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a道德经古今正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a道德经古今正解-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呵,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咳;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这是因为,“现素抱朴,少私寡欲”与“绝学无忧”不仅词语词性结构不一致,而且,“绝学”的内涵包括了“绝礼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所以不应该属于“另有所嘱”的内容,而是承接“绝礼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及“现素抱朴,少私寡欲”,深一步描述由此行道的个人情操境界。   
  其次,“绝学,无忧”,“学”的着眼点应该是“个人”立场,“绝学”意思是“个人抛弃对知识技能礼仪等追求(而修习于大道)”。这正好符合“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的针对内容。   
  “无忧”则体现在“我独泊兮”“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所止”。   
  抛弃世俗追求,修习于大道,从而超脱淡泊自在。所以说,“绝学,无忧”。   
  2。通行本“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中,“阿(阿谀)”字乃“呵(呵斥)”字讹谬,“善”字乃“美”字讹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不善已”表明当时反义词文字运用,“美”的反义词是“恶(丑陋)”,而“善(好的;贤能的)”的反义词在《道德经》里一概为“不善”。亦如帛书“美与恶”。   
  3。按通行本“如登春台(如同登上春日览胜之台)”原文更类似“如春登台”,结构类似“若冬涉川”。今取其文字骈美,仍订按通行本,但意思无二。特此说明。   
  4。通行本“婴儿之未孩”按帛书(乙)订作“婴儿之未咳”意即“婴儿还不懂发出笑声的‘赤子’状态”。   
  按:咳,小儿笑也。从口,亥声——《说文》   
  “赤子”则是老子认可的完好状态,如后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5。通行本“乘乘兮(意志豪迈洒脱状)”依据帛书订正为“儽儽兮(同‘累累兮’,意志疲惫消散状)”,更符合于“若无所归”含义。因为修道的人内心在于淳朴无为,而不在于外露风发。   
  6。“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像婴儿一样)”是比喻表达,比喻“珍重持道蓄德,看重安分守本,宝贵于淳朴天性”。不可以肤浅理解。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十一 
  '原文'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哉?以此。   
  '古文正解'   
  唯道是尊,唯道是真,唯道是从,是谓孔德。   
  实者虚矣,虚者实矣。惚兮恍兮,无象实象;恍兮惚兮,无物实物。生动其精,莫辞其信。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众父。众父者,“有道者”也。   
  '今文正解'   
  能够认识到大道的至高无上,最真实不虚,无欲无为让一切彻底顺从于大道啊,这就是最广大幽深的“德”。   
  名利声色,能够得到的东西却是虚华;大道无形无质,无可捉摸却是最大的真实。惚惚恍恍啊,没有形象的真实形象;恍恍惚惚啊,没有形体的真实形体。宇宙间无止的生发运动啊,那是道的精气;一切万物都依顺它才发展啊,那是道的信宜。   
  无形啊,它是天地的初始;实存啊,它是万物的生母。道是唯一永恒的最高主宰:生就了万物而不占有,作为至大而不恃功,成长了万物而不宰制,大道如此对待万物的品性,就是宇宙间幽隐的“玄德”。   
  从古到今,人们都言说着“道”这个字,大道的名称从来不曾磨灭,作为“治理百姓者”的因循依据。真正的“治理百姓者”,就是“有道者”啊!   
  '订正与辨析'   
  通行本“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父”中“阅”字订正为“顺”,依据在于,句子意思是:自古及今,大道的名字从没有磨灭,“有道”“无道”,用以作为治理的因循。   
  因此,“阅(观察;检校)”字订正为“顺(因循)”字。二者当属于古体字形相近而讹谬。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十二 
  '原文}   
  '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古文正解'   
  曲则全,有容也;枉则正,守柔也。洼则盈,无执也;蔽则新,素朴也。少则得,知足也;多则惑,物累也。复天下之所过,是为昏闷。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无为兮!不自见,故明,民心也;不自是,故彰,民意也。不自伐,故有功,民生也;不自矜,故长,民贵也。静天下以自然,是为混沌。   
  圣人其牧心而后牧天下,正身而后正天下耶?   
  '今文正解'   
  以曲为全,是无私无争的度量;以枉为正,是谦下无争的雌柔。以洼为满,是无所执著的心境;以蔽为新,是珍重朴素的操守。以少为得,是知足知止的明智;以多为惑,是外物对生命的累赘。之所以能够纠正天下人的过错啊,是因为圣人有一颗昏闷的心。   
  所以,圣人持守混沌的大道,作为天下治理的法式。无为啊!不自我见解所以真正明白,是因为任民心为正确;不自我肯定能力所以昭示,是因为顺应了百姓的意愿天性。不自我夸耀治理成就而有功,是因为百姓自己自我生息而自然太平;不自我高标矜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成为官长,那是以百姓为尊贵而自己隐退谦下。之所以能够让天下安静太平啊,畜养百姓任随其自由自在生息,是因为圣人符合了大道的混沌。   
  圣人持守大道,不正是修养了自己的内心而后畜养百姓治理天下吗?不正是端正了自身而后端正百姓清静天下吗?   
  '订正与辨析'   
  1。通行本“枉则直”订为“枉则正”。依据是,首先“枉”的本义是“不端正”,而“直”的反义词为“屈”,如“大直若屈”。其次,“直”“正”语音相近,且古文书写字体轮廓类似,容易造成讹谬。   
  2。帛书“执一为天下牧”,而通行本“抱一为天下式”。今则订为“执一为天下式”。   
  首先,“执”与“抱”古金文字体形近,易讹谬。然而,比较可知:“执”字多用于“对人对外而执……”场合,如“执大象,天下往”,“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抱”字则侧重“对己对内而抱……”场合,如“载营魄抱一”“现素抱朴”等。本章论述与人不争,故而适宜用“执一”。“一”“内抱为和”而“外执为德”。   
  其次,且不说《道德经》中除此再无以“牧”字表达“治理”之义,实际“牧”“式”古金文字体形近,容易讹谬。帛书文中“为天下牧”显然以“牧”为名词。古“牧”字确有“治理”之动词义,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治理(百姓)”,适用不同的级别;也确有“治理者”之名词义,然而其适用级别为较低的“州牧”,而不足以匹配“天下”。倒是后文有“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复归于无极”可切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无极”“莫知其极”境界。   
  然而,本章在于承接上一章“众父”话题,继续论述“治理天下”。此处修道圣人的“不争”应属于“治理天下的原则”这个层面。   
  对此后文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故天下乐推而不厌。非以其不争耶?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照应。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十三 
  '原文'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得者同于得,失者同于失。同于得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古文正解'   
  守道无欲,用道无为。夫唯无所号令,是归大道牧物自然。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譬若飘风之不可终朝,暴雨之不可终日。虽天地之大尚不能为且久,而况于人乎?莫若以静,是道在天地之正。   
  是以,从事而道者同于道焉。得者同于得,是以道亦得之;失者同于失,是以道亦失之。   
  夫飘风骤雨之所以早已者,非以其不道耶!   
  顺之者昌矣,逆之者亡矣。道之规,莫之违。   
  '今文正解'   
  抱守大道在于没有欲望,使用大道在于无所作为。只有对百姓不加号令,才是回归大道,畜养苍生于任其自在生息,自得安泰。   
  妄为的注定失败,把持的注定失去,就好比是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即使以天地如此之大尚且不能持久作为,更何况是人呢?都不如保持清静而不躁动,这才是大道赋予天地万物的常正状态。   
  所以,依据大道而行事的,在于与道一致。得到大道也就处在与大道一致的状态中,那么大道也会保养他;失去大道也就处在与大道脱离的状态中,那么大道也会抛弃他。   
  那暴风骤雨之所以早早消亡,不正是因为不合乎大道吗!   
  顺着它就会昌盛,逆着它就会灭亡。大道的规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违背。   
  '订正与说明'   
  通行本“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得之”,今依据帛书订为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得者同于得,失者同于失。同于得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含义是“脱离于常正状态难以长久”,帛书本正切合此意。   
  其次,老子理论中“道”是单独的存在,而“德”“失”都是概念词,作为动词主语难以成立。   
  该句白话翻译为:   
  所以,依据道来行事者在于与道相一致(照应:玄同):‘得道者’一致于‘与道相得’,‘失道者’一致于‘与道相失’;‘与道相得’则道也会使其有莫大获得,‘与道相失’则道也会使其有莫大失去(照应: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十四 
  '原文'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古文正解'   
  多为之弊,肆道趱正。   
  夫物生而秉道,畜而被德。道常无有,长之于物自长,成之于物自成,是谓自然,性也。步而行,实而立,饱而食,便而衣,是谓适可,正也。余而食之,赘而行之,虽物或恶之,而况于人乎?   
  生乎其性,止乎其正。自见则有昧于民,而民昧之矣;自是则有非于民,而民非之矣;自伐则有贱于民,而民贱之矣;自矜则有轻于民,而民轻之矣。撄也。   
  是非存乎天下,功名在乎民心。夫道,不在物,故能遍;不在为,故能周。是以圣人守己抱一而不求穷于不穷,故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是谓同于混沌之道。   
  '今文正解'   
  多行妄为的弊病,在于违背大道脱离常规。   
  万物禀赋着大道生成,被泽着大德成长。道总是无物之物啊,让万物自己生息而生息万物,让万物自己成熟而成熟万物,这就叫做任其自在而然,这是大道养就的生命的天性。脚踏实地的站立,以从容的步伐行走,以吃饱作为饮食的分寸,以轻暖简约作为穿衣的尺度,这就叫做适从于恰好,这是万物生命和谐的常规。吃饱了还要喂它,背负重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