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的目光转向奥金莱克,只见他一板一眼地说道:“是的,我们当然要在马特鲁同敌人交战,但不是死战,仅仅是牵制。战斗结局难以预料,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说着,总司令的声音变得沉重了,“我最担心的是,马特鲁的部队会被包围。因此,我命令你,霍姆斯将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围困在马特鲁,里奇将军下达的在马特鲁坚持到底的命令作废,如果马特鲁之战进展不顺,第8 集团军即向阿拉曼撤退。”
  “是,司令,我明白了。”霍姆斯满怀信心地回答。
  在座的众军官不禁为总司令捏了一把汗。他们在沙漠中作战已久,知道退守阿拉曼继续战斗,是需要极大勇气才能做出的决定。1941 年,韦维尔的参谋人员经过论证后提出,如果轴心国军队进抵马特鲁,英军便不得不放弃埃及了。当时韦维尔将军也接受了这个建议。可是现在。。
  军官们交换着眼色,似乎在问:他能行吗?
  无穷无尽的辎重车、卡车、坦克在海岸公路上隆隆行进,扬起的滚滚沙上,把一切都笼罩起来,车辆两旁,三三两两的士兵跟随前进,他们灰头土脸,衣衫不整,但秩序还算井然,只是神情黯然,精神不振。列兵古迪夫身旁的一辆指挥车上传来伦敦BBC 的广播:“。。英国第8 集团军已放弃马特鲁,向阿拉曼防线撤去。”
  “嘿,中尉,听,在说我们呢,”古迪夫兴奋地拍了拍马斯中尉的肩头,
  紧跑几步,竖起耳朵听下去。
  “该防线起自地中海,延伸40 英里至卡塔腊洼地的盐碱滩,堪称沙漠马奇诺防线。在这种独一无二的沙漠地带,没有开阔的翼侧可供隆美尔迂回其装甲部队。‘沙漠之狐’隆美尔必将在阿拉曼这个铜墙铁壁面前碰个头破血流。。。”
  指挥车开远了,古迪夫稚气的脸上满是欢乐。“听见了吗?中尉?阿拉曼战役肯定是我们在沙漠里的最后一仗了。多好啊!战争一结束,我就要回苏格兰看妈妈去。我到这里甚至没来得及和她告别。”
  马斯听着,默然一笑,没有答腔。
  “哎,中尉你说,阿拉曼防线是不是很坚固壮观?条件能好一些吧?”古迪夫显然还沉醉在幻想中,不住嘴地问道。
  “小伙子,不要太天真了,”中尉一撇嘴,“那里同我们以前的几道沙漠防线一样,不过是一片贫瘠不堪、空无一人的沙漠而已。”
  “可是,我们的广播不是这样说的。。,”古迪夫还要争辩下去,被马斯打断了:“那是宣传,知道吗?宣传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武器,目的是给公众一个持久深刻的假象,保持国内士气高涨。懂吗?”
  看着古迪夫一脸茫然的样子,马斯笑了,友好地拍拍他,说:“好啦,不要多想了,你的任务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其他是头儿考虑的事。”
  伦敦这篇广播宣传稿的另一个听众是隆美尔。他对此深信不疑,英军肯定要在阿拉曼决一死战了。于是他将进攻推迟了24 小时,以便准备更充分一些,这样就使奥金莱克赢得了一天时间。此刻他对时间比对坦克更需要。他用这点时间加强了阿拉曼的阵地工事,调来了更多的部队。
  与此同时,奥金莱克也在准备应付可能的失败。6 月30 日,他命令霍姆斯去后方组织尼罗河三角洲的防御;第二天他发布命令:必要时从阿拉曼撤退。他认为,在目前这种条件下,在阿拉曼下达“不许撤退”的命令,既残忍又愚蠢。毕竟,他除了担任第8 集团军司令外,他还是中东英军的总司令,必须从全局考虑问题。第8 集团军必须保留下来,因为为了赢得战争胜利,波斯湾的石油比埃及更重要。
  部队部署停当,奥金菜克在他紧靠前线的司令部里等待着隆美尔的进攻。6 月30 日晚,他电告伦敦,预料敌人主攻方向将在阿拉曼与巴布尔卡塔腊之间的地带,因此英军配置在中央靠右的地域对付进攻。与此同时,他给部队发报指出:“集团军司令估计,今晚敌人如未进攻,它也必定会在明晨一早发动攻势。。兹命令所有部队从今晚半夜起即准备应战。”
  德国非洲军作战命令将开战时间定在7 月1 日凌晨3 点。
  “乖乖,我们的司令简直是料事如神,”战斗打响后,古迪夫对他的总司令佩服得五体投地。
  7 月1 日,午夜过后3 小时,德国步兵、机枪手和第90 轻装甲师的士兵重新爬进自己的卡车,编成宽阔的队形,向阿拉曼发动了进攻,目标直指英军防线右翼。他们计划突破这一地段之后,第90 轻装甲师便向北扑向海岸,截断阿拉曼英军。然而,一场沙漠风暴使他们迷失了方向。德军像没头苍蝇一样,慌乱中正好闯入英军的防御阵地,右翼南非旅的猛烈火力铺天盖地而来,打得第90 轻装甲师抱头鼠窜,溃不成军。隆美尔不得不投入仅有的一点后备队,并亲自驱车上阵,重新组织进攻。在隆美尔的威逼下,德军向阿拉曼以东发起了冲锋,英军的猛烈炮火从四面八方袭来。只听一声凄厉的呼啸声,一颗炮弹刚好在离隆美尔小车6 米的地方爆炸,猛烈的气浪将他们掀出车外,他的随从在密集的炮火下,发疯似地挖着坑。在以后的3 小时里,隆美尔一行一直躲在这坑里动弹不得,无法前进,也无法下达命令。
  夜幕降临,炮火也渐渐稀疏下来,拜尔林探头探脑地爬出坑外,回身一招手:“可以了,司令,出来吧。”话音未落,只听空中一声炸雷,拜尔林本能地一缩脖,怎么?又开炮了?接着一场大雨倾盆而下,泥泞的道路使他们的车辆无法开动。不久,无休无止的空袭也随之而来了。
  非洲军仅剩下37 辆坦克,而第90 轻装甲师只有正常兵力的1/6。隆美尔仍命令这个师重新发动起进攻。天亮前一小时,第90 轻装甲师疲惫不堪的步兵们在没有任何炮火掩护的情况下,又恪尽职守地开始了一次新的进攻,但仅仅前进了2000 码就被英军势不可挡的炮火和机枪扫射阻止住了。他们简直是乐不可支地往回撤去。这些士兵此刻最想要的不是食物,更不是胜利,而是睡眠,香香甜甜的一次睡眠。
  7 月3 日,隆美尔在各地的进攻都遭到了挫折。自加扎拉之战以来,隆美尔的部队已连续作战5 个星期,其间没有休整,没有补充,战斗力不断减弱。而英军开到阿拉曼之后则补充了两个师的兵力,运达前线的坦克和大炮也越来越多,其抵抗没有垮下去,而是变得强硬起来。据此,隆美尔决定暂停进攻。战场的主动权就这样落到英军手中。
  当晚,奥金莱克给部队发了一封电文予以鼓励:“从总司令到第8 集团军全体将士,干得好!这是令人愉快的一天。坚持下去。”
  从此,德、意军与英军展开拉锯战。奥金莱克不断向敌人发起进攻,尤其是进攻意大利人,取得了可观的战果,气得德国人大骂:“意大利人应该尝一尝皮鞭的味道,6 辆英军坦克就围歼了特兰托师的整整一个营。这个该死的民族应该全部枪毙,而我们仍旧得为他们打仗。这些家伙在完蛋之前全部变得很胆怯。这真是一个奇耻大辱,我们为总司令不得不和这样的部队合作感到遗憾。”
  英军的这些有限进攻给隆美尔带来极为严重的战术后果。它使德军装甲军团失去平衡,并把隆美尔计划用来作为进攻用的库存汽油和弹药也耗尽了。
  “俾斯麦将军,我不能让意大利这头蠢驴把我的家当一点点耗尽。不能再等了!我命令你部——第21 装甲师于明日中午向英军防线发起进攻。你过来看,”隆美尔将俾斯麦领至巨大的阿拉曼地图前,继续布置道:
  “你的任务是切断阿拉曼那个防御坚固的‘盒子’,然后加以突破,继而将其全部摧毁。有什么问题吗?”
  “恐怕英军的大炮是我们难以通过的一关,”师长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你放心。这就是我选定正午发动进攻的原因。这时沙漠上一切东西的轮廓都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和高热中闪烁和融化,再好的炮手也无法瞄准目标。此外,我已同空军指挥官瓦尔道说好,进攻发起的同时,轰炸机也将轰炸英军炮兵,为你扫除障碍。”
  “是,司令。”隆美尔的一番话,增添了俾斯麦的勇气。他感觉到了司令的一片苦心,同时也意识到,德军的境况确实很危急。
  7 月13 日中午,进攻开始,一切按计划进行,轰炸机一顿打击,英军的炮兵真的哑巴了。俾斯麦的坦克开始摇摇晃晃地前进。隆美尔手持望远镜,一直目送他们远去。突然,一阵古怪的旋风在灌木丛之间旋转,转瞬间就变
  成时速70 英里的狂飘,搅起几百万吨滚烫、细小的黄沙,铺天盖地地卷过沙漠,队伍很快被吞噬了。
  “这该死的风暴,又来了。副官,马上备车,我要去前线。”隆美尔大叫道。
  小车开出很远了,依然是遮云盖日的漫天黄沙,能见度只有3 码远。隆美尔什么也看不见,不得不返回司令部等待消息。
  “报告司令,第21 装甲师已抵达卡萨巴以南的一个高地,俾斯麦在等待奇令的指示。”下午5 点,副官向隆美尔报告着作战进程。
  “混蛋!还等什么?为什么不继续前进?”
  “他们说没有空军的掩护无法前进。瓦尔道说,需要有司令的进一步的命令,空军才能行动。”
  隆美尔气得两眼直冒金星,这帮白痴,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什么。他们难道不知道兵贵神速这个浅显的道理吗?捱到天黑,就更无成功的希望了。
  最后,6 点30 分,瓦尔道第二次派轰炸机发起攻击,坦克这才又向前推进。不久,俾斯麦收到隆美尔措辞坚决的电文:争取在今天夜里到达阿拉曼以东的海岸公路。俾斯麦苦笑着,唉,司令,谈何容易哟。
  第21 装甲师的一个步兵营在坦克的掩护下,进至英军的铁丝网面前。靠着工兵的几把钢丝钳,好不容易清出一条狭道。这时差不多已经天黑了。突然,德军坦克掉转了方向,它们的弹药和汽油都消耗完了。只见一名上尉一跃而起,跑到离他最近的一辆坦克旁边,企图阻止它后撤。一发反坦克炮弹飞来,击中他的脖颈,他倒下了。深夜,这个营原路撤回。
  天黑了,隆美尔颓丧地抱头而坐,两眼失神地望着前方。墙上的挂钟。。。。。。地敲了10 下。参谋长拜尔林推门而入,轻轻走到他身旁:“司令,第21 装甲师来电,请求撤迟。”说着,将一份电文放到他面前。隆美尔无精打采地瞟了一眼:。。进攻终于失败。。
  隆美尔的表情越来越严峻,终于,从紧绷的嘴里蹦出几个字来:“我对这次进攻所抱有的全部希望都令人悲痛地幻灭了。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却让他们吹了!”
  轮到英军反攻了,很快,两个意大利师崩溃了,英军的战术十分清楚,隆美尔17 日摸黑给他的妻子露西写道:“敌人正在把意大利军队一个接一个围歼掉,这样一来,我们德国军队的力量将会变得极为单薄,从而无法抵御他们的进攻。为此我真想痛哭一场。”
  隆美尔对阿拉曼防线的进攻确实是失败了,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承认奥金莱克“对于兵力的运用颇有技巧,从战术水准上来说,是要比里奇高明得多了”。奥金莱克以他的战略头脑,大将风度以及出色的指挥技艺终于在阿拉曼站稳了脚跟。尽管他在7 月的苦战中损失了1.3 万人,但毕竟达到了阻止德军前进的目的。
  奥金莱克此刻成为唯一的敌友双方都大加赞赏的英国将军了。然而,正当奥金莱克率领第8 集团军与隆美尔展开血战并获取胜利的时候,有一个人对奥金莱克大为不满。他在伦敦唐宁街10 号狭小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激动地对接替迪尔的新任帝国总参谋长阿兰·布鲁克大声喊着:“中东的75 万士兵现在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不作战?”
  他就是刚在议会受到不信任动议的抨击、好不容易才将自己解脱出来的丘吉尔首相。
  布鲁克艰难地替奥克辩护着,指出他目前的困境。他严肃地告诉首相:“目前奥克的任何一点草率从事,都会使我们失去埃及。望首相冷静考虑。”
  丘吉尔停住脚步,拿出雪茄烟,用颤抖的双手将它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他这样恼怒奥克,原因很复杂。议会里的危机虽然过去了,但他这时的政治地位极其虚弱,公众的不满仍在增长,此时他急需一场辉煌的胜利抹去他在人们心目中的不佳形象。在他看来,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抵不过在加扎拉的惨败和托卜鲁克投降的耻辱;隆美尔毕竟还站在埃及的大门口,北非局势并未发生决定性改观。
  7 月中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