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继妃 作者:彩田(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07-13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继妃 作者:彩田(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07-13正文完结)-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妈妈口口声声说那如意是七姑娘亲口许给她的……”语气里的不相信谁都能听出来。
  大太太似乎这才反应过来:“说得也是,那白玉如意何等珍贵,若不是老太太,谁舍得拿出来赏人,除非澜姐儿脑子坏掉了,才会许给王妈妈一个奴才!”
  “太太明见万里!”吴妈妈见诱导有效,先适时拍了个马屁,然后接着说道:“我瞧着,王妈妈像是有些咎由自取,儿子管不好不说,还老迈昏庸,胆大糊涂,这种奴才留在身边,早晚给主子惹事!这次可不就连累了我们怡宁居。”又把老太太叫了怡宁居所有仆妇去看王妈妈受刑的事备细说了一遍。
  大太太气得胸口一起一伏,狠狠一拍桌子。“这个老……”妖婆这两个字总算没有说出口。她怎么也是当家主母,婆婆实在太下她的面子了。可婆婆毕竟是长辈,不孝,可是列入十恶的大罪。偏偏婆婆又德高望重,出了名的精明厉害,便是搬出太后来也压不住她。
  大太太憋着一口气,只好把王妈妈当成了替罪羊,好一通大骂,才算出了口气。王妈妈是李妈妈举荐的人,连带着李妈妈也被大太太骂了一顿。
  李妈妈低着头,不敢有一句辩驳。看向吴妈妈的眼神更见怨毒,吴妈妈却安之若素。一山不容二虎,她与李妈妈的矛盾属于不可调和型,打击王妈妈就是打击李妈妈,吴妈妈这个老江湖怎会放过这种机会。何况,最近七姑娘帮了她一个大忙,天大的人情不能不还。
  原来前几日三少爷承宗身边一个贴身小厮的父亲身染恶疾,三少爷便把他打发回去侍奉汤药,他的身边也就出了缺。三少爷老成持重,大太太又是一力扶持,这些大太太的心腹们哪个不知道。贴身小厮相当于内院小姐们的大丫头,与主子日夕相见,同进同退,感情自然格外亲厚。这么一个有前途的职位,自然人人争抢,竞争十分激烈。
  吴妈妈有个年龄相当的侄子,本来待在回事处,那也算个不错的地方。但人往高处走,吴妈妈就起了心思将侄子送到承宗身边。偏巧李妈妈又来与她作对,向大太太推荐了自己的儿子,两个人明里暗里不知斗了多少个回合。大太太在两个心腹之间取舍不下,干脆发了话,让承宗自己决定,看上谁就是谁。
  雨澜知道这件事后,主动写了一封信给三少爷,推荐了吴妈妈的侄子,三少爷二话没说便答应下来。
  之后,雨澜十分巧妙地叫吴妈妈知悉了事情的始末。吴妈妈震惊玉雨澜心计手腕的同时,也重新审视了她在杨府里的潜实力,不要说雨澜在老太太面前越来越有脸面,光是她和三少爷这份深厚的姐弟之情,也够吴妈妈掂量一番了。
  二少爷和三少爷谁是龙谁是虫别人不知道,吴妈妈却一清二楚,以三少爷的资质,将来是必成大器的。
  吴妈妈也就不再犹豫,接过了雨澜抛出的橄榄枝。
  雨澜的目的她很清楚:大房里的庶女,若是没有一个可靠的人,时不时在太太面前帮衬着说句好话,那日子可就别想过舒坦了。
  她是大太太心腹中的心腹,利益高度一致,让她背叛大太太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不损害大太太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偶尔帮衬一下雨澜,卖一个人情给她,吴妈妈是做得到也愿意做的。
  怡宁居里正鸡飞狗跳,一个小丫头忽然掀了帘子闯了进来,看见这种气氛,立刻低眉敛眼,小心翼翼地走上几步,禀道:“回事处传进话来,说慈宁宫里来了位公公,想要见见太太。”
  大太太“嚯”地站了起来,亢声问:“在哪里?”
  小丫头战战兢兢地回答:“在外院西花厅。”
  大太太再没空理会王妈妈的事情,带着吴妈妈就去了外院西花厅。一个身穿八品太监服色三十多岁的中年中人,正坐在花厅里吃茶。杨家规格高,老太爷身边就有皇上赏的太监服侍,传旨的、办事的,外院里头经常有太监进进出出的,平时也就一个普通管事坐陪。
  见大太太进了门,管事行了礼避出去,中年太监上来与大太太见礼,却是大太太认识的,慈宁宫里的一个小管事——葛文忠,在太后面前还算得脸。
  见了礼重新落座,大太太就客客气气地问:“葛公公光临寒舍,不知有何吩咐?”
  葛公公常年侍奉太后,自然知道面前这位太太不但夫家显赫,本身就是皇太后的亲侄女,在大太太面前是一点都不敢造次,恭谨地道:“小的这次前来,是奉了太后口谕,请太太明日去一趟慈宁宫,有要事相商。”
  大太太不由一阵诧异,太后没有儿女,向来最疼她这个侄女,她也是三不五时地去慈宁宫问安。现在太后病着,她去得就更勤了,前儿才进宫问过安,这到底是有什么要事?专程派了太监来传唤!
  大太太细细回想近几次与太后的见面的情形,一时也没个头绪。
  葛太监传了话,还要回宫履旨,大太太挽留几句,就封了厚厚的红包,吩咐管事送出府门。回了怡宁居,大太太思量着太后召见的事情,就有些心不在焉。王妈妈的事情也就撂开了手。
  作者有话要说:

☆、政治联姻乱点鸳鸯
  第二天,大太太早早起身,吃过早饭,按品大妆,先回明了老太太,这才带了吴妈妈,乘了二人抬的竹轿,绕到西华门,按照规矩递牌子请见太后。
  不一会就有小太监前来引路,由西华门进入紫禁城。紫禁城里,文官下轿、武将下马,大太太也坐不得轿子了,便随着小太监一路踽踽而行,一路上宫宇重重、龙楼凤阁、天家气象、气势恢宏。
  大太太每个月总要进几次紫禁城,但是每次仍然会被它的浑厚威严所震慑,吴妈妈就更不用说了,一路上低眉顺眼,连眼皮都不敢抬。
  过了太和、保和、中和三大殿,进入乾清门再往里走就是内廷了。紫禁城里自是规矩森严,大太太虽贵为皇太后的侄女,也是规行矩步,一步不敢踏错。终于到了慈宁宫,小太监将她引入西暖阁。
  正统皇帝的嫡母——慈孝皇太后正半躺在大迎枕上,眼睛微闭,脸上一团青白之色,几天没见,皇太后的病似乎又重了几分。大太太的心就不由得往下一沉,她是真的关心姑母的病情。
  慈孝皇太后是长兴侯府嫡长女,德高望重,在朝野之中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她自幼聪慧敏达,熟读经史,十四岁嫁给太宗皇帝,在太宗皇帝夺得帝位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称其为女中豪杰丝毫不为过。只可惜一生未尝生育一子半女。
  七年前太宗皇帝暴死,连遗诏都没来得及留下一封。朝廷内外一片混乱,太宗的皇长子早殇,养在慈孝皇太后膝下的皇二子又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朝中便有几位搞政治投机想博出位的奸佞小人上书请皇次子登基,由慈孝太后垂帘听政,处置军国大政。
  慈孝太后却深明大义,采纳了内阁几位老成持重的阁老的建议,力挺皇三子即位,也就是当今的正统皇帝。慈孝太后的做法赢得了朝野的一片赞誉之声,也赢得了正统皇帝发自真心的尊敬和感激,皇帝自此待她有如生母,对她言听计从。
  正是在她的极力倡议下,当今皇上的嫡长子才才能被册立为太子。
  大太太不敢多看,双膝一曲跪了下去:“臣妇叩见皇太后娘娘,愿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你来了?不要多礼了,快起来吧。”太后疲惫地睁开双眼,慈和地笑笑,气息微弱地说道:“你过来,坐到姑姑身边来!”皇太后一生未曾生育子女,对她这个娘家的侄女也就格外的亲厚,大太太对皇太后的孝顺也是发自真心。
  大太太答应着,依言坐在金漆绘彩的凤榻上,却只敢将半个屁股坐实了。太后拉着她的手,声音慈祥:“我这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恐怕已经没有几天活头了!今天让你进来,是有话想和你说!这件事情,我反复思量了好久了。”
  大太太眼睛发酸,泪水已遮住了双眼:“太后娘娘的病不打紧的,您只要放宽心思静养些时,很快就会大安的。您有什么话,只管吩咐,不管多难办,臣妇都算肝脑涂地也一定为您办好!”
  太后洒然一笑,不在意地说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的病我心里有数。我活到了这把年纪,从皇后到太后,什么富贵荣华没享过,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只是到了现在,还是有一个人叫我放心不下,还不能就这样撒手去见先帝爷!”
  还有谁是让皇太后放心不下的?大太太不由目露疑惑:“是……”
  太后挥挥手,西暖阁中屏息敛气低眉顺眼的侍候着的太监宫女们便一个接一个小碎步悄无声息地倒退着出去。暖阁里一时间只剩下太后和大太太两个人。
  “扶我起来!这么躺着也实在是乏了!”太后虚弱地说。
  大太太小心翼翼地扶太后起来,靠着床头,大太太又在她的背后垫了大迎枕。就这么稍一折腾,太后便气喘吁吁地喘了半天,见此情景,大太太的心就像沉入了无底深渊。
  太后喘了一会,终于积攒了一些力气,这才虚弱地问:“平时只见你带了两个嫡亲女儿过来请安,大姐儿早就嫁人了,前几日还进宫来问了安,请旨在这里侍疾,我给驳了。我也是将死的人了,不想带累了小辈们。大姐儿就不说了,馨姐儿今年十二岁了吧?除了她们两个,你膝下还有三个庶女,我却是一个未见过的,都多大了,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吧?”
  “您老人家记性好!臣妇房里头别的不多,就是女儿多!”大太太陪着小意儿回禀:“馨姐今年十二,老四霏姐儿十五,老五霞姐儿十四,老七澜姐儿十三。”太后忽然关心起几个女儿来,大太太就有些奇怪。
  太后字斟句酌地道:“这里面,有没有秉性好的,能抬举的起来的?端庄稳重些个的最好!馨姐儿,年纪还是小了!那性子也实在……”
  大太太吃惊不已:“太后,您可是想给哪个黄带子指婚?”
  太后摇了摇头:“不是皇室宗亲的子弟,是太子!”
  太后这话说得平平淡淡,落在大太太耳里仿佛平地起了一声雷。“太子?太子妃?”大太太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难道是侧妃?”好像不对,太子到现在还没有正妃呢,不立正妃先纳侧妃,就有点像是大户人家没有正妻先纳妾,总是有点不合规矩。
  太后摇了摇头:“太子今年已经十七了。我一时若是撒手去见了佛祖,凭他那孝顺的性子,必定会为我守制一年。我不能再耽误孙子了。想来想去,与你们杨家结亲是最好不过!你们这一房没有合适的嫡女,那二房如何呢?”
  大太太忙道:“二房的嘉姐儿已经许了礼部侍郎丁家的嫡长子,双方已经定了期,就在今年五月。剩下一个九姑娘今年只有九岁,比馨姐儿还小呢。二房是断然不行的。四房倒是还有一个六姑娘,也是一个庶女,又远在山东。也是不成的!”
  太后听得频频皱眉,叹了一口气:“这么大个宰相府,就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姑娘?不能看见太子大婚,我这双老眼怎么能闭得上!四姐儿、五姐儿、七姐儿这几个里头,你挑拣出来一个,先写到你的名下,有个嫡出的名分,我再叫和敬公主收了做义女,身份也差不多就够做太子妃的了。”和孝公主是皇上的同胞姐姐,在皇室宗亲中地位尊崇,这份体面不可谓不大。
  大太太听傻了,也听明白了,太后这是一门心思要和杨家结亲啊!把个庶女嫁给太子做正妃?她老人家到底是怎么想的?
  雨霏、雨霞、雨澜三个人的形貌就在大太太脑袋里走马灯似的过了一遍,雨霞是仇人之女,首当其冲被排除。雨霏虽然听话,但是要相貌没相貌,要才华没才华,凭什么消受这泼天的富贵。雨澜呢,虽然渐渐的没有那么讨厌了,可让大太太把这样一份烫人的富贵眼睁睁给了她,大太太如何能够甘心?
  只是太后声气虽和软,语气却是命令式的。她毕竟是母仪天下的皇帝嫡母,她的话就是不容违逆的遗旨。大太太脸上露出倔强,一下子向后退了一步,扑倒在地上,连连磕头:“姑妈!”她换了称呼,“馨姐儿她只比澜姐儿差一岁,怎么就不能考虑她呢?她可是正经的嫡女啊!抬举这几个庶女做太子妃,侄女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宁愿不攀天家这门亲!”
  “你糊涂!”太后气得一阵咳嗽,“你以为我不心疼嫡亲的侄孙女?皇宫里危机四伏,太子妃、皇后就是那么好当的?你只看到了这份富贵,却不知道这皇宫的水有多深!我告诉你,太子妃必须是杨家女,没有杨元辅的支持,太子他又怎么能……”想起外廷斗争纷繁复杂,大太太却连个小小的杨府都玩不转,又是一阵的恨铁不成钢,与她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