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此同时,邓尼茨迁下令建造同类型的较小的300 吨潜艇,即XXIII 型潜艇。这种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时速达12 海里,可以直接在英国海岸的浅海区域作战。
  尽管德国的工厂自1943 年以来遭到了盟军越来越厉害的轰炸,这种新型潜艇的建造计划大体上还是完成了。1944年平均每月建造19.5艘潜艇,18374 吨。与以前相比,1941 年为16.3 艘,13142 吨;1942 年为19.9 艘,16380吨。
  但就这样,邓尼茨还嫌速度慢,不能马上派上用场。他要求他的工程师们在造出新潜艇之前,必须尽可能提高原有潜艇的战斗力。
  瓦尔特工程师不负主子的重望,他向邓尼茨建议,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可在潜望镜的深度进行充电,也就是说,在水下航行时用柴油机通过一根管子吸进对其驱动所需的空气,柴油机的废气也同样通过一根能伸出水面的管子排出。潜艇上装了这两根可伸缩的管子设备,就使潜艇成了真正的水下潜艇了。它们根本不必再浮上水面,因而再也不会被最危险的测位器,即雷达测位器探侧出来。正是这种雷达侧位器首先使潜艇战破战。
  邓尼茨喜不自胜,重新燃起潜艇战制胜的希望。一次会议上,海军设计处的人请邓尼茨给这种“通气装置”定个名称。正当他搜肠刮肚苦苦思索时.一位正患严重感冒的参谋打了个响亮的喷嚏。不知这位老兄是没带手帕还是设想到用手帕,用力把鼻涕吸了上去。这一不雅举止倒使邓尼茨茅塞顿开,觉得这颇像潜艇柴油机的吸气管,于是,他当即拍板,给潜艇的这种新设备定名为“SCHNORCHEL”即“鼾声”的意思。邓尼茨可能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一创作已成为现在各国潜艇通气装置以及类似这种设备的专称。
  自1944 年春天起,德国所有的老式潜艇都装上了通气装置。同年6 月,邓尼茨下令,“原则上不再允许没有通气装置的潜艇下海”。
  装有通气管的潜艇能够紧靠来往运输比较繁忙的沿海一带进行隐蔽作战,所以战果又有所扩大,可是并不显著,只是潜艇的损失明显减少。
  不久,新型潜艇投入战斗。一艘××Ⅲ型300 吨的小型潜艇闯入英国东海岸福思湾,在五月岛的东南击沉两艘商船。这艘潜艇艇长洋洋得意他说:“这是一种在海岸附近短期作战的理想潜艇。快速,灵活,升降简便,被雷达测定和受攻击的面积很小。敌人只觉察到有艘潜艇在这里,但无法确定潜艇的位置。”
  新型潜艇的出现,加之U 艇的新装备——改良过的电波探侧仪、声控鱼雷、飞机的诱饵以及强有力的对空武器,所有这些都如行将熄灭的蜡烛一般,给了邓尼茨最后的一点光彩和最后的一点希望。
  他现在孤注一掷,继续潜艇战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牵制盟军的大量兵力”,使之不能腾出更多的力量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夺取波罗的海的入海口和实施所有大规模丙栖作战计划。总而言之,邓尼茨是想用他的潜艇来延缓德意志帝国的灭亡。他就像一个行将输光了的赌徒,欲罢不能,时刻幻想着能够出现奇迹,而不惜冒倾家荡产的危险。
  盟军的反潜力量已今非昔比,开始由守势转入进攻。随着U 艇到大两洋出击的次数越来越少,盟军几支专门对付U 艇的舰队越发接近比斯开湾的外侧,到“狼窝”附近打击U 艇。
  盟军舰艇与飞机密冈协同,展开了一场卓有成效的反潜战。当U 艇在夜间俘起准备充电时,往往会被飞机的远距离雷达捕捉,频频遭到飞机呼来的水上舰艇的攻击。而邓尼茨手中的支援飞机却所剩无几,德国空军也爱莫能助,自顾不暇了。
  英国海军的警戒机用深水炸弹、火箭弹、音响鱼雷等新技术武器,夜以继日地攻击U 艇。7 月,盟军猎“狼”大获全胜,仅一个月就击沉19 艘德国U 艇,击伤3 艘。
  皇家海军夜间摸到法国洛里昂港布设水雷,使出入艇库的德国潜艇到了家门口都不得安宁。一次,一艘巡航归来的U 艇,在乐队鸣奏的欢迎曲中触雷沉没。不知是为了表示哀悼,还是为了示警,德国人在它沉灭之处竖上一个奇特的红色标记。
  8 月1 日至2 日仅两天时间,又有4 艘U 艇先后被盟军飞机或飞艇击沉。邓尼茨好不心疼,下令召回在比斯开湾内外航行的所有U 艇,暂停出击。
  9 月初,部分U 艇装备了新式设备和武器,邓尼茨又来了精神,居然解除了不许U 艇出击大西洋的禁令。两批26 艘U 艇纷纷驶出“狼窝”,沿西班牙海岸潜航,前往大西洋寻打猎物。
  可是,邓尼茨万万没想到,盟军防御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其速度之快,效果之大,几乎是意想不到的。凡是德国潜艇有的新式武器和设备,盟军舰机均有,包括音响鱼雷;而盟军有的新式武器和装备,它们却没有。
  出击大西洋的战果甚微,虽然先后与盟军ONS—18、ON—202 护航运输队交手,可只击沉3 艘护卫舰,6 只商船;而在9 月和10 月两个月中,至少有25 艘U 艇被击沉。
  新型U 艇陆续驶入大西洋。11 月份,共击沉6 艘2.3 万吨商船,12 月份击沉7 艘4.8 万吨商船,这两十月里,U 艇则损失了16 艘。
  眼看U 艇每况愈下,邓尼茨的意志逐渐消沉下来。不久前,他还以为自己的潜艇定能重整旗鼓。现在,他明白了,U 艇的守势已不可逆转。什么新型U 艇和新式武器都来得太晚了,在它们装备潜艇部队之前,就会有成百上干名德国青年丢掉性命,上百艘U 艇沉入海底。
  他再度下令放弃大西洋的作战。这等于是在向希特勒暗示:如果没有XXI型U 艇的就役和德国空军的支援,根本无法进行潜艇作战。
  更令邓尼茨不安的是,英国突然改变了密码,致使德国B 机关无法译读。这将意味着,从今往后,他的潜艇要与比它强大数倍的敌手打一场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对盟军来讲,获得德国U 艇的密码本和密码机,这大概是这场反潜战中最大的战利品了。
  1944 年6 月的一个深夜,装有通气管的“U505”号潜艇缓缓驶出洞库。码头上灯光昏黄,冷冷清清,没有乐队,没有鲜花,也没有年轻漂亮的姑娘,只有几个艇员的家眷哭天抹泪地为它送行。
  艇员们并排坐在湿漉漉的甲板上,仰望星空,黯然神伤。目前能够生还的官兵只有70%,此去凶多吉少,也许就是永别了。
  21 日,“U505”号潜艇进入佛得角群岛附近海域,浮到水面上任太阳烘烤。
  兰格艇长接到“U66”号潜艇的密电,自称几天前在西非海岸一连击沉5艘商船,虽然盟军在那里的反潜舰只云集,可是由于它装上了通气管,成了见尾不见首的“神龙”,盟军的雷达根本无法捕捉到像通气管头部那样小的目标。他们一看到波浪间胃出水泡或小水柱就投炸弹,结果,那些倒霉的喷水鲸鱼屡屡挨炸。
  “U66” 艇长的得意之劲跃然纸上。兰格妒火中烧,随手将电报扔到一边。
  日已西斜,天边似有一星微小的闪光,越来越近,看起来更像是一只大鸟,了望哨正在那儿捉摸不定呢,紧接着便传来一阵嗡嗡的声音。
  “一架反潜飞机!”了望哨惊恐万状地大叫起来。
  “战斗警报!紧急下潜!”兰格大声喊道。
  不等“U505”下潜到安全深度,飞机便直冲过来,投下一串深水炸弹。耐压内壳出现裂口,海水味啼地涌进机舱。
  “浮出水面!全体穿上救生衣!主机全速运行!”兰格气急败坏地一连下了三道命令。
  兰格急忙爬上舰桥查看潜艇伤势,甲板被扭曲得歪七扭八,一大块外壳不翼而飞,艇尾拖了一条宽厚的油迹。右舷不远处,飞机的残骸清晰可见。飞行员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与潜艇拼死相斗,兰格不禁打了个冷战。
  艇员们七手八脚,好不容易铆好了耐压壳体的破洞,“U505”好歹能下潜了。
  忽然,声纳兵在潜艇的前方听到了螺旋桨的噪音,接着,左舷和后尾部都听到了螺旋桨的噪音,不好,潜艇已陷入敌舰的包围之中。
  “鱼雷攻击准备!保持潜望镜深度!减速!”兰格的话音未落,四周便响起了一连串的爆炸声。这是“刺猬”弹的爆炸声,它们只有在命中潜艇时才会爆炸。
  “U505”紧急下潜到大约50 米的深度,飞机投下的无线电浮标响个不停,带有通气管的“U505”号艇逃身无术了。
  无线电浮标是美国新研制的潜艇探测装置,由水中听音器和无线发报机两部分组成。飞机可在怀疑有潜艇的海域投下若干浮标。一旦浮标入水,听音器便自动开始发出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碰到潜艇的艇身便反射回听音器,然后由浮你的无线电发报机将此自动传输到飞机上。这样,空中驾驶飞机的飞行员便会知道潜艇的位置、航向和时速。他可以朝目标投掷深水炸弹,同时呼唤其他舰艇赶赴这一区域。
  几颗深水炸弹在“U505”的近身爆炸,潜艇疯狂地摇晃起来。闻讯赶来的“查特林”号驱逐舰朝下潜点投下12 枚深水炸弹。几秒钟后,海水像发生地震似地向上剧烈翻腾,只见炸伤的“U505”号潜艇破水而出,四周迸起一团团雪白的浪花。指挥台和艇首出入口盖打开了,德国艇员倾巢而出,纷纷跳海。
  驱逐舰长命令接舷小组立即出发去抢潜艇。他们乘坐的摩托艇像条破水飞行的箭鱼,冲向团团打转的潜艇。接舷小组的人员登上舰桥,顺着出入口的扶梯,飞快地下到艇内,有的闯入无线电室找到了密码本;有的将德国人打开的通海阀重新拧死;有的到处寻找TNT 炸药。潜艇艇长发出弃艇命令时,通常都会采取炸艇措施。很快,他们找到了14 包炸药。奇怪的是,德国兵根本就没有点燃引线。
  “查特林”号押送着“U505”号潜艇,胜利返回百慕大海军基地。
  这是一次值得骄傲的漂亮仗。它使盟军不仅掌握了德国潜艇的性能,而且还搞到了德国人的密码本和密码机,从而对德国潜艇群的活动更是了如指掌。然而,邓尼茨却始终蒙在鼓里,不知道“U505”号潜艇失踪的真相。
  当历史的一页翻到1944 年时,第三帝国的末日已指日可待。1944 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为解放法国和攻入德国本土扫清了道路;同年8月,苏联波罗的海舰队攻入波罗的海,德国北部和东部漫长的海岸线失去屏障,暴露无遗;9 月中旬芬兰投降,从而使德国设在芬兰湾的封锁线不攻自垮。1945 年1 月12 日,苏联红军突破德国的东线,进入西里西亚,随后,挥师抵达库斯特林附近的奥得河中段和法兰克福。4 月,英军兵临汉堡和不来梅城下,美军进抵纳粹党召集大会的所在地纽伦堡。4 月25 日下午,美军第69步兵师的巡逻部队与苏联第58近卫师的先遣部队在柏林以南75英里的易北河会师。德国南北交通被拦腰切断。希特勒困守柏林,四面都是盟军重炮的隆隆声。
  “兵败如山倒”,德国军队在非洲、在欧洲大陆节节败退,大西洋战役己毫无意义。邓尼茨寄予厚望的XXI 型电力发动潜艇虽已造出126 艘,但只有两艘下水。由于潜艇基地及其训练新潜艇场所的一一丢失,德国海军不可能迅速和大量地建造并使用潜艇了。虽然,此时邓尼茨手里已有463 艘潜艇,可惜为时已经太晚,陆上的德军已被彻底击败。
  邓尼茨暗叹大势所趋,回天无术,只有让他的潜艇勇士们各自为战,继续战斗下去。
  “对盟军来说,陆上作战的胜利正是适得其时。如果再迟几个月的话,新型的U 艇部队将占压倒优势。”一位德国潜艇艇长如是说。
  1945 年4 月28 日,邓尼茨驱车从普伦到莱因斯贝格,向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了解军事情况。
  沿途街道挤满了从德国东部尚未被苏联人占领的那些地区朝西方逃亡的难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孩子哭,大人叫,一幅凄凉景象。
  邓尼茨的小汽车非常缓慢地在逃难的人群中穿行。天上飞掠过几架盟军的飞机,一阵扫射,难民们死的死,伤的伤,人们惊恐地扑倒到路边的濠沟里去躲避。邓尼茨闭上了眼睛。
  纳粹德国发动的这场战争,不仅给别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也给德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这真应了中国人的一句俗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莱因斯贝格的最高统帅部里,邓尼茨见到前来视察的希特勒,不禁大吃一惊,希特勒的健康情况就像德国战局一样,彻底垮了。他的脑袋微微晃动,左臂无力地低垂着,手颤抖不停。他的面容惟悴,好像一下衰老了许多。他精神恍惚,眼里偶尔射出一种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