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继妃 作者:彩田(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07-13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继妃 作者:彩田(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07-13正文完结)-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敏瑜朗声道:“你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只不过查案子总要人证物证俱全了,不能让恶人得脱了国法的制裁,也不能叫冤枉了好人!没有确凿的证据,皇上就降罪于大臣,那朝中岂不是人人自危。你们的担心本王都知道,皇上这次下定了决心要清查科考的积弊,若真有那胆大妄为,不拿国法皇宪当做一回事的,敢于泄题纳贿的,我叶敏瑜第一个不放过他们,我今天就把话撂到这儿,这个案子将来审定了,你们若是有人不满意,尽管找我叶敏瑜!到时候我大开王府的大门,亲自向各位负荆请罪!在场的数千名举子都可以为我这句话作证!”

    叶敏瑜和举子们一问一答,侃侃而言,陈循陈阁老竟然一时说不上话。叶敏瑜地位崇高,举子们愿意听他说话,愿意相信他是一回事,他敢作敢当,极有感染力也是很大的原因。

    文华殿里,皇帝有些心不在焉。叶敏瑜出去已经有半个时辰了,外头的声音从一开始的喧闹已经渐渐变得安静,似乎局面慢慢控制住了,皇帝虽然知道这一点,可是还是有些焦急地在等待消息。

    这时候一个小太监面带喜色地跑了进来:“启禀皇上,外头闹事的举子们,听了咱们王爷的话,已经全都散了!”

    正统面带喜色地站了起来:“当真?”

    那太监忙道:“小的怎敢欺瞒皇上!”

    “举子们和侍卫可曾发生冲突,有无人员伤亡?”

    小太监大声答道:“不曾!举子们被赵王殿下和陈大人批驳的心悦诚服,临走的时候还跪下磕头,纷纷说皇上英明呢!”

    正统听了这话,如同大夏天里吃了一碗冰饮一般全身舒爽:“好好好!”他不由抚掌而笑:“皇儿这次立了大功,等他回来,朕一定重重赏赐!”

    太子悄悄计算了一下时间,前后不过大半个时辰而已。早知道这般简单,还不如自己出面揽下这一份功劳,何必叫叶敏瑜在父皇面前这样出风头。他心里不禁隐隐有些后悔。

    此时的杨府也是一片风声鹤唳。昨天晚上,姜政的宅子被人烧了,张琳住的腾龙客栈也叫人砸了,若不是王爷未卜先知,命令亲卫封锁了棋盘街,杨家怕是也要遭遇一场变故。

    听说举子们齐聚午门,撼门大哭,大老爷在书房里听完了家人们的禀报只觉得后背发凉:“疯了,疯了!这些人全都疯了!”

    本来儿子会试考了个第二名,他又见刑部查了一通,并没有拿到确切的证据,还在心里沾沾自喜以为这下子儿子没事儿了,以他的名次,殿试就是中不了状元、榜眼和探花,名次靠前是肯定的。他才十七岁,将来考上庶吉士在翰林院混几年,凭老爷子在朝中的人脉和资源,混上个几十年,将来妥妥的又是一个阁老大学士。

    这样一来,杨家起码又能延续三代的富贵。他本来还有点沾沾自喜,没想到事情闹到超乎他想象的地步。

    想起承宗得知自己考了第二名的时候,殊无高兴之意,反而是脸色苍白,他不由心中有些汗颜,自己竟然还不如儿子见事明白。

    正在这时有下人进来回报,说是叶邑辰派了身边的小厮承影指名要见三少爷。大老爷心里就有些不高兴。

    大老爷也知道,叶邑辰这样的贵婿,不能用一般的翁婿关系来约束他。很显然叶邑辰对他也并不怎么放在眼里。可是这种时候有什么事情,越过了自己直接去找承宗,还是叫大老爷心中不快。

    不快归不快,叶邑辰吩咐下来的事情他却不敢耽搁,立即命令管事带着承影去见承宗。

    承宗的书房里,承祖正和承宗在说话。

    “这么说,午门外的举子们已经散了?”承宗问道。举之门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京师豪门贵族之间都派了人四处打听,承祖听了二老爷的话,不敢在这个风口浪尖里随便出门,也派了贴身的小厮过去打听。

    “听说皇上派了赵王殿下和文华殿大学士陈循陈阁老出面,学子们本来情绪激动,不知道赵王殿下和他们说了什么,后来就都散了!我的小厮不敢进去,只能在外面看着,所以就打听出这点儿东西。”年纪渐渐长大,两个人一块儿读书,一快儿科考,承祖和这个弟弟关系越来越好,承宗这个弟弟渐渐显露出远超同侪的聪明才智,承祖却从来不嫉妒他。

    所以承宗和这个隔房的大哥远比自己同父异母的二哥关系好的多。这次两人一同参加会试,承祖没什么事,承宗却被谣言诬陷,他心里竟然有种微妙的愧疚感,这几天便时常来安慰他。

    却没想到承宗虽然比他还小两岁,但是却拥有极为强悍的心理素质,这几天他就像是完全没有被这件事影响一样,每天读书写字,闲来还会吹吹笛子弹弹琴,有时候也会拉着承祖下上两盘围棋,承祖觉得自己比他这个当事人还要紧张慌乱。

    承祖简直佩服死这个弟弟了。

    承宗听完了大哥的话,陷入了沉思,这几天他也想了很多,可是他毕竟从来没有接触过朝政。如同雨澜,她能看透很多背后的因由那是因为她站得高看得远,叶邑辰并不瞒着她,所以她掌握了许许多多别人根本掌握不了的信息。

    可承宗不一样,他没有接触过朝政,此前一直在家里闭门读书,所以他就是再聪明,也一时理不清这件事背后的因果关系。只能隐隐觉得谣言针对的应该不仅仅是他自己这么简单,不是针对他,那对头的目标就该是整个杨家。

    这几天,一种什么都控制不了的无力感紧紧缠绕在他的身上,那种感觉非常不好。他虽然表面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心里也是忐忑的。这是这么多年的习惯叫他把什么事都藏在心里。

    就是在这一刻,他的心里开始迫切地想要掌握力量,属于他自己的力量!

    他也知道叶邑辰正在为他的事情奔走,可是叶邑辰却什么消息都不告诉他,不仅是他,就是自己的父亲,叶邑辰怕是也只言片语都没有告诉他。

    承宗心里总算是有点小安慰。若说这世上他最佩服的人是谁的话,叶邑辰绝对可以排入前三甲,承宗对于这位王爷姐夫的能力是发自肺腑的信任。

    两兄弟正说着话,承宗的贴身小厮随风进来禀道:“王爷贴身小厮过来了,说是王爷有话要转告三少爷。”

    承宗就问:“见过父亲没有?”按规矩,承影有事应该是先去见大老爷的。叶邑辰特意叫他来,到底有什么事要吩咐自己?

    随风道;“未曾见过大老爷。前院的赵管事直接待到了咱们的院子来了。”

    承祖见状就站了起来,笑着说:“既然三弟弟这里有客人,我就不打扰你了!”

    承宗知道叶邑辰派了贴身小厮过来肯定有重要的话要对他说,也没和承祖客气,亲自送承祖出门,随即迎了承影进来。承影对承宗十分恭敬地行了礼,抬头看了一眼站在屋里侍候的随风。

    承宗立刻就对随风使了一个眼色。随风轻手轻脚地出了房门,又把隔扇关上。承影这才面色沉重地对着承宗道:“王爷得到可靠消息,说是皇上迫于舆论压力,已经颁下圣旨,将姜政姜大人,以及春闱的十八房考官,以及……”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才接着道:“以及您和张琳等学子共十一人锁拿入狱……”

    听到这里,承宗再镇定也忍不住脸上变色。

    承影道:“王爷叫嘱咐您一声,刑部那帮王八蛋诡计多端,不管面对什么人,您都要留一个心眼,千万不要被他们诓了还不知道!”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安慰了承宗一句:“您不必惊慌,万事都有王爷在,刑部天牢听着可怕,不过咱们王爷有人在那儿,您是不会受委屈的!待有朝一日您洗刷了冤屈,刑部那帮兔崽子怎么把您请进去,就得怎么把您请出来。”

    送走了承影,承宗回到内室,饶是他意志坚定,心里素质过硬,这时候也有些麻爪了,随风跟着他进来,见他在内室走来走去,眉头紧锁,脸色十分难看。他成年跟着承宗,对他十分了解,从来没见过他这样的表情,心里不由忐忑不安。

    他忍不住低声叫了一声:“少爷?”心中疑惑,却又不敢多问。

    承宗强自镇定下来,吩咐道:“你去把我的那件石青色湖绸素面直裰找出来!”

    随风吃了一惊,不敢多问,赶紧去旁边的小室内开箱笼。不过就这片刻功夫,就有管事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刑部主事向大人带着圣旨来了,大老爷教您赶紧出去接旨呢!”

    事到如今,承宗反而冷静了下来。他接过随风递过来的衣衫,一丝不苟地穿上,然后神态轻松地对管事说:“走吧!”


第269章 入狱


    前院已经摆好了接旨的香案;大老爷、二老爷、五老爷都是一身官服,穿戴整齐地陪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说话。那人神色见颇为矜持倨傲;任凭几人殷勤说话;并不太理会他们。

    他身边跟着数十名皂衣红帽的衙役;配着腰刀杀气腾腾;杨家人惶惑不安的也正是因为这帮衙役皂隶。

    传旨还带着衙役来的,肯定没有什么好事!

    来传旨的男人不过是正六品的刑部主事;而大老爷和二老爷乃是正三品的堂官;五老爷也是正四品,六品和三品四品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平日里看见一个主事他们连眼皮都不会抬一下,可是这次这位向主事是带着圣旨来的,那就是钦差,他们哪里敢怠慢。

    更何况这个向主事是和杨家有仇的。当日向主事的弟弟强占民女,五老爷是巡城御史,当即把他拿下,打了八十大板,判了个流配三千里。当时向主事就曾求到了五老爷面前,五老爷倒也不是有意和他过不去,实在是他的弟弟闹得太不像话,仗着自己的哥哥在刑部做主事,欺男霸女干了不少坏事,搞得民怨沸腾。

    五老爷就驳了他的面子维持原判!

    向主事今天终于逮到了机会,一到了杨家就趾高气昂,冷言冷语的,言语中充满了讽刺。

    何况众人都是官场的老油子,既然刑部尚书肯派一个和杨家有仇的主事来办这件事,那就说明刑部尚书也觉得这次皇上动真格的,要对杨家开刀了,所以杨家几位老爷越发的惴惴不安。

    向主事等了一阵子已经颇有些不耐烦了:“三公子来了没有?几位大人,下官钦命在身,可不敢久留,各位大人不要叫下官为难,若是耽误了差事,我可吃罪不起!到时候牵连了几位大人,可别说姓向的没提醒你们!”

    大老爷心中暗骂:你算个什么东西?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就敢到杨家撒野,真当杨家破败到这种程度了不成。心里想着,嘴里却不敢说出来,甚至还陪着笑脸说道:“就来了,就来了!咱们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不接圣旨!”

    说话间承宗已经大踏步走了过来。大老爷赶紧给他引见:“这位是刑部主事想向大人!”

    承宗神色泰然地上前行礼:“学生杨承宗见过向大人。”

    向主事倨傲地点了点头:“既然正主子已经来了,咱们就宣旨吧!”他忽然大喊了一声;“请杨承宗并各位大人跪接圣旨!”

    杨家众位爷们儿立刻割麦子般跪倒了一片。

    向主事便立即展开黄绫封面的圣旨,大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日:顺天府举子杨承宗、张琳一干人等,涉嫌贿买考官、欺瞒圣上,着刑部立即锁拿详审,钦此!”

    向主事读罢,把手一挥,喝道:“把杨承宗验明正身,给我拿下了!”

    三位老爷听了这道圣旨都如五雷轰顶一般,承宗年纪尚小,这要是被抓进了刑部天牢里,那不是想要什么口供就有什么口供。而皇帝都已经下命令将承宗和张琳抓紧天牢了,这事情岂不是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几个人心里都是一寒。

    说话间几个如狼似虎的差役已经扑了上来,一条锁链已经套在了他的身上。承宗事先得了叶邑辰的传话,此刻并不算太过慌乱。

    那向主事将圣旨交到大老爷手里让他找地方供起来,然后皮笑肉不笑地道:“几位大人,下官差事办完了,这就要回去交差,告辞了!”

    “大人且慢!”大老爷紧走一步上前,从袖子里摸出一张银票,悄悄塞到了向主事的怀里,凑近他的耳边压低了声音说道:“大人和兄弟们办案辛苦,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请大人拿去给各位兄弟买一碗茶喝。犬子年纪小不懂事,还从未遇到过这种事情,还望大人多多关照,多多关照!”

    向主事嘴角露出一丝讥讽冷笑,当年他给五老爷送银子的时候,五老爷就没有要,最后他的弟弟挨了八十大板,被发配到云南不毛之地,受不得那份罪,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