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设计在童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设计在童年-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多少学生被训练成不读课外书,不善言谈,不爱思考,也不会写作的解题高手呢?!培养重复的技能,还是培养严谨的思考能力,积累广阔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该做何抉择?我们自己该如何面对? 
  一个优秀的人才,其阅读面应该是很广泛的,仅仅读教科书是绝对培养不出精英的。应试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读书人不读书”的一页,这是读书人的耻辱,是应该予以纠正的。 
  以前,我有个想法,咱们是中国人,不管怎么说,数学总得比别人强吧。女儿一来美国,我就给她加“小灶”,一本一本地做数学题集。这在华人家教中很普遍,既非首创,更非独家。 
  我以自己的经验,对多做习题就能“成功”感受至深。我小学毕业时的目标是考重点中学。我们数学老师有高招,他编了很多套数学应用题,手刻蜡纸、油印,密密麻麻的小字,每套题一页、40道题,每人每天带一页回家做,第二天上交,再发一页,如此练习几个月。小学数学有多少内容?很多题目是相似的,无非是某人从甲村到乙村,每小时走几里,共走了若干小时,求甲乙村距离;或者把走路换成乘船,甲乙村变为张庄李庄,等等。一学期下来做几千道题,熟练得根本不用想,一考,不得了,轻易就上了名校福州三中。 
  女儿参加比赛频频得奖,激发了她的很大兴趣。上六七年级时,应她要求,我帮她买过《数学大赛真题》,此后再没有安排她练数学,反而提醒她,数学不会让她出人头地,大量地阅读、思考和写作,才是光明之道。 
  以“题海”方法练数学,靠的主要是记忆和熟练,并不需要多少创造性和研究性的思维。费尔兹奖是全世界最高荣誉的数学大奖,有人将它称作数学诺贝尔奖。自1936年以来,至今共有43人获奖,其中有11位本土美国人获奖,仅有的1位华人获奖者是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丘教授当年是在香港的乡下学校上的中小学。 
  不少人津津乐道美国学生的数学有多差,却没有人去研究为什么数学基础“声名狼藉”的美国人,竟有11人获得费尔兹奖?接受“严格”的数学“基础教育”,从小在奥赛中泡大的中国中小学生,总数是美国学生的10倍,参加奥赛的学生甚至可能是美国学生的数百倍,为什么几十年来,竟没有一人最终获得费尔兹奖! 
  更加发人深省的是,数学奥赛在美国不但不是家喻户晓,就是在美国的很多中小学里都是罕为人知!甚至想在书店找到数学奥赛的参考书简直就难于上青天,与中国书店铺天盖地的数学奥赛资料形成巨大反差。再与费尔兹奖结合起来分析,不难得出一个投入产出比极低的、“劳动密集型”的教育典型。 
  从另一方面来说,靠 “多做题”、题海战术来获得的成功是暂时的,过多的“劳动密集型”训练虽然可以让孩子“技术”熟练,但是由于占用了他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无暇扩大涉猎面,以致不少青少年知识狭隘、头脑简单、缺少丰富的情感和爱心,社会活动能力低下。其结果不仅耽误了孩子,长远来说也将“遗祸”于社会,渐渐削弱整个民族的竞争力。家长、学校和整个社会如果津津乐道于“基础教育”的“成果”、没完没了地训练那些“技术”能力,而忘记必须把人文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的话,培养出来的孩子将缺少文化修养,久而久之,还会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丘成桐教授说过,他念小学时数学常常考不好,到了中学二年级,碰上一位良师,常常介绍有趣的题目,数学的背景,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的发展等,使他逐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是哲学教授,他认为父亲的文学、哲学素养对他的影响最大。他父亲引导他读不同的书,中国历史、文学和哲学的熏陶对他日后的研究工作影响深远,这些经史子集渗透进了自己的潜意识,左右了自己的想法。 
  中学二年级以前数学不好,最终成为国际数学大师,靠的竟是文学、历史、哲学的启发及其在潜意识中的影响。这就是研习文史哲的力量! 
  这个力量在过去多年来,被中国教育大大忽视,一个学生在整个12年的基础教育阶段甚至不要求阅读一本文学原著!很多学生也从来不读任何题材的全本课外书。学生们成了只做题、不读书的“读书人”。在美国一个好的学校,不仅英文课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几本原著的全本,即使是外语课,高中阶段也要求阅读长篇小说原著,并且还要写论文、读后感。与美国好的教育相比,这个差距是巨大的。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博览群书使人渊博,交谈使人机敏,写作使人严谨。”可惜,有多少学生被训练成不读文学、历史,不善言谈,不爱思考,缺乏情感也不会写作的解题高手呢?!   
  读书人要“读书”(2)   
  童年少年时代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知识”的教育,应当及早地尽量多地接受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伦理和理想的教育。否则,今后即使“成才”,培养出来的也不过是生物型的“机器人”。在引导孩子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让他们分析作品,把感想表达出来,对自己的思想观、社会观、道德观进行反思、提高,这才是现代教育所应该注意的。 
  ↑ 既读书也写书的读书人,签名赠书给学校图书馆 
  一个优秀的人才,其阅读面还应该是很广泛的,仅仅读教科书是绝对培养不出精英人才的。应试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读书人不读书”的一页,这是读书人的耻辱,是应该予以彻底纠正的。 
  无论孩子的志向目标是什么,涉猎广泛的好书是实施“超前”教育理念的条件。阅读和写作远远比求解各种各样的习题重要得多。以牺牲宝贵的时间、牺牲摄取广阔的知识为代价,换取应试技术是不值得的,是与具有良好教育的人所应掌握的知识结构不相称的,也是不“国际化”的。   
  文学作品要“早读”(1)   
  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在少年时读,成年时重读,老年时再读;就如美丽的建筑应该分别在晨曦、中午和月光下观赏一样。 
  ——罗伯逊·戴维斯 
  从小阅读名著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懂得如何分析复杂事物。因为很多古典作品比较含蓄,有时一字一句就起了起承转合、牵动全局的作用,需要阅读者细心体会琢磨。 
  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教诲,有批判,有鞭挞,有唾弃,有颂扬,有歌唱。让心灵一片空白的孩子从小就浸渍在这样的文化营养里,慢慢地吸收,慢慢地渗透到内心深处,是最根本的素质教育方法。 
  高倩上四年级时,有一次,我去参加学校开放日,她的英文老师对我说,高倩看书,一本又一本,换得特别快,看得也很投入,我总怕她撞了墙。 
  美国的学校,学生上不同的课要换教室,老师不动学生动,老师固定在一个教室。老师对我说,在课间,你常常可以看到高倩一边低头看书一边换教室。老师有时开玩笑地提醒她:“嘿,小心,别撞墙。” 
  我们家虽然离学校不远,但是因为校车停靠许多站,单程也要40分钟,这么长的时间,她当然也抓紧利用。 
  我偶尔侵犯她的隐私权,打开书包,查一查有无“违禁品”。书包满满的,里面总有三四本课外书,我问她,这么多书?你看得了吗?她说,我每天都要看三四本。如果是一二百页的小说,那么痴迷、投入,也许一天能看三四本。但是我至今仍然存疑,看名著也能那么快? 
  有朋友来我们家做客,看到我女儿三四年级就捧读古典英美文学名著,赞赏之余,表示困惑:“这么小的年纪,看得懂吗?”这个问题不但我的朋友问,老师也犯嘀咕。 
  老师有一次对我说,她现在看《战争与和平》,也许早了点。这本书特别厚,我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看的。老实说,当时看,只知情节,不知所云。 
  我观察高倩从小学到初中这段时期,有的书反复看了好几遍,比如《红楼梦》、《青春之歌》、《子夜》都看过多遍,阅读期间也和我交流一下感想,我感觉她每次读后都有不同的想法。在不同年龄依靠自己的眼光去理解,虽不能求得完美,但毕竟是自己的感受,印象比较深刻。 
  一部《红楼梦》形成了红学,几十年来红学研究搞得轰轰烈烈。既然有研究,就说明有很多还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所以,我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并不见得要待人们把什么都弄明白了,再告诉你怎么读这本书。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不一样,与解数学题也不一样。一道数学题可能有几种解法,但是只会有一种答案。人文学科的很多问题可能也会有几种解法,但不见得有固定的、标准的答案,而是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看书也一样,让别人看了后再告诉你答案,这真是扼杀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有人认为名著看不懂就是白看。我认为,看不懂也可以看,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慢慢品尝,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阅读,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现在的孩子让家长操太多心,家长说教也很费劲,很多人动不动就说是“独生子女”造成的问题。可是,一些独生子女并没有问题呀!我看倒是家长和教育界的认识出了问题。很多孩子“不懂事”是由于没有思想,没有受过传统文化,特别是名著的熏陶,人长得牛高马大却思想幼稚。经过长期文学熏陶的孩子,就会了解世事,有思想,有情感。 
  美国有的著名大学在申请表里要求考生写下近期阅读的作品,并且要求写一篇评论文。普林斯顿大学则要求学生回答关于自己的种种爱好、习惯的问题,下面是问题和高倩的答案。 
  你最喜欢的书——《我的安东尼亚》; 
  最喜欢的音乐作品——( 俄裔英国钢琴家 )弗拉基米尔·阿什凯纳齐的《热情奏鸣曲》; 
  最喜欢做的事情——边阅读边听钢琴曲; 
  最喜欢的电影——《大鼻子情圣》( 法国古典悲喜剧 ); 
  每天最好的时间——午夜以后; 
  最喜欢的科目——历史; 
  最喜欢的报纸栏目——国际新闻; 
  两个最能表现你的形容词——“求知的”,“充满激情的”。 
  从一个人看什么电影电视,听什么音乐,关心什么事,就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人说填写大学申请时很费苦心。其实,如果想如实地表现自己本身,只须“有一说一”。有的学生填申请、大学面谈以前全家开会出主意,研究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就是因为平时没有什么想法,没有足够的积累,没有思想储备,只好临时依靠“集体智慧”来“打造”。 
  从一个人的阅读爱好可以看出一个人,这也已是学界共识。有的大学要求考生列出一个曾经阅读过的书目清单,通过这个清单大致就有了这个学生的轮廓,这是考试成绩所不能替代的。   
  文学作品要“早读”(2)   
  不过,这个阅读清单也不是可以随便编造的。高倩报考得州大学时,申请一个叫“第二计划”( Plan II )的荣誉课程项目,这是全国最有名的荣誉项目。有的学生可以考入全美前10名的大学,但是无缘踏入“第二计划”的门。当时她还申请了最高的全额荣誉奖学金,全校每年录取1万多名学生,只有12人获得这个奖学金。最终甄选是将20多名进入决赛者请到学校两天,由项目主任、名教授、名律师等组成的10人委员会,在一个会议室的长桌上,对考生进行10对1的考问。问题五花八门,有位精通中国文学的教授问她:为什么《红楼梦》也叫《石头记》?为什么宝玉失玉后变得失魂落魄?还有位教授要她谈谈风水,等等。10位评委轮流提问,每个问题都只能三言两语简单地答。但是,一定要看过书,了解这些知识,才能讲得出来。 
  高倩从三年级开始第一次看英文版的《红楼梦》,到高中毕业前已读过3遍,有关《红楼梦》的问题就能轻松地答出几句。风水是最后一个话题,她简单介绍了基本的风水原理后,指着会议室一面墙上的镜子,在紧张的气氛下对众评委说:“我今天的位置不好,正对着这面镜子,所以我想,这份奖学金我是得不到了。”她这知识和幽默的巧妙结合,引起全场大笑,接着,评委用掌声欢送她退场。 
  从小阅读名著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懂得如何分析复杂事物。因为很多古典作品比较含蓄,有时一字一句就起了起承转合、牵动全局的作用,需要阅读者细心体会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