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前期文学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文学史-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德国第一部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对德国17世纪诗歌的发展起了积 

极的作用。 

     格里美豪森的《痴儿厉险记》是17世纪德国文学中最有价值的作品, 

通过痴儿的眼光来揭露士兵的暴行,并与基督教教义进行对比,表现了 

宗教思想的没落,同时用浪漫手法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法国文学 



     16世纪法国文学的主流,是文艺复兴思想在文学上的反映。这个时 

期的人文主义文学继承了中世纪繁荣的市民文学,并有所创造。1515年 

在法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年代,弗朗索瓦一世登上王位,标志法国文 

艺复兴的开始。他很有教养,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 

的传播以及新的价值观念的确立。15世纪末,在意大利影响下,人们开 

始钻研希腊文学和哲学,毕代(1467—1540年)、拉缪(1515—1572年)、 

杜尔奈伯 (1512—1565年)还有拉伯雷是最早的人文主义者,致力于古 

希腊作品的翻译。其中毕代从弗朗索瓦一世获得了建立法兰西学院的许 

可,以研究希腊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为主,和保守的巴黎大学相对抗, 

而且毕代在那里教授希腊文、拉丁语、哲学及人文科学。不久以后,弗 

朗索瓦一世又特许这些学者有进出他的图书馆的权利,图书馆在枫丹白 

露。教会和巴黎大学仇视新思想,迫害人文主义者。1546年里昂的语言 

学家、印刷商多雷(1509—1546年)被处绞刑和火刑。国王的姐姐纳瓦 

尔的沙龙聚集了许多人文主义者和诗人,保护他们免受天主教的迫害, 

因为其中有许多人是新教徒,而且还经常探讨文学问题。王权的支持极 


… Page 32…

大地促进了文艺复兴在法国的发展。 



      (1)诗歌 

     这是个抒情诗繁荣的时代。维庸被认为是最早的优秀抒情诗人,法 

国文艺复兴的预言者。 

     维庸幼年丧父,由一个教士纪约姆·德·维庸收养。他就姓这位教 

士的姓,在修道院长大。1452年在巴黎大学获得相当于硕士的学位。 

     在大学里,他过着放浪生活,纵情狂欢,沉湎于享乐,喜欢危险的 

游戏。他被控谋杀,被驱逐出巴黎,圣诞夜回来,盗窃财物后又逃离巴 

黎。在这之前发表诗作《奶》。1451年入狱,放出,又入狱,判绞刑, 

又被救,被驱逐出巴黎10年。主要作品有《大遗嘱集》、《小遗嘱集》。 

他的作品主要格调是充满了欢乐气息,有时也非常悲观,隐藏着一颗敏 

感的心,对生活的痛苦有一种绝望。在《小遗嘱集》里他诅咒生活,经 

常攻击神父,但他是基督教徒,经常思考最后的审判,对死亡有一种持 

久的好奇心。在许多诗里,他都用一种非凡的表达能力表现这样的主题: 

他为他生活短暂而哭泣 (因为经常被判死刑),为浪费青春而后悔,并 

羡慕他有钱的朋友。有时他的作品是严肃的,悲伤的,甚至很忧郁,但 

充满了讽刺。如他的名句是《往日贵妇谣曲》中一再重复的“去年的雪 

如今安在?” 

     维庸的诗发自灵魂深处,深刻优美,表现的真情深为人们赞赏,有 

一种无法压抑的天才。而且没有任何一种抒情诗比维庸的诗更富有个人 

色彩和普遍意义,作品的价值是跨越时空的。 

     在文艺复兴之前,法国诗歌的整体水平距民歌不远,形式狭隘,结 

构复杂,风格完全以自然见长,无艺术又无理论。文艺复兴之后,法国 

诗歌才变得不一样,有了很大发展,而且在赞颂生活和自然的美方面比 

意大利更完善。 

     16世纪上半叶诗歌没有太多变化,直到修辞派的出现。人们一直认 

为,这些修辞派的作品是文字游戏,许多都是“应制诗”。但应当承认, 

修辞派对语言的作用有相当的认识,他们认为诗的价值在于语言的运 

用,对法兰西诗歌语言的纯洁作出了贡献。 

     克雷曼·马罗(1496—1544年)是当时的重要作家。他是“修辞派” 

宫廷诗人让·马罗的儿子,但很少受其父的影响。他很早就发表了篇幅 

很长的诗 《朱庇特的神箭》,这是为庆祝弗朗索瓦一世结婚而作。可以 

看出,他熟读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和法国中世纪名著,后来逐渐受文艺思 

潮的影响,尝试过各种形式的诗体,表达更加清晰生动,脱离了修辞派 

的痕迹。1526年,他因在四旬斋期食肉犯禁被捕入狱 (这是因为他得罪 

了情妇而被她告发),写成了著名的《致理昂·雅梅的诗简》,呼吁好 

友营救他。还有讽刺诗 《地狱》,把监狱比作地狱,抨击了黑暗的司法 

界。出狱后袭父职,任弗朗索瓦一世的侍从。在这期间他校订的《玫瑰 

传奇》出版,他的诗集 《克莱芒的青少年时代》问世,又整理出版了维 

庸的诗集。1534年,他受巴黎新教徒骚动的牵连,逃往意大利。1536年 

获赦回国。1539年,他翻译了基督教经典《赞美歌》30首,由于译文被 

新教徒采用,他再次获罪,流亡瑞士,最后死于意大利。马罗一生写了 

大量短诗,有诗简、哀歌、短歌、即兴诗、讽刺诗等。他的诗充满幽默 


… Page 33…

气息,有一种民间的流畅,在形式上仍忠于14世纪的风格。但他的幽默 

缺乏深度,诗作经常流于轻浮,尽管如此,马罗在文学史上仍占有重要 

地位。 

     莫里斯·塞夫是里昂派诗人的重要代表。他模仿彼特拉克进行创作, 

深受古希腊诗人品达罗斯的影响。他是一个喜欢孤独与沉思的诗人。1544 

年发表了一首长诗,在诗中几乎用了品达罗斯诗中所有象征手法来表达 

他的爱情,主要是爱情带来的欢乐和痛苦。他的诗风格庄重,形式严谨, 

词藻华丽。 

     当时一些人文主义者和诗人聚集在女诗人拉贝(1524—1566年)的 

里昂家中,组织文社,称为“里昂派”。拉贝多才多艺,精于剑术、骑 

术,喜欢冒险。传说她曾女扮男装随王室军队出征。她有一部散文体的 

谈话录《疯狂与爱情之辩论》。其主要作品有3部哀歌和23首十四行诗, 

1555年以《里昂路易斯·拉贝作品集》为名出版。诗的内容主要是歌颂 

爱情,真挚细腻,在法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当时诗人、作家用希腊拉丁文写作成为一时风气,到了16世纪下半 

期,龙萨和杜伯莱出来主张用法国语言写作。他们认为用古人的语言写 

作是无法超越古人的艺术水平的,只能开出些“萎败的花来”,但单凭 

自然也不能够产生艺术杰作。他们发誓要发扬光大法兰西语言,提高诗 

歌的水平。于是六个人文主义作家、诗人和他们老师希腊语文学者多拉 

共七人组成了七星诗社。这六个人是:彼埃尔·德·龙萨,卓阿金·杜·伯 

莱,雷米·贝洛,安东纳·德·巴依夫,明都士·德·缔亚尔,爱缔缔 

安·若岱勒。 

     七星诗社的宗旨是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并以此为借鉴,他们认 

为模仿是创造的源泉,同时对法国诗歌进行革新。  1549年,杜伯莱发 

表了有名的宣言《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代表七星诗社的主张。这 

篇宣言是由诗社的诗人共同商议并由杜伯莱执笔写的。《宣言》号召人 

们丢开法国旧诗的体裁,努力学习希腊罗马的悲歌、颂歌、赠诗、田园 

诗、喜剧、史诗和意大利十四行诗,认为法兰西语言完全可以象希腊语、 

拉丁语一样写出杰作(尽管当时法语还是一种比较粗俗的民间语言), 

但也承认法兰西语词汇需要加以丰富,提出向希腊和拉丁语假借词汇, 

把旧字改造成新字,创造新词等办法来“发扬”法兰西语,决心把法语 

诗提到拉丁语希腊语写的诗同样重要的地位。而且诗人的灵感是被上帝 

激发的,是一种心灵的颤动,写诗必须有语言为依托,发誓要为法国建 

立一个文学而奋斗。随后,龙萨又发表一系列文章著作,进一步阐述他 

们的理论。此后,他们致力于丰富法语词汇,不仅从希腊语、拉丁语借 

词,还从方言和土语中寻找新的词汇。龙萨和杜伯莱还尝试各种体裁的 

诗,寻找一种富于韵律的诗的节奏。七星诗社的宣言是法国文学史上第 

一篇文学流派的宣言,具有进步意义,他们为法国诗歌指出的发展方向 

是完全正确的。他们的创作实践的贡献,在于把十四行诗引入了法语, 

而且发扬光大了亚历山大体,使之成为一种英雄史诗体。他们在诗的句 

法、章法、韵法、音律方面,为法国新诗奠定了基础。 

     彼埃尔·德·龙萨(1524—1585年)是七星诗社的代表,贵族出身。 

从少年时就出入宫廷,是太子侍童。  1540年因病耳聋,从而粉碎了他 

从事外交和军事的梦想,只剩作为宫廷诗人的道路。他刻苦写诗,决心 


… Page 34…

以诗成名。他的父亲把他安置在巴黎,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人文主义学 

者、作家,又刻苦钻研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希望从古代诗人那儿汲取灵 

感。  1550年他发表《颂歌集》4卷,一举成名。  1552年,《龙萨的 

情歌》问世,共收入183首十四行诗,表达他对意大利姑娘加桑德的爱 

慕。  1555年发表《情歌续集》。 1556年又发表《情歌再续》,歌唱 

的是对一位年轻的乡村女子玛丽·杜班的怀恋之情。还在1555至1556 

年发表一系列《赞美诗》,1558年至1563年间发表了若干政治诗歌《演 

说诗》。1572年发表仿荷马史诗之作的长诗《法兰西亚德》。他的老师 

多拉说他会成为“法兰西的荷马”,但此诗未完成。后来又发表《给爱 

兰娜的十四行诗》,是他情诗中的精品。龙萨是七星诗社的倡导者,是 

法国最早用本民族语言而不是拉丁文写诗的诗人,而且还成为桂冠诗 

人。他的诗在欧洲宫廷传颂一时。他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有抒 

情的天才,但并不真的会写史诗,在长篇模仿古希腊罗马史诗方面他失 

败了,但他的各种短篇却有许多完善佳作。他的《颂歌集》是从希腊诗 

人品达罗斯那获得启示。他还模仿过阿那克瑞翁和彼特拉克,也学习过 

贺拉斯。他的十四行诗发展了同意大利不同的节奏,其中韵节的交替是 

他创造的,并很快成为一个普遍的法则。他还运用希腊、罗马人的诗的 

格式,创造出许多新词句,丰富诗的语言。他在诗中歌颂生活、自然、 

青春、爱情,有时缺乏真诚,过多注重形式,有些诗篇幅冗长。他一般 

都从古代神话中汲取题材,也讨论哲学问题,但思想都是借来的。作为 

宫廷诗人,他还写了一些政论诗,关心新、旧教之争,在《关于时代灾 

难的时论诗》 (1562年)中,他呼吁停止宗教内战。他的传世之作都是 

爱情诗,他在爱上玛丽·杜班之后,爱情诗变得动人自然多了。龙萨在 

当时声誉卓著,塔索还曾拿《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前几章请他指教。但 

他不被古典主义者理解,在他死后,声誉一落千丈。但19世纪浪漫主义 

又恢复了他的地位。他的诗工整秀丽,在文采方面有所创新,情景交融, 

很受浪漫派诗人的推崇。下面是他著名的爱情诗一首: 

              悼玛丽之死 



         就象看到蔷薇枝头,在五月里, 

         那青春的鲜花,朵朵含苞初开, 

         黎明在破晓时用露水去灌溉, 

         使天空也嫉妒它鲜艳的丽色; 

          它使庭院和树木充满了香气, 

         在它花瓣里休憩着优美和爱, 

         可是,想不到酷暑和暴雨袭来, 

         花瓣片片零落,它竟枯萎而死。 

         你的娇滴滴的青春也是如此, 

          当天和地都在赞颂你的美丽, 

         死神攫去了你,你已化成了灰。 

         这满壶的牛奶,这满篮的鲜花, 

         还有祭奠之泪,全都请你收下, 

         让你生前死后都象一朵蔷薇。 

     杜伯莱 (1522—1560年),是七星诗社另一个重要诗人。他很早就 


… Page 35…

成为孤儿,在他学法律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