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园逸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园逸事-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辛苦,本是男人家做的活,而且一定是很有气力的强汉子才能够胜任。歌谣中的女子肯定不受夫家待见,才让她做这么辛苦的活路。

    石臼大多是一块大整石慢慢凿成,形同一只巨大的酒盅,一般要四个人才能抬得动它。因此,不是每户人家都拥有石臼和石杵的。一般一个村子拥有几个石臼,公用,舂米时,直接背着稻谷前往放石臼的地方去舂。每户人家每次舂米都不会太多,因为舂出来的米都很碎,舂多了放在家里又很容易长虫、发霉。米里面最容易长的一种虫子叫米象;,也叫铁姑娘,有着坚硬的外壳。米虫是没有受到过任何污染的高蛋白体,人吃了它,如果吃一些蛹类一样,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不会影响健康的,只是内心感觉难以接受。因此姚家每次舂米的数量都不多,最多二三十斤,足够一家人吃一个月。

    姚黄和姚青背着稻谷来到放石臼的舂米坊时,坊里已经有了好些人。新收获了谷子,因此来舂米的人不少。看到姚黄和姚青,这些大老爷们纷纷说道,“二丫、阿青,你们先坐一会儿,等哥哥舂完米,就帮你们舂。”

    “不用了。”姚青挺起小胸脯道,“我自己可以舂。”

    汉子们被姚青小公鸡的样子逗笑了。

    “自己舂?阿青,你拿得起石杵吗?”赵大力笑问道。

    “怎么拿不起?”姚青蹬蹬蹬走到一个空了的石臼,一伸手,单手提起了石杵。

    汉子们的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阿青啊,你什么时候力气变这么大了?”

    姚青骄傲地一扬脑袋,“练出来的。”

    他的内功已经入门,丹田内已经练出了一丝内劲,力气增大了不少,才能如此轻松地提起石杵。

    众汉子们想起姚青和村里面的其他几个毛孩子除了在学堂念书外,还跟着闻人夫子练武,心中决定以后自家的儿子也送去学武。别的不说,就这把子力气,做农活也能轻松许多,效率也能增加许多。

    赵大力竖起大拇指,“不错,阿青,就凭你这身力气,你算得上一个合格的男子汉了。”

    “那是当然。”姚青更加骄傲了。

    姚黄一巴掌拍过去,“炫耀什么?赶紧干活。”

    “二姐……”姚青捂着后脑勺眼泪汪汪。

    汉子们哄堂大笑。

    李云重把舂完的米和糠分开装好,走到两姐弟身边,“二丫呀,你到一边坐会儿,我和我们小男子汉一起舂米。”

    姚黄也不矫情,笑着冲李云重道了声谢,便退后两步,坐在一旁的石墩子上。李云重只知道她拜了一个隐世的门派有了颗能解百毒的药丸——那药丸还送给了李家二哥的师傅——并不知道她会武功,姚黄也不想太快暴露自己。

    汉子们一边舂米一边聊着天,从张家母狗怀着小崽子到哪家婆娘做饭的手艺好……姚黄一边听一边感叹,男人们也这么八卦啊!不下于村里面三姑六婆。

    “城里面最近查得很严,好象在捉什么人。”方大叔说道,他今日没有出门做生意。

    “我也听大哥说了,官府的人到各个药铺问话,查最近药铺卖出的伤药记录。”李云重道。

    “该不会是有什么大盗或者杀人犯潜到我们安平了吧?”周明说道。

    李松说道,“似乎是和七夕节那天发生的事情有关。”

    曾清华道,“我听说了,七夕节那天,齐府闯进一个刺客,杀死了齐府的一个贵客。”

    “难怪!齐老爷可是安平城内的第一人,连郡守大人都要对他礼让三分。能够成为齐老爷的贵客,身份肯定不凡。”赵大力道,“郡守大人肯定脑袋都要大了。”

    姚黄从众人的谈话中听到浓浓的阴谋味道,“赵大哥,除了我们安平郡,其他地方发生过什么大事吗?”

    赵大力道,“还真有。我听来自京城的行商说的,夏侯家的三小姐原本拟订七夕之后进宫做皇上的贵妃,但夏侯家大少爷忽然去世,夏侯小姐不得不拖延了进宫的时间。”

    夏侯家大少爷莫非就是齐府的贵客?涉及到皇家与四大世家之一的夏侯家,难怪淳于谨枫会着急着离开。只是她救的那个蒙面人,不知道属于哪一方?

    米舂好,姚黄谢过李云重,背着米和糠回家。小可包子在院子与小鸡们玩耍,看到两人都跑了过来。几只小鸡唧唧喳喳地叫着,乌溜溜的绿豆眼直往姚青背上的米糠瞅。姚青呵呵地笑,从后面摸出一把米糠抛在地上,小鸡们立刻扑了上去,啄起米糠吃了起来。

    “二丫、小弟,辛苦了。”姚红围着干净的围裙从厨房内走出来,手里面端着两碗糖水。围裙的概念是姚黄传递给姚红的,姚红做了一件后觉得十分方便,便推荐给了李四婶和翠花嫂子。如今全村的女人做饭时都要穿围裙了。

    姚黄和姚青接过碗,大大地喝了一口,只觉得甜到心了。

    “二丫,曾大娘刚才来还钱。不过,我没有收。”姚红把米和糠提进厨房,对姚黄道,“我建议大娘重新修一套房子,他们那个老房子破得已经没有修的必要。”

    “新建好。曾大娘家房子的裂缝那么大,遮风困难,这个冬天就过不了。”姚黄赞成地道。

    糖画这种新奇的玩意儿一出来,很受城里的孩子喜欢,甚至很多大人也感兴趣。曾清华的生意很好,一个月下来就把本钱全部赚了回来。村民们看着眼红,有心眼活的也想着跟风做糖画生意,不过一来他们没有曾清华的好手艺,二来也都知道糖画只是小本生意,卖得人多了,肯定卖不出太多钱。因此,有心思的人也只是心动,并未行动。姚黄在这期间找到了村长,献上了制作松花皮蛋的配方。村长大喜过望,立刻组织全村人做松花蛋。很快第一批皮蛋被淳于家收购走,村民们大赚一笔,对姚家人更加感激。姚家人的声望在村子里面仅次于村长大叔。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淳于谨枫自离开后没有再回到村子。即使是收购皮蛋,也是由淳于家下属的执事来处理的。村子里面的人认为是因为菊花的存在,淳于谨枫才不会来村子里,对菊花的态度更加不好。菊花的父母无法,在外地给她寻了一户人家草草地把她嫁了出去。菊花出嫁的时候,阿彪曾跟在她们身后走了一大段路,回家以后跟小红订了亲。

    天气渐渐冷了起来,北方的冬天尤其寒冷,大多数人家都会在家中烧一个炉子,供全家人取暖。因此,在天气还没有安全冷下来之前,村民们上山的次数增多了,背回更多的干柴和枯枝储藏起来,让全家一个冬天都不会缺柴烧。姚家的柴是姚青一个人背回来的,这小孩子的资质不错,《紫霞功》已经练到了第二层,《蹑云逐月》也小有所成,跃一下可以跃个两米远。因此即使他一个小孩子,也比其他村民全家人背回来的柴多。

    姚红也忙碌起来,她在姚黄的指导下制作香肠和腊肉。这个世界的人们也做腊肉,不过是用盐阉几天,挂在风口风干,要吃的时候切一块下来或炒或蒸着吃,是没有钱的人家保存肉类的一种方法。不像华国的传统腊肉,要放上冰糖、八角、茴香等大料阉制,还要用松枝熏烤,吃起来美味无比。姚红对新做法的腊肉很是期待。

    做香肠时最麻烦的就是肠衣这一项。姚黄在家的时候跟自家娘一起灌过香肠,肠衣是在超市买的,灌的时候有绞肉机,十分方便。可是在这里没有绞肉机,更没有肠衣,想要灌香肠的话,必须自己制作肠衣。第一批肠衣是姚黄与姚红制作的,猪的小肠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两个人用沙子刮掉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只留下粘膜层,再用清水把其洗净,肠衣便制作好了。说起来觉得简单,但真的动手做却十分费工夫,特别是最后清洗一环,必须仔细清洗,否则残留了沙子在里面,不但会损坏肠衣,吃的时候也会嗝到牙齿。

    没有绞肉机,姚黄削了一段竹筒将肠衣撑开套在上面,这样往肠衣里装肉就方便了许多。

第三十八章 土炕

    姚红按照姚黄指点,做了带着甜味的“广式香肠”和麻辣口味的“川式香肠”——姚黄不知道为什么两种香肠要叫这两个奇怪的名字。还有用豆腐与碎肉做成豆腐香肠。豆腐是自己家做的,姚红泡了十斤黄豆,做出的豆腐一半做豆腐香肠,一半冻成豆腐乳。剩下一块新鲜豆腐,给家里人做了一顿豆腐宴:麻婆豆腐、脆皮豆腐、翡翠豆腐羹、鲫鱼豆腐汤、皮蛋拌豆腐、豆腐烧香菇、白菜炖豆腐……吃得姚黄等人满足不已,闻人千叶更是将菜谱记录下来,寄给了在京城的淳于谨枫。

    姚黄看了看阴沉沉的天,朝着周明家走去。一阵风刮过,带来深秋的寒意。姚黄不觉得冷,不过还是按照姚红的要求穿上了稍厚的衣服。

    周明的父亲周老爹兼职村里的泥瓦匠,姚黄这次去周家是想请周大爷帮她搭三个土炕。土炕是华国北方熬冬的宝贝之一,是华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烧火取暖,端是冬暖夏凉。大周朝的北方却是没有土炕这种东西,人们都是睡在木板床上,并不保暖。只是冷得受不了时在屋子里摆上一个火盆,温暖程度无法与土炕相比。

    “在地上先要用土、沙等先垫高到炕高的一半,然后用砖砌成‘己’字形的烟道,也就是炕洞。炕洞宽度不超过一块砖长度,一般是砖长的三分之二,高度大概四五块砖高,卧砖顺向砌。如果炕很大,一般间隔一两个炕洞要在炕洞里头留出一两个较深的坑,就是把炕底的土掏出后,再用砖加固一下,以便灰多了后扒开炕面掏灰方便,与烟囱的接口处也一定要有……”

    姚黄双手比画着,周老爹听着她的描述,眼睛越来越亮。等到姚黄话毕,周老爹搓着双手对姚黄道,“二丫啊,这土炕的法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姚黄微微一笑,“我是在一本古书上看到的。”

    “原来如此。书本上的知识就是高明,早知道我让我家小子也去读书了。”周老爹踯躅了片刻,道,“二丫啊,土炕是个好东西,如果能推广开的的,能够造福不少的人,让大家整个冬天都不惧怕寒冷了……”

    姚黄轻笑,“那就劳烦老爹把土炕的修建方法推广出去,造福大家了。”

    周老爹大喜,这是一条发财的捷径,姚黄就送给了自己一家。恩,一定要好好帮姚家搭建土炕,而且不收他们一分钱。等给姚家搭过了,再给自己家搭,然后给村长家搭,这以后,村民们肯定个个都要找自己搭土炕了,再然后是安平郡……周老爹幻想着铜钱长着翅膀飞进怀中的画面,一张褶子脸笑成了菊花。

    与周老爹约好了后天到姚家开工,姚黄走出了周家。一路上,地里的花生已经成熟,过几天就该收获了。已经与百味居商量好,这次产生的花生,除了一部分留种外,其他的全部让百味居收走。实在是已经有人查到了花生的源头来自清水村,并且前来收购,其中不乏仗势之辈。村长与姚黄商量后,找到百味居,以全部产出供应百味居的条件,让百味居出面解决麻烦才还了清水村宁静。

    天色虽然冷,但在田边照料庄稼的人不少,众人都指望着花生卖了大钱后好生过一个肥年。众人看到姚黄后纷纷与其打招呼,姚黄含笑回应,心情出奇地安静平顺,体内的真元缓缓流动,她感觉自己又要突破了。距离进山提升境界那次过了三个多月,姚黄的修为提升了两层。炼气八层到炼气九层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屏障,许多修者都止步在这层屏障之前。姚黄提升修为用了两个月时间,但却在这层屏障面前踯躅了一个多月,没有丝毫头绪。此时行走于田间小道,体会着村民们喜悦期盼的心情,屏障竟然有了一丝松动。姚黄觉得自己应该闭关了。

    回到家中,学堂还没有下课,姚黄跟姐姐打了一声招呼,便准备进山。姚红对于姚黄进山的行为也淡然处之了,妹妹是要进山学本领,自然不能阻拦她。据相公判断,妹妹的身手很高,恐怕连相公都不是对手,山里面的野兽更加不足为惧。因此,姚红再不阻拦妹妹。

    “二丫,你要去几天?多久回来?”姚红依然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半个月左右。大姐,我和周老爹约好了,他后天来家中搭炕。材料费和工钱,周老爹都不收我们的。你做点儿好菜准备点儿好酒招待周老爹吧。”姚黄将与周老爹谈好的条件交代给姚红。

    姚红用心记下,“你这丫头的新奇主意真多。不过土炕真有你说的那么好,整个冬天,北方人民的日子就好过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