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黄金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沈临扯了一堆理由,即使拒绝了摩天轮当面的提议。

    其实摩天轮传媒属于bj文化的子公司,后者就是前世发行《战狼2》最大的发行方和投资人!

    延缓支付,扯犊子吧!

    如果可以延缓支付,咱们还需要保底发行吗?

    “这样吧,沈导,我们愿意三十亿价格发行《摸金校尉》…”

    “行了吧,你要是有那闲功夫,还是自己制作一部电影吧!”

    没等摩天轮方面的话说完,沈临已经有点不爽了。

    先支付部分保底金额,然后等市场反应,反应良好的话,在支付剩余的部分,那特么为啥还要签订合约?

    ……

    “临子,咱们真自己干?”

    媒体看片会结束,大老王看了看其他几家负责人,然后开口问道。

    “总体来讲我认为保底是违反市场规律的做法,80%的保底最后都是以不愉快合作告终。如果保底方赢了,被保底那方心里是很不舒服的,当然,通常情况下保底方输了,绝大多数最后都没有履行这个保底的合约。钱都没有付,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最后没有付!我可不想成为这样的受害者!”

    沈临笑了笑,看了看看了看在做几位负责人。

    “保底发行是基于整个价值链链条的各个方面的博弈结果,是一个纯市场化纯商业化的发展,现在电影制作风险特别大,这也是分担风险的一种方式,会趋于正常发展。”

    阿里方面的负责人俞勇福有不同的意见。

    互联网人的思维跟一般从事的电影发行还是不太一样的,人家考虑的是转嫁风险!

    “大家如果对这部电影,对我沈临有信心的话,我觉得还是走正常渠道吧,我相信《摸金校尉》的票房会给大家带来惊喜的!”

    沈临没有理会俞勇福,而是把目光对准了其他几个负责人。

    相较于阿里,其他几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电影发行的大公司。

    “ok,我们自己干,当初我们决定投资,就是冲着沈临的名号!”

    这几个人,王常田是沈临的铁杆盟友,他是绝对支持沈临决议的人。

    而且他说的也是事实。

    阿里、光线、旺达包括迪士尼,之所以每家出资三千万美元投资《摸金校尉》看中的正是沈临这个ip的影响力。

    没有人投资是抱着亏本的目的。

    他们在做投资之前肯定已经做好了市场预估。

    “行吧,我也觉得临子说的没问题,而且,十一月没啥对手,咱们的《摸金校尉》无论是话题性还是电影本身都比其他电影要高上一截,再说了,临子的票房号召力一向不低!”

    旺达方面的蒋得富也跟着赞同道。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话题度

    蒋得富说到了话题度。

    几个人瞬间就想到了这几天闹得很凶的一件事‘范兵兵被教授称作戏子!’

    “哎,说道引导舆论,冯晓刚真的很厉害!”

    王常田叹了口气,也不是知道这句话是在夸奖还是在鄙夷。

    “电影还是要靠电影本身的,再怎么有话题度,也不行!”

    蒋得富很不满意。

    旺达方面对华艺的矛盾几乎已经半公开化了。

    “放心吧,无论范兵兵和冯晓刚怎么闹,《我不是潘金莲》的票房可你当不会太高,冯晓刚不是张一谋,《我不是潘金莲》距离《秋菊打官司》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沈临看了看在座的几位,然后说道:“华艺最近几年手伸的有点过了,冯晓刚也越来越被人称作冯公知,你们甭看《我不是潘金莲》吵得凶,我敢保证这部电影的票房绝对不可能超过三亿!”

    “行吧,你都这么说了,我们就这么定了!”

    王常田一锤定音。

    《摸金校尉》决定走最正规的路线,由几大发行商共同发行。

    ……

    最近一段时间,圈子很热闹。

    除了沈临怒怼小鲜肉鹿含,另外一件大事就是范兵兵与华中师范大学的某位教授之间的撕逼大战。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上个月25号,《我不是潘金莲》剧组现身华中师范大学,谈论喜剧。

    然后范兵兵现身,校方出于安保方面的考虑,要求范爷离开。

    然后冯晓刚愤怒了,觉得校方很不要脸!

    更有不少大v转发说明情况总之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的锅!

    我去!

    人家当初说好了,不要范兵兵到场,以免发生意外,毕竟这是学校。

    先说不去后来又突然造访人家,导致学校安保人员没安排够,出了安全事故谁负责?

    你特么违背了约定在先,还耍横,这就有点过了吧?

    故意在微博上说什么‘我很好’这种磨轮两可的话,白莲婊的人设坚定不移!

    范兵兵那是什么人,我为了电影剧组的宣传特意赶来,你居然要我走?

    那就必须要展示我作为大明星的能力了!

    第一步是给各大网站发通稿,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用词十分相似的标题,大概为“范兵兵在华中师大被劝离”。用网站通稿,先把这个不是太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变成新闻,让范兵兵参加校园活动被请下台这件事,进入公众的视野;

    第二步,让微博微信的公众号和大号带节奏,把话题热度带起来;

    第三步呢,就是很多的水军和粉丝在下面烘托气氛,让话题直奔**。

    老实说,一开始华中师范是占上风的,毕竟人家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你一个毯星可以放肆的戛纳!

    但是,某位副教授的不当言论成为了新的关注点。

    “华师大不欢迎这样的戏子…”

    然后,范兵兵激动了,赶紧回复:“…经得住多大的诋毁,就担得起多少的赞美。这锅我就背上了,没那么复杂到想不明白的事情,并着重强调当演员是自己的梦想,是引以为豪的职业,虽有不足,但也在努力奔跑,我很尊重并敬畏我的职业,也认为不该有人歧视任何一种职业,不尊重他人也不会得到别人尊重,还有,为人师表,请您铭记!”

    说了很多,大概意思就是‘你作为叫兽,居然说我是戏子,你是不是找骂?’

    然后,一堆微博大号高超了。

    “千篇一律的说你一个副教授,怎么可以用戏子这样的词汇,这个词汇是多么的不好,你用这个词儿你怎么配当副教授,你怎么配去教书育人?”

    真的很奇怪,当某一个明星因为违背约定单方面出席活动被请下台,就可以发动网络攻击,让一直很低调的百年名校一夜之间被骂得上头条!

    华中师范大学,百年名校,居然因为这么点小事就被各种人疯狂谩骂!

    客观点说,这个教授的确有不尊重人的地方。

    不过话说回来,谁工作的地方,明明没什么过错,却被人家捆绑炒作,遭人家粉丝谩骂,泥菩萨都有点火气吧。

    这个教授说话只是过火了点而已,就凭这一句话说他不尊重演艺圈那太扯了?

    再说了,你们演艺圈有什么好尊敬的?

    范兵兵那样的毯星,又有什么值得大众学习的地方?

    不过,冯晓刚肯定很高兴,甚至有可能私下里给予那位副教授某些金钱方面的奖励,多亏了他,《我不是潘金莲》才能闹到全网皆知的程度呀!

    ……

    “我们欢迎《摸金校尉》剧组来到华中师范大学!”

    没错了,沈临他们也来到了这个大学!

    你们不是说这所大学有问题吗?

    那我们就来亲自验证一下!

    沈临当初跟几个发行方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旺达方面几乎要举双手双脚赞成了,尼玛,就应该好好打脸!

    “各位同学好,我是导演沈临,这几位呢都是戏子!”

    ‘哈哈’!

    场下的反应很好,估计也没想到沈临会这么说。

    开场是沈临的自我介绍式的演讲。

    “前几天的事情想必大家都了解了,是不是觉得很不舒服,明明我们没有走错什么,却还要被全网抵制,骂我们的母校?”

    “很正常的事情,等你们进入社会了,就知道这个世界本来就很不公平,有些人明明什么都不行,却还有那么多人崇拜,相反,有的人分外努力,却只能默默蹉跎,比如说我们剧组的几位演员,靳冬、王恺还有胡戈!”

    “这几位演员我估计大家都认识,我跟你们说说他们的履历,首先是老大哥靳冬,这位可是99级中戏的毕业生,在圈子里磨练了块二十年,才一朝成名天下知!”

    “我们恺恺王,跟靳冬差不多,不过,恺恺当年主演过《请回答2002》,勉强算是知名演员;”

    “胡戈,早年因为《仙剑奇侠传》成为全民偶像,可惜后续资源没有跟上,差点成为流星,幸好去年的两部电视剧让这三位重新走回到公众视野;”

    “彭羽宴,我说实话,一开始不想找他的,都知道我这个人对港台演员有一种很深的偏见…”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戏子?

    电影这种东西其实从诞生到被评价为第七门艺术,很矛盾。

    因为艺术向来曲高和寡,而电影制作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不可避免的,需要通过放送得到大众的喜爱,从而收回成本,乃至盈利。

    没有人希望自己电影,哪怕是最自私的导演,他也会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被大众喜欢,能够卖到好价钱。

    但问题又来了,大众喜欢的向来是最通俗的东西,通俗这玩意就跟电影的艺术性相悖。

    这就是矛盾所在。

    通常大导演们在获得商业上的追求之后,会转攻艺术性,或者有了艺术性之后,会试图制作商业性比较的作品。

    很正常,人总要有点追求。

    冯晓刚就是这样的导演。

    人家本来的ip属性是冯氏喜剧,估摸着觉得上了年纪,或者资历到了,当初压着他的那帮人死的死,退出的退出,他可能觉得这种时候,如果不做点什么名流影史的作品出来,会对不起自己。

    所以他就做了!

    《一九四二》,不错的作品,可以看得出冯晓刚具备很强烈的历史敏感性,也具备大导演的责任感!

    很少有导演愿意拍这种不讨好观众题材的电影。

    姜温曾经干过,拍了部《鬼子来了》,可惜,被禁拍了。

    张一谋也这么干过,拍了部《活着》,整部电影也被禁了!

    现如今大部分导演都想赚大钱,脑子里想的都是电影票房,尤其是张一谋也一心扎根在商业大作的时候,中国影坛总的有个人愿意告诉所有导演们,电影不止只有商业片!

    如果冯晓刚沿着那条路走下去,那他的所作所为值得所有人尊敬,他也配得上电影大师两个字。

    可惜,他没有,《一九四二》亏了之后,他做了什么?

    立刻转头制作了《私人订制》,说白了,立刻重新走回到他最熟悉的都市轻喜剧路线。

    鸡贼的人始终鸡贼!

    去年的一部《老炮儿》让冯晓刚彻底‘觉悟’了,我特么有啥好怕的?

    我是六爷!

    亏了又能怎样?

    至少能证明爷们了不起!

    我现在要做的是剧情片,而不是喜剧!

    《我不是潘金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制作出来的。

    ……

    沈临自带的ip力量,已经足够让他不经过什么《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综艺的宣传,只要他在微博上公布了《摸金校尉》上映时间,可以保证,绝对能引发观影狂潮。

    这次的宣传策略侧重的也是这点。

    几个演员安排了几场综艺,沈临则安排了几场高大上的高校路演!

    华师大就是其中一站,而且还是第一站!

    很明显他们是想借助华师大最近陷入舆论漩涡来做一番文章,无所谓,这是双赢的结果,对于华师大而言,可以洗白自己因为某位副教授的不当言论引发的全民声讨,于沈临而言,借助这个舆论,更可以好好的宣传《摸金校尉》。

    对于电影来说,压根就没有所谓的不宣传,再牛逼的导演,再牛逼的作品也需要宣传!

    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上映之前,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宣传投资为1。2亿美元!

    卡梅隆尚且如此,更别说沈临了!

    华中师范大学,沈临的演讲继续。

    “很多人认为我不喜欢港台演员是因为他们的台词功力或者表演功力比不上我们大陆的演员,我自己也这么说过,其实并不是这样,最主要还是因为港台演员普遍比我们要贵,就拿彭羽晏来说,我请他花了多少钱,你们知道吗?接近六百万,还是因为是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