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种地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村里种地去-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挂果两三百个完全不成问题。
而现在方文的想法居然是想杀鸡取卵,也就是现在就打算把佛手瓜直接给挖了,因为佛手瓜还有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或者说是就算知道了也没引起注意的秘密,那就是佛手瓜其实和野生山药有个共同的特性,其根下面有果实!
年份越长的山药下面的结出的果实就越多,而佛手瓜也是如此,据不完全统计,至少五年份的佛手瓜下面才能挖出果实来,年份越长的甚至一次性能挖出一箩筐出来。
比起所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得强悍多了。你只需要在箩筐里埋进一个佛手瓜,然后年年都能采摘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果实,最后就是浪费点没有成本的猪粪浇灌而已,几年后当你挖出其根部的时候,还能收获一箩筐的果实,这简直?怎么说呢,这才是真正的一本万利啊。
而且这下面的果实可不简单,是真正的极品,方文虽然不知道这根部的果实营养价值怎么样,但其味道真的太霸道了,和野生山药的味道各有千秋,甚至还要强悍一些。
根部果实的颜色有些麻黄,和挖出地的土壤颜色比较接近,其形状到是和上面的青色佛手瓜相似,只是个头要小一些,而且看起来有些似流失了大量的水分一样,但是炖起来那滋味简直无法抵挡,吃一口满嘴都是粉粉的感觉,汤也相当浓,喝一口只能感叹胃太小,恨不能独饮之!
在川内的山村里,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去挖下面的果实,往往等到很多年后见其藤条没长出新苗,恩,佛手瓜的藤冬天要干枯的,来年会长新苗,等见到无新苗长出,也就代表这珠藤挂了,而到这个时候就晚了,长不出新苗也就代表下面的果实烂了或是因为什么原因坏了,现在去挖自然什么也挖不到。
所以这也造成了即便在村里,也有很多农户不知道佛手瓜还有根部结果实的特性,而清楚的农户,往往又很多年才挖一次,挖出来也就吃了,全然没当回事,导致佛手瓜的这个小秘密居然没有流传出去。
方文想到这儿,连忙拿出手机上网查了查,居然在度娘上也没找到佛手瓜这个根部长果子的特性。顿时就乐了,没有大范围流传出去才好啊,要是谁都知道了还怎么能算是送给妹妹的奖励呢。
想到这儿,就转身回了鱼庄,李大厨最近正忙着研究鸳鸯鸭的事情,冷柜里几十只鸭子足够其慢慢研究了,方文一进去就直接说明了来意。
李大厨听了后,却是疑惑的问道:“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梅瓜(佛手瓜),外面城里贩卖的也老多了。这么便宜的东西真的能赚钱?”
方文笑道:“李叔你就放心吧,到时候给你封个大红包。”
李大厨见此也就乐呵呵的说道:“那成。鸭子就先放一放,今天中午我们就吃黄梅瓜炖肉。”所谓黄梅瓜也就是佛手瓜根部果实的称呼了,各地叫法不一。
“好,用排骨炖吧,油水不要太多了,外面城里人都喜欢清淡一点。我这就叫李大嘴去挖一笼黄梅瓜过来。”方文出声道。
李大厨理解的点了点头,关于菜里面的油水问题。其实在村里也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以往是尽量少吃油水,因为家里穷吃不起,现在条件好了就转变成猛吃油水,也就是即便是素菜也大多用猪油炒,炖汤的话。恨不得满锅面都漂着油。老人们也尤其喜欢吃肥肉,用句俗语就能表达:肉管三天,汤管七天!意为同样金钱卖的肉只能吃三天,如果用来炖汤却能喝七天,这是指的是给身体提供的同等营养价值!在以往村里人要么会买肥肉,要么就是买骨头回去炖,买瘦肉吃的真的不多。越肥越喜欢!杀过年猪的时候,也是谁家猪的肥膘厚来评定家里媳妇的贤惠标准。
其实不光是沿海那边喜欢炖汤,川内的农村也是如此,只是做法不同,川内炖汤的时间不会太久,油水要足,这样炖出来的肉不会太烂,营养也没全流失进汤里。这肉自然吃得爽快,而满是油水的浓汤也喝得舒坦。恩,随便提一句。川内农村只要是炖东西,里面惟独不能缺少的就是肉!
据不完全统计,在川内农村,有百分之六十的老人在喝了油水足的炖汤后,当天的晚上的睡眠就会变得超级好。很多老农,尤其是老妇人,在喝了浓浓的肉汤后,第二天早晨大多会起不了床,恩,是因为睡得太香,导致生物钟都往后推迟了,这其实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老农们除非是生病了,不然早晨都会按时起床。即便到了现如今这种喝浓汤导致晚起的情况也会时常发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实睡眠时间会越来越短,很多老人不是因为勤快才起得早,而是真的睡不着了,所以晨炼的主力大军才会是老人们。
总结出来,还是村民们平时的饭菜营养有些跟不上啊。
随后方文就给李大嘴挂了个电话,让其去把家里的佛手瓜给挖出来送到鱼庄,其实挖下面的果实的最佳时间是等到秋季去了,也就是藤条枯萎前的时候,不过现在挖也无所谓了,因为上面的青色佛手瓜真的不值钱,在村里的地位也只比天生地养的毛竹要高一点而已。
小镇范围这么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佛手瓜,即便家里无人的,树下的佛手瓜每年也会顽强的自然生长,自然也可以挖出果实来,而且就算其中有些家里的佛手瓜是新种,或是年份不长,但是这么大的基数,只要肯出钱,那下面的果实就能源源不断的提供。
在加上,不仅仅是龙洞镇,隔壁乡镇也可以去收购,甚至放大到整个县里……
摇了摇头,方文发现这思绪貌似飘远了,他现在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一切还是等看情况在说吧,真要是扫荡式的收购一次,也不太可能,因为这是做长期生意,今年一次全挖了,就要等好几年才能继续挖啊,中途的空白期就麻烦了。
所以这挖根虽然是杀鸡取卵,但是只要边挖边种,形成良性循环,那啥,也就是形成所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王道啊。
笑了笑,心想正好,今年挖了之后,来年就种植上发光后的佛手瓜种子,到有些期待到时候佛手瓜的口味了。
随后,方文就直接杀到了公社,到也没多少事,一是修改了一下黑板上的收购项目,把近期出来的水果蔬菜等等定了价位,这也是和几家蔬菜店商量出来的价格,不算太高,但绝对会高出村民们的心理价位。
关于竹笋等大量收购的问题,现在还不敢,因为冷冻厂那边的设备还没搞定,不过场地却已经在修缮了。
另外方文找到周先生,让其联系这边的施工队给他铲一个大场地出来。地点就在公社附近,也算是变相的先占地吧。这个大场地主要是用来修改一个泡菜、豆瓣、柿饼、干竹笋等加工场地,修建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快的话,十来天就能完工。
又和前来公社的村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到是收获颇丰,另外方大娘那边会时常给他传递村里的八卦消息,不过亲自听的自然不一样。
之后就是找几个公社干部商量幼儿园的事情了。因为这个幼儿园他打算直接在公社里面搞,公社的房子虽然老旧,不过这个质量真的没得说,真遇到地震绝对是村民们的房子先倒。
一问之下,方文到是有些郁闷,居然没招到合格的老师。村里有些妇女到是比较感兴趣。不过这完全没必要啊,如果还是由村里的妇女过来当老师,那和孩子们在自己家里玩泥巴有什么区别,何必搞个幼儿园出来呢。
追问其情况还是因为村里的文化程度高的年轻女人真的太少了,要找幼教专业的就太难了!对此方文也是毫无办法,而这边幼儿园的场地现在也没办法修缮,大家都是外行人。现在修缮出来估计也不合适啊。
方文也只有无奈的想到看到时候能不能找薛镇长帮忙,原因就在于,一般情况下,村里的孩子考上好学校去外面读书后,就会出示录取通知书等把户籍迁到学校去,只要迁移户籍,政府直接有登记,也比较好查询村里有谁家里的孩子去读幼教专业了。而毕业后户籍可以挂到外面城里的人才交流中心等。虽然是集体户口,但户籍却算是城里人了。恩,村里人其实一直把户籍问题看得很重要。认为只有户籍迁移出了村里,才真正算是有出息了,又牵扯到境界的问题吧,其实大多数的村里人都向往外面城里的生活,年轻人更是几乎都向往外面的大城里,不然村里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情况,都是些留守的老人孩童,中年人也占了一部分,大多已经超过四十岁了。
但村民们去了城市里打工却没有归属感,追其原因还是因为无房,最后就导致N多房奴出现,或是一些村民见在大城卖房实在没有希望,也就只把自己当成了城市里的过客,心想着等年纪大了就回村里去,趁着年轻拼命挣钱,这才有了中年的村民其实最勤劳。
很大一部分中年村民的想法都是宁愿挣钱在村里修楼房,也不愿意在打工的城里卖房子,甚至一些年轻人也是这种想法,即便这修楼房和外面小城市买新房的价格差不多,也宁愿在村里自己修楼房。
都说现在民工的工价高,甚至高过了普通白领,一天一百是起步价,二百左右是正常价,一天几百也不是不可能,但民工的生活真的不是一般人能过的,光是无社保这一点就无法让民工有归属感,年老了在工地干不动了,又拿什么养活自己,如果在城里无房,真的不如回村里去,把老房子收拾收拾,或是提早修好了楼房,接着在把荒地整理整理,种点粮食,养上家畜,在存点积蓄,等什么时候走了,也算是给后代留下了楼房和些许存款,也算能闭目了……
借问一句:你的幸福感有多少?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摇头摇头,把思绪拉回来后,方文把想好的事情交代了一遍,接着就屁癫屁癫的回鱼庄了,还记得上次吃佛手瓜根果还是十几年前呢,或许贪吃也算是他的一个大缺点吧,呵呵。
快到鱼庄的时候,刚好遇见八奶奶带着小丫头往下面走,也就是上次打谷子的时候他托在肩膀上的小丫头,刚满四岁,也是因为小丫头他这才想到办幼儿园的事情。
村里对小女孩的称呼没个定论,妈妈对小女儿的称呼经常会出现什么:小二姐,大妹……三妹,幺儿,相对比较随便,真正叫名字的反到不多见。
“小丫,你在吃什么呢?”方文迎了上去,才发现小丫头正吃着黑呼呼的一坨什么。
八奶奶接话道:“是红苕,细娃贪吃,就从馊桶里拿了一个。”
方文顿时就明白了,细娃对是小孩子的称呼,馊桶也就是装馊水(洗锅水)的桶,也用来装猪食,而村里煮猪食的步骤,也就把垛好的红苕藤,或是菜叶青草什么的混着红苕煮好,然后起锅前在把玉米粉子,谷糠等混进去就OK了。而里面红苕,也会提前剁成块,这样煮得快一些,但有些个头小的红苕就直接放进锅里煮了。
真要说起来,村里的猪食算是干净卫生的,不论口味和烹饪的粗糙程度其实人也可以吃,恩,青菜藤叶加玉米粉子等粗粮,人吃了也无所谓,不过谷糠人却不能吃,貌似吃多了会得啥病。最极品的猪肉,就是不喂粮食,也就是只喂青菜藤条啥的,不过怕是一年也长不到两百斤,所以在村里会混着粮食一起喂,根据家里的粮食收获的多少,才决定每天往青菜里面的添加数量。
“文叔,你要吃吗,甜的!”小丫头举起小手叫道。
方文一把抱起小丫头,没想丫头的小手就伸到嘴边,手上拿着的红苕块有些黑,这是因为混着红苕藤煮出来的颜色,方文笑着一口就咬了上去,恩,味道有点不太纯正,多了些枯涩和包谷粉的味道,心想,今儿算是体会一把猪的口味了。
“文文,你咋也吃了呢,这是喂……”八奶奶连忙叫道,这话却没说完。
方文笑道:“这有啥,当年小时候也没少吃红苕,八奶奶你这是到?”
“没啥事,到下面去窜窜门子。”也就是去唠叨家常的意思。
方文接话道:“要不把小丫留在这儿玩吧,我带着。”
“成啊!”八奶奶笑着说道,然后又嘱咐小丫头别顽皮,要听话之类的云云!
PS:求下推荐票!万分感谢!未完待续。。


 第219章 药膳堂

PS:感谢(秋大)和(君尚贤)的打赏,这几天家里事多,更新不给力!后面会爆发更新的!书不会TJ。
村里的小孩一般都有一个玩泥巴的童年,也就是可能幼儿园都不会去读,而读小学的时候也可能会晚一年,没有学习压力的童年也算是幸福的吧,即便长大后这些记忆也不会保留下多少,但至少童年是完整的。
而小孩的启蒙一般也由家长代替了,其实在村里并不提倡小孩早读书,即便早读也容易降级,约莫算下来,读小学一年纪的时候都七岁了。
“换面了,换面了!新鲜菜,新鲜水果……”
正想着忽然见前面路上行使来一辆小三轮,此三轮非彼三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