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嫡一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字嫡一号-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曼正说到要紧处,见她忽然间这般,也有些捉摸不透她的意思,沉吟了会儿便说道:“家父是长子,老太太自然宠他甚多。我在沈家受到诸多宠爱,一半也是源自家父。”说到这里,她平静面色下也终是浮出一丝黯然。

    徐滢望着她道:“所以你其实对沈家感情很深对不对?”

    沈曼有片刻没答话,半晌才起身走到窗前:“不管怎么说,他们绝大多数人对我都是真心的。尤其是家父,如果没有他,我绝没有如今的模样。所以哪怕沈家所有人都厌弃我或者抵触我,我也都不会恨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家父的家人。”

    “那就好。”徐滢点点头。

    务自沉吟片刻,她又说道:“我尊重你一切选择,但是我准备去南边一趟,在我回来之前。你先不要走。这是我最后的请求,你答应我。”

    沈曼凝了眉,“你要去哪儿?”

    “我先保密。”

    徐滢笑了笑。站起来,不说二话便出了门去。

    回来这一路上步伐竟是轻松了很多,她交代流银:“即刻去请世子回来,我有要事相禀。”

    她说的郑重,流银又哪敢耽搁?当即也不假他人,亲自驾了马直奔中军营,把宋澈请了回来。

    徐滢直拉着宋澈进房。问他:“沈曼这事你们有主意了不曾?”

    “哪有那么快?”宋澈摊手道。

    “你们要是没主意,倒不如试试我的。”徐滢这就把茶放了,凑到他耳边说将起来。

    宋澈听得目瞪口呆:“这能行?我怕你还没说完就被沈家给轰了出来!”

    “那可说不准。”徐滢道。“如果我这主意成了,对沈家的处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要沈曼不是杨峻的女儿,又不是卫氏的奸生子。这对沈家来说有什么损失?沈曼在积安坊跟杨峻相认。除了我们知道细节,旁人并不知道她身上有什么特征能证明一定就是杨峻的亲生。

    “如果我们一口咬定她就是我们商议好派出去迷惑杨峻的探子呢?沈曼以沈昱女儿的身份给朝廷立了大功,沈家脸上可有大光彩。如果有得选择,想必他们不会选择公之于天下。如果我能说服他们答应,结局绝对比如今要好得多。”

    虽说让沈家出面来圆这个谎显然有些不厚道,但到了眼下这地步,只能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坏的影响。

    杨峻虽是逼着沈曼当着众人唤了他父亲,可到底还是没有逼着她除鞋露出那六趾。诚然她对杨峻所说的那番话已足能说明一切。不过当时在场的人大多是王府自己的人,只要大伙能够异口同声认定这就是场骗取杨峻信任的骗局。传言应该还是会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沈家固然是无辜的,可这时候寻人诉冤于事无补,一切还该以保护名誉为上。

    假如沈家能够帮着圆这个谎,应该说是对每个人都只有好处而无坏处。再加上皇帝必然会出面作证以正视听,只要沈家和皇帝都作了证明,显然外人有什么想法也不敢表露在面上。等这事情一过,沈家就是私下里再处置沈曼,也不至于令她走投无路。

    说到底她不是非要给沈曼做什么安排,只是她一个弱女子怎么可能独自生活?

    她就是要隐居要出走,她起码也得给她打点好这些后路。

    “那你这是有把握能说服沈家?”宋澈好像也想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虽然他觉得这事悬得很。他估摸着沈家听到这消息都能立刻组织队伍闯去卫家把人房顶给掀了,怎么可能还会帮着她维护一个占着沈家大姑娘的名在沈家白吃白喝这么多年的奸生子?

    但是因为这是媳妇儿说的话,他也不能不无条件表示支持。

    反正她就是想拆人家房子,他也得从旁递梯子。

    “没把握。”徐滢老实地道,“但是沈曼一手解决了这么个大麻烦,咱们怎么着也得帮她做点什么,就试一试吧。我打算明儿就启程去湖州,我快马加鞭过去,争取在消息传到沈家之前先见到沈老太太。迟了恐怕失了先机。”

    “你一个人去?”宋澈指着自己鼻子,“那我呢?”

    徐滢伸手拍拍他的脸:“妇唱夫随,你不去,人家还不定相信我是世子妃呢。”

    宋澈这才舒坦下来。

    当京师里这几日闹得纷纷纭纭的时候,千里之外的江南还很宁静。

    三月里杨柳绿了水岸,桃花夹杂在秦淮河两畔,笙箫鼓瑟的声音听起来与游人一样慵懒。

    湖州有座凤凰山,山不高,却有座仁王寺,是踏青赏春的好去处。

    一大早沈家二太太带着姑娘奶奶们上山进香去了,老太太因为昨儿才去邻县吃完喜酒回来,所以今日在家里歇脚。怀着两个月身孕的大奶奶着人把菱花榭的露台清扫了,又亲自端来了茶点陪她唠嗑。

    春风带着青草的清香拂到面上,十分惬意的时光。

    大奶奶递了一小碟的云片糕过来:“老太太尝尝这个,这是孙媳亲手做的。”

    老太太尝了一块,连声道起了好。

    大奶奶端详着她面色,却是笑着试探:“孙媳瞧着老太太可不像高兴的模样儿,昨儿我也瞧您坐着坐着出神来着,可是身上哪里不爽了?”

    老太太摇摇头,捻着佛珠道:“我就是前儿接到曼丫头的回信,夜里就梦见她了,这两日就有些想起她来,这丫头可是在我身边长到十六岁啊,我老觉着她信里口吻与从前有些不同,也不知道她在京究竟怎么样儿。”

    ————(未完待续。)

400 不速之客

    “原来是想念大妹妹了。妹妹在姑母那儿,自然一切都是好的。”大奶奶忙劝道。

    老太太叹了口气,默默捻起佛珠。

    大奶奶又试着劝慰:“妹妹离家也够久了,当初乱嚼舌根的人也都惩处了,要不,咱们就把大妹妹接回来罢?也省得咱们家姑娘老呆在程家不像话。”

    老太太捻着佛珠沉吟,正待想说什么,身边大丫鬟凝珠却迈着小碎步飞快地走了过来,躬了身道:“老太太,小侯爷从京师来了,同行的还有几位说着官话的贵客。”

    “哦?”

    老太太只有冀北侯夫人一个女儿,自然也只有程筠兄妹三个外甥(女),听说程筠来了,不由激动:“在哪儿呢?怎么也没有来个讯儿就过来了?”

    大奶奶也连忙搀着她起身,一面往前堂里去。

    徐滢与宋澈还有程筠叶枫皆坐在沈家前厅里,平日里谈笑风生的几人今日都格外凝重。

    自打与宋澈商议了南下这事,徐滢下晌便也跟端亲王商议了番。端亲王觉得没有问题,反正试试也好,万一让她办成了呢?于是当夜就进宫了皇帝,皇帝衡量来衡量去,也没找出什么不妥之处,总之答应承认沈曼前去杀杨峻乃是受朝廷所托,这事对他造不成什么影响。

    翌日早朝上皇帝就把这层意思透露了出来,口头上又大大表彰了沈曼一番,百官们虽然有许多听闻内幕的感到很诧异。但因为事情过去也不过一日,皇帝这么快就表明了态度,于是又有些半信半疑。难不成那沈曼还真是去做戏杀杨峻的?

    但又没理由啊,要是真没有什么瓜葛,杨峻凭啥相信她是他女儿啊?

    能混到天天上早朝的位置,大家都不是吃干饭的,既然皇帝这么说,他们姑且就这么信好了。且看不日之后沈家有什么消息传来便知真假。

    徐滢听了一整日外头的传闻,是夜便带着皇帝要嘉奖沈家的口谕与宋澈以钦差大使的身份出了京师。当然此行须得小心谨慎。否则让人知道她去过沈家,那么来日这可信度又会大大降低。既不能惊动当地府尹,那就只能请程筠引路。

    再还有个叶枫。却是还有大用处的。

    他们在前厅坐了不过半刻,厅门口就有人禀道:“老太太来了。”

    老太太来这一路心情竟有些七上八下。

    她是久经世故之人,从二十三岁起就接手了整个沈家的中馈,几十年里风风雨雨全经历过了。包括中年丧子之痛。但是程筠这一来竟令她有几分不祥之感,她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心慌,虽然面上完全让人看不出什么。

    跨进门槛,她看到了自己的外孙,还有几名衣着锦绣气度不凡的男女,还从他们眼里看到了凝重。

    “筠儿给老太太请安!”程筠撩袍跪地行大礼。

    徐滢等人也站起来施礼。

    老太太含笑让坐,宾主开始寒暄。程筠介绍道:“来的这几位,便是端亲王府的世子与世子妃。以及苏州杨家的三公子。”

    老太太再持重。眼里也有了微惊,甚至下半刻就已站起来向徐滢施礼:“原来是世子妃!老身失敬!”

    徐滢连忙将她扶住。笑说道:“我们世子与小侯爷是表亲,老夫人这个礼我可不敢当。”

    无论她怎么谦辞,沈府的人却是不敢再等闲待之了。当即出门的几位老爷被请了回来,去上香的二太太及去串门了的三太太和教着小女儿做女红的四太太都被请了过来。

    顿时宾分男女,徐滢被请进上房老太太住的随安堂。

    二太太如今是沈家的主母,扬州人,说起话来软软糯糯地,行事却一点也不糊涂,进门不到片刻就把该张罗的都张罗了,今年新出的明前飘着香地沏了上来,淮扬口味的小食点心也一样接一样地往屋里送。

    徐滢只作平常打扮,众人或许少了几分距离感,说话的时候也能放松地与她对视。

    吃了两口茶,又寒暄了几句家常,她便就说起来意:“我今儿来,乃是给老夫人道喜的。”

    几位太太面上都有惊讶之色,老太太却是微微一凝,含笑问:“不知道世子妃所说之喜是?”

    徐滢目光轻轻扫一眼众人,笑道:“贵府大姑娘沈曼,日前在京师替朝廷立了一大功,今日我与世子,正是受皇上所派前来传谕的。皇上说了,曼姑娘此举堪称巾帼英雄,朝廷要重赏于她,同时,也要重赏沈家。”

    太太们与一众下人俱都惊得倒吸了冷气,她们异口同声道:“我们大姑娘弱质纤纤,如何立得了功?”

    老太太面色微顿,目光也立时盯上了徐滢眉眼。

    徐滢扬唇道:“曼姑娘兰心蕙质,而且勇敢果断,她亲手替朝廷除去了逆贼杨峻。”说完她又望着老太太笑道:“听说姑娘自小得益大老爷和老太太悉心栽培,使人感慨沈家果然家世教养非同一般,如今沈家在京师,已然被众口相传了。”

    太太们又惊又喜,实难将沈曼与诛贼的英雄相提并论,一时难抑,纷纷追问起真伪。

    老太太眉目之间却闪过一丝复杂,再看向徐滢时,那里头仍然没有什么惊喜。

    直到大家都问得差不多了,她才缓缓望着二太太等人:“既是有这么好的事情,你们就下去打点打点,回头去祠堂告慰一番先祖英灵。”

    二太太聪慧,看出来老太太似是有话与徐滢单独说,遂就借坡下驴,笑着说要下去公布这个好消息,拉着妯娌们出了去。

    等到她们走了,老太太把凝珠她们也唤了下去,然后才和颜悦色地与徐滢道:“世子妃此番光临,轻车简随,倒不像是因为曼姐儿立功这种喜事来传旨的。舍孙女便是做过些许事情,又何劳世子与世子妃大驾亲临传旨?”

    徐滢暗道了声厉害,她此番与宋澈舍弃仪仗排场,本就是不欲人知,沈老太太在这隆恩当头的当口还能看出她还有别的来意,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她说道:“我的的确确是来传旨的,曼姑娘有大义,沈家频出俊才,当得圣上这份体面。”

    ————(未完待续。)

401 她也死了

    沈老太太不说话了。她望着徐滢,目光深如幽潭。

    隔半晌,她收回目光,微微吸一口气,说道:“还请世子妃告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既然你们来了,那曼姐儿为什么没有一道同来?我的孙女儿呢,她莫非出了什么意外?”

    徐滢心里有些紧张,袖子里双手暗暗握紧拳头。老人家脸上满是关切,看得出来是真心疼爱着沈曼。

    可是越是疼爱,付出的感情越多,这件事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大。从沈家上下的待人接物来看,他们内心是朴素而正直的,会出个沈昱那么样的人物也就不奇怪了。但眼下她却又希望沈家是个沽名钓誉的人家,因为只要他们相中的是利益,事情反倒好办了。

    如今她很怕伤老太太的心。

    按理说事情经皇帝出面说合,他们也大可以把这事和一把稀泥,把沈曼跟杨峻那事儿瞒下来不说。可是沈曼不愿意这样,而且她自己也想过,虽说皇帝下旨给这事定了性,但终究难防有些人背地里传播,倘若将来有一日再传到沈家人耳里,那局面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