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黄金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是每个前任都叫黄小明,在你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拉出来溜一圈。

    “嘉姐,沈临他…他居然敢挂我电话,我必须要问清楚。”

    杨蜜满脸写着不可思议,在以往的相处模式中,只有她拒绝沈临的份,什么时候轮到沈临拒绝她了?

    “算了吧…”

    经纪人还想说点什么,杨蜜已经摆了摆手:“我等宣传期结束之后再找他问个清楚!”

    所以,在你心中,电影还是最重要的?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次赴美

    12月,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沈临从机场走出,有种身心剧疲的感觉。

    回国短短五天,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世纪大战。

    沈父虽然没有明说,但却让他清醒的认知到了自己的处境,他是一名娱乐圈的名人!

    或许是前几次的绯闻处理的太过顺利,让他有点忘乎所以了,居然忘记了现在是自媒体时代,资本或许可以收买媒体,但绝对收买不了每个公众应有的知情权!

    一旦他的事情被曝光,随便想想就让她不寒而栗。

    陈老师人人喊打,坐实了渣男的身份,沈临可不想步他的后尘,尤其他出轨的还是人妻,罪加一等啊!

    回国这几天,他一直没敢联系佟丽丫。

    知道两天前他收到了佟丽丫的一封短信,内容是:以后不要联系我。

    很明显那天在西郊的房子里不止沈父看到了佟丽丫的衣物,估计佟丽丫也瞧见了沈父。

    可他能做什么呢?

    两条错误的平行线即使交叉,也不会改变延伸的方向。

    还是当面把话说清楚比较好。

    但是电话却打不通,他还以为佟丽丫有意避着自己,直到看到一则佟丽丫、陈老师现身机场,两人恩爱牵手的新闻,他才意识到或许想回归正常生活的不止他一个人!

    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祝福她吧!

    至于杨蜜的电话,他压根没放在心上。

    从上次帮她站台之后,沈临已经很清楚自己对于杨蜜来说只是个蹭热度的工具,如果自己现在人设崩塌,被网友、观众唾弃,估计杨蜜会像之前对待文彰那样对待自己。

    这样的朋友,还是不要结交的好!

    ……

    “沈,你来了,真是太好了。”

    才走出机场,不远处比尔满脸欣喜的看着沈临。

    “嗨,比尔,出了什么问题?”

    沈临赶忙收拾好情绪,迎了上去。

    “《好莱坞报道》还有《综艺》都想给你做个专访,我帮你接下了。”

    “…ok,什么时间?”

    “明天下午。”

    “行。”

    沈临点了点头,然后看了看时间:“比尔,我们找一家餐厅,边吃边聊吧。”

    两个小时后,两人出现在洛杉矶市里一家餐厅。

    “沈,你真应该再执导一部好莱坞的电影。”

    点完餐,做在沈临对面的比尔建议道:“毕竟距离你上次指导好莱坞作品已经过去快两年了,你知道的,好莱坞导演很多,如果你不出新作品,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我一直有推出作品啊,而且中国的市场不断扩大,到今年12月为止,内地电影票房已经达到了360亿人民币,估计今年的票房成绩至少能达到440亿…”

    沈临对中国电影有很大的信心,这种信心的源头就是日渐扩大的市场!

    只要有了市场,电影质量会随着观众素质的提升越来越高,当然,烂片之类的肯定还会存在,但口碑烂到极点的电影想要再取得多高的票房成绩,就不太可能了。

    “沈,北美才是电影的中心,好莱坞才是一个好导演的最终归属,你要明白好莱坞之所以能成为好莱坞,就因为它能吸引到全世界最好的导演、演员!”

    “no,比尔,我还是觉得中国才是未来…”

    “你也说了中国是未来,可好莱坞是现在!”

    沈临深深看了比尔多萝西一眼,“或许吧,可我还是中国观众比北美观众更需要我!”

    “ok,我们不谈论这些,聊聊冲奖吧。”

    比尔眼看着没法说服沈临,果断转移话题。

    “别又跟我说金球奖也没指望了。”

    “不是,我已经接到通知,《卡罗尔》获得金球奖最佳女主角还有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等一下,最佳女主角?那赵的女配角呢?”

    “…两个女主角的提名。”

    比尔有点尴尬的笑了笑,“评委们觉得赵的表现超过了配角的份额,不允许申报女配角…”

    “好吧!”

    沈临叹了口气,这么一来,小姐姐的金球奖估计没戏了。

    金球奖可不是金鸡百花或者华鼎,可以随便双黄蛋。

    “…沈,今天晚上有一场酒会,你需要参加…”

    又是酒会,沈临感觉自己都快烦透了!

    “我可不可以不去?我才下飞机,需要倒时差。”

    “是我们试金石举办的酒会,邀请的是外国记者协会的成员,我觉得你最好还是出现。”

    ……

    如今关于奥斯卡或者金球奖的的公关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

    2012年之后,金球奖的影响力愈发上升,尤其其在关键奖项的颁发方面几乎可以做到与奥斯卡完全吻合,这也增加了其公信力和权威性。

    所以,拿到金球奖的地位上升的很快。

    传说中的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愈发受到各大公关经理人的重视。

    所以,比尔多萝西让沈临出席晚上的酒会,绝对是为了《卡罗尔》考虑!

    其实,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卡罗尔》今年的颁奖季唯一的收获只有可能是最佳女主角了。

    至于最佳外语片或者最佳影片,肯本没戏。

    《卡罗尔》是拍个大众看的电影,好莱坞最不成文的规定,评委们选择的往往是更小众的作品,尤其是电影小年!

    《拯救大兵瑞恩》输给《莎翁情史》就是最好的例证!

    而且它的票房成绩虽然不错,但比较其他几部电影,真心没有太大的优势,不说当年《泰塔尼克号》的碾压之势,上映到目前,《卡罗尔》北美累计票房达到五千多万,看起来不少,但其实还没有《聚焦》多,更别说票房那估计将突破一亿美金的《荒野猎人》了!

    “就当是积累资历了…”

    沈临强行说服自己,然后走进了试金石在好莱坞罗斯福酒店举办的酒会现场。

    穿着正装礼服的男男女女或站或坐,充斥在每一处空间,沈临端着香槟,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不断与走过来打招呼的人碰杯,在比尔多萝西的提醒下,根据来人的身份,或点头致意,或握手寒暄。

    自从他走进这间巨大的宴会厅后,身边就没有断过人。

    不管是试金石内部的人,或者是今天宴会的主角,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一帮人都对这个东方年轻导演很感兴趣。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专访

    一个能拍出《卡罗尔》这么细腻、西方化电影导演居然是个东方人,更让人震惊的,他还是没到三十岁的年轻导演!

    随便翻一翻他的履历,一连串的成绩绝对能亮瞎这帮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成员的氪金狗眼。

    人都是这样,如果比你稍微混得好一点,你会觉得这家伙只是走了狗屎运,但如果比你高出了不止一个阶层,你可能就会心生佩服。

    沈临就是这样。

    如果仅仅只是在商业片领域有些许成就,那不足为奇,毕竟沈临距离卡梅隆、斯皮尔伯格差了不止一星半点,但在文艺片领域,沈临依然有所斩获。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被称为2013年最好的电影,《卡罗尔》也是公认的佳作!

    这些如果不够,那再加上他是最近几年最好的几部美剧的编剧呢?

    《绝命毒师》《广告狂人》再加上《饥饿游戏》的作者。

    任何人看到这份履历,都会不由自作的称赞一声‘这是一位天才!’

    更何况沈临背后还有这最为庞大大中华市场!

    “沈,这位是达格玛邓利维,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席。”

    比尔领着沈临走到一位六十多岁的白人男子身边。

    “你好,主席先生…”

    “你好,年轻的中国导演。”

    达格玛邓利维在看到沈临的一瞬间,明显眼睛一亮。

    “我很想知道金球奖在中国有多少人关注?”

    简单聊了几句,主席先生直接进入正题。

    “…仅次于奥斯卡。”

    沈临想了想,回答道。

    “呵呵,那你觉得要想提升影响力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主席先生,作为中国人,我想我们最关注的当然是自己的电影,除此之外…”

    “ok,我知道了!”

    达格玛邓利维笑着端起香槟离开了。

    “沃特?他知道什么了?”

    沈临有点懵逼,他的话才刚开口,正准备谈谈国人最关注的几个巨星,他怎么就知道了?

    “沈,你很有做公关的天赋。”

    比尔多萝西一脸复杂的看着沈临:“我怎么没想到你在中国具备的超高影响力…”

    特么,我还以为你会说‘跟我学做菜吧!’

    ……

    《综艺》杂志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好莱坞专业杂志,内容涉及电影、电视、音乐、行业等方面,不仅在普通读者和业内订户中极具影响力,而且是好莱坞信息的最快铺设通道。

    好莱坞大部分演员都把《综艺》周刊当作最权威的行业杂志,能被《综艺》邀请专访必须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很荣幸能采访你,沈临导演,我是《综艺》的记者,约翰金。”

    “你好,约翰。”

    两人握手,直接在试金石为这次专访特意准备的办公室坐了下来。

    沈临看了这位记者一眼,银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白衬衫,标准的北美知识分子,对了,他的目光很犀利。

    相由心生,沈临心里已经有了警惕,估摸着这位不是很好说话!

    “ok,我们开始。”

    约翰金摊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同时朝身后的摄影师打了个手势,示意开镜。

    “沈临导演,很多人对你很感兴趣,你的经历,大部分人都已经了解,能说一下,你从作家转型当导演,是出于什么原因?”

    沈临略微思索,回答道:“我一直很喜欢电影,从一开始我就想着拍一部电影…”

    “我们了解到中国电影市场很…很独特,似乎很多人都可以做导演?”

    “我认为导演这门职业并不是那么神圣不可高攀,评价一个好的导演,也不应该是看他是不是学院出身,所谓专业导演,并不直接等于学过导演专业的人。考量一个导演的专业程度,更多看他以前做没做过导演工作、做导演工作多少年、和导演过多少片子,关于你的问题,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最近几年我们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发展,需要有更多的导演投入到电影这个行业。”

    “可是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中国很多半途转型的导演好像并不是那么成功,评价也很低…”

    “但其中也有不少人成功了,比如说我…”

    沈临立刻抢先回答。

    约翰金抱歉的笑了笑,翻开记事本,接着问道:“我们知道你的电影很多,商业片、文艺片都有拍摄…”

    沈临保持倾听的模样,心里想的却是‘尼玛,怎么好莱坞也这么俗气?又要问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平衡性问题吗?’

    “但去年,你拍了一部《湄公河行动》,据我们了解,这是你们政府投资的作品,这部电影完全是为了迎合官员的政治需要而拍摄的,很多原本对你报有期待的影迷觉得你跟张一谋导演很像,如今已经沦为中国政府的新闻发言官,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卧槽!

    mmp!

    沈临差点拍桌子站起来。

    太恶毒了,这种问题居然也能问?

    “我曾经不止一次说过,电影只是电影,最好不要跟政治牵扯上。”

    “首先《湄公河行动》是一件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我在报纸上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故事很有做成电影的潜质,至于你说的政府有提供帮助,那是肯定的,毕竟涉及到政治事件,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好莱坞也有很多这种类型的电影,比如《逃离德黑兰》《刺杀***》不都是充满政治寓意的电影吗?甚至奥斯卡也讲究政治正确!”

    “其次,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我拍了就是政府的新闻发言官,你们拍了就是好电影,双重标准未免有点太过份了!”

    “而且,我希望以我的影响力改变过去大家对中国的印象,如今的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