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症复作,予疏表化痰药,表解热退,痰嗽依旧。又予前方三剂,
痰嗽俱平,由是康复。
    平衡五脏治久咳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为橐籥,司
人呼吸。秉质清虚,不容纤物。因而无论内外之邪,皆能影响
肺脏正常功能而致咳嗽。凡外邪袭人所致之咳,先宜速散其
邪,治之尚易。而内伤久咳,往往诸药鲜效,殊费医家踌躇。
盖人身五脏六腑,阴阳气血,宜处动态平衡之中。一旦失却平
衡,或因木过旺而乘肺侮金;或因土太弱而生化不足;或因火
盛烁金;或因水寒射肺。诸如此类,皆能导致肺病咳嗽,缠绵
不已。当于对证之治咳方中,求其五脏六腑、阴阳气血之平,
则内气调而咳嗽愈矣。略举数例于下:
    例一女干部徐某,于豆蔻之年得气管炎,入冬辄咳呛不
已。中年自部队转到地方,始有机会邀余为治,每数服必效,

咳止后可保一冬不发。至1972年春节前一周,咳嗽又作。服
药三帖已效,谓春节务须走亲访友,要求迅速止咳。余细勘其
脉,左尺独细而沉,遂于原方中加熟地12g,三服咳即止。不
惟春节未发,开春后亦未复作。1973年夏,为根治计,在某医
院行冬病夏治之法。入冬咳嗽更甚,断其肺中有热,药须多吃
方效。患者闻言不悦,遂不畏跋涉,去草药店求一“名医”诊
治。余视其方,为肃肺降气化痰止咳之药,兼以较多清热解毒
之品。所虑清热太过,难免遗殃。先后数诊竟服四十余剂。
咳虽得愈,而脘胀纳呆、胃中发凉之证生矣。余谓君病原由冬
病夏治,以热药敷贴肺俞,致肺中伏热而作咳。此非冬病夏治
之过,乃医家不善择治之所致也。清肺固是,过剂则败胃伤中
矣。予香砂六君汤,数帖寻愈。
    例二同事谢某之女,二十余岁。十年前患顿咳,每晨起
必咳数十声。数年后发作渐频,至诊时则一日四、五发,深以
为苦。服药不少,效亦乌有。余察其脉左大略弦,右寸独强。
舌无异常。是肺肝蕴热。为疏一方:
    生黄芪15g桑白皮12g地骨皮12g杏仁9g川贝母
    9g甘草1.5g黛蛤散9g(包)  枇杷叶9g(包)  黄芩
    9g
    三帖咳止大半,十帖全解。
    例三一日偶过友人家,见其未婚妻咳嗽声频,于是细诘
病情。谓咳嗽已经年余,在某名老中医处诊治一年,服药几无
虚日,然咳嗽终未少减。视其方尽是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
品。察其舌则苔白腻。显是阴药过度,反致痰湿留中。所幸
年富胃强,纳谷虽减而中焦未败。余细诊其脉,右寸独见浮
涩,他脉尚平。疑其始由外感而治不如法,遂致迁延不已。今
外感之脉尚在,是邪未解散,而病仍在肺卫,并未深入于里。

患者病发之时,必先喉痒,痒甚则咳作,是邪欲透发之征。用
药当助其宣散始为合辙。前治过用滋腻寒凉,致苔白脉涩,正
宜借用王孟英杏蔻橘桔之剂,以开其肺而达其邪。方用:
    苦桔梗9g陈皮6g蔻仁3g光杏仁9g荆芥9g甘
    草3g淡豆豉9g象贝母6g生谷芽12g
    先后二诊,方未改动,服药七帖,药到病蠲。倘若阴凝之
药再投,必入损症之门而痊愈无望矣。罗谦甫曰:“活人之道
将与相,一旦在已权非轻。”为人司命者,可不慎欤!
    以上三例中:
    例一  素属肾阴亏损,其左尺脉常见细弱,甚至不应。故
于止咳治标方中加熟地以滋肾水,使金水相生,则五脏气平,
而肺气自复,咳嗽自止也。
    例二为肝火犯肺、肺肝热炽。久之必损肺气。若清肺
泄肝、降逆止咳,不益肺气效必不捷,是以重加黄芪,使金旺气
充则制木有权,元气来复则阴火退位,五脏无偏颇,邪火自消
而咳自止也。
    例三乃外邪袭肺,误服滋腻凉润,填塞肺窍而致闭门留
寇,邪达无路。不开其肺则金气壅而不平,是故治以开肺达
邪,外邪散则肺金安和,五脏自调而咳止矣。
    饮邪咳喘青龙祛
    例一饮邪咳嗽
    老年木工朱某,工作认真踏实,平昔作务辛劳,加之年高
体弱,渐觉疲惫乏力。然仍一心为公,不暇休息。1974年4
月初,天气乍暖还寒,不慎感受寒邪,啬啬恶寒,微微发热,并
见咳嗽吐痰。投疏表宣肺止咳化痰之方,表解而咳嗽不已。

连更数方依然全无效验,且疲惫益甚。停药十余日后,又来复
诊,病未好转。改与止嗽散数帖仍不效,反觉全身蒸蒸发热,
而以口腔表测之则体温正常,胸透亦无异常发现。于是余反
复推敲,询知患者自感寒以后,心下时感塞闷不畅,经剧咳吐
去痰液,心下塞闷之感可暂减轻,余始悟此乃饮邪为患,直书
小青龙汤:
    炙麻黄3g桂枝3g干姜1.2g细辛1.8g白芍6g
    炙甘草4.5g半夏9g五味子3g
    服三帖,咳嗽大减,体蒸已除,精神稍加,复与三帖,咳嗽
全止,心下塞闷亦解,而仍有乏力之感,更方与补中益气汤调
理善后。
  例二饮邪喘促
  患者亦朱姓,亦为木工,年届占稀。素有气喘、心悸之病,
入冬发作尤甚。平昔多痰、胸痛,并有心速病史,心率常在
100次/分,早搏2~3次/分。听诊两肺可闻及明显哮鸣音。
舒喘灵气雾剂,美喘清及强力安喘通之类西药常备不缺,服用
数年病势依旧,至1995年12月13日始来就诊服用中药。当
时咳喘甚剧。致使言语断续,几致不能陈述病情。吐白色痰
液甚多,色带微黄。脉左细右小,舌质淡紫,苔白厚而干。诊
为饮邪咳喘,治当蠲饮止咳平喘,拟小青龙汤法。
    炙麻黄4.5g桂枝9g细辛1.5g炒白芍9g甘草3g
    姜半夏9g五味子6g杏桃仁各9g地龙12g生姜三
    片
    服三帖咳喘大减,服至八帖,气喘基本控制。但因天气暴
寒喘急略加,原方麻黄用9g,生姜改为干姜4.5g,并加款冬、
紫菀、当归各9g,以此为基本方进退加减,服二十余剂咳喘得
解。至1996年冬未见复发。

    按:小青龙汤为仲景用治表寒里饮以致咳喘之主方。今
时用治哮喘者甚多,而用治咳嗽者较少,其实《伤寒论》原文小
青龙汤指征有“发热而咳”一条,而治喘仅属“或有”之证。柯
韵伯亦谓小青龙汤加杏仁治咳嗽甚效。《伤寒论译释》云:“其
证状则以咳嗽为主,喘与发热,或有或无,不过使用本方还须
掌握以下两点:
    1.本方之适应证多兼表寒,脉多弦紧兼浮。
    2.表邪与水饮均偏于寒,故一般无口渴,舌苔多白滑。
而上述病例,一例外感寒邪兼里饮而致咳,一例为外寒引动伏
饮而喘急痰鸣,均用小青龙汤使表解里和而咳喘自宁。由此
二例亦可佐证仲景方用之得当,其见效之速,正有不可思议
者。
    二十年痰喘两月解
    刘某年届七秩,系制面厂退休工人。患者一生辛苦劳碌,
已种哮喘病根。早岁衣食艰难,不得已蹬三轮车度日,无论烈
日严寒,奔波于风风雨雨之中,倍感风寒暑湿等六淫之气,留
着不去,渐患咳嗽顽疾,时作时止。解放后屡经劳保医院治
疗,渐次平复。及至中年,又见气急喘促,多痰作嗽。初则发
止不常,继则发多而止少,冬甚于夏。迭经中西医药治疗,仅
能控制发作,终未根治。晚年病发愈剧,不论春夏秋冬,未有
宁时。发则喘促痰鸣,倚息而不得卧,必待浓痰嗽出,始感胸
臆略松,呼吸稍畅,然痰韧而粘,吐亦不易。恒常夜不成寐,坐
以达旦,病苦之状,一言难謦。至1994年2月18日始来就
诊。
    患者病正发作,症状一如上述。六脉滑而有力,右手略小

于左手,舌质暗红而苔薄腻。析脉论证,是风寒久伏肺俞,未
经彻底解散,日久逐渐化热,肺热不得及时清泄,煎熬津液凝
为痰涎,阻塞气管,妨碍呼吸出入之路,诸证遂作。治法拟清
肺降逆、消痰平喘。方用:
    桑白皮9g杏仁9g川贝母9g黄芩9g鱼腥草30g
    甘草3g  莱菔子9g苏子9g  白芥子9g  桃仁9g
    地龙9g
    服药七剂,气急喘鸣迅即缓解,惟痰仍较多,脉见小滑,舌
与苔依然如前。后以此方增损续进六十余剂,渐得痰消喘平。
至今已三年病未复发,惟觉平素多痰,服祛痰灵及化痰之成药
即能收效。有时痰咳较甚,恐其哮喘复萌,再进前药二、三帖,
即安然无事。
    按:患者年事虽高,病历虽久,但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
体质仍较健壮。其所患之哮喘病症,属于实证,不涉虚象。按
中医传统经验,凡慢性病“实则易治,虚则难疗”,故刘某之病
有可愈之先决条件,治之迅速得效,实非偶然。此证痰鸣气
促,胸宇塞闷。痰浊粘韧,脉象滑而有力,舌红苔腻,是痰热壅
肺、阻碍气道之证,故治当先祛痰热,使肺络通畅,气机舒展,
则病易愈。本例所用方药,实为定喘汤、三子养亲汤合地龙桃
杏方而成。
    定喘汤原出《摄生众妙方》,有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
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白果等九味药物组成。本方妙在麻
黄与白果同用,麻黄解散表热,又兼宣肺定喘。白果敛肺化
痰,止咳平喘,两者相伍,一散一收,既能为止咳平喘之药增
效,又不致耗伤肺气。杏苏冬夏,降气化痰而平喘,芩桑清肺
泄热而定喘止咳,甘草协和诸药。全方具有宣肺降气、化痰定
喘之功,善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而本例病证无明显

风寒束表见证,故于原方去麻黄之辛温。又恐白果敛肺摄纳,
不利于祛痰清热,故亦不用。关于白果之使用,有医家主张虽
因痰热内恋,而于本方中白果与诸药同用,其消痰平喘之效更
著,惜余未经试过。
    《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药仅三味,为苏子、白芥子、莱
菔子也。原方不著药量,“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
之”。三者均有祛痰定喘之力,而苏子兼擅降气。莱菔子长于
消食导滞,白芥子有温肺快膈之能。正因白芥子辛温利肺,而
于痰热喘嗽不相适宜,故有医家以性寒而善泻肺利水之葶苈
子代芥子,葶苈子亦有良好之止咳平喘功效。对于此说,余极
赞成。但在本例方中未加运用,于其他病例中用之屡屡,效果
确实可靠。三子养亲汤以降气消痰之力而捷于止咳定喘,本
例以痰吐极多,不易消除而加入此方,一经使用,效即立见。
    地龙、桃仁、杏仁三药以治咳喘乃现代有效验方。方中桃
杏仁以利肺降气、止咳平喘。地龙重用颇善解除支气管平滑
肌之痉挛,从而达到止咳定喘之目的。三味相合则相须为用,
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余每将此方加入热性喘咳方中,常收
捷效。
    以上述三方加减,为刘某组成之新方,消痰、降逆、定喘之
力有余,清肺泄热之功不足,故重加鱼腥草以达其平衡。全方
药物与患者之证情丝丝相扣,物物对应,故能缓解二十年痼疾
于两月之间也。此外附带述及一首秘方,乃治寒性喘嗽者。
余于十年前曾针治一中风病人,为甘姓男子,年近七旬,某日
行针后留针之际,彼谓余曰:其年四十时曾患哮喘,咳吐寒痰,
治疗两年未愈。后遇一熟人,告以用福橘皮新鲜者一枚,浸入
白酒瓶中,待酒成橙黄色,即可取饮。每日随量饮服,久之自
愈。彼回家即随手撕橘皮一块,约全橘之半,浸酒一斤,饮尽

即愈,后未复发云。
    小议“截喘”说治喘
    姜春华老师生前对中医各家学说、基础理论及临床医学,
均曾深入研究,并有重要贡献。其中对顽固性哮喘病发作时
之治疗,姜老师采用古今民间及日本、朝鲜的单方,将其中治
喘有效药合在一起,组成一方名“截喘方”,能有效控制哮喘发
作。
    除师授而外,余于书刊中曾两处见到此方,所用药昧不尽
相同。一见于《长江医话》p.185姜老师自撰之文“支气管哮
喘证治之我见”,主方九味,药物为:
    “旋覆花9g、鼠曲草15g、全瓜蒌15g、防风9g、合欢皮15g、
老鹳草15g、碧桃干15g、五味子9g、野荞麦根15g。”二见于《上
海中医药报》1993年12月5日(总第178期)“治哮喘奇效
方”。“处方组成:瘪桃干15g、佛耳草15g、老鹳草15g、旋覆花
10g、全瓜萎15g、姜半夏15g、防风10g、五昧子6g。”对勘前后
两方,后方较前方少合欢皮、野养麦根二味,多姜半夏一味,同
时药物剂量亦略有差异。姜师于原方后有“随证加减”法:“气
虚加黄芪30g、党参15g、阴虚加生熟地各15g;痰多加半夏9g、
贝母9g;咳加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