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学批评的新范式-接受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学批评的新范式-接受美学-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十世纪以前的西方美学,特别是黑格尔以来的美学,一直把艺术本身作为其研究对象。它极力强调美和艺术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注重艺术自身内部规律,突出美的价值原理,从而使美学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学科。而与此同时,过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也无不试图通过自身的创造活动,建立一个与现实世界相抗衡的美的世界,以逃避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在这个宁静、虚幻的美的世界里找到个人内心的自由与和谐。

  与此相应,以往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流派,如社会——历史学派、实证主义学派、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学派、符号学——语义学学派等,亦建立在一种固定的艺术观念之上。这一观念将文艺仅仅归结为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及其结果——作品,贬斥甚至完全无视文艺的接受活动和接受者在文艺进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并将它们完全排斥在文艺批评与研究之外。其次,它把作为客体的文艺作品绝以化,将其视为可以完全脱离审美主体而存在的实体和客观、自在的认识对象,并把艺术作品的价值、意议、及社会作用、审美效果等说或是作品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或单方面由作品所决定的,是一种被给予的客观对象。此外,它以孤立、静止、机械的观念看待文艺现象和作品,认为作品一旦创作出来,便确定它的本性论地位,其意义、价值、效果和历史地位便成了一种超越时空、永远不变的恒量。据此,它主张一种完全局限于艺术作品的客观主义批评,宣称文艺批评应单纯以作品为对象,摒弃一切主观心理成分,只有如此,批评才可能是“客观和科学的”。然而,在二十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产的现代化、集约化,社会对人的管理和控制也愈来愈严密。人被组织在一个分工极其精细的工业化社会中,逐渐丧失了个性和自由,日趋标准化,工具化,非人化。另一方面,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侵入和渗透下,艺术同样面临非个性化,而逐渐类型化和规范化的威胁,它再也不可能沉缅于与现实相隔绝的美的虚幻世界里,保持其超然物外的清高存在,而不得不参加到现实的社会进程中来,对人生进行直接的干预。

  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的美学与文艺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随着各种思潮和流派的产生与传播,文艺研究和批评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的标志是,研究和批评的中心视角从过去的本体美学向作用美学(Wirkungsasthefik),从对文艺自身存在方式的单一研究向文艺总进程的全方位综合性研究的转移。这一变化不仅带来了文学观念和文艺研究方法论的深刻变革,而且大大拓展了研究的领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所谓本体美学,是指把文学作品的文本视为文学的“本体”,将其与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内心世界割裂开来进行孤立研究的倾向。最具代表性的是本世纪初在俄国出现的形式主义理论和本世纪二十年代源于英国,三十年代最终完成于美国并在六十年代前在欧美占统治地位的“新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强调文学的自主性,极力主张从文学内部来研究文学,要求把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艺本作品看待。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作为客体,作品独立于主体(创作主体和审美主体)和社会,研究文学必须从文学本身去寻找其构成的内在根据,只有“文学性”,即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语言,才是文学研究的对象和核心。他们试图用形式来取代传统文学批评仅重视内容的偏颇,把作品中的一切都视为形式,并试图以此来说明艺术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的发展演变。此外,他们还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断言文学语言就是日常语言的“奇特化”和“诗意化”,本身便具有存在的价值,而词语的奇特化或诗意化正是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基础。“新批评”的理论家们则提出了“科学化批评”的主张,强调文本是自足的批评对象,必须成为批评的中心,而对作为文本来源的作者生平、历史与社会背景的研究,关于文本的社会效果或阅读心理的研究,以及关于一种文本与其他文本关系的研究,都外在于文本,与文本的性质无关,因而都是不必要的,应当排斥的。这样的批评把文本孤立起来,使语言和结构技巧或为文学批评的唯一中心。

  本体论文学批评对于十九世纪流行的实证主义批评当然是一种进步。它把文学研究的对象从“外部”转移到文学“内部”,强调了文学本体的存在方式、内在本质及其固有的规律。但是,它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它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绝对化,将它视为一种全封闭的、自满自足的存在物,因而割断了它与文学进程中其他环节与要素的联系,导致了绝对化、片面化。

  本体论文学批评的弱点在五十和六十年代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逐渐失去其权威性,并被一些新兴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流派所取代。

  接受美学便是这诸多思潮与流派中的一种。它反对文学研究的对象局限于创作活动和作品,而要求将其扩大到文学的整个进程,着重探索创作活动与接受活动,作者、作品与接受者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考察文学被读者接受的条件、方式、过程和结果。它批评过去文学批评中的心理主义和客观主义倾向,认为二者都人为地把文学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强调其中的一方而排斥另一方,从而导致了无法克服的悖论。在它看来,文学中的主客体应当是二维统一的,美既取决于艺术客体的自身性质,又离不开主体的知觉。把美说成是可以完全独立于主体审美意识的客观存在或视为纯粹的主观体验,都人为地剥夺了美的一个维度,因而都是片面的。

  接受美学自诞生以来,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在欧美各国,而且也在其他地区得到广泛传播,从而成为当今世界美学与文学理论中的一种举足轻重的流派。

  内容提要

  接受美学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兴起于前联邦德国的一种文学理论。它改变了传统文学批评和研究的范式,将文学接受——读者和阅读活动——引入文学批评,从而带来了批评观念和方法论的重大变革。今天,它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影响深远并得到广泛运用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流派。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接受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其理论要点和实际运用情况,并对它的成就与不足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

  写给青少年的话 (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为了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爱好和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

  这套《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一身,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丛书。共6辑85册,依类别分为:
  (一)国别、地区文学史,
  (二)分体文学史,
  (三)文学运动、流派、思潮,
  (四)文学比较、交流,
  (五)作家作品(上),
  (六)作家作品(下),
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快的语言,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参考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到、精辟的见解。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1993年国庆节于北京文学批评的新范式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945年以后,在当时的联邦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统治着文学批评和理

  论领域的是 “新批评”在德国的变种“文本批评”(werkimmanentc

  Textkritik)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如维尔利(M。 Wehrli)、沃斯勒(K,Vossler),凯瑟尔(G。 Kayser)和施泰格尔(E。 Staiger)等,强调文学

  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将作品(“诗作”)视为一种“自在的、全封

  闭的存在”和客观的认识对象,声称作品是文学唯一的实体,其价值仅仅蕴

  含在自身之中,因此,任何理解、批评、评价和研究都只能以此为出发点,以它为唯一的对象。离开作品这一“本体”,一切都将失去依据和意义。在

  这一学派看来,每一部文学作品即“诗作”,是一种完整的语言构造,都包

  含了客观的认识与审美的前提和结构,其总体形态、价值和意义是它自身所

  固有的,超越时空并永远不变的,其社会和审美效果以及历史地位亦由它自

  身的性质所决定。由此出发,文本批评主张文学批评和研究必须“非意识形

  态化”,摒弃一切历史的、社会的、传记的背景材料,排除一切“主观的心

  理因素”,对作品的文本进行“无任何前提”的观照,才能获得“客观的科

  学性”,因为,所有这些背景材料和主观心理因素都将损害文本的绝对独立

  性,将“非美学的判断”带入文学批评,妨碍人们正确地、不带偏见地、公

  正而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作品。维尔利称:“假如我们承认,诗作是文学理论

  研究的核心对象,那么,我们就不但应该,而且必须把作品的产生过程、它

  与作者的关系,它的来源、作用和影响、它在时代潮流中的意义和地位等等

  ①

  统统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这一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凯瑟尔亦宣布:“文学

  批评是一种发现诗作的固有性质和价值的科学性工作,不容许批评者有丝毫

  的主观偏见,不论这种偏见源于何处,来自批评者个人或是社会。”②

  文本批评学派将文学作品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孤立出来,割断了作

  品与文学传统的纽带,既否定了它与它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联系,也否定了

  社会存在对文学作品的制约。更为严重的是,它作为统治着高等学府的文学

  教学、支配着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方法论,严重地压制和阻碍了新的批评

  和研究方法的产生。到五十年代末,它已经僵化、凝固为一种经院式的理论

  教条和刻板而繁琐的研究程式。它不仅不能容忍对作品的不同解释,而且不

  容许在解释中出现的任何差异。正因为如此,在六十年代爆发的“反权威”

  浪潮中,它首当其冲地成为文学领域内叛逆者攻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