的解释,她倒是明白,大哥是了解她的,并没有真的用他的资源来补贴自己,他找的是绣品铺子是省城里最好的一家。所以他们的老师傅是能一眼看出她受的正经的京绣的手法,才会出此高价,不过李彬还是那不懂行的。他是拿了她给李娘子绣的一幅双面绣屏去估的价,但那是她送给母亲的礼物,是不能卖的,而且还有就是,不同的花样和用途,其实价格是不同的。

    她没法子,只能自己带上丁香,自己出门去亲自谈了,她是奔着赚钱去的,自然要选那能真的让她养家糊口的。

    到了门口,看门脸,倒也不愧是那省城第一绣庄。一楼的店铺里,也满是各种绣品,她倒是着意的看了一下,有京绣,但是价格贵得就有点离谱了,她刚一驻足,就有小伙计过来打起了招呼。

    “这位奶奶真是好眼力,这可是我们从京城进的货,别的不敢说,单说这京秀也就我们一家有这财力了!”

    “绣得真好。”李萍笑了,觉得这伙计不错。

    自己身上穿的并不华贵,不过是父母想到,曾凡在学里读书,自己总要招呼一下他的同窗挚友,不能太过失礼于人,倒很是给她做了几身粗绸的衣裙。陈静倒是想给她做几件好的,不过她也回绝了,倒不是不给陈静面子,而是因为不合适。现在曾凡也不过是个小小的秀才,她们此时是没有后援的,一切都是要靠她的双手来供给,穿上细绸的衫子,让人怎么想?是觉得曾凡是小白脸,娶了有钱人家的女儿;还是觉得他们不孝,丢下曾家一家,他们在城里享受?而这粗绸的衣裙也是出门或是有客时,她才会穿,平日里也是在家里穿布裙的。

    现在一身粗绸的衣裙,在这省城之中,最多也不过是小康之家的,小伙计能跑上来一脸的笑,热情相迎,可见这店的管教之严。

    “你们掌柜可在?”李萍也不想再看了,现在她心里差不多也是有点谱了,柔声问道。

    “敢问奶奶……”

    “这是我的绣的荷包,请掌柜赏析。”李萍随手递上一个荷包,表明来意。

    那伙计也没有立即换上一付面孔,还是一脸笑容的叫了另一人关注店面,他就飞快的跑到后头去了。很快,小伙计就出来,十分恭敬的请李萍进去了。

    掌柜其实就在隔间里,他是能在那半层高的镂空花格之中看到了外头发生的事,不然小伙计也不可能回来的这么快。

    隔间跳空而建,下面实是个小库房,而这样,是能节省一些空间的,楼上的也就摆了一张桌子,边上的架子上摆满了一些花样和账本。

    “可是曾奶奶?”掌柜看来也是那眼利的,看到荷包也就认出了针法,忙起身拱手作揖,他是个四十多岁的清瘦男子,但目光却透着些诚恳。

    “是,曾李氏这厢有礼!”李萍徐徐的还了一礼。

    小伙计已经送上茶了,掌柜的请她坐下。

    “曾奶奶能亲自来真是太好了,李大掌柜那日行色匆匆,给个绣屏就问价,结果还是不卖的,在下斗胆一问,那绣屏真是奶奶亲手所绣?”掌柜还特意拿了荷包看了一眼,有点不信。

    这个是李萍倒是能理解的,楼下是正宗的京绣,所以才那以贵,那是把路费算在里头的。而她给的荷包却不是完全的京绣的样子,这是平日用的东西,自是什么好看,怎么绣,里面湘绣技法也有,其中有一朵花,那是集中了湘绣与京绣的优点,那是她的得意之作,不过,此时她却也明了,想赚钱,就要忘记自己此时新创的作法,好好的绣京绣。

    “荷包是看了本地的绣法,一时技痒,先生见谅。”

    “奶奶真是客气了,能揣摸技法,并加以创新,奶奶这般年轻能有此成就,已经让老夫汗颜了。不过……”掌柜的有点结巴了。

    “是,先生放心,原本寄居此地,自然也会入乡随俗,先生要不开个单子给小妇人,以后也好照单做事。”李萍笑了一下,很是平静。

    “曾奶奶真是快人快语,稍等。”那位坐下,忙磨墨开单,李萍看看他的墨倒是笑得更加愉快些,这里的墨也是福兴号出的,也就是她的配方所制,此时李萍是满满的自得。

    当然,她没说,安静的坐在原处等。没一会儿,掌柜的就把单子开好了,上面写了尺寸与价格,李萍看看那价格,抬起眼帘,又笑了。

    “奶奶见谅,这个是老夫能出得最高价了。”

    “要不,让福兴号也开个绣庄?”李萍也没生气,她倒是明白掌柜的难处,他只是掌柜,却不是东家。掌柜有掌柜的权限。

    “奶奶……”掌柜脸色有点难看了,他也是觉得李萍这么说,有点欺人太甚了,他们好歹也是好几十年的老店。

    “先生见谅,要不,您请东家定夺,我去别家看看。”李萍也不急,她手上还有钱,还真不急于一时。说完对着掌柜的行了一礼,“我不能总等,您两天之内有信,就派人去东大街十二号送定金吧,定金是总价的三成。”

    李萍说完了,也就悠悠然的走了,她也没去别家,她相信掌柜是聪明人,万不会让她失望的。

    果不其然,当天的下午,那个会笑的小伙计来了,拿了新的报价单,并在打有写上序号,李萍明白,这是让她按着顺序来绣,想是他们接的单子,原本要上京采购,现在直接找她了。

    看看价格,跟她理想的价格已经很接近了,点点头,只在前三打了勾,看向了一头雾水的小伙计,“我这个价钱只绣这三幅!”

    “啊!那您先绣,以后的以后再说。”小伙计能被安排来做这个,也是那机灵的,很快就变通了。

    李萍笑了,收下了第一幅的定金,然后看看那个单子,“二十日之再来吧!”

    “是!”小伙计收了笑容,恭敬的行了一礼,退了出去。(未完待续。)

第21章 生活的智慧

    第二更

    李萍要绣的是小尺寸的绣屏,其实花样并不复杂,真懂的也没几个,大多数人都是不贵我不买,你越贵我越要买。但是那店掌柜却是个懂行的,人家也要求了,就只要京绣,她自不会给自己找麻烦,弄湘绣上去。

    不要以为小尺寸会容易,有时,越小的尺寸,反而越难,像是绣屏,就是在一张几近透明的纱上,用丝线分成四到八股,大家会分成十六股,把花样绣上。他们店家送来的纱与丝线都是京绣常用的,图样也有,就是让李萍照绣即可。对李萍来说,倒也不难,支好绣架,把纱撑好,用细细的炭笔细描花样。

    这个就用去了半天时间,边上看的丁香都急死了,少奶奶可是说了,二十天就让人来取,这描图都用去了大半天时间,那还得做别的,时间怎么办。

    不过李萍没理她,自己专心做事,丁香现在就是帮她做些杂事,包括做饭,李萍也是自己亲自动手,但是丁香和丁桐就是打下手。丁桐就能给他们做粗活,劈柴担水。

    就算现在这样,李萍也已经感觉每天轻松了很多。每天也就只是想想做什么饭,其它的都不用担心。她就可以长时间的坐在这儿,专心的绣花。

    绣花其实也累,但已经不是身体的累了。因为她是当做一个工作在做,她为了工作是在乡下定了专用的绣架的。就是按着她和身高来的,她是不用佝偻着背,趴在那儿做的。

    要用的绣线分成八股,按着颜色分发类,就摆上太阳下面。这又用了她小半天,丁香觉得她要崩溃了,做完活就过来。在李萍的身边抹抹桌子,抹抹椅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