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命令,立即生效,由德国人接受这一地带的全部领导指挥权和防务。解除意大利武装这项庞大工作之所以进行得十分顺利,不仅由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及其德国地方指挥官的灵活妥善的处理,而且与同盟国提前宣布意大利投降,以及美国伞兵部队放弃在罗马附近着陆的计划,而代之以在巴乡里奥政府所控制的南意大利着陆不无关系。在“轴心”计划执行中的唯一严重失误,就是由于德国海、空力量不足,未能阻止意大利海军舰队归降盟军。此外,希特勒原以为绝大部分用法西斯思想武装起来的青年会自愿参加德国国防军的希望也落空了。德国虽然进行了大肆宣传,但墨索里尼的获释也未能给希特勒带来任何希望。墨索里尼在他不久对德国大本营的访问中,看起来完全是一个垮掉的人,显然对意大利人民再不会有什么号召力了。因此,希特勒把他当做一个倒台的大人物来对待,在他周围布满岗哨,只在用得着他的时候,才让他露面。希特勒还特别将墨索里尼筹划组建的一支50 万人的大军,削减到4 个帅,以及保留支小型的海军和空军。
  在盟军下一步行动的判断上,德国领率机构曾一度举棋不定。9 月8 日晚,德军发现几小时前,有一支大型护航舰队向意大利西海岸驶去。德方认为,“敌人在罗马地域登陆的可能性要比在那不勒斯地区为大”。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未受这种说法的影响,再次明确指出:“首先,一切都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将第10 集团军和空军部队从意大利南部撤出”。这个观点有两方面值得注意。第一,因为许多人责备德军统帅部对南线总司令及其部队置之不理,甚至想要牺牲他们。这种指责与事实截然相反。第二,因为,这些人还声称,德军本准备在北方的一条防线上实施亚平宁半岛的防御。因此,德军统帅部才拒绝南线总司令提出的关干将意大利北部的两个装甲师迅速南调,以对付9 月9 日提前在萨莱诺海湾登陆的敌人的要求。德军统帅部的这一决定也受到某些人的谴责。其理由除了大约700 公里的遥远距离和其他排除这种调动的重要条件之外,人们还不妨回忆一下,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不论在此之前还是之后,不论在欧附洲还是在远东——即使增强兵力,也无法阻止敌人登陆。此外,南线总司令9 月12 日所作的关于决心:‘把敌人赶到大海里去”的报告,也似乎不能理解为他需要兵力。但是,它也可能蕴含着改变今后意大利战场作战指导方针的设想——虽然这超出了南线总司令的任务范围。希特勒也立即要求:“南线总司令应击溃在萨莱诺登陆之敌”,而指挥参谋部却根据原订计划对此做出如下补充:“这一行动能否取得全胜或局部胜利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此行动之后必须将部队主力集结于罗马周围地区(为了下一步后撤)。
  仅这一道命令,就可以驳倒另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论,即所谓凯塞林在萨莱诺及其附近地区所取得的防御作战的胜利,给他不久推翻那个在意大利继续作战的计划提供了机缘。更重要的是德军统帅部通过9 月9 日、13 日和17日的一系列指令,鲜明地表示了它所坚持的“在亚平宁建立一条尽量矩小防
  线”的基本观点。——例如,它命令所有决定准备调往意大利南部的部队,在亚平宁半岛北部停止前进;命令B 集团军群司令部(隆美尔)立即勘察和建立“亚平宁半岛上最好的防线”。按照这些命令,当南线总司令部解散以后,一旦德军部队在亚平宁半岛北部地域会合,隆美尔元帅便立即接过在意大利的全部德军的指挥权。还在9 月25 日,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便在希特勒表示同意以后,批准了隆美尔关于加强北亚平宁防线的建议,并答应调拨21个德国师,以后又增加4 个意大利新编师,让隆美尔完成他的任务。
  只是由于巴尔干问题,才使所有这些计划发生了变化。虽然巴尔干的德军战胜了某些恐惧心理,使预定的“轴心”行动进行得还算顺利,但是东南线总司令部和统帅部还是更加认识到,可支配的部队数量太少,难以完成如此广大地域的防御任务。德军一直估计西方的主攻目标是巴尔干,为此,希特勒不仅坚持他防御海岸线的观点,而且还想守住处于海岸线前、从某西拉岛经克里特岛直到罗得岛这一系列岛屿所构成的封锁线。希特勒除了为罗马尼亚的油田坐卧不安之外,近来又有许多新的设想,其中最主要的是想切断通过爱琴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的东西方联系,减轻敌人对土耳其的压力,并阻止土耳其参战。按照他的工作方法,几乎每天都要重新讨论一遍这些问题。他一直认为,必须“把俄国人的军事行动和。。英国在巴尔干挑起的骚乱。。联系起来看。”然而,他却丝毫没有想到敌人会采取统一的战略方针;或者,红军可能有朝一日推进到巴尔干。相反,他当时却认为,在东南欧“英、俄将发生利益冲突”。他期望,这会对战争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最后他认为,德国“不应考虑撤退问题,更何况。。可以从中渔利”,更不用说可以从巴尔干“开采石油、铝土、铜和其他金属”。
  面对这些涉及广大地域,以及由政治、经济和军事各种因素混成的论据,如果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与东南线司令部取得一致意见,把防御阿尔巴尼亚——门的内哥罗——达尔马提亚海岸,放在重要位置上,那么,对指挥参谋部来说,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他们指出,如果敌人占领这些沿海地段,那么就为“突入欧洲腹地”创造了“象占领运河沿岸。。一样的有利条件”。还要估计到,如果这些地区的叛乱,再掺入大量意大利的溃军,其危险性就势必大大增加。使人更为忧虑的是,有许多报告表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将效仿意大利行事”。
  为了争取在这种想法的基础上,对巴尔干问题不大动干戈,而采取小解决的办法,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在这种情况下又运用以前常使用的方法,邀请有关司令宫到大本营,口头交换意见。在9 月24 日的交谈中,冯·魏克斯元帅强调指出,由于缺少兵力,对巴尔干和周围岛屿的防御任务肯定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他进一步指出:尽可能氏时间地坚守外围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预计的敌人的登陆进攻真的开始了的话,那么,希腊海、陆的大部分地区“只能作为前沿阵地”。只有在萨洛尼卡高地构筑。道拦阻阵地,才能为亚得里亚海的主战场提供必要的翼侧防护。这样,才有可能截断敌人进入欧洲腹地的道路。在争取明智战略决策的争论中,一位重要的盟友——海军总司令站到了东南线总司令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一边。他直截了当地对希特勒说,在现在的形势下,处于地中海北部前沿的岛屿已失去意义。敌人可以凭借其绝对优势,对这些岛屿进行陆海空的“攻击。。切断其给养。。迫其投降。。”,并因此又损失“大量的部队和作战物资”,却“没有赢等量的战略价值”。
  面对这些论点——尽管希特勒对这些论点在军事上的正确性例外地表示承认,但出于政治上的动机,他仍然坚持其必须保卫巴尔干及其周围岛屿的观点。在寻求达到这一目的的讨论中、邓尼茨海军元帅提出了一个新的、出人意料的方案。他说,撤离西西里岛,就给敌人让开了通向南意大利的道路,如果我们能坚守阿普利亚,特别是福贾空军基地,那么,我们也许就能阻止敌人从意大利南部渡过亚得里亚海。这一提示正中希特勒下怀!几天后,当福贾失陷后,邓尼茨和魏克斯仍通过一份题为《关于在意大利和东南地区继续作战的可能性》的书面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他们的观点。然而,国防军最高司令不顾邓尼茨、魏克斯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异议,不仅坚持坚守整个东南地区的决定,而且要在意大利南部与敌人决一雌雄。大本营在9 月3 日的继续讨论中,希特勒勉勉强强把凯塞林争取到自己一边。而在此之前,凯塞林还力主“开展运动战”,以“保存实力”。隆美尔对意大利南部战事不太熟悉,没有发表意见。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人肯定已经认识到了在意大利作战方针的根本转变,对目前指挥权的变更,不会没有影响。
  随着对地中海地域的最终决定,颁布了一系列的令。首先,10 月1 日命令,在意大利的防御要在南部的加埃塔——奥托纳一线实施。10 月底,根据这一安排,凯塞林元帅——违背过去的全部计划——掌握了在意大利的最高指挥权;而隆美尔却另作安排。在关于东南线的命令中,希特勒违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关于至少要批准后方阵地的准备措施的意见,不仅坚持其坚守整个巴尔干的意愿,而且还要求重新占领一大批原来由意大利人占领的岛屿。除了南部的斯波拉泽群岛以外,“至少”要抵御敌人对爱奥尼亚海的科孚,克法利尼亚和赞特;爱琴海的斯卡潘托、米洛斯、科斯、莱罗斯、希俄斯、萨摩斯、米蒂利尼和利姆诺斯诸岛的任何进攻。“在北部即巴尔干北部,兵力一定要强大,但希腊兵力也不能太弱”,这就是希特勒在拒绝各种“兵力不足”的提示时,所使用的典型的准则。另一方面,他又以“会产生不利的心理影响”为借口,否定了关于构筑后方阵地的建议。
  根据这一系列命令,双方在爱琴海展开了血战,一些岛屿必须重新从英国人手中夺回来。但与此同时,大批部队还没有与敌人接触,整个巴尔干不久便陷入还在不断扩展的内乱之中。由于希特勒新下达的指令,在罗马以南的卡西诺地带展开了一场长达半年之久。如果说这场战争主要体现了双方无与伦比的骁勇,那么,自11 月以来设想中的巴尔干危机已不复存在之后,这个战争阶段也就失去它的战略意义。在意大利南部发生的是一场消耗极大的争夺战,确实氏时间阻止了敌人的推进。但另一方面,这对于处在战争第5 个年头的德国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更何况盟军随时都可能在意大利广阔的海岸线再次实施登陆,给德军再次造成灭顶之灾。
  在南线和东南线的战事,使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忙得手脚朝天。而这尤其助长了希特勒和约德尔事无巨细、一切都由“最高领导”决定的倾向。每个师的机动都出自于大本营;每支部队的调拨都需经希特勒点头。他还擂手对巴尔干地区的兵员补充,以镇压起义者,以及爱琴海运输,工作的领导,甚至连亚平宁山脉阵地的走向,他都亲自过问。从12 月15 日起,他甚至要求西南线总司令部,每天都要向他汇报卡西防线扩建的进展情况。国防军指探参谋部所担负的后方占领区的任务也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军需事务。按照希特勒的指示,墨索里尼只负责管理波平源地区,使他的“共和国法西斯政府”的主权不得不受到极大限制。意大利北部,从伊斯特拉到蒂罗尔的边境地区,由“最高特派员”以德国“纳粹省党部头目”的身份来接管,希特勒还效仿过去奥地利统治的模式,准备把这一地区并入大德意志帝国。对原来的意大利士兵,希特勒下达了严厉的命令,将他们中的大部分当作“拘留者”,押往德国。
  希特勒在地中海实施战略,远远超出其必要的军事限度,使德国战争潜力的紧张状况成倍地增长,也使德国其他战场失去平衡。由于缺乏总体设想,只把重点放在一个目的上,即在所占领的地区外围处处设防,致使国防军统帅部不得不忙于在其他战线上弥补漏洞。在斯堪的那维亚北部,丹麦需要德国治安力量来对付抵抗运动;在西部,需要调集强大力量去增援意大利。这种兵力空虚、捉襟见肘的形势,使西线总司令部在1943 年夏末就严肃地估计到,盟军有可能占领侮峡附近的一个桥头堡,为尔后的登陆作好准备。
  正当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为西线和西南线忙得不可开交时,东线的紧张局势又雪上加霜。在希特勒在地中海的扩张要求已到了尽头,以及由蔡茨勒苦心经营的“东方壁垒”由于红军日益迅速的推进已经过时的情况下,国防军指挥参谋部陆军第一总参谋部军官布特拉尔少将——在瓦利蒙特外出时代理副参谋民——说服约德尔和希特勒支持他在第聂伯河畔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布特拉尔甚至建议采取紧急措施——一年后曾在西线付诸实施——把军事学校的师生和后备队其他可以动员的分队,以及空、海军中的多余的新兵组织起来,组建应急军团,占领第聂伯河地段,至少给那里正在退却的、过度紧张的东线部队以休整和喘息的机会。然而,指挥参谋部参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