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巅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巅峰-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默地祝愿妈妈早日康复,也乞求她老人家不要责怪我这个不孝之子。谁没有七情六欲?但为了青藏线也就顾不上了。    
    “2002年初,家里打来电话说,我以前给他干活的那位老板提出给更高的工资,希望我回去帮他干,被我拒绝了。我现在是铁了心了,青藏铁路不修通就不回去。2002年6月,工地开党员大会,给我评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这是组织给予我的最高奖赏,我感到无比的光荣。”    
    从巍巍昆仑到唐古拉山,从长江源头到拉萨河畔,多少英雄的建设者在这里挥洒豪情,谱写着生命的诗篇。他们不计名利,不计得失,追逐着自己的梦。他们用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注释着自己无悔的选择。    
    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名字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他叫司世明,是中铁十六局司机机械队的自卸车司机。2002年9月4日上午,司世明和工友们正在紧张地往路基上运土,当他驾车在一段弯道陡坡上行驶时,由于刚下过雪,坡陡路滑,行驶在他前面的一辆重车突然打滑,失去控制,正往路左侧的悬崖边上溜,眼看一场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就要发生。司世明“嘎”的一声将自己的车刹住,跳到路边搬起一块大石头,迅速上前塞在下滑的车轮下。溜车止住了,一场惨剧避免了。然而,由于石块是冻结在地面上的,司世明情急之中用力过猛,导致心肌梗塞。尽管医生全力抢救,却未能挽留住他年轻的生命。司世明匆匆结束了短短三十八年的人生历程,把自己永远留在了那片雪山净土上。    
    在青藏线,每一个人都是拼命三郎,每一个人都是不怕死的英雄,而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建设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让这一世界瞩目的“奇观”工程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让高原天堑变通途的梦想早一天实现!    
    在三岔河大桥建设中,为防止桥墩遭风寒“感冒”,中铁十四局青年技术员张培辉每隔两小时就检测一次墩柱“体温”。一次深夜2点钟,他发现暖棚内的温度在急剧下降,时间一长很容易出现桥墩裂纹等严重质量问题,情况万分紧急。他连忙沿着一个个桥墩进行排查,结果发现供热的锅炉阀门被冻裂了,热水不能形成对流,他赶紧换上一个备用阀门。谁知,一个小时后,新换的阀门又被冻坏了,他赶紧又取回一个阀门安上。为防止阀门再坏,张培辉干脆盯在现场。就这样,他在室外整整冻了一夜。天亮后他双唇青紫,手脚僵硬,大家把他抬到屋里,心疼地说:“你怎么这样干,不要命了?”他哆嗦着说:“我只想着看阀门,把别的都忘了。”    
    这样的人,在青藏铁路并不少见。    
    这样的事,在青藏铁路还有很多。    
    2002年8月,中铁十二局集团一项目部的桩基施工进入攻坚阶段,工地的施工一片白热化。副指挥长李建存深知,如果8月底完不成所有桩基灌注工作,就不能按时完成墩身施工的任务。为了确保重点控制性工程按时完成,他立下了军令状:从8月14日起,不完成桩基任务,他就不上床睡觉。    
    “军中无戏言”,如果不是开会,李建存很少会到项目部驻地。他披星戴月,顶烈日、斗风雪,一天24小时不离开工地。在工地上吃,在工地上干,实在太困了,就在车上躺一会,醒来后就在清水河里捧一把凉水擦擦脸,又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家里的电话他从没有接过,都是办公室的同事们接电话后告诉他的。2002年8月28日,对李建存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天下午,清水河特大桥一项目部最后一根桩灌下了最后一车混凝土,比原计划提前了三天完成,他高兴得流下了热泪。提前三天,真不容易,十五个日日夜夜,他没有挨过床边。当同事问他:“李副指挥,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他大声地回答:“睡觉,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    
    在青藏铁路建设者中,他们有的怀揣家里的加急电报,仍然坚持在施工一线;有的昏倒在施工现场,又偷偷从医院回到了工地;有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匆匆赶赴建设工地……    
    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宣传部李红科长说:“我们铁路建设者是走进荒凉,    
    带走荒凉。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中,肉体上的痛苦可以忍受,而情感上的    
    孤独时刻会像虫子一样撕咬着我们的心。我们欠下最多的是父母、爱人、儿女以    
    及兄弟姐妹的情债!我们的亲人给予我们的爱就是理解,而我们对亲人的爱只能    
    转化为业绩,能够给予他们荣耀和安慰的业绩。”    
    职工龙禹和妻子都在青藏线上上班。他的妻子很瘦弱,体重只有40多公斤。    
    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毅然决然地来到青藏线,想用自己柔弱的身体为丈夫遮些风蔽些雨。可这个愿望落空了,忙碌的工作使夫妻俩聚少离多。偶尔的相聚,也常常被工作打断,甚至难得吃上一顿团圆饭。看着丈夫生了病还忙于指挥生产,想给他端点茶、送点药的时间都没有,妻子的心碎了,心痛得直流眼泪。丈夫龙禹想照顾好妻子,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妻子生病了,在医院输液,他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又忙他的工作去了。2003年5月,妻子在一次妇科体检中被查出患有卵巢囊肿,医生建议马上做手术,由于挤不出时间,妻子的手术一再被推迟。在医生的再三警告下,手术在被推迟2个月后才做成,而龙禹还来不及等妻子手术拆线,便因工作需要赶往工地。    
    青藏铁路,为了你,建设者们牺牲了多少爱情、亲情和友情。他们把情感层层叠叠融进了这千年的冰雪和冻土之中!    
    青藏铁路,你的背后又有多少关注的眼神。一双双热情的双手和滚烫的心,和铁路建设者一道托起你的明天!    
    青藏铁路建设,得到了青藏两省区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青藏两省区政府专门成立了支持青藏铁路建设办公室,做到特事特办,为建设者提供了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当地群众殚壶琼浆,感谢铁路建设者,6000多名藏族群众,主动要求参加青藏铁路建设,贡献力量。    
    社会各界对青藏铁路给予了深情的关注和有力的支持。他们纷纷以慰问演出、赠送物品等多种方式,表达了对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关爱,对青藏铁路建设者的支持。    
    年近79岁的钱崇(金+监)是上海物品运输公司退休职工,2001年年2月,他得知修建青藏铁路的消息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于是给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写信要求无偿参加铁路建设,发挥余热,并随信寄来了一万元捐款。钱崇金监每月退休工资只有八百元,但他决定每月存款四百元,用于支持青藏铁路建设。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同志们收到老人的来信和捐款后非常感动,但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不适应高原劳动,没有同意他的要求,并请老人收回捐款。但钱崇监痴心不改,他不顾同事和女儿的劝说,只身从上海来到总指挥部,要求到工地上劳动。老人说:“我非常支持建青藏铁路,我虽然老了,但还能劳动,哪怕帮工人们扫扫地,否则会睡不着觉,整天想着青藏线。”在指挥部同志的极力劝说下,老人最后请求,哪怕让他为青藏铁路拧一颗螺丝钉。为了让老人圆梦,总指挥部安排他到中铁一局南山口铺架基地参观。老人用激动得颤抖的手,十分认真地为一根根枕木的扣件拧上了一颗颗螺丝,久久不愿离开。    
    青藏铁路建设者也得到了他们亲人最深的理解和最无私的支持。2002年中秋之夜,中铁十二局青藏铁路工地的职工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他们远在山西太原的亲人寄来一幅横幅,上面写着:“放心吧,家里有我。”条幅上写满了职工家属们的签名。这个中秋夜,职工们面对着高悬的条幅,心中充满思念,也充满了安慰,更充满了感动。    
    中铁西北研究院监理王引生年逾八旬的母亲因病住院,危在旦夕,王引生匆匆从工地赶回家探望。当时工地任务很重,一个又一个电话催他回工地。年迈的母亲告诉他说:“你快回去吧,工作要紧,我的病好多了,你空闲了再回来看我。”王引生不信,已经两天没吃没喝的老母亲让人端来一碗稀饭,当着他的面喝了下去。这样,王引生稍微宽了点心,恋恋不舍地离开母亲,赶往工地,可就在当天晚上,老母亲离开了人间。正在半途中的王引生闻讯后,明白了母亲的苦心,不禁跪倒在地,仰天长哭。一位伟大的母亲,用生命的最后瞬间,用最悲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建设青藏铁路的支持。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从唐蕃古道,到青藏公路,再到青藏铁路,青藏高原的历史性跨越令世界瞩目。一条象征着现代文明的钢铁大动脉正横空出世,带给神秘而古老的青藏高原新的生机和活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