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作为一种灵性的修持。比方说,你必须在很警觉和诚实,才能发现你的自我价值感是否受限于你所拥有的东西。有没有一些东西会触发你一些微妙的重要感或是优越感?缺乏某些东西,是否会让你觉得逊于他人,因为他们有的比你更多?你是否会不经意地提到你所拥有的事物或是炫耀它们,好增加你在他人眼中的自我价值,或是让你的自我感觉比较良好?当别人的东西比你多,或是你失去了贵重财产的时候,你是否会觉得怨恨或愤怒,而且你的自我价值好像有些缩减了?

  遗失的戒指  29

  当我以前在做咨询师和灵性老师的时候,一个星期有两次会探望一个身患癌症的女人。她大约四十多岁,是个学校的老师,医生说她最多只有几个月可以活了。在探访中,有时我们聊上几句,但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静默地坐在一起。当我们静坐的时候,她第一次瞥见到她内在的定静。之前在担任学校老师的忙碌生活中,她从来不知道它的存在。

  然而,有一天,当我到达的时候,她却是在一个非常不安和愤怒的状态。〃发生了什么事?〃我问。原来她的钻石戒指不见了,对她而言,那是极具金钱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她确信是一个每天来照顾她几小时的女看护偷去的。她说她不理解怎么会有人如此冷酷无情,居然对她做这种事情。她问我,她是该当面质问那个女人,还是立刻打电话叫警察比较好。我说我无法告诉她该怎么做,但是我要求她去发掘:那个戒指或是任何其他的事物,在她人生的这个阶段,到底还有多重要。〃你不了解,〃她说,〃这是我祖母的戒指,我以前每天都戴着它,直到我生病手太肿了戴不下为止。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戒指而已,我怎么可能不生气?〃

  她反应的快速以及语气的愤怒和防卫性,都显示了她无法有足够的临在去审视内在,而把她的反应和事件分开,并且观察两者,她的愤怒和防卫显示了她的小我还是经由她在说话。我说,〃我要问你几个问题,但你不要现在就回答,试着在你的内心寻找答案,我在每一个问题之后都会稍停一会儿。当答案浮现时,它也许不一定以话语的形式呈现。〃她说她准备好洗耳恭听了。我就问,〃你是否了解有一天必须要放下这个戒指,而这一天也许很快就到来?你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准备好放下它呢?当你放下它的时候,你会变得更少吗?这个损失会缩减你的本质吗?〃在最后一个问题结束后,有几分钟的沉默。

  当她再度开口时,脸上带着微笑,而且看起来很平静。〃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了解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起先我到我的心智里去寻找答案,我的心智说:'是啊,当然你被缩减了。'然后我再问我自己,'我的本质真的被缩减了吗?'这次试着去感觉,而不是思考这个答案。突然间,我能够感受到我的'本我'(I am…ness),我以前从来没有感觉过。如果此刻我能够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它,那么我的本质就应该丝毫没有被缩减,我现在还是可以感觉到它,很平静但是非常地鲜活。〃

  〃那就是本体的喜悦,〃我说,〃你只能经由不在心智里的状态中感受到它。本体只能通过感受来体会,不能通过思考。小我无法知道它,因为小我就是由思想所组成的。你的戒指,其实真只是你脑袋里的一个思想而已,可是你把它和你的本我感觉混淆了。你以为本我,或是本我的一部分在那个戒指里面。〃

  〃无论小我寻求什么或是执着什么,它们都是本体的替代品,而小我无法感觉到本体。你可以珍惜并喜爱一些事物,但是一旦你执着于它们,你就知道这是小我在作崇。其实你不是真的执着于某件事物,而是执着于一个思想,这个思想有着'我'(I,主词)、'我'(me,受词)或是'我的'在其中。当你能够真正地接纳一个损失时,你就超越了小我,而你的本质,也就是本我(意识本身)就出现了。

  她说:〃我现在终于了解耶稣说的一句话了,以前一直不懂;'如果有人拿了你的衬衣,就连外衣也让他夺去。'〃

  〃对啊,〃我说,〃这并不是说你不该锁上你的大门。它的意思是:有的时候,放下一些事情其实比维护它或是抓住它来得更有力量。〃

  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周,她的身体逐渐衰弱,但是她愈来愈有光彩,好像光已经从她内在透出来了一样。她把很多东西都送人了,有些还给了那个被她怀疑偷了戒指的看护。每送走一样东西,她的喜悦就更深,当她的母亲打电话通知我她过世时,提到了在她死后,他们在浴室的医药箱里面找到了那个戒指,是那个看护归还了戒指呢,还是它一直都在那儿?没有人知道。但是我们知道的一件事就是:生命总是为你提供对你意识的进化最有帮助的经验,你怎么知道这是你需要的经验呢?因为这就是此刻你正在经历的。

  那么,一个人对他拥有的东西感到骄傲,或是对其他比你拥有更多的人感到不满,就是错误的吗?一点也不是。骄傲感,或是想要出类拔萃的需求,以及因为〃比人家多〃而加强了自我感或是〃比人家少〃而缩减自我感,这都不是对和错的问题,它就是小我罢了。小我并不是错的,它只是无意识而已。当你观察到你内在的小我时,你已经要超越它了,不要太认真地看待小我。当你侦察到自己内在的小我行为时,请微笑。有的时候你甚至会大笑起来。人类怎么可能被它欺骗了如此之久?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小我是无关乎个人的,它也不代表你是谁。如果你认为小我是你个人的问题的话,那不是更多的小我罢了。

  所有权的错觉  32

  〃拥有〃某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将一些东西变成我所拥有的(我的),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站在纽约的街头,指着一座摩天大楼说:〃那栋楼是我的,我拥有它。〃你不是非常有钱,就是你有妄想症,要不就是骗子。无论如何,你是在述说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这个念相和〃大楼〃这个念相合而为一了。这就是所有权的心理概念运作的方式,如果大家认同你的故事,你会有一个签署的文件来证明他们的认可:你是很有钱的。如果没有人同意你说的故事,他们会送你去看精神科医师:你不是有妄想症,就是有强迫说谎的倾向。

  在这里,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无论人们同意与否,你要辨识出:这个故事和组成这个故事的念相与你是谁完全无关。即使人们同意这个故事,最终它还是一个幻相。很多人一直到了死亡迫在眉睫,外在的事物开始瓦解时,才了解到:没有任何事物和〃他们是谁〃的本质有关。当死亡临近时,这整个〃所有权〃的概念终究显得完全没有意义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也了解到,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更完整的自我感,但是他们真正在寻找的本体,其实一直都在那里,只是大部分时间都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同(其实最终就是他们对心智认同)而被遮盖了。

  〃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耶稣说,〃天国将是他们的。〃〃灵里贫穷〃是什么意思?没有内在的负累,没有认同。不认同于任何事物,也不认同于任何让他们有自我感的心理概念。〃天国〃又是什么呢?就是当你放下认同而成为〃灵里贫穷〃的人时,你会有的那个简单但是深远的本体的喜悦。

  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和东方,弃绝所有世俗的财产,一直都是一个古老的灵修传统。然而,弃绝财产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将你从小我中解脱出来。小我会试图借由认同于其他的事物,而维持它的生存。比方说,它可能会认同于这样的一个心理形象:我超越了对物质世界所有的兴趣,所以我比其他人更为优越,而且更有灵性。有些人虽然弃绝了所有俗世的财产,但他的小我却比一些百万富翁还大,如果你拿走了一种认同,小我很快地会找到另外一种。小我基本上不在意它认同的到底是什么,只要有身份就可以了。反消费主义或是反对私人财产制也不过是另一种念相,另一种心理的立场,可以用来取代对财产的认同。经由这些念相,你可以视自己是〃对的〃而其他人是〃错的〃,我们接下来就会探讨到,〃让你自己对而其他人错〃是小我主要的一个心智模式,也是无意识的一个重要形式。换句话说,小我的内容可以改变,但是让小我存活下来的心智结构却永远不会改变。

  有一个无意识的假设是:经由拥有权的幻相而认同于某一物件那个外在看起来坚实而永续存在的物质性的实体,会赋予你同样坚实而永续的自我感。这最适用于建筑物,尤其是土地,因为土地是你认为唯一可以拥有而不会被摧毁的。拥有某个物件这个概念的荒谬性在土地上尤其明显。当年白人入侵的时候,北美的土着们觉得〃拥有土地〃这个概念完全不可理解,所以当欧洲人让他们签署几张纸,使他们丧失了土地的时候,对他们来说也是同样地不可理解。他们觉得他们是属于土地的,但是土地不属于他们。

  小我通常是把〃拥有〃等于〃存在〃(being):我拥有,所以我存在(I have;therefore I am),所以我拥有越多,〃我〃的存在就越多,小我经由比较而生存,别人如何看待你会变成你看待自己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住在豪宅里,或是每个人都很有钱的话,你的豪宅或财富就再也无法加强你的自我感了。你可能到时候会搬到一个简单的小屋,放弃你的财富,重新获得身份:视你自己(同时在他人眼中)为比较有灵性的人。别人如何看待你变成了一面镜子,告诉你:你是什么样以及你是谁。小我的自我价值感,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受限于别人眼中的你价值。你需要别人来给你一个自我感,而如果你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大多数的人都是把自我价值等同于你有多少和你有什么,而又无法超越这个集体迷思的话,你终其一生都注定会去追求一些事物,无望地在那里寻求你的价值和完整的自我感。

  你如何放下对事物的执着呢?试都别试了,这是不可能的,当你停止在事物中寻找你自己的时候,那个对事物的执着自然而然会消失。与此同时,只要觉知到你对事物的执着就可以了。有时你不会意识到自己对事物的执着(认同),直到你失去了它们,,或是面临失去的威胁。如果那个时候你生气了,或者开始焦虑等等,那就表示你对它们是执着的。如果你觉知到自己认同于某个事物的话,那个认同本身就已经不完整了。〃我是那个觉察到自己有执着的觉知。〃这就是意识转化的开始了。

  欲求(wanting):〃需要更多〃的需求(the meed for more)。

  小我认同于拥有,但是它在拥有中获得的满足只是相对肤浅而且短暂的。在它之内深藏着一个不满足感,不完整感,匮乏感。〃我所拥有的还不够。〃而小我真正的意思是:〃我还是匮乏的!〃

  如同我们所见,〃拥有〃这个概念,是小我创造的幻相,为的是要给自己一个坚实而永续的感觉,好出类拔萃,显得与众不同。既然你无法在〃拥有〃当中找到自己,那么在小我的结构之下,还有一个更强大的驱动力:〃需要更多〃的需求,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欲求。如果没有〃需要更多〃的需求的话,小我是无法长存的。因此,〃欲求〃比〃拥有〃更能让小我长存。小我想要〃拥有〃(have),但是它更想要〃需求更多〃(want more)。所以〃拥有〃所带来肤浅的满足感,总是会被更多的欲求所代替。这里谈的是心理上的〃需要更多〃,也就是说,需要更多的东西让小我来认同。这是一个有瘾头的需要,不是真正的需要。

  有些个案中,小我的典型特征:心理上〃需要更多〃的需求,或是匮乏的感觉,会转移到身体的层面,而变成无法满足的饥饿。暴食症的患者常常故意让自己呕吐,以便能够继续吃,其实饿的是他们的心智,不是身体。这种饮食失调的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只要他们能够不去认同他们的心智,而去和他们的身体有所联结,同时感觉到身体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小我心智的假需求。

  有些小我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继而以残忍无情的手段和决心来追寻他们目标成吉思汗,斯大林,希特勒,就是几个特别著名的例子。然而,在他们欲求能量的背后,产生了一个同样强度的对抗能量,最终导致他们的衰败。同时,他们造成了自己和其他很多人的不幸,或是说(在这几个著名的例子中),在人间创造了地狱。大多数的小我有着矛盾的欲求,它们在不同的时候需要不同的东西,或是根本不知道它们要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