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故宫史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家故宫史料-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管理苏州织造.大理寺卿兼暑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臣李煦谨奏:恭请万岁万安。
  切惟四序云周,三元伊始。臣煦职守在扬,不得与在廷诸臣随班舞蹈,叩贺元旦,合具奏摺恭请万安。俟曹寅回任之日,臣煦即星夜进京,叩谢洪恩,瞻仰天颜,跪聆圣训。
  所有冬笋、燕笋、小菜等件,敬进以表微诚,伏乞睿鉴。臣煦不胜欢忭颂祝之至。
  '宫中.李煦奏摺'
  
  五十八、兼两淮盐课曹寅奏销两淮正杂钱粮文册
  管理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加伍级.兼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臣曹寅谨奏:为遵旨会议奏销钱粮事。
  案照两淮运司每年徵收正杂钱粮完欠数目,题定陆月奏销在案。所有康熙肆拾伍年分盐课钱粮,应臣照例奏销。除各商历年积欠银两,已经臣等钦遵上谕,议于伍年内清补完结,应将完过银数,造入考核册内,另行奏报外,今据两淮运使李斯(亻全)将徵完过丙戌纲、淮南北纲食正杂盐课、摺价、停引等银,并运使节省河饷,分别管收除在四柱总撒相符,造册前来,该臣覆核无异,循例开坐造册,谨具奏闻。'注'
  '内阁.黄册'
  '注'奏销钱粮册从略。
  
  五十九、曹寅奏报雨水收成并请圣安摺
  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十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窃臣包衣下贱,蒙皇上豢养多年,屡沐天高地厚之恩,捐麋莫报。今年銮舆巡幸,复蒙圣恩有加无已,举家妻孥老幼,尽沾雨露。臣自分何人,辄邀如此宠眷。虽粉身碎骨,不能仰报万一,惟有朝夕焚香顶祝而已。
  今年江南、江西、湖广等处,春麦大热。目下雨水调匀,插秧已遍,塘坝有水,秋成可望。运盐河道,各处船只坦行无阻。两淮商民人等,莫不欢欣鼓午。皆云圣驾巡幸,福庇所及,家弦户诵,顶祝天恩。
  全唐诗正趁睛和刷印,众翰林已令散归,咨覆吏部矣。谨此奏闻,伏乞圣鉴。
  朱批:朕安。今岁收麦甚广,各处皆报十分。现近京中雨?时若,未知收成如何也。
  
  六十、江宁织造曹寅奏报盐场清形摺
  康熙四十六年六月二十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窃臣于六月初十日已至仪真掣盐,但因六月内场河浅涸,盐船艰于运行,秤掣无多。目下堵坝蓄水,兼之连日有雨,船只陆续抵所,商民胥悦,江南太平无事。理合具摺奏闻,伏乞圣鉴。
  朱批:今岁北方雨(〃扬〃字之〃扌〃换作〃日〃)顺时,秋田大熟,大约十分收成。但南方亢旱,朕心甚为不安。又闻盗案最多。
  
  六十一、曹寅奏报江南收成并盗案摺
  康熙四十六年九月廿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前具摺启奏,伏蒙御批:今岁闻江南亢旱,朕心甚是不安。又闻盗案甚多。钦此。皇上忧民忧岁,虽在边睡,节风沐雨,犹时时俯念江南,有加无已。臣寅跪诵之下,不胜感泣。臣系包衣之奴,蒙圣恩拔于下贱,参列人群,但臣职司丝盐,不敢越位妄奏。今蒙谕旨,敢不竭诚剖实具以上闻。
  今年自圣驾回銮之后,江浙即无雨,勤工插秧者,皆有七八分收成。或人工不继,未得插秧,后时艺莳杂谷者,皆山田薄田,即丰年亦止四五分收成,值旱未免艰于子粒。然有塘坝及湖河江濡之田。今岁仍然大收。况今年湖广、江西丰熟,米价不致腾贵,江南亦花搭收成,并非荒歉之岁。伏乞皇上为天下苍生,望切少矜宸衷,以宽臣下犬马蝼蚁之私。
  再,盗案原系浙江旧案,鼠窃狗偷之辈。当时匿家光福山中,转攀拿获,自知不免大戮,恐该衙门动刑痛苦,遂妄为大言,使问者不敢施威,以免一时之累。缘巡抚远出苏城,又无老成之官,一时城栅过于严防,以致百姓惊慌。其实不过寻常盗案,并无连海结伙不轨之事。后恭闻皇上圣渝,责地方以不加查察盗案,凡臣民无不欢忭,以为天鉴如临,明洞万里。目下各官知戒,小民俱安堵如常。理合一并具摺奏闻,伏乞圣鉴。
  朱批:知道了。
  
  六十二、江宁织造曹寅奏报自兖至宁一路闻见事宜摺
  康熙四十七年三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蝼蚁下贱,过蒙圣恩,感激涕零,涓涯莫报。臣谨遵圣训,于二月十一日启行,由兖州府中路至江宁,初一日至衙门,谨设香案叩头谢恩讫。所有一路至江宁闻见事宜,谨具摺奏闻,伏乞圣鉴。
  一、平粜事。臣至江宁问颌差六员官尚在淮安,侯总漕桑格回日商议截漕未至。臣访得江宁上白米价一两二三钱以下不等,平常细米价一两以下不等,糙米价九钱以下不等。各米行闻有平粜之恩,凡有积贮,预先争卖,二月之价,比正月一石已跌价一钱有零。漕船一到,则米价必更贱。臣已向总督邵穆布将圣训如价贱商议增减平粜之旨传谕,总督邵穆布欣忻遵领,于初四日赴杭州审事,恐其回日尚远,已选贤能官员在江宁料理。臣衙门米现贮仓廒,即可平粜,俟皇上所遣官至日,臣会同商议,价定节出示平粜矣。所有漕米,俟总漕回日,截漕会商,随时斟酌增减平粜,再当详细奏闻。
  一、百姓情形。臣一路自山东至江宁,俱安生乐业如常,不知何以闾阎下贱尽知皇上平粜之恩,凡臣过处,男女老幼,无不感颂皇仁。行至滁州,闻六合县陈家桥,有盐贩侉汉与百姓争关,地方官随即遣人擒捕五名,其馀尽行逃散。闻总督已严饬汛兵巡拿,此系细小之事,事关盐务,故敢据闻。臣到江宁,访问有自浙江、苏州来者,俱云百姓安堵如常,米价亦不昂贵。无不知皇上为百姓忧水旱,为百姓诛盗寇,宸衷焦劳,恩泽叠沛,尽皆感激,沦肌浃髓。臣随云汝等受皇上如此之恩,知皇上如此为汝等焦劳,何以不踊跃争上钱粮,谨守法度。前年山东饥民,感激皇恩云,宁饿死不做贼。去年之旱,末甚于已前,汝等何以谣言纷攘,不遵法度,以致上干天听,内外不安。汝等如此报答,可谓极尽忠孝矣?所有苏浙之人,尽皆愧悔无语。臣闻得四明山通福建,历来盗贼之巢穴,此辈皆在别省行劫,归藏山中,形迹幽秘,其来已久。以前未尝不犯,问官只问眼前现在之案,不株连根抵,故四明山巢穴,人皆不知。去年为百姓有买米下海之谣,又巡抚中军分兵披甲拿人,致令上下纷扰,故问官详据口供。令蒙皇上差各大臣严审,将来自可穷绝根窝,永无夜警。至于奸僧一念委给?付之事,即如晌马贼歃血拜盟一类,皆由于地方官员柔弱懒惰,诚如圣谕不勤不慎所致。当此天下富强之时,大臣静妥任事,小吏勤慎奉公,何务不办。琐细小事,动辄上闻,或借此掩饰,见其勤劳。或借此密奏,见其亲近,亦未可定。安能逃皇上洞彻万里之明,终于自误而已。所有百姓情形委细,未免字逾常格,臣谨具列奏闻。
  一、臣二月十四日过河间府,夜间大雨,是日惊蛰即闻雷声。京畿麦甚好,山东、江南皆于是日同时雷雨。山东麦长五、六寸,江南麦已长一尺。臣伏思圣谕一字,断绝千古,归语众人,无不惊叹。臣来时蒙圣谕令臣存问原大学士臣熊赐履,已于二月二十日往湖广拜扫,俟其来时传旨。
  臣拟于初四日赴扬州会同李煦商议盐务、织造,及分奏六员官摺事宜。臣回日再当奏闻。
  朱批:知道了。已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必具密摺来奏。
  
  六十三、曹寅奏尚未议定平粜缘由摺
  康熙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于本月初五日至扬州,会同李煦具本条陈盐务三款。十四日总漕臣桑格自浙回至扬州,截留漕米。目下江西、湖广粮船陆续将到,俟督抚审事回日,议定价值,即行平籴。
  钦差六员官因米未至,各向本处采访民情。十六日户部江南司员外郎戴宝亲赍摺子至臣处,命臣转奏所有地方情形。皆系戴宝身诣目睹,臣不敢屡渎天听。谨此具招奏闻。
  朱批:知道了。但不可多事才好。
  
  六十四、曹寅奏请圣安及各地平粜事摺
  康熙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本月十九日,总漕臣桑格已经截留湖广漕米拾万石,停泊各口岸,行文知会六处平粜官员。其余江西三十万石,俟陆续到即便交付,桑格即于本日回淮办事矣。臣衙门之米,亦俟总督、巡抚议有定价,一同平粜。
  江南太平无事,百姓感激圣恩,无不祝颂欢呼。臣已出示详细晓谕。
  今有江宁平粜兵部郎中查尔勤奏摺壹封,理应转奏,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凡平粜官员等,倘有多事者,尔即写密摺奏闻。
  
  六十五、曹寅奏报扬州知府到任日期摺
  康熙四十七年三月廿六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本月廿六日,扬州平粜内阁侍读觉罗塞黑,往兴化、泰州、仪真等处,有奏摺一封。又,镇江平粜户都江南司员外邮戴宝奏摺一封,理应转奏。
  奉旨:特授扬州府知府赵弘煜,已于本月二十六日到任。江宁、扬州俱太平无事。所有江宁正、二、三月阴晴单,恭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晴雨录留中。
  
  六十六、苏州织造李煦奏曹宜奉佛到扬仍著伊往普陀安置摺
  康熙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管理苏州织造.大理寺卿兼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臣李煦谨奏:恭请万岁万安。
  窃松江府平粜户部郎中臣赵德送摺子到臣煦,谨遣家人星赍进呈御览。
  二月十八日曹宜奉佛自张家湾开船,于三月二十八日到扬州,一路平安无事。管理杭州织造臣孙文成于二十九日清晨到扬迎佛,臣煦与曹寅、孙文成商议,仍著曹宜跟随孙文成前去普陀安置佛毕,具摺回奏。
  再,新任扬州府知府臣赵弘煜于三月二十六日到任,理合一并奏闻,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宫中.李煦奏摺'
  
  六十七、曹寅奏闻江宁减价开粜情由摺
  康熙四十七年闰三月十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衙门之米,已于本月初六日出示开粜,比照时价可值一两。臣因仰体皇上爱民至意,减价八钱,巳经平粜。穷苦百姓,一斗、数升,远近争买,无不欢欣踊跃,感颂天恩。督抚之米,因各处米价未定,尚未开粜。
  今又有镇江平粜户部江南司员外郎戴宝奏摺一封赍到臣处,理合转奏,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六十八、曹寅奏陈浙江审张廿一案由摺
  原附康熙四十七年闰三月十二日开粜摺内
  浙江审事略:
  浙江所审之案,张廿一、张廿二,即江南获解之张君玉、张君锡。廿一妄称总爷,廿二自称二爷。又有陈天祥、王文秀、王公亮妄称将官,施尔远称施先生,又称军师。又有未获之叶天祥,妄称先锋。此辈无知之徒,自称此等名色,其实每人名下率领不过五、六人,六、七人不等,其余或被捉挑行李,或雇跟随服事,多系误入。其所称朱三太子,不过借端煽惑,恐吓愚民。一时受刑,辗转胡扳,究竟供称某人与朱三太子往来,某人系朱三太子不离左右,与供其所居门面楼房如何,其人年纪面貌如何,有子若干?及提到细问,总属不符。
  再,奸僧一念尚未拿到,止获一念之父蔡得道及徒弟左旋、乾修、智觉等,并一念窝家董春园在案讯究。究竟始末,亦系借端煽惑,恐吓愚民,遂其劫掠。惟扳出去年江宁已获盗犯叶伯玉等供称,系宁波人,昔年在苏州会着濮尔柱、席文贤,即有异谋,相约同起。叶伯玉等即四处纠合,因至京师,形迹彰露,被人首告,一齐逃散。东游西走,后居江宁,去年事犯。叶伯玉等商谋,原在七、八年前,而奸僧一念与张廿一等实非同党。
  所有浙江三年前已犯之案何子奋者,自称系朱三太子之次子,当时官员懦弱,含糊不审,昨与叶伯玉等对面称之为二世兄。其朱三太子,一名禾老先生,在洞庭山吴楚山家住最久,后有董载臣者带往山东,又后有俞祥麟者带往霍山。平时有濮尔柱同行,今有曾文成者,知其踪迹,带彼往捕矣。
  又扳出京口镶红旗朱兆奇与子朱英到案,其人会大六壬数,曾与起数。又扳出镇江洞然和尚者,搜有铁锏弹弓等物,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