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1-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321-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资本主义国有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也是垄断资本的一种重要的运行方式。它的产生,一是通过国家采取“国有化”政策,用高价收购或其他补偿方式,把私人垄断资本收归国有。二战后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就曾掀起过“国有化”的热潮。二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拨款,直接兴建新企业。比如战时国家兴建的军事工业、国家投资兴建的新兴尖端技术工业以及大量的基础设施等这样一些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或不愿投资的行业均属这一类型。    
    2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    
    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又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垄断资本又一种重要的运行方式。这种结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这是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也称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它产生的途径:一是通过国家购买私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票;二是原有的国有企业进行重组,吸收一部分私人垄断资本的投资加入;三是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联合投资兴建新的企业。    
    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的这种结合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国家用较少的国有资本直接参与私人企业,从而控制较大量的私人垄断资本的经营活动,大大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又可以使私人垄断资本直接利用国有垄断资本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甚至可以得到更多的政府优惠,从而有利于其获取巨额垄断利润。    
    (2)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比较低级的形式。在这种结合方式中,国家对私人垄断资本的影响是从企业外部施加的,是间接进行的,比如: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或购买产品、国家通过财政手段向私人垄断企业进行补贴、国家通过金融手段向私人垄断企业提供支持、国家通过实行“经济计划化”和社会福利政策来干预和影响社会经济运行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实现了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和干预    
    1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目标    
    资本主义国家对其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目标是维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对其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包括:    
    (1)发挥国有经济成分的作用,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的条件,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并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国有经济成分的作用具体包括承担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建设,投资开发和推广高新科技,向私人企业采购、定货以促进其发展等。    
    (2)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运行。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    
    ①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为了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其主要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付、税收、公债等。财政政策可以有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选择,它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并进而影响整个经济运行。    
    ②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为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由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的决策行为。其主要政策工具包括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等。货币政策的选择上也有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之分。与财政政策不同的是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这个中间环节间接地影响社会总需求水平,进而影响整个经济运行的。    
    ③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条件和发展需要所拟定的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技术、资本积累、外经外贸等方面的内容。这是一种调节总供给的政策。    
    ④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是国家对收入分配领域的干预,指为调节收入分配格局而对工资、利润和其它收入形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调整。如通过法律规定最低工资标准、通过税收调节收入水平、工资和物价管制等。    
    ⑤社会福利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即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社会福利措施,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福利补贴和社会救济。其目的在于使劳动力再生产得到一定的社会保障,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安定,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3)通过立法、行政措施干预经济运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行政、立法手段来干预经济,既有为配合经济手段实施而采取的行政、立法措施,也有直接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反垄断法等。    
    (4)通过经济计划进行调节。资本主义国家也实行程度不同的计划调节。当然,其计划调节是建立在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基础上,对私人企业没有行政约束力。计划调节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计划本身是预测性、指导性的,计划的主要作用在于向企业传递信息,并借助一整套经济杠杆和法律体系的配合,引导企业适应国家计划的要求。    
    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等的不同,各国所采取的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点、手段、方式也会有差别,从而形成现代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    
    3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内容    
    通过上述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各种形式,可以归纳出这种干预的主要内容:    
    (1)规范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保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    
    (2)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影响收入分配,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持社会稳定。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一)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    
    1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    
    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越出一国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分工关系。    
    生产国际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越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这是生产社会化在国际范围的表现。    
    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而生产国际化则是商品经济、生产社会化越出国界的结果。    
    2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    
    资本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基础上的。它以国际分工为纽带,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媒介,把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密切地联系起来。在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都推动了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早在16世纪上半期“地理大发现”之后,资本主义生产由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促进了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西欧殖民主义者用暴力手段和超经济强制手段,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开采矿山、建立种植园,形成了早期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与之相适应,一种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这种分工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工具的飞跃性发展和在垄断基础上产生的资本输出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并最终形成了以宗主国和殖民地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80、9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发展,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生产国际化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现代科技革命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生产力进一步突破了国家的界限,使科技发展和生产进一步国际化;产业资本大规模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兴起,使得企业内部和部门内部的分工发展成为国际专业化分工;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发展成为以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殖民体系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的国际分工体系,发展中国家日益被卷入世界工业分工体系。上述过程充分表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但我们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当今世界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    
    (二)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1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扩展主要表现为资本的国际化    
    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表现是资本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是与生产国际化同步发展起来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生产国际化是生产力的国际扩张,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构成整个经济生活的国际化。    
    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动因。为了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资本必然要越出国界,在国际范围内运动。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资本国际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2资本国际化的三种表现形态    
    资本国际化有三种表现形态:    
    (1)商业资本国际化。资本主义在进入垄断阶段以前,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商业资本在国际流通领域内的活动,形成商业资本的国际化。二次大战后,随着部门内分工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商业资本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借贷资本国际化。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借贷资本为主体的资本输出迅速增长,形成借贷资本的国际化。二次大战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规模有了惊人的增长。    
    (3)产业资本国际化。产业资本国际化是在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国际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产业资本越出国界从事跨国生产,是资本在直接生产领域走向国际化。战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国外直接投资急剧增长,产业资本国际化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产业资本国际化意味着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扩大了国际范围的积累能力。    
    3资本国际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扩展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表现在:    
    (1)垄断资本借此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了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垄断资本的势力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加强了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剥削和统治。    
    (3)加大了资本输入国在经济上甚至政治上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性。    
    (4)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交流。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合作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    
    随着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各国资本积极向外扩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争夺世界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等领域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分配和重新分配高额垄断利润的关系,而这种高额垄断利润的分配,只能按照各垄断资本集团的资本实力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实力进行,即按照资本的力量对比进行。    
    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实质上是以维护本国垄断资本利益为基本内容的既斗争又联合的关系,而实力是分享利润的基本原则。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下,资本的实力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