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私家相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邓丽君私家相册-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功的一个通例。邓丽君虽然休学后再没有回到这家女中上学,但这并不妨碍多年后,这家中学将她的照片与歌集收藏起来,作为自己校史的一部分。  1968年穿着大氅在台北东方歌厅登台演出前留影于后台。奔波于各大歌厅演出虽然很辛苦,但她很满足于自己的表演。歌厅的舞台和我们想像的不一样,不华丽也不喧嚣,面带微笑的邓丽君有着少女时期的微微羞怯和快乐。  歌厅的走红使邓丽君的身价迅速上涨,这引起了同在歌厅唱歌的其他女歌星的不满,她们嫉妒这位相貌圆润可人、歌声甜美的“娃娃歌后”。  实际上,开始在歌厅唱歌的那一段时间,邓丽君每天都要承受着其他歌手的排挤,有时,原定让她唱的歌最后却被别人唱去了。每遇到这个时候,和她一起赶场的邓妈妈总是安慰她说,不要和别人去争,你还年轻,受这点委屈算不了什么。而这些歌手,有相当部分都是歌厅老板的女朋友。  渐渐走红的邓丽君有着不少稳定的歌迷,他们通常都会在固定时间来到歌厅里捧场,有时送一些小礼物给她;甚至有些歌迷为了能和邓丽君见面竟然走起了“妈妈路线”,巴结邓丽君的母亲,说要请她们一起吃饭云云。  一身维吾尔族的打扮,准备在“夜巴黎”跳新疆舞。  在东方歌厅的后台留影。  邓丽君在东方歌厅表演《梁祝》之梁山伯,她女扮男装,扮相清秀。少女时代,邓丽君以民谣、戏曲等见长,她字正腔圆,拿捏准确,相当受欢迎。  在台北东方歌厅演唱时的照片。


第二部分:二月黄鹂飞上林: 歌迷小姐二月黄鹂飞上林: 歌迷小姐(3)

  邓丽君在大哥邓长安的婚礼上献歌一首,时年15岁。  或许与邓丽君在歌坛有关,邓家大哥结婚竟也请来了乐队。邓家子女甚多,邓丽君排行第四,与大哥的年龄相差有十岁多。  邓丽君去世后,邓长安曾为纪念妹妹开了一家名为“筠园小馆”的餐厅,餐厅里摆放有四十多张邓丽君生前的珍贵照片和物品,这些照片与物品多半没有在媒体上曝光过;而走进餐厅时,耳边就传来邓丽君的曼妙歌声。  不过这家位于香港的餐厅,由于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邓长安计划关闭,并表示要拍卖邓丽君的那些照片。许多歌迷听说这个消息后,都表示要买下收藏。  邓丽君与妈妈在大哥的婚礼中合影。  邓丽君的父亲邓枢为河北省大名县邓台村人,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而母亲赵素桂是山东省东平县人,原为公务员,他们于1943年结婚。  邓丽君踏入歌坛后,母亲即跟随左右,保护、照顾成长中的女儿,风雨无阻。  据估计,邓丽君去世后,身后遗产约有新台币两亿元以上,由于中年后一直退隐,且表示不参与商业演出,因此没有来自公开演唱所带来的收入。她的遗产多半来自唱片版税,不动产包括位于法国香榭丽舍大道、价值新台币三千万至四千万的住宅,价值一亿七千万新台币的香港赤柱别墅,位于台北市孙中山纪念馆附近的大楼住家则至少价值一千万元;另留有马自达跑车和劳斯莱斯汽车等动产。   因为没有结婚,邓丽君最后的一位爱人保罗没有继承权,而邓父在她之前已过世,所以邓丽君的所有遗产全部由母亲赵素桂继承。邓家以她的这些遗产成立了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出版与邓丽君相关的作品,或扶持乐坛新人,推广音乐教育。  在大哥的婚礼中与儿时玩伴合影留念。  邓丽君与母亲在东方歌厅后台休息时的合照,她依偎在母亲的身上,照片为1968年所摄。  和许多做儿女的人一样,邓丽君最感谢的人就是母亲。1995年5月,邓丽君去世后的几天,邓妈妈在台湾《联合报》上发表了一封信,标题为《邓丽君妈妈一封要烧的信》。       丽君,女儿:   你听到妈妈在叫你吗?妈妈曾一再地叮咛,要把身体保养好,你就是不在乎,又用“已经好多了”来安慰妈妈,唉!现在说什么都已太晚了,妈妈真的气你不听话。   今天是你发生不幸的第七天,也即是习俗中的“头七”,又适逢母亲节,以往你在身边,总会一大早拿一朵白康乃馨,为我佩上,纪念你外婆,又再佩上一朵红康乃馨,再神秘兮兮地拿出早已选好的礼物,祝母亲节日快乐。如果不在身边,哪怕再远再忙,也都会打通电话来贺节,使我不论你在何处,都会感受到那份温馨。   记得,你父亲过世后两年多的一天晚上,你自香港来电话,问我好吗?我奇怪地问你有事吗?你回答说没事。   第二天上午10点多,家里门铃响了,我纳闷地在想是谁来访,打开门吓了一跳,只见你拎着行李回来了,你则调皮地笑着说:“母亲节要给你一个大惊喜。”我才知道当天是母亲节,母女俩过了一个温馨的母亲节。   女儿!你为什么那么不注意自己的健康呢?到今天已是“头七”了,我才开始渐渐接受此无情、残酷的不幸事实。虽在悲痛中,由各界的慰藉,尤其是热忱、执著的广大歌迷们给予的肯定与支持,稍解我胸中的痛楚,但事实毕竟是事实,再残酷也得接受,但愿由于你的不幸,能唤起大家对健康的重视,不再因自己的疏忽,再造成一个家庭的不幸。   今天是母亲节,由悲痛的我,伴你过“头七”,现在轻轻地告诉你:女儿!安息吧!愿你不再辛劳了,你所坚持的信念,大家都也知道了,不要有所牵挂了,你三位哥哥及五弟以及广大的肯定你的支持者,都愿你早日安息吧!   不知道为什么,我胸中总有一团团的痛,这也是我心中永远永远的痛,千言万语也诉不尽,但,女儿,安息吧!             母字              1995年母亲节P34…35  1968年,邓丽君参加歌谣演唱会时的照片。  邓丽君一向以身为中国人为荣,邓丽君的爱国意义上指的多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神州大地。  1968年在东方歌厅演出。邓丽君在东方歌厅与搭档一起演唱台湾民谣。在东方歌厅的演出后台,已是娉婷少女。  在唱片业还不太发达的上世纪60年代,邓丽君的唱片成绩已经惊人,1968年,出道不满两年时间的她前后已经发行了八张唱片。当时的邓丽君还是个童星,她演唱的歌曲还主要是民谣,譬如1968年她就发行了一张《邓丽君台湾民谣·丢丢铜》的翻唱唱片,很符合邓丽君在宇宙唱片公司的风格,歌曲曲目几乎包罗万象:有地方自然歌谣《思想枝》;也有童谣《天黑黑》《丢丢铜》;以及歌仔戏哭调子《三声无奈》,甚至还有《十一哥》《歹歹夫吃抹空》这样的念谣等等。


第二部分:二月黄鹂飞上林: 歌迷小姐二月黄鹂飞上林: 歌迷小姐(4)

  邓丽君最初是在台湾宇宙唱片公司旗下录音出碟。从1967年14岁开始的四年时间里,她推出了原唱个人专辑达20张。这些作品以邓丽君之歌第一集、第二集……第二十集的顺序排列,其中因为邓丽君早年信仰天主教,忌讳13这个数位,所以系列中少了第十三集,总共是19集。此外,唱片的系列号还曾以《台湾民谣》为名发行过。《邓丽君之歌》系列中的第四集曲目变更后,曾经再版过,第八集从缺。  在东方歌厅演唱。  和歌厅的乐手一起合照于东方歌厅后台。  手中怀抱一个胖嘟嘟的婴儿,和这个孩子一样,邓丽君也有一张圆润的面孔。照片拍摄于1969年家中。  在演艺圈蹿红后,邓丽君成为台北各个歌舞厅的当红歌手。演唱带来的收入迅速改善了家庭清贫的状况。1960年,邓丽君一家从屏东搬迁到台北芦洲居住,这是一个一到台风季节就容易淹水的地方,随着家庭经济的改善,邓家又搬迁到了台北市水源路的公寓住宅。在水源路住了几年之后,邓家再次搬迁,到了北投奇岩路一座别墅,不久便把别墅卖掉,重新回到台北市区,暂时赁居于敦化南路的金兰大厦,最后买进了现在的仁爱路四段的一幢新大厦的六楼。  邓丽君周围朋友有一种说法是,“邓丽君整天动脑筋赚大钱,邓爸爸却整天动脑筋打大牌。”  在全家人中,邓丽君与母亲关系最紧密,邓妈妈是个标准的家庭主妇,孩子第一,丈夫第二。今天的邓丽君是成功了,谁知道她妈妈的泪水和汗水流出了多少。  1968年在东方歌厅与乐师及同行的合影。  戴着桂冠的少女邓丽君。  邓丽君为城中一家新开张的餐厅剪彩志庆,时为1969年7月5日。  初时出道成名的邓丽君已经在台北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诸多机构均以邀请到她出席或者剪彩,而引为幸事。而邓丽君似已习惯于这种生活。她时常以少女之心之身奔走于早年的名利场中。世故的时代所需要表达的一切早已扑入毫无防备的少女的世界。但据邓家人称,少时的邓丽君似乎对此并没有什么不适应,反而对此很受用。  邓丽君在台北员林玫瑰中心骑摩托车。台北市的大多街市道路不宽,因此,虽然经济发达起来,但摩托车依然是许多人首选的交通工具,它方便、便宜,又可以有百变造型,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拥有摩托车成为了一种独特时尚。拥有一辆时尚的摩托车就成了当时诸多人的梦想。当然对于邓丽君来说,这样的时尚对她并不成问题。少时邓丽君常骑着摩托车开工。  图片上的邓丽君显得有些古灵精怪。在弟弟邓长禧的记忆中,姐姐显然是最受宠的一个人。她的嘴很甜,很得父母欢心。当然她也如小跟班似的,曾经跟随着哥哥与弟弟们一起爬山上树,以至于被父亲责骂。当然,弟弟也回忆,他们小时候并不认为姐姐唱歌有多好听,反而他还时常可以回忆起来当年姐姐首次登台忘记了歌词的情景。  P40…41邓丽君在台北员林玫瑰中心与儿童们在一起。她的娃娃脸在一群娃娃们中间,似很难令人想到她已是一位16岁的少女。邓丽君从小就有爱心,还会与小孩子们呆在一起,一起做游戏或者唱歌。邓家人称,与孩子们在一起,是邓丽君最幸福的时候。  16岁的邓丽君。  《谢谢总经理》剧照。  1969年拍摄,1970年在港台同期上映的《谢谢总经理》是邓丽君主演的第一部电影,电影有大量的歌唱内容,都是由邓丽君演唱,这也是她的第一个东家宇宙唱片公司为表彰她的唱片都得以大卖而摄制的庆功电影。不过邓丽君却说,她并不中意这部电影的内容。  此张剧照中的邓丽君意气风发,在电影中与帅气的男主角杨洋一起。  邓丽君随《谢谢总经理》一片南下造势,受到了台湾南部歌迷的热烈欢迎,也让她第一次体会到做大明星的风光。16岁的她搭配起当时的偶像男星杨洋,两人拍戏配合融洽,还曾一度传出绯闻,不过随即销声匿迹了。这部片子中有部分歌词是由著名的词作家庄奴作词。这位老人几乎成为邓丽君的专用词家。邓氏一生所唱歌曲有很大一部分源自这位词人。  《成都商报》曾采访过邓丽君的主要词作家庄奴先生,已经82岁的庄奴谈到邓丽君的时候依然非常激动:“在我的印象中,我和邓丽君只见过几次,但我们之间信奉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  邓丽君所唱歌曲的80%都是由庄奴作词的,比如著名的《小城故事》《海韵》等歌曲,庄奴还坦言自己与邓丽君之间有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两人缺了谁都不能造就今天的成就。谈及邓丽君的外貌,他说:“邓丽君并不漂亮,但她有观众缘,站在舞台上,大家就是喜欢她。而且她身上有种淡雅的气质,这和我写的歌里的淡雅的感觉不谋而合,所以才会珠联璧合。”   谈到邓丽君的死,庄奴的神情立刻沉郁起来:“她死的时候我正好在重庆,当时有台湾记者电话采访我,我说了三点。第一,太可惜,她只有42岁,走得太早;第二,当她功成业就、正当享受的时候,却遗憾地离开了我们,这是她最大的遗憾;第三,邓丽君的歌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光声音好,而且她身上那种淡雅的气质将我的歌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当记者问到庄奴最爱邓丽君哪首歌时,庄奴告诉记者:“都喜欢!”   庄奴还与《成都商报》的记者谈到了邓丽君与王菲之异同。尽管王菲的声线其绵长与邓丽君有些相似,而且邓丽君是歌后王菲的偶像已经众人皆知。但庄奴并不看好王菲,觉得她与邓丽君还有不小的差距。“记得有一次台湾地区的音乐人告诉我,王菲的歌声与邓丽君很相似,还把王菲翻唱邓丽君歌曲的唱片专程送给我。我听了之后觉得她还是蛮有特点,但还是不能和邓丽君相比,毕竟邓丽君的歌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二部分:二月黄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