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遂人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遂人意-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规定要胳膊上缀着沙袋每日写半个时辰的大字呢,啥时候是个头呀。

    华晴芳就平淡多了,对于华老尚书的教诲那是真的挺虚心接受的,更是捧着女戒之类的规矩教材看了又看。认真研究。即便是不能钻空子也要知道什么地方是雷点。轻易不能让自己犯错。

    这个是生存需要。

    阿福陪着小娘子读书,添茶倒水的,不时地还要听两句小娘子的感慨。在别人看来她是小娘子身边第一人。近身服侍小娘子是体面,可谁能知道阿福的心惊胆战呢。小娘子的感慨可是不能随便让人听见的。

    必须都是关着门不能让人听见的,小娘子的吐槽水平那就不是一般级别的。

    别人不敢说,华老尚书若是听到小娘子读女戒的读后感的话,估计小娘子这辈子也别想出这个院子了。

    比如夫死从子,人家小娘子的读后感就是,教好儿子然后弄死儿子的老子,女人这辈子就算是出头了。

    阿福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关门关窗,然后仔细探看四周准备杀人灭口。真心的要神经崩溃了。

    过后的一天禁足,阿福那是再也不没让其他人,靠近小娘子的书房半步。太危险 了,小娘子这是要被关疯了的节奏呀。

    所以说华晴芳能被解禁松口气的是阿福,心里背负的太多了。

    当天抱着李妈妈心情别提多激动了,你们谁能知道我这两天心里的压力多大呀。

    李妈妈:‘小娘子这两日可是有所收获。还不让老奴过来伺候,当真是把老奴给急坏了。’

    华晴芳抬头,难怪这两天如此的寂静,原来身边没啥人,她没下这个命令呀。

    阿福不看自家小娘子直接解释:‘小娘子说读书最重要的就是沉心静气,不是光读读的,还要深入理解。妈妈莫要心疼,只要小娘子读的好,怎么都是好的。阿福在小娘子身边一丝都不敢懈怠。’这个说的实打实的,睡觉都要睁只眼,就怕小娘子说梦话呢。

    华晴芳跟着点头,这两天的心得体会可多了,就是不太好弄成心得体会日记记下来,很遗憾呢,不能流芳百世了。

    李妈妈:“那就好,那就好。”然后跟着就问了:“小娘子可是感触良多。”

    华晴芳抬头深呼吸,然后说道:“我的感想呀,我就觉得若是想要一辈子平安,不若早点跟师傅一起修了闭口禅妥当。”

    真心的就自己这张惹祸的嘴巴,除非修了闭口禅,或者她爹当皇帝,不然自己就是个流动祸害。

    当真是前途堪忧呀。

    想想也知道他爹一个文官,还是闲职,为了闺女造反成功的几率是多麽的渺茫呀。别说还有华老尚书在呢,估计出不了华府就他们爷倆的反动事业,就得让老头给灭了。

    为了老爹,还是要谨言慎行呀,得意莫猖狂。时刻谨记这年头言论没自由。这就是华晴芳的总结结果。

    李妈妈在风中凌乱了,初春的风可不算是暖和。

    阿福觉得自己这两天受的惊吓总算是有点安慰了,至少被吓到的不是他自己,看看李妈妈不是也闹心了吗。小娘子那是什么体会呀。狗屁的心得。

    是不是要让小娘子跟那从引雷山下来静怡师太远着点呀,总觉得那师太神神叨叨的,莫要让小娘子移了性情才好,不过想想自家小娘子那无肉不欢的喜好,这个好像也不太可能。

    华晴芳可没有李妈妈那么多想法,不过是觉得从过了二月,自己身边诸事不太顺当真是闹心的很,想到华三郎。更是恼恨的很,破孩子你忧郁的青春期怎么就把我给卷进来了,实在太不应该了。

    所以华三郎的苦难那真是没到头。

    华晴芳除了跟华二老爷培养父女感情,闲暇时间都去华三郎的书房消遣了。

    每日里变着花样的折腾华家三郎,更是对这位昔日唯一能说上话的兄弟各种打击。

    华三郎后悔死了,不是谁都有随时抽风的资格的,你说二伯不定时的那么抽两天,府上谁说过什么呀,怎么轮到他,不过就是想不开那么两天。还没到叛逆的地步呢。就这么凄惨呀。

    站在书桌前一脸的苦大仇深,看着边上小口小口吃着点心的华晴芳,心中的悲愤可想而知:“四姐姐书房里面清冷,不如回院子去吃吧。”

    我写着你吃着。我还得看着。心里能平衡吗。

    华晴芳把嘴里的点下咽下去。喝口阿福递过来的茶,才开口:‘不碍的,三弟只管练字。我不用三弟陪着。’

    华三郎抿嘴,一声不吭的写大字。心里有一万匹马在奔跑,在咆哮。怎么静得下来吗。

    不知道华晴芳什么时候走过来的,对着华三郎的一篇大字就是一顿批判:“这怎么跟小娘子的笔力差不多呀,三弟是不是吃的不好,力气不够呀,看看那字写的怎么如此不入眼。三弟莫不是婉约派的吧,怎么这字迹写的如此柔情四溢,啧啧两声,这腕子力气不够,还得加重呀。”

    被二叔批判也就算了,凭什么自己让一个没有自己写的好人批评呀。最让人不可忍受的就是,竟然说他写的字像女子,当真是不可饶恕的很。

    放下手中的毛笔,认真的询问:‘四姐姐,不知道什么样的字能入眼。不知道四姐姐练字的时候,有什么诀窍。’

    这话绝对的有针对性,而且字里行间都透着对华二老爷的幽怨。

    华晴芳挑眉,不是听不出来三弟的咬牙切齿:“三弟呀,你什么时候堕落成要跟女子比肩了,你是郎君,将来那是要有出息的,要比也要同比自己高大的人比呀,让四姐姐太忧心了。励志是很重要的。”

    小四郎早就知道自家三哥这阵子不好过。听说四姐姐又过啦祸害人,早早就过来力挺自家三哥了。

    听到华晴芳说完,迈着小短腿就进了书房:“总要让三哥知道二伯这训练法子有什么成效才是呢,四姐姐不如写几个字,让我们兄弟也好生生的看看什么叫做能入眼。”

    华晴芳幽怨的看着胖胖的小四郎,自己对她多好呀,这小子一点都不考虑自己的感受,全心全意的去维护自家哥哥了,太让人伤心了。

    华家四郎倒是知道不好意思,别的不说自家四姐姐在兄弟当中对自己是最好的,吃的用的,凡是四姐姐准备的,都跟其他的兄弟有着差距,自家哥哥们可是都说过的。

    面对芳姐的人情压力,小四郎羞涩的在开口:“恩,四姐,四郎是真的想看看。”

    好吧面对小叛徒,华晴芳还是心软,萌包子杀伤力太大。谁让小四还是一个很有姿色的萌包子呢。

    走到书桌旁边,挑了一支笔,小四郎很有眼色的给扑纸磨墨。

    华晴芳沉心静气,刷刷几下就写下了至少十个不一样的‘福’字,下面的落款更是俊逸潇洒的签上自己的大名。

    一张大作就出来了。

    华三看着那张纸脸上都冒汗了,华四更是认真仔细的看。不得不说自家四姐果然有两把刷子:“往后我每日也要多加出来半个时辰的练字。二叔的法子果然有效的很。”

    华晴芳心说我爹可舍不得我如此练字。那是给你们用的。

    华三郎纠结的看着华晴芳还有那福字:“二叔不是说你的字不如三岁稚童吗。”

    不是二叔诚心误导的吧。这也太刷新认识了。这字飘逸俊秀,自成风骨。闺阁女子少有能比肩的。

    华晴芳可就牛气了:‘这话那是我爹说的,我爹是什么人呀,那是榜眼。知道榜眼是什么高度吗,再说了我是榜眼的闺女,自然要高标准严要求,我爹那是对我期望太深。看吧就这样还不如三岁稚童你,你说你们怎么好意思提笔写字呀,还不好好的练习。白瞎了那么的笔墨,看看你们写的那是什么呀。’(未完待续。。)

    ps:  求粉红票。

第二百二十一章 春宴(两章合一)

    华晴芳可就牛气了:‘这话那是我爹说的,我爹是什么人呀,那是榜眼。知道榜眼是什么高度吗,再说了我是榜眼的闺女,自然要高标准严要求,我爹那是对我期望太深。看吧就这样还不如三岁稚童你,你说你们怎么好意思提笔写字呀,还不好好的练习。白瞎了那么的笔墨,看看你们写的那是什么呀。’

    可怜的俩娃被华晴芳给数落的泪奔了。真心的没法再好好地乐了。

    华三老爷在外面气的肺疼,自家两个儿子呀,被这丫头给遭禁成什么样了。阴沉着一张脸,几步就到了书桌前面,拿起华晴芳的字,看了两眼,转头就走了。生闷气,对就是生闷气,人家有骂人的本钱。

    华三老爷阴沉的看着书房,定然要把自家孩子的字给练出来。就不信了,还比不上二房一个丫头。

    屋里面的三人看着来去匆匆的华三老爷,莫名其妙的,三人请安问好才一半呢。

    然后华三郎跟华四郎就觉得脊背一凉,还有更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吗。世界太残酷了。

    华晴芳自己得意,阿福在边上替自家娘子捏了一把汗,来来回回自家娘子也不过就这几个字拿得出手。

    华晴芳感叹:“十年磨一剑,我这些辛苦总算是有点收获。”

    阿福:‘小娘子,咱们还是快走吧,回头小郎君们若是看着小娘子的字喜欢,跟您求一副的话。您也要写这些吗。’

    华晴芳看着阿福,脸色非常不高兴:“所谓知情识趣,阿福呀,你做到哪一点了,小娘子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我还能容忍你到现在。”

    阿福跟着就说了:“良药苦口,忠言逆耳,阿福身上也就剩下这点优点让小娘子珍而重之了。”

    双冒扭头看向远方,身边的都是什么人呀,简直就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不肯同流合污也只能默默的坚守自己的品味了。

    华晴芳打个冷战:“娘呀。你这是跟谁学的呀,什么时候一不小心变成这样了,实在是让人痛心的很。”

    阿福冷脸:“那倒不必小娘子费思,阿福每日里睁开眼眼睛伺候的是小娘子。闭上眼睛想的还是小娘子。实在是跟别人没什么接触。”意思就是你就这样。我就是跟你近墨者黑了。

    华晴芳被阿福给撅了回来,一点都不生气:“我真是三生有幸呢。好了走吧,这破书房以后再也不来了。”

    说完嫌弃的看看华三郎书房里面的摆设。说句实话这春凳坐着一点都不舒服。

    主仆根本就无视了华三这个主人。

    华府那么平和,宁静的府邸,每天就因为这点破事弄得鸡飞狗跳的,华老夫人那眉头最近皱的厉害,你说这孩子们都怎么了,怎么就非得折腾呢。

    华老尚书宽慰老妻:“这算是什么事呀,看着怪和乐的,生活有滋味多了。你呀宽心,孩子们心里都有数,不会过分的。”

    华老夫人哪能放心呀:“有什么数呀,你说老二因为这点事,怎么就非得折腾三郎呢,你是没看到那孩子那胳膊都肿了。难怪老三心疼。”

    华老尚书:“谁家子弟不是如此清苦,大梁那么多人寒窗苦读,想要一鸣惊人就要吃得了苦,你当老三为什么忍了,那不是心里明白,老二是为了三郎好吗,虽然过分了点,好在孩子挺过来了。你呀别操心了。”

    华老夫人:“生了这么多的孩子,我也没有像这两儿子一样,因为孩子这点事闹腾成这样,早知道就不让老大媳妇跟着去任上了。看着就糟心。”

    华老尚书抿嘴,准备回头敲打两个儿子,看看做的什么事,把老妻给发愁成这样。

    华老夫人:“最让人愁的是,二房的婚事,你说三房的五娘,还有三郎,四郎都不小了,总不能总是压着他们在芳姐的后面吧。想想我就发愁,早知道就不该让老大媳妇走。”

    华老尚书:“要不然回头我给老大写信,让老大媳妇回来好了。”

    华老夫人:“我就是说说,老大在任上六年,老大媳妇在府上伺候了咱们六年,在留着也太不通情理了。”

    华老夫人不再开口了,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华晴芳没事的时候不想别的,一直在费尽心思的想把冯二娘子拐到自家来,那小娘子越接触就越觉得不错,跟陈年老酒一样,很让人回味。

    可惜这小娘子跟华二老爷之间,不但隔着山,隔着水,还隔着那冯御史府。寒门跟世家联姻不是问题,问题是寒门的小娘子嫁给世家的二婚郎君,寒门的风骨就存在问题。这是一个很难打破的局面。

    华晴芳最近给鲁二叔一个非常的任务,亲自去自家的作坊里面跑一趟,顺便把庄子上比较稀有的草木多弄回来一些。

    鲁二对于回一趟老家根本就不当事,可若是中途要运送花草的话,那真是一脑门子官司,草木那东西娇贵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