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光明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掌光明顶-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总舵主听到这话,却有些不能理解,皱眉道:“关乎武林安危福祉的大事情,自然是人人有责,却还要换个什么名头?”
    赵禹竖起拇指,衷心赞道:“元大哥一心无私,真是让人钦佩,不过世人如元大哥这般高风亮节者却少之又少。咱们要尽可能多的号召武林群豪,所用的大义名头自然要切合最多人心中所想,这样才好压过别人一头。”
    “那依白兄弟所言,该当要选用什么大义名头?”元总舵主心中只想一举压过少林武当的风头,当下也不再固执己见,径直问道。
    赵禹伸出手指,算道:“世人心头所重,名利而已。如少林武当那种名门大派,享誉武林数十载乃至数百年,寻常武林人士只要接到他们的邀请,已经觉得荣幸至极,这便是虚名的满足。咱们在这一点欠缺一些,但在利之一字,却比他们又强出了不知凡几。”
    听到这里,元总舵主眸子登时一亮,拍掌道:“这真是好得很,咱们海沙帮别的没有,便是钱多。我大可以车载斗量的金银珠宝堆出来,哪个肯来赴会,便让他们予求予取!”
    赵禹却摆手道:“这虽是题中应有之意,却非重点,也显得太直白。所以,这一点咱们只可以隐晦的提一提,至于真正要广而告之的说辞,却还须得另有一套。”
    不待元总舵主开腔,赵禹又说道:“这几十年来,江湖上几句谚语流传,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又有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元大哥可知这当中真正原因?”
    元总舵主眉头紧皱,思忖良久,才缓缓摇头道:“说实话,那武林至尊的屠龙刀曾经落在咱们海沙帮手中,却被那可恶的天鹰教给夺去。现在天鹰教回归魔教,这又是另一笔仇怨,暂且不提。不过,究竟这宝刀宝剑有什么内情,当得起这几句话的描述,我还真的不知。”
    赵敏在一边听着,脸上也渐渐露出疑惑之色。最初她只当赵禹言语**这元总舵主,只是为了自己两人出城弄出一条出路,但一路听下来,见赵禹当真煞有介事为元总舵主筹划,心下也好奇起来。及至想到先前所言,自己擒下六派人士,却也令自己这一方陷入进退失据的地步,因此便猜到莫非赵禹是借此分化武林中的力量,给自己一些帮助?这般一想,她望向赵禹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
    赵禹望着元总舵主,郑重地将倚天屠龙的来历讲述一遍,元总舵主也如大多数武林人士一般,对这一段武林旧事并不甚明了,听过之后,连连咂舌。
    待到元总舵主感慨告一段落,赵禹才继续说道:“世人传颂这一对刀剑之名,却不知其所以然。我也是偶然机会,才听师门长辈讲起,这一对刀剑,除了自身锋利无匹之外,尚有一个秘密。那便是,刀剑当中藏着一本高深无比的兵书与一套绝世武功的秘籍!”
    元总舵主听到这话,双肩顿时一颤,脸色陡然剧变,霍然起身来,险些惊呼出声,忙不迭以手捂住嘴巴,粗喘了大半刻,又在房中来回踱步良久。许久之后,才三步并作两步蹿到门前对两名海沙帮**低吼道:“守紧了门窗,不要让闲杂人等靠近!”
    房间中,赵敏听到赵禹的话,脸色也是一变,忍不住凑到赵禹耳边,低声问道:“这件事可是真的?还是你随口捏造的?”
    赵禹转头望去,吹弹得破俏脸距离自己咫尺之间,心中旖旎顿生,呼吸却乱了一乱。
    赵敏没好气低啐一声:“想些什么!问你正经事呢……”
    赵禹老脸一红,点头道:“自然是真的,这种紧要事怎好拿来说谎。况且,咱们要靠张士诚出力才得脱困,怎好意思一丁点好处都不许给他。”
    赵敏还要开口,元总舵主却已经疾步走回房中来。他坐到赵禹对面,一脸凝重之色,沉声道:“白兄弟,这件事非同小可,你可不能信口开河!”
    赵禹同样正色道:“得元大哥赏识,我正要一心为你筹划,怎敢在这件事情上作假。此事千真万确,这一对刀剑中,兵书自然是那至尊称呼的源头,得知可统率群豪,逐鹿天下,战无不胜。而那武功秘籍,练成了绝世武功,万军之中可取上将首级,自然可与之争锋!此事不独我知道,峨嵋派的灭绝师太知道的该比我所知更清楚。”
    听到赵禹的描述,元总舵主的喘息声益发粗浊起来,双手连连搓动着,只喃喃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得道者天助之,合该诚王要得天下,竟给我无意间探听到这样重要的事情……白兄弟,你立了大功劳了!”
    赵禹听他这般说,只笑道:“元大哥却是欢喜得早了些,且不说那屠龙刀早十数年前便被金毛狮王谢逊带着下落不明,就连倚天剑现下也因灭绝师太而落入鞑子手中。”
    听到这话,元总舵主满心激动顿时冷却下来,顿足叹息道:“此事当真可虑!那屠龙刀倚天剑,早先不知其中厉害,现在既然晓得内情了,一定不能落入旁人手中!”
    赵禹同样点头道:“我也是一般的念头,尤其那倚天剑,乃是一代大侠所留传承,一定不能落入鞑子手中!咱们以此号召武林群豪,正能激发众人争勇之心!”
    此话一出口,不独赵敏脸色剧变,元总舵主也忙不迭摇头道:“这种紧要事情,怎么能宣之于众!此事还要商榷,白兄弟你千万不要在外人面前吐露风声!”
    说完之后,他犹自不放心,索性霍然起身,说道:“如此事关重大,我得即刻传信诚王!”
    说完后,他便急匆匆出门去,行至半途,却又返回身来,仔细叮嘱赵禹道:“这件事,千万不要泄露出去,待我向诚王报过信,再来与白兄弟详谈。”
    赵禹虽然点头答应下来,元总舵主犹不放心,便让手下两人守住门户,不让外人打扰到赵禹,这才急匆匆离去。
    房间中只剩下两人时,赵敏才一脸铁青道:“你明明知道我家现下处境,还要落井下石?若此事传扬出去,天下人都要蜂拥来王府,争抢那倚天剑,再无宁日!况且,倚天剑明明已经落在了你手中,莫以为我不知道!”
    赵禹一把握住柔荑,笑道:“敏敏你是关心则乱,我这也是在帮你,给你一个脱身的机会。那元总舵主势必不敢将此事宣扬出去,你大可将各派之人拱手送给你们的太子殿下,一者暂时示弱,一者祸水东引。”
    赵敏听到这话,一时间仍无法权衡得透彻,只深蹙眉头,仔细思量。赵禹见状,便仔细与她分讲起来。(未完待续。)


255章 大哉乾元不足夸
    赵禹拉着赵敏坐回房间中,笑道:“六派这些人士,讲得好听些,算是中原武林的中流砥柱,其实说穿了,不过一群骚动不安、庸碌无为之辈,未必成得甚么事,若要坏事,却也信手拈来。你将这些人扣在手中,与大局无助,纵使轻轻放过,却也无伤大雅。不过我若就这样劝你将人放掉,你未必就甘愿,而且这样一群记吃不记打的货色,太简单放过了他们,也太便宜了他们。”
    赵敏沉默不语,心下也有些认同赵禹的说法。那些武林人士在江湖中虽有些名望,但若言及天下,却也没什么紧要处。她之所以远赴西域,大半目的是因为明教,偏偏明教在此事中轻轻脱困,却令得她变得被动起来。这群人扣在手中或是直接剪除掉,除了陆续到来的麻烦之外,委实没有太大用处。
    这样算来,趁此时机将人送到太子手中的确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者,太子是国之储君,早晚会成为天下之主,汝阳王府若不想造反,与太子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二来,借此将六派被擒而激起的余波推给太子,让他苦恼起来,想来也不会再全副心神用在钳制削弱汝阳王府。
    仔细思忖良久,赵敏才突然开口道:“你哪会那样好心全为我家打算!别的不说,你将倚天屠龙内中秘密透露给张士诚的人得知,而剑却落在你手中,算是栽赃我家。若我将人交给太子,太子问起倚天剑之事,我要如何回答?纵使实情相告,他也不会相信,只道我家交待不尽不实。那时候,各派亲友要救人,海沙帮等要抢剑,太子麻烦缠身不说,我家也不能摆脱出来。你们魔教得利最大,反而得以置身事外!你这如意算盘不要打得太响了!”
    赵禹被赵敏点破算计,脸上略带尴尬,讪讪笑道:“若只是咱们两个的事情,纵豁出命去,我也要帮你清除所有麻烦。可是你父王麾下精兵无数,尚是我明教最大对手,我纵有一些自己的算计,也是合理的。况且,这法子也算是帮了你家一把。最起码,你们要承受的压力会小一些,而那个太子也不能置身事外!两下相抵,你家的处境会好上许多。”
    赵敏听到这话,虽然无从反驳,心中却仍怨愤难消,白了赵禹一眼,却又略带好奇的口吻问道:“若那倚天屠龙的秘密是真的,你怎么这般轻易就告诉那位元总舵主。绝世的武功秘籍和兵书,任是哪个听见都会心动。难道你以为倚天剑在你手中这消息可以永远隐瞒下去?一旦消息泄露,你们魔教自会有无穷麻烦。倚天剑已经在你手中,而屠龙刀却在你们魔教金毛狮王手中。这等紧要事若传遍江湖,你们魔教立时就会被推上风口浪尖。这样算来,你要独吞这对刀剑,都是后患无穷。”
    赵禹沉吟片刻,才笑道:“我却从未有要独占倚天剑和屠龙刀的念头,绝世武功也罢,无上兵书也罢,于我而言,也算不得什么紧要东西。”
    听到这话,赵敏越发好奇起来,疑惑道:“依照你的性子,好处自是全占了才肯甘心,这次怎么如此看得开?”
    赵禹说道:“屠龙刀中所藏,乃是武穆遗书。诚然,岳武穆一代名将,用兵如神,他的心得体悟对兵家而言算得无上之宝。可是兵者大事,牵涉种种,远非区区一本兵书就可言必胜。否则,岳武穆便无风波亭遭遇。况且,你们蒙古人同样没学过那兵书,照样将金人亡国灭种。我麾下徐达、常遇春皆是知兵之人,百胜统帅,有足够名垂青史的本领,便连你们蒙古铁骑也未瞧在眼中,何必强自求索前人牙慧!”
    赵敏听到这话,心下虽有不忿,却也知赵禹并非目中无人的狂妄,又说道:“就算兵书不足以令你动心,那武功秘籍呢?你自幼便好武成痴,若真有绝世的武功秘籍就摆在面前,唾手可得,你怎么肯放过?”
    赵禹嘴角翘了翘,眸中闪烁起慑人神采,笑道:“单以武功论,我便自负讲一句,这世上再无人对我能够言之必胜。即便武当派的张三丰这老人瑞,修行了百十年,若真要豁出性命去分出一个生死,死的绝对不会是我!”
    他讲这话时,自有摄人心魄的气势,饶是赵敏与他自幼相熟,见此状后心神都微微一滞。未及得开口,便又听赵禹讲道:“况且,年幼时我被困家中,眼中只得高墙四角,只道武功高强便可以无所不能。现在想来,却是错了。人要做些什么,武功本领是否高强却非最紧要的。若心有桎梏,即便武功盖世,终其一生不过只囿于方寸之间,便如那武当派的张真人。”
    赵敏明眸稍稍黯淡,不无失落道:“这话倒也正确,你已经摆明了车马兴兵作乱,要光复你大宋江山,甚么武功秘籍却是再不必在意。”
    赵禹听到这话,深吸了一口气,却摇头道:“大宋既然亡了,自有其道理。为这一家江山,却也不值得我倾尽这一生去求索。史可为鉴,王朝更迭,气运兴衰,纵使侥幸活在汉家气运将起之时,若不打破这魔咒,终究可预见日后仍有异族肆虐,民不聊生之时。”
    讲到这里,他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起来,语调也渐渐沉重:“我眼下虽只得滁州一隅,却也可望见日后将有君临天下之时。然而这些却不是我野望的全部,我心中所想,或许只有在敏敏你面前才能直抒胸臆,全无顾忌。”
    赵敏瞧见他表情变化,听到略显凝重的语调,脸上的轻松也渐渐褪去,凝望着赵禹。。
    “这九州天下,自秦皇一统,便与诸多祸患纠缠不清,无论多兴盛的朝代,也不能尽数根除。匈奴寇边,五胡乱华,辽金荼毒,蒙古南下。纵有卫霍封狼居胥,武悼天下杀胡,不过半刻风光,随后又是肆虐景象。若汗胡势不两立,争斗这千百年来,汉人存亡断续诚然艰难,可是胡人也如杂草一般,春风吹又生,总是不能除根。纵使没有异族之祸,自家又会乱起来。翻遍史书,真正可称得上太平盛世却是少之又少。”
    赵禹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我未必能做到为万世开太平的伟业,却也想试一试。我汉人经营这神州大地,富硕无比,再不做予求予取的羔羊,任人巧取豪夺。”
    赵敏沉默良久,才突然冷笑道:“你有这想法,想要做成,却也难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