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农大魔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贫农大魔师-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姚晟睿和狗剩虽然不能拔麦子,到了打麦场上,牵着小黄,也就是大郎拉着石磙在上面碾场还是可以的。

    炙热的阳光下,两人戴着草帽,牵着大郎不停的在打麦场走来走去。、

    大郎看见妮儿走了过来,飞奔似的朝她跑去。

    吓得狗剩拉着缰绳。“吁……吁……停下,停下。”焦急得不停地叫道,最后大郎竟然拖着拖着他拖到了妮儿的面前。

    “大郎。不乖哦!”妮儿拍拍大郎的脑袋道,看把狗剩给吓的。

    “哞……”大郎朝妮儿叫道。舌头舔着妮儿肉呼呼的小手。

    妮儿趁机喂它几口灵泉水,犒劳一下咱的功臣。

    “你可真有劲儿,拖着石磙,外带着狗剩哥这一百多斤,跑得可真快。”从后面追上来的姚晟睿心有余悸道,“原来是妮儿来了,我还以为牛疯了。”他拍着胸脯道,“吓死俺了。这小心肝儿砰砰直跳。”

    “晟睿哥、狗剩哥。”妮儿甜甜朝他们一笑道。

    “我说咱家大郎突然不按行进路线走了,原来是妮儿驾到!”狗剩笑着调侃道。

    这牛棚里的小牛犊们看见妮儿就兴奋,且看见她就乖的不得了。

    “太姥爷!”狗剩和姚晟睿齐齐叫道。

    “好好,不耽误你们干活了。”刘姥爷看向妮儿又道,“妮儿咱们去树荫下乘凉。”

    “乖,干活去。”妮儿拍拍大郎的脑袋道。

    “哞……”大郎舔着舌头,一副馋样,趁机索要福利。

    “知道了,知道了。”妮儿点头道。

    怎么一个、两个都这样,都是贪吃鬼!

    “哞……”

    “汪汪……跟您学的”

    噎的妮儿一个仰倒。从大黄身上翻身下来,稳稳地落在地上。

    突然得变故吓得刘姥爷这心肝脾肺肾差点儿移位,一把抱住妮儿检查道。“没事吧!”

    “没事,不怪大黄。”妮儿赶紧说道。

    “呜呜……”大黄正趴在地上不停地自责。

    “行了,大黄起来吧!别装可怜。”刘姥爷哭笑不得道,“我又没有责备你的意思。”

    这大黄真是跟着他们久了,越学越精了。

    &*&

    刘姥爷抱着妮儿坐在树荫下,而大郎被狗剩牵着不知疲倦地继续碾麦穗。一遍又一遍,直到麦子全部脱落。

    这时候,社员们又开始起场了,到了收获季节。各种农作物收回来,都要送到集体的场园里。在场园里。借着风力将麦子、玉米和谷子之类的粮食从泥沙和粮糠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就叫扬场。

    由于麦穗直接被铡刀。铡了下来,所以省了用木叉将秸秆挑出,场地上只剩下的是粮食与粮糠,便可以开始扬场了。

    扬场一般是两个人完成的。一个是扬场者,一个是扫场者。风起了,扬场者站在下风头,用木锨将粮食与粮糠的混合物迎风扬起,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在风的吹拂下,便会看到金黄色粮食非常均匀地散在空中,其形状象一条雨后彩虹,然后再散落下来。而粮糠则象冬天的飞雪,纷纷扬扬地随风飘落。粮食便与粮糠分离了开来。

    扬场者在扬场过程中,另一个扫场者便站在散落下来的粮食周围,用苗头柔软的扫帚,扫除由于打场不彻底而剩下的带粮谷物。当扬场者不断地将彩虹状的弧线划出,场园的地上的粮食也越积越多,最后会堆成一个金灿灿的小山丘。

    好的扬场手的作品是非常杰出的。扬完场仔细观察一下便会看出,上风头最远处的是体积较大重量最重的石块,再近一点的是重量较重的砂粒,再近一点的是最成实的粮食,再近一点的较成实的粮食,后面是瘪秕的粮食,最后就是粮糠了。

    扬场是个力气活更技术活。说是个力气活,是因为没有相当的体力是顶不下来的。说是个技术活,是因为把握不好,粮食就会和泥砂粮糠混为一团。最杰出的扬场手,在风力极小甚至没有风的天气,也会把这件事情做得非常完美。那需要在扬起的过程中,将向前推送的力量加大,并且要非常的均匀,充分利用惯性原理,将砂石、粮食和粮糠按远近分开。

    在生产队里,扬场的活一般是由比较有力气、比较有灵气、比较有经验的长者来操作。没有一定的资历和地位是捞不着干这活的。

    扬场的是丑的和姚满仓两人配合,姚满仓扬场,丑的扫场。

    扬场这活儿也是头顶着大太阳,拿着木锨一铲一铲的挥舞,重复着动作千百次不变,也是很累人的。

    接下来还要晒干才算完成了整个收麦子的过程,最后一步就是装到袋子里了。

    后世,因为有了联合收割机、脱谷机、扬场机等现代化的机具,打场、扬场这样的景观很难见到了。

    整个过程刘姥爷坐在石头上,朝妮儿详细解说了一遍扬场。

    妮儿才体会出一粒麦子从种下,到收获所付出的汗水,当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接下来干什么?”妮儿好奇地问道。

    刘姥爷抬眼望着打麦场中间金黄的小山丘,施施然道,“接下来啊!??扬场结束后,粮食的处理也是有学问的。为了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在上风头最成实的粮食,那是精华,是留下来做种子的;稍后一点的较为成实的,是要交公粮的;最后剩下的,才能作口粮和贮备粮。做这件事情是非常神圣的,一般人靠不上边,大都是由队长、副队长或者是他们指派的人来完成的。”

    “狗剩,去叫你爹去。”丑的朝狗剩喊道。

    “晟睿你看着大郎。”狗剩把缰绳递给了姚晟睿道,朝田里跑去。

    姚满仓喊道,“狗剩,把所有的人都叫来得了,今儿大家伙高兴高兴。”

    狗剩停下脚步,回身看向他们。

    姚满仓接着道,“是吧!丑的。”

    “对对,都叫来。”丑的高兴的说道。

    狗剩得令后,如脚踩风火轮似的朝麦田里跑去,少顷麦田里的拔麦者全部被叫了回来。

    姚满耕一来就嚷嚷道,“满仓叫我们回来干什么?有啥事不能解决啊!不知道地里忙着呢!”

    “别急、别气,咱的姚大队长,你看!”姚满仓领着他到金色的小山丘下高兴地说道。

    姚满耕抓起一把麦粒道,“记得最上层的留种,种了一辈子的粮食,还没见过这么饱满圆润的麦粒呢!”

    “大队长谁跟你说这个啊!”姚满仓也不卖关子了,“量,看看量。”

    “你是说这是一亩地所打出来的麦子。”姚长海有些激动地说道,据他的目测少说有六百多斤。

    姚长海能看出来,姚满耕这个经年的老手,自然也能看出来,有些激动道,“没有弄错。”

    “绝对没弄错,我做着记号呢!这是上午我和长海一起收下的麦子。”姚满仓说道。

    “称重了吗?”孬的问道。

    “这不等着大家伙一起来的。”丑的笑道。

    “那还等什么?”姚满耕激动地搓着手道,“赶紧把咱的磅称给抬出来。”

    “好嘞。”四个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进到石屋里飞快的把一台灰扑扑老式的磅秤给抬了出来。

    妮儿看一眼,最多称重200公斤。

    不由分说,众人齐动手,很快重量就称出来了,看到最后的数字,众人眼晕,姚满耕揉揉眼睛,“长海,这数字没加错吧!”

    “没有,没有,加了两遍,都是700多斤,刨去水分的话,晒干的重量应该也在600多斤以上。”姚长海深吸一口气道。

    “这不是大放卫星是吧?这是实实在在的重量对吧?咱的磅秤没有问题吧?”姚满耕一连问了三个问题,眼睛急巴巴的看向众人道。

    实在是被大放卫星给吓怕了,乡下人吃足了苦头,那几年可没少挨饿!(未完待续)

第234章 打麦场上欢乐多

    “别激动,别激动,冷静下来。”姚满耕拼命地告诉自己,拍拍长海的胳膊道,“那个,长海再称一遍。”

    “满仓,这真是一亩地的,你没有掺假。”姚满耕看着他问道。

    “大队长,满耕叔!”姚满仓一脸很受伤的样子,“您怎么能怀疑俺!大放卫星的苦头还没有受够啊!”

    在“大跃进”中各地浮夸风盛行;虚报夸大宣传粮食产量;这些上报虚假“小麦卫星”、“水稻卫星”、“包谷卫星”、“烤烟卫星”等在各行各业中发生的类似行为被统一称为“放卫星”。

    那可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浮夸成风,只有不敢想的,没有不敢干的。

    而“放卫星”很快因为其自身的臭名昭著,而被官方和民间双双弃用。几十年后,“放卫星”已经作为一个垃圾词汇彻底被汉语遗弃。人们在形容类似情况时,重新选择了“扯淡”、“吹牛”这些生气勃勃的词汇。

    十来个小队长,这次不假他人之手,又称了一遍,结果无误。

    在场的社员,不管男女老幼都挂着灿烂的笑容,这次可不是放卫星,而是实实在在的产量。

    丑的想到说道,“大队长,咱要不要上报啊!”

    这时候姚满耕冷静了下来,“先别上报,这一亩地是最为肥沃的土地,今年年景好,雨水充分,又有牛粪、烧火粪肥料充足,所以这一亩高产应该的。”

    “大队长说的是,其他的田里就未必了,咱还是谨慎点儿,别到最后。平均下来,没咱期望的那么高,可是要被人笑话的。”姚长海附和道。

    这土地有贫瘠。可不是亩亩都这么高产。

    社员们多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且深受其害。于是“对,对!”众人附和点头称道。

    “那还等什么?还不去收麦子。”姚满耕笑道。

    这下子不用咱的大队长催,社员们齐齐扑向麦田,有这个巨大的动力勾引着,社员们甩开膀子干的比谁都起劲儿。

    最后,村里的女人们也毫不落后,加入到了拔麦子的行列,而这铡麦穗。还有碾场的统统给了村里年龄较大的社员或者老人来干了。

    但是扬场还得年轻力壮的来,十来个队长轮流来。

    原本半个月应该忙完的麦收,十天结束战斗,这十多天,整个村里,如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路都不是走的,都是跑的。

    收下来的麦子人挑、马车运,就这么一担担、一车车的络绎不绝地往送往打麦场。

    如果不用睡觉的话,估计他们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了。

    麦收时节。村子里的男女劳力都围在打麦场上,他们关心着一年的口粮,关心着生产队的收成。打麦场上一片欢歌笑语。

    “这是最后一筐了,称完就能算出总量和平均量了。”姚长海说道。

    当得出最后的数量后,社员们齐齐算,前些天的数字可都是牢牢记在大家伙的心中。

    打算盘的打算盘,直接拿着小树枝,在地上划拉着加加。

    与三大娘一样的几个会计手中的算盘噼啪作响,殷秀芹却已经算出准确的数字报了出来。

    但众人不以为意,等着三大娘他们扒拉完算盘,得出的数字和殷秀芹一模一样。当她报出数字后,大家伙儿得出的数字是一样的。打麦场沸腾了。

    虽然最终的干重还没有确切的结果,但鲜重是不会错的。出入的数字也不会太大的。

    鲜重六百多斤,最终的干重也会在五百多斤。

    “大队长,大队长,我们这次放了个大大的卫星。”姚满仓高兴地说道,被社员们鄙视地看着他赶紧改口道,“不是卫星,是实打实的。”他挠头笑道,“呵呵……实打实的。”

    “相较于去年亩产上整整多了二百斤。赶上了苞谷的亩产了。”姚长海高兴地说道。

    “行了,别乐呵了,赶紧晒场吧!”姚满耕笑道,麦收这些日子一个个累的都顶着熊猫眼,这脸上的笑容就没有落下来过,累并快乐着。

    实在太高兴了,农民辛辛苦苦了一年,不就是为了丰收嘛!

    不用大队长催,他们顾不得累继续晾晒小麦,好在收麦子这十天天公作美,一直是大晴天。

    希望老天继续保佑,愿这粮食晒好了再下雨,正好可以播种玉米了。

    “长海,你过来。”刘姥爷朝姚长海招手道。

    “啥事姥爷!”姚长海一脸笑容地跑了过来道。

    “下午会有雷阵雨,你们小心点儿,麦子别淋着了。”刘姥爷提醒道。

    “知道了!姥爷,具体的时间?”姚长海又问道。

    刘姥爷把具体时间告诉了他,“大约下午两点,持续时间大约一个小时。”

    “记住了。”姚长海点点头道,“谢谢姥爷了。”

    有姥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