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命师-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牵线搭桥,玉成施得和善济集团的合作。

施得在石门步步为营,到今天为止所取得的成功,大大出乎夏游的意外,让夏游对施得出身的不好仅有的一丝顾虑也完全消失了,再加上施得和夏花的订婚,完全就是郑雯婷和夏花联手自导自演的一出逼婚闹剧,如果施得非不同意,最后没面子的是夏花和郑雯婷,而不是施得。

所以,他完全改变了以前对施得的吹毛求疵的看法,真正接受了施得是他未来女婿的事实。

第三十二章发上等愿,享下等福

既然施得是未来女婿,他不帮施得谁?更何况他动用的是私交,又不是权力。

“听说你很欣赏李嘉诚?”落座后,夏花上了茶,李长风端起茶,轻轻尝了一口,就又放下了,问起了施得问题,“你知不知道,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小施,你来说说,这一番话,应该怎么理解?”

这个问题的难度不小,施得对李长风国学知识深厚的说法早有耳闻,也清楚想要赢得李长风的认可,得首先过他的考试关。据说余帅还通过了李长风的初试,如果他被李长风第一个问题问倒,就太对不起夏游精心安排的一出好戏了。

夏游心中微微一惊,他也知道李长风必定会考一考施得,却没想到李长风的第一个问题难度就这么高,虽然他对施得有信心,却还是不免为施得担心,如果施得第一个问题都回答不好,他特意安排的一次会面,也许会是一个无疾而终的结果。

不但夏游为施得担心,郑雯婷也是一皱眉头,心想李长风一把年纪了,怎么就知道为难年轻人?年轻人毕竟还年轻,要多给年轻人成长的空间,而不是一上来就出天大的难题打击年轻人的信心。

只有夏花十分坦然地看了施得一眼,完全不为施得担心,因为她知道,她的施得必定会所向披靡无人可敌。

不过也别说,也正是因为夏花对施得无比信任,她看向施得时的目光,明亮而光彩,让施得看在眼中,也获得了莫大的鼓励。

鼓励是最大的慰藉,也是使一个人将潜力发挥到最大的动力。施得虽然微有紧张,但见夏花对他信心十足,他就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了,微一思忖,说道:“这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择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则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纵观上、中、下,横览高、平、宽,居上时想到下,立高时寻找宽。所以无论在多么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都能够处变而不惊,遇险而不乱,既能创造一番事业,又能守住一番事业。”

李长风听了,微微点了点头,又说:“再详细地说说……”

夏游无奈地想,李长风哪里是考一考施得,分明是难一难施得。

施得也意识到了李长风对他的“格外照顾”,迎难而上:“就我的个人理解是,发上等愿和择高处立,就是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陶渊明有一首诗这样说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而且,往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和智慧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所以人生在世,应该发上等愿并且择高处立。”

“嗯,有点意思了。”李长风微微点头而笑,对施得的回答还算满意,“结中等缘和就平处坐,又怎么解释呢?

见李长风总算稍微认可了施得几分,夏游紧绷的一颗心才算落到了实处。

“结中等缘和就平处坐,说的是要脚踏实地积极稳妥,不为有功之功,固功莫大,不居功自傲。不为有名之名,固名莫厚,不贪图名利。人生就是起伏的波浪,高潮之后,很可能就是低谷。所以,常常事以急败,思因缓得。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充分的准备,就是成功的一半。”施得的信心又增加了几分,侃侃而谈,“通俗地理解就是,志向可以高远,但真正付诸行动的时候,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

李长风脸色平静,不动声色地又问:“享下等福和向宽处行,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享下等福和向宽处行,就是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同时,还要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在做事时留有余地。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正如诸葛亮所说的道理一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施得越说越有状态,“总的来说,无论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还是‘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其中最关键的思想内涵,都是平衡。在矛盾中平衡,在前进中平衡。不仅包含着个人心理的平衡,而且还包含着内外的平衡、上下的平衡、左右的平衡、前后的平衡。平衡才能协调、平衡才能和谐、平衡才能发展、平衡才能进步。暗合儒家中庸之道,其实不只是儒学推崇中庸之道,佛家也推崇中道,是为中道了义。”

“哦,小施也研究过儒学和佛学?”李长风终于微微动容。

“谈不上研究,只能说很是推崇儒学和佛学思想。”施得倒不是为了卖弄学问,而是知道一个道理,有时不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露出来,别人不会看高你一眼,和酒香也怕巷子深是一样的道理,人生在世,有低调沉稳的从容,也要有敢于冲锋的豪情,“紫薇斗数的命理有言:吉神太露起争夺之风,有势用尽,有福享尽,乃未懂收藏之道。易经有言:事不做尽,势不用尽,话不说尽,福不享尽,凡事在不尽处,意味最长。”

“佛学又该如何解读?”李长风被施得的话吸引了。

“我读过的佛经有限,怕是理解有偏差,我姑且一说,李老姑且一听。”施得先是谦虚几句,淡然一笑,“发上等愿:心存济世,此乃大贵之内命相。结中等缘:太过热心不妥,太过则热病丛生,太冷则枯木寒岩。享下等福:佛家讲究积福惜福,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意思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做人要积阴德,所谓善与人言不是真善。根据万法唯心造的道理,其心地当平,心平则世界国土皆平。真正的高人,就应该如空气和雨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争。”

“滋养万物而不争……小施呀,你的境界真的让人敬佩呀。”李长风对施得高看了一眼,再看施得时的眼神,就多了几分热烈和意味深长的内容,“刚才的回答,很好,我很赞同。你刚才的回答,既有博览群书的功底,又有借题发挥的举一反三,也符合中庸之道的精髓。不过,我还想和探讨一些比较简单直接的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和时间陪我再聊一聊?”

施得不但有兴趣和时间,而且还有足够的动力,他微微一笑:“能陪李老聊天,是我的荣幸,不但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还可以接受李老的熏陶。”

“呵呵,小施呀,在我面前不用说一些客套话,我只看重一个人的真本事,不听他的花言巧语。”李长风直来直往,“听其言观其行,行动才是一个人人品的最真实体现。”

李长风见多了形形色色的人,最不爱听的就是漂亮话,他对各种奉承各种马屁早就免疫了,所以他认可一个人,只认可他的真本事和具体行动。

施得见李长风是一个务实的人,也就不再客气,呵呵一笑:“请李老赐教。”

“古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种不孝,都是哪三种?”李长风表情淡然如风,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如果说之前的考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拓展题,那么现在的考试就是答案唯一的问答题,还好,施得微一思忖,就说出了答案:“在中国礼仪上,所谓不孝有三是指: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二、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具体解释就是,不娶妻生子,没有后代,就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二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三种不孝。”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对施得刚才的回答,李长风不置可否,却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夏花想了一想,发现自己还真不知道人有哪三急,就不由多看了施得一眼,万一施得答不上来怎么办?

施得却从容不迫地笑了笑:“人有三急:心急,手急,性急。七情六欲:一般地说,佛家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中医上的七情说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六欲,佛家的六欲是六种欲望: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或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欲。”

夏花很少佩服别人,现在她终于对施得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第三十三章好一番智斗

原以为施得施大师除了识人之明之外,别的方面也没有那么突出,不成想,施大师不愧为大师,事事门儿清,博览群书,学富五车。

再看施得时,夏花的眼神除了爱慕之外,又多了热烈。

就连夏游也是连连点头,施得真不简单,懂得真是不少,孺子可教。

“经常听人说一个词——五大三粗,小施,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李长风见施得回答得很是从容不迫,心中对施得又多了一丝认可,不过他可不想让施得这么容易就过关,就继续提问了。

“五大三粗中的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三粗是腿粗,腰粗,脖子粗。不过到了现在,有了新的延伸,五十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的五大是饭量大、力气大、嗓门大、拳头大、脚板大。三粗是胳臂粗、声音粗、肉皮儿粗。七十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的五大是脑袋大、贡献大、脾气大、年纪大、牢骚大。三粗是感情粗、心思粗、食物粗。九十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五大是,排场大、胆子大、面子大、房子大、大哥大。三粗是言语粗、品位粗、链子粗。”

“那么现在五大三粗的男人是哪五大哪三粗呢?”夏花插嘴问道。

“现在五大三粗男人的五大是,学问大、架子大、规矩大、门路大、精神头大,三粗是腰腹粗、脖子粗、喘气粗。”施得哈哈一笑,“怎么样,形象不形象?”

“胡说八道……”李长风哈哈一笑,见施得和夏花都惊愕当场,就又笑道:“我是问施得,胡说八道的来历。”

夏花差点没骂出一句脏话,吓了她一大跳,她还以为李长风否定了施得的答案,原来是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真是的。

“胡说八道原指胡人到内地讲解佛经。胡是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说的意思就是胡人说讲。八道,是不信佛没有慧根的人认为,胡人讲解佛经是说荒诞之言。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喻不可信。现在泛指一切没有根据的说法。”施得冲李长风点了点头,”李老,不知道我的说法对不对?”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李长风微微点头,算是默认了施得说法的正确,又一口气问到了两个问题,“六亲不认是哪六亲?”

李长风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颇有难度,一般人还真回答不上来。有时候越是习惯的东西,越容易被人忽略,就如每天都升起的太阳,有多少人会感谢太阳的光芒?

同理,有多少人会知道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成语的出处?

就连夏游也是一时愣住,想了一想,还真一下说不出来十恶不赦的十恶是哪十恶,倒是六亲不认的六亲,他还知道一些。

施得……能行吗?夏游一颗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里,他和李长风有私交是不假,但私交归私交,公事归公事,况且李长风为人严谨认真,从来不会因公废私,他也只能帮施得到和李长风见面为止,至于最后施得能不能得到李长风的认可,就全看施得自己的本事了。

施得沉吟不语,似乎是在思索,又似乎是被问住了,就在夏花和夏游都紧张得喘不过气之时,他终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开口了:“十恶不赦是指罪大恶极,不可饶恕。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夏花和夏游才算长出了一口气,原来施得刚才是在故意吓人,夏游只是会心地一笑,夏花却瞪了施得一眼,意思是你等着,回头收拾你。

施得并不理会夏花的威胁,继续说道:“重罪十条里面的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