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巅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巅峰-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况成明在隧道施工前夜不能寐,苦苦寻求破解之法。一天,他突发其想,能不能像供暖一样,将氧气送进施工现场,送进职工的宿舍?如果这样就可以解决缺氧问题。但必须研制出一个巨大的制氧站,像锅炉供应蒸汽一样源源不断输送氧气。他把这一设想告诉了刘应书教授,他们决心在世界上建立首座海拔最高的制氧站。    
    刘应书教授一直潜心研究气体制备和人工气氛环境技术,他冒着健康损害和生命危险,带领课题组人员几次上风火山,采集各种科研数据。结合隧道施工需氧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压吸附,高原低气压直接解吸的变压吸附制氧工艺和“隧道掌子面弥散供氧和氧吧车供氧的新方法”,成功建立了大型制氧站,从而填补了世界高海拔制氧技术的空白。    
    这项成果应用后,施工现场的人随时都可以吸氧,不但降低了成本,施工人员也摆脱了自身重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隧道工程进度比以往提高了3倍,制氧站生产的氧气浓度达到92%以上,完全达到了医用需氧的标准,从而创造了高原病症发生率最低的医疗保障佳绩。    
    为了保证施工和生活用氧,中铁十二局投资800多万元在风火山隧道进口和出口建成两座大型制氧站。    
    在风火山隧道入口处,制氧机生产的氧气通过一条钢管源源不断地输向施工隧道的掌子面。使洞内氧气含量达到了80%左右,工作人员仿佛在海拔3600米左右的拉萨施工。    
    我在洞口时稍微多呆一会,就感到头昏脑胀,但走进风火山隧道内,呼吸要比外面舒畅得多。    
    在已经打通的隧道中间,有一个像电话亭一样的“隧道氧吧”,这个氧吧一次可供8个人吸氧,不断有职工到里面吸氧休息。职工们告诉我,他们工作时如果感到呼吸困难就来这里吸氧,这是他们的“加氧站”。    
    自2002年3月风火山隧道制氧站建成使用后,制氧站每小时可制氧42立方米,能保证2500名职工每天吸氧2小时。这一科研成果在青藏铁路建设全线得到了推广。    
    据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的同志介绍,这种先进工艺和制氧方法,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也将普及应用于机车车厢内的氧生成,保障旅客生命健康、安全。    
    在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越岭地段,中铁十七局工地宿舍内安装供氧管道,晚上睡觉时,职工只要打开氧气阀门,源源不断的氧气就会伴随着他们的呼吸,直到天明。    
    在这个局采访时,指挥长董献付担心我们会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强烈建议去他们的高压氧舱里吸会儿氧,说只要在高压氧舱呆上两个小时,肯定会感到轻松得多。    
    我们走向高压氧舱,从外观看,这个神奇的高压氧舱就像一艘太空船。操作人员告诉我们,氧舱加压供氧之后,就相当于内陆沿海地区的空气环境,能够有效缓解高海拔带来的种种不适。铁路建设者们都把它称作高原“氧吧”,进舱之前,需要把手表、手机、打火机等物品全部留在舱外,以免在高压多氧的环境中引发意外事故。    
    我们每人换上一套纯棉衣服,在操作人员的指引下走进了“太空舱”。    
    氧舱内的布局与飞机机舱相当,共有四个座位,一张小床。每个座位旁都备有吸氧设备。舱外操作人员利用摄像头能够清楚地观察舱内的所有情况,在操作人员的指令下,我们按部就班地享受“高原氧吧”。开始加压之后,大家普遍感觉耳膜阵痛,操作员喊话:“里面有口香糖,每人吃一块,咀嚼、咽口水、捏住鼻子、鼓气,耳朵一会儿就会恢复正常。”我们按指令一步一步做。气压在不断升高,大约20分钟之后,开始加氧。操作员让我们戴上吸氧罩,大口大口吸。为了放松心情,操作员还播放了优美的现代音乐。呼吸着这么难得的氧气,听着轻松的音乐,大家都开始“渐入佳境”,仿佛回到了平原地区。    
    整个过程从加压到降压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压力降下来之后,氧舱门自动开启。从高压氧舱走出来,疲惫感消失了,走路也轻松了许多,心绪一下变得晴朗起来。操作员介绍说,这个高压氧舱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的生命之舱,无论是指挥长还是普通工人,只要需要,都可以进入氧舱,因高原反应引起的脑水肿、肺水肿等严重病人的抢救也都在氧舱内进行。    
    


第二章 以人为本的“第三极”工程三 来自“天堂”的白衣天使

    以人为本,构筑生命安全网    
    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雪域高原修建铁路,国家对建设者特别关怀。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曾培炎多次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孙永福副部长每次到工地检查工作,都把加强生活卫生保障作为重点内容之一。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前夕,孙永福副部长到青藏线调研考察,几件触目惊心的事实,让他深感卫生保障工作十分艰巨,且至关重要。    
    在唐古拉山下的“天下第一道班”,孙永福了解到,在青藏公路改建中,上万名筑路工苦干了12年,有的12年没脱棉衣,12年没洗过澡,12年没回家过一个春节,他忍不住流下眼泪。    
    有一个工程部门,1985年在青藏公路施工时,全处1500人,各种高原病患者就诊7600人次,最高门诊量达到每天180人,发病率为50%,在5月到7月的90天里,仅葡萄糖注射液就消耗了1500公斤,止痛片用掉了13万片。从1981年到1985年,青藏公路在改建的4年中,青海方面上山筑路的共有12000人次,而被治疗过的高山病患者和工程事故伤残人员有129000人次。这些枯燥的数据,展示的却是惨痛的事实。孙永福深深体会到建设青藏铁路的艰巨性,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建设青藏铁路,必须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我们要发展经济,但绝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过去,受经济基础和医疗水平的限制,在青藏公路建设中牺牲了不少战士。今天,我们有条件去保障建设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修青藏铁路,不能像修建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那样,在观念上,在管理水平上,在技术水平上都要提高一步,尤其要提倡以人为本,关心爱护职工,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不能提倡硬拼、死干、不要命的做法。”孙部长在接受我专访时说。    
    为了做好卫生保障工作,孙永福组织召开了多次座谈会,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向他们询问高原病的防治、防护和防范技术,借鉴许多成功的经验,来做好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工作。    
    以人为本,确保高原施工安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孙永福认为,高原施工需要考虑许多特殊情况,不能因循内地铁路施工卫生保障工作的经验,一定要遵循高原特殊环境的客观规律,以现代高原医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他的组织下,铁道部和卫生部制定了《青藏铁路卫生保障若干规定》和《青藏铁路卫生保障措施》两个指导性的文件。就卫生保障专门做出规定,这在中国工程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2001年,青藏铁路工地有1万多名建设者。随着工程建设在全线展开,2003年,全线参建人员已达4万人。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提出了“先生存,再生产”的口号,各参建单位坚持“兵马未动,保障先行”,遵循高原生理规律,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严格的工前、工中和工后体检,在海拔较低的格尔木和拉萨“习服”一周后,才准许到工地劳动。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要求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职工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免费发放防寒用品和抗缺氧药物,强制性吸氧。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志坚说:“青藏铁路建设单位在沿线建立了三级医疗机构。第一级是在每个工程项目部都设立卫生所,职工集中居住,生病后在半个小时内可以得到及时救助。第二级是每个工程局指挥部都设立工地医院,目前仅设备投资就达6000多万元,配有高压氧舱、心电图分析仪、彩超等各种精良设备。第三级是在格尔木和拉萨设立一些定点医院,为山上患病人员抢救开辟医疗绿色通道。此外,还在施工沿线设立了一些医疗派驻机构,这些派驻医院的医疗设备都比各工程局的工地医院要好。如在五道梁、沱沱河设立了三级医院的派驻机构。全线建立一级医疗机构115个,二级医疗机构23个,三级医疗机构6个,沿线建立了10个大型制氧站、25座高压氧舱沿格尔木至拉萨一线排开,上场医务人员680多名,确保高原反应比较强烈的人都能得到有效救治。我们还采取分次体检的办法,严禁高原不适应的人上线,对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坚持每半年体检一次,如果体检不合格立即送下山。针对脑水肿、肺水肿晚上容易发病的规律,我们坚持晚上查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青藏铁路是鼠疫的多发区,防疫部门对这里进行严格疫情监测,采取投药杀鼠、挖防护沟等措施进行预防。”    
    各施工单位建立了严格的卫生保障制度,有些工程单位规定,施工点每抬升100米,职工检查身体一次;职工宿舍供应充足的氧气,每天每人强制吸氧两小时,关键地段的人员每天吸氧8小时;抗高原反应药品分发到每一名参建者手里;在海拔4000米-4500米施工的职工每天劳动不超过4小时,铺轨、打隧道4小时一班……一项项得力措施都在付诸实施。    
    青藏铁路沿线各工地,随处可见高大的彩门、标牌,和多年来全国各地任何大型工程现场一样,书写着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但不一样的是,“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这样的词语销声匿迹了;有“献青春”的字眼,但看不到“洒热血”的词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被“以人为本,保障健康”取而代之。    
    点点滴滴的细节,无不浸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在青藏线上,生命意识的全面渗透和升华,已是今非昔比。建设者们以伟大的奉献精神正为青藏铁路付出大量牺牲,比如健康、亲情、学业、利益等等,但员工的生命被全力保护。从以往强调超越自然的“人海战术”“人定胜天”到如今尊重科学规律的“以人为本”,这中间体现的正是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正是党和政府对广大职工的爱护,正是尊重和体现劳动者人权的巨大进步,正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    
    生命的守护神    
    在青藏线,工地医院是被称作“生命绿岛”,而“白衣天使”就是生命的守护神。他们在恶劣环境中捍卫着“不让高原病夺走一个人”的誓言,让生命阳光洒满雪域高原。    
    40多岁的丁太环,是中铁四局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工地医院护士长。她身材矮小,皮肤晒得黝黑,由于在高原体重急剧下降,瘦削的脸上眼窝深陷。    
    2002年初,当雁石坪工地刚开工的时候,她和另外几名同志作为先遣人员被派去建点。其中包括她在内的4名医务人员负责建工地医院。工地医院驻址选在唐古拉山脚下海拔4700多米的雪域高原“无人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刚来时,周围是一望无垠的荒野,无水无电无取暖设施,连睡觉的地方都紧张,丁太环只得与6名男职工挤在一顶不足20平方米的帐篷里和衣而眠。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丁护士长笑着说:“那时候夜里都不敢出去上厕所,既怕冷,又担心被狼吃了。”在特殊的环境下,丁护士长忘记了自己的性别,这样男女“同居”一住就是17天。    
    同来医务人员有2人发生了严重高原反应,病得不能动。丁太环也有明显的高原反应,但她坚持同另外一名同志开始着手组建医院。他们把带来的几千斤药品一点点从车上搬下来。一天下来,丁太环的嘴唇和眼圈全部发紫,同志们看了都害怕地说:“大姐,你休息休息吧,别把自己也累倒了。”但她根本不听劝阻地工作,直到感觉呼吸困难,头痛欲裂,才去吸口氧气接着干。    
    之后一段时间里,她忍着像带着紧箍咒一样的头痛,在昏昏沉沉中打扫病房、支病床、搬药品、布置治疗室和药房,她把高原反应严重的同时安置在刚支好的病床上,给他们打针护理,没有办公桌,她就蹲在地上,趴在纸箱上配药、写记录,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一次搬药品时,由于劳累过度,丁太环晕倒在地,好一会才醒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