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奇术:神秘学盗墓小说流派开山之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传古奇术:神秘学盗墓小说流派开山之作-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道藏是汇集收藏所有道教经典及有关书籍的大丛书。道藏之名始见于唐初,有近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道教初期除《道德经》、《太平经》之外,其他经典很少,但唐宋金元时期编修的道藏,均已亡佚。当初传说乾隆帝为求道藏全本,曾不惜大清国一年的税捐,却始终未曾得愿。

  不算上百年的通货膨胀,几千万两白银的一国之捐换算成今天的货币,已经不知道是多少亿的价值了!

  古傲欲知详情,急拿起一本来,翻开首页后的目录一看,可不正是宋版道藏!如果不出所料,这真的很可能就是乾隆大帝当初想以大清国一年税捐换求的道藏全本。

  如果真是这样,再加上这里的其他金银财宝,就算按人头分成八份的话,他古傲的身价恐怕也要排名世界前五了。

  想到这,古傲顿时眼前一黑,喉头一甜,激动的险些晕了过去。

  看到古傲如此表情,众人相信这一叠叠的古书一定价值不菲。

  小闯也已经翻开了一本,看的更加激动,他那一本记录的全是些道家内丹行气秘诀,这让他直接联想到武侠小说中的内功大法,一时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室中的气氛也更加的升腾起来,都不管古傲连哭带喊的央求了,你一本他一本,翻完一本再来一本,不消多时,这个石柜中的藏书几乎全被翻过了。这一通折腾后,众人心情颇复杂不一。

  虽然老王和蝎子眼,还有吴姨母女、梁库也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但他们并看不懂书里的内容和究竟价值,最兴奋的还属古傲,因为这一柜子藏书的的确确都是道藏绝本。

  小闯则很失望,几乎翻遍了古书,才发现里面记载的并不是什么内功心法,而是有关道家内丹成仙的具体方法。

  这毕竟离现实太远,让他相信威力惊人的内力气功没问题,但如果要他相信什么羽化升仙,的确还有相当的距离。

  一直留意柜中古书的朝歌也有点失望,他的翻书目的是那本神秘的族谱,却并没在此柜中发现。

  趁着热情高涨,众人又撬开了一个石柜,里面也还是成叠古籍,不过不再是清一色的道藏,而是名目繁多的佛家禅定止观心要,大多讲的是如何见性成佛、如何了生脱死,很多都是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手抄珍本。

  古傲等人就继续兴奋着,同时小闯也就继续失望着。

  虽然还是没有发现族谱,朝歌却又有新的疑问,如果说刚才那一柜子的道教藏书,还比较符合原本属于外丹支脉炼烟氏族的风格的话,那现在这一柜子的佛家禅书就有点离得远了。

  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朝歌对那本族谱就更加期待。

  朝歌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说给大家听,众人眼前一亮,如果真有这么一本族谱的话,除了能无比详细的了解炼烟氏族的来龙去脉,还可能知道有关这个地下宝室的诸多秘情,更说不定还能发现其他什么宝藏或是通道呢。

  尽管众人的热情更加高涨,但一个实际的难题摆在面前,书室中这么多的大石柜,如果逐一打开,那可是件艰钜的任务。

  虽说现在众人不知道是精神作用还是真被宝参灵气所染,导致体力充沛,但如果就只是一时兴奋所至,最后很可能把大家都累的虚脱不起。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确知道最有可能藏有族谱的石柜,直接撬开;当然看着所有一模一样的十几个大石柜,这话听起来有点白日说梦,但药室中的那一柜宝参,却给了众人一个启发。

  在无意中众人发现,药室中宝参那一石柜位置,不知道是凑巧还是有意,正恰恰摆放在众石柜的中心,因为其他柜中大部分装的是草药石散类的东西,虽也珍贵,但都无法跟宝参相比。

  这自然让人联想到所有地室中的石柜摆放,都有一个不明显却存在的规律,那就是最中心的石柜,一定是众石柜中最重要、最珍贵的一个。

  而族谱则属于全族的文献命脉,如果是族人来保存的话,当然要保存在最重要的石柜之中,由此一推,书室中最中心的那一石柜,就很可能藏着那本重要而神秘的族谱。

  不用商量,众人已经达成共识,轰然一声,书室中最中心的那个石柜被撬开了。

  让众人惊喜的是,这一柜中所藏的东西的确与其他石柜有所不同,里面全都是一个个无题名的书匣,每个书匣都用红胶泥封住,让人看了就有一种无法控制的好奇心。

  这里面,会不会就是那本重要的族谱呢?

  可让众人失望的是,当把上面一层书匣全部打开后发现,无名书匣内整齐叠满了各种丹丸烟方,每张烟方的结尾落款处,又都标明了此丹方为何朝何代何人所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丹方出自炼烟氏各代祖师,三分之二出自道家外丹的各个不同门派。

  从这些丹方落款标明的年代可以大致看出,从远自先秦一直到明清两代,几乎跨越了近三千年,如此长的时间、如此系统的搜集封藏,可以看出修建此室的炼烟氏族,绝对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且耗费之钜,用心之坚,似乎有着很深的用意。

  这让众人对那本族谱就更加好奇了,只是越发担心,这本族谱如果一旦由炼烟老太保存着,那可再难得到了。这也同时意味着,可能远比这些宝藏还要珍贵的烟族之谜,将永远失落。

  “哦?这底下的一层好像不一样。”

  忽然小闯把表层的一个书匣拿出后,发现石柜中间一层书匣里,竟然围着一尊纯金打造的方函,大小尺寸几乎与书匣无异,在一圈深色书匣中熠熠生辉,如同在众人眼中迸出一团金黄火焰。

  古傲顿时双腿一软,他知道,在古代无论是地宫或是墓葬中,凡是用金函封存的东西,一定稀罕尊贵至极,最典型的就是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骨舍利。当时在众多稀世珍宝簇拥下的金函之中,供奉的就是绝世无二的佛陀指骨舍利。

  与此同时,朝歌也感觉到了这个不算大的纯金方函的重要性,从金函的尺寸上看,非常像一个大书匣,这其中即便不是族谱,也一定是炼烟氏中极为重要的东西。

  不等其他人上手,古傲已经扑了上去,颤抖着双手,像是捧着自己心脏似的把纯金方函捧了出来。

  慢慢打开,金函中又包裹着一层特制锦棉,再仔细揭开,便露出了一叠熟宣线装古书,第一本的封页上端端正正的写着:烟氏族谱。

  期待已久的神秘族谱终于出现了。

  一时间众人又没了声响,都直愣愣看着金函中年代久远却色泽尚新的线装古谱。

  这回翻阅古文族谱的任务没由古傲完成,朝歌第一次先伸出了手。于是,一部横跨三千年的烟氏族史,慢慢展现在众人眼前。

  炼烟氏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它甚至比道教的生成时间还要早。那时候,已经出现了通过提炼药物来使人长生不老、羽化飞升的方士以及神仙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造“鼎”极为兴盛。说到鼎,这是古代的烹饪器,也是记载功勋的礼器,传说黄帝造九鼎,鼎就成了传国之宝。

  考古发掘的文物,如有名的司母戊大方鼎,说明在当时冶炼青铜和铸造技术都已达到极高水准。《周礼考工记》中,就已经记载了合金成分不同而性质不同的“六齐”规则。

  鼎本是煮肉汤和食品的器具,但这时人们希望在鼎中也能炼出一些别的东西。传说秦穆公的女婿萧史就在宫中炼丹,他曾经炼成“飞雪丹”给秦穆公的女儿擦在脸上。

  由于各种金属矿物都是由土中开采出来的,所以在五行生克学说中就有土生金的说法。于是当时有一种设想,认为矿物在土中会随时间而改变。

  例如认为雌黄千年后化为雄黄,雄黄千年后化为黄金。朱砂二百年后变成青,再三百年后变成铅,再二百年成为银,最后再过二百年化成金。

  能不能加速这种变化呢?

  这时就产生了夺天地造化之功的思想,企图在鼎中能做到“千年之气,一日而足,山泽之宝,七日而成”。

  于是就在鼎中放入各种药物,封闭后进行加热烧炼,以为可以炼出贵重的金银来,这样就发展到后来的“黄白金丹术”。

  到了秦皇汉武时期,炼金术大发展起来,这时不仅要由低贱的金属如铜、铁等制造出贵重的金、银来,还要为帝王炼出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丹。

  他们把人与物相类比,认为黄金和玉都是不朽不坏的,所以最好能由金和玉中提出精华来给人吃,于是就有“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的理论。

  这时,炼丹家希望能炼出一种名叫“金液”的神秘物质,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与普通物质配合就能变成黄金。

  最早热衷于炼丹术的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他在他的宫中召致了方士千余人修炼金丹和表演特异功能,后来又编写了《淮南子》,还有《淮南万毕术》等著作,但可惜《万毕术》一书现已失传。

  看到这里,朝歌隐约意识到地室中所储存的大量黄金、白银以及珍珠、美玉等宝物,很有可能就与族谱中所提及的炼丹术有所关联。

  但从保存完整的丹方看,地室最后的营建者应该是明代人,明代与先秦至少相隔上千年,在长达上千年的岁月中,炼烟氏族早已从原始的炼丹术演化成炼烟术,无论从思想还是技术手段上,都大有区别。

  这些金银古玉到底是否就是为了炼丹而用,还有待族谱的详释。

  朝歌继续看了下去。

  虽然丹鼎神仙之术发源极早,但系统真正完备起来,还是在汉代道教成熟之后。

  唐代是炼丹术的全盛时期,几乎历代皇帝都热衷于炼丹,而这些皇帝们也大都死于“长生不老丹”,例如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晚唐的武宗、宣宗等六个,中毒的皇帝还不算。这便是导致炼丹术逐渐衰落,而采气导引的内丹术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外丹衰落与内丹崛起的原因,各家说法不一,考诸道教历史,在此漫长的道士炼丹服饵历史上,早有诸多对外丹药物毒性的明确阐述和警告。

  如汉末魏初的《古诗十九首》中,也有这样的诗句:“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但是此前却从未成为人们排斥外丹药物的有力依据。

  如果外丹的衰落真是因为丹毒所致,那么汉唐之间几百年的道教炼丹、服丹历史又作何解释?而且唐宋以后直到明清时期,道教的外丹烧炼活动一直没有消失。

  不管怎样,外丹衰落、内丹兴起都是不可逆转的史实。但也因此,由外丹派中更加务实的一个支脉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炼烟氏。

  其实最早的炼烟氏一直追求的境界仍是长生,只不过他们对长生的看法更加理性,为了尽量证实长生成仙的可行性,氏族各代祖师耗费大量精力,对古往今来神仙丹药的各种传说进行了考证,并分别收录成书为《证仙录》、《证异录》、《证药录》,附在族谱之后。

  朝歌等人读到此处,古傲忍不住在纯金方函中往下翻,果然发现叠在族谱下面的三本册子。

  粗略翻阅后知道,那《证仙录》是专门记载和考证历代名仙的真实生平与传说;《证异录》是对民间异象奇闻的各种调查考证;《证药录》则是对天下各种珍绝灵药所做的真实笔录。

  其中内容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事,搔的众人心痒难耐,因为以往古人对奇闻异象的看法,大多都是玄之又玄、秘而不宣,而炼烟氏的这三本证录完全有理有据,从实际出发看待事情,真不知道里面到底详细记载着怎样的震撼奇闻。

  虽然心痒,但眼下最急于知道的还是族谱,古傲极不情愿的原封放回三本证录,继续和朝歌往下看族谱。

  炼烟族人在经过大量而艰钜的详实考证后,最终决定选择比较切实可行的路线,那便是并非永生而是长生的长生丹。不再奢望不老金丹羽化升仙,而是追求像传说中彭祖一样可以活八百岁的长生丹。

  然而在从唐后确定路线一直到明代间近千年的时间里,炼烟氏族却始终没能如愿,并且每况越下,最后几乎沦落到钻研各种邪丹的巫士之徒。究其原因,并非长生丹完全没有可能,而是炼烟氏遗失了一部重要的丹经。

  据族谱记载,在炼烟氏最初五代祖师中,曾经有一位叫烟九山的祖师绝顶聪慧,继承了历代丹方要髓融会成经,遁世隐居专心服药炼丹,连本氏族人都避而不见,据多代族人证实,此祖师历代累年竟活了三百余岁,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