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继妃 作者:彩田(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07-13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继妃 作者:彩田(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07-13正文完结)-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了松鹤堂,雨澜一阵轻松,看来老太太没有因为王妈妈的事情怪罪自己,她也就放下心来。
  回到绿静斋,钱妈妈还没有回来,雨澜便又去跟着晓玉去看了看钱妈妈住的的地方。就是原来王妈妈在时住的西厢房,王妈妈走了没多久,晓月就带人收拾出来了,见一切收拾的妥当,并不缺少什么,雨澜也十分满意。
  过了一会儿,钱妈妈也回来了,雨澜问了问她和各位管事妈妈见面的情况,果然如同自己料想的那样,妈妈们对她都十分客气。
  到了傍晚,怡宁居的丫头过来报信,大太太一回家就嚷着不舒服,如今已请了大夫扶了脉,喝了汤药卧床休息,晚上的安就不用去请了。
  整个下午,晓玉跟着雨澜跑来跑去,总觉得雨澜哪里不对劲。直到安排钱妈妈在西厢房睡下,主仆三人回到雨澜的卧室,晓玉才想起哪里不对:“姑娘,您的手帕呢?”那方帕子还是雨澜画好了样子,晓玉给她绣上去的。雨澜一时兴起,就叫晓玉在帕子上绣了一个“蓉”字。鲜花般的字体是她前世签名时的笔迹。
  “不就在这呢嘛!”雨澜伸手摸向腰间。那里空空如也。
  晓月大惊失色道:“不会是丢在碧云寺里了吧?”
  三人对望了一眼,一起露出骇然的神色。
  要是搁在现在,别说丢了一条帕子,就算丢了一件内衣也无所谓。可在这万恶的旧社会,手帕这种私密的东西一旦落入男子手里,张扬出去,很容易就会让一个清白的女孩身败名裂。
  私相授受这个罪名,对大家小姐来说,真心承受不起。
  两个大丫鬟已经脸色铁青了,雨澜倒还镇定:“你们让我好好想想!”她抱着脑袋仔仔细细地想了一会儿,“在碧云寺大雄宝殿的时候,我还记得拿在手里来的。再之后,就没有印象了。要丢,也最可能丢在大雄宝殿里了!”
  “不会这么倒霉吧?”晓月快哭了,碧云寺里今天可是被一位王爷带着七八个兵油子霸占了,要是叫那些大老粗捡了去,晓月简直不敢想象下去了。
  雨澜歪头想了想,冷静地道:“这件事可大可小。我们先不要自己吓自己,净往坏处想……你们两个明天偷偷去一趟碧云寺,问问大雄宝殿里的僧人有没有拾到我的帕子。但不要把我的名号说出来,明白吗?”
  两人点头表示明白。两个大丫鬟担心得一晚上没睡好觉,第二天早早起来,辞别了雨澜去往碧云寺。直到中午才回来,雨澜一看两个人那垂头丧气的样子,就知道这一趟是无功而返了。
  果然两人回报说问遍了大雄宝殿所有的僧人,没有一个人见到过雨澜的绣帕。
  “不在僧人手里,会不会落在了晋王叶邑辰手里呢?”雨澜沉吟着。
  晓月急道:“那奴婢们这就去晋王府走一趟,求见晋王爷。”
  雨澜摇了摇头:“你以为亲王是那么好见的?没有名刺,你连王府的门都进不去。就算你拿着杨府的名刺,王爷凭什么要见你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丫头!”要拿杨府的名刺,就必须经过大太太,这事若是让大太太知道了,那真是没事也变成有事了。晓月当然明白这一层。“那怎么办?”
  雨澜沉吟片晌:“这件事儿到此为止,就当没有发生过!我们谁也不要说出去。那方帕子若真是被晋王爷捡到了……”他应该不会到处宣扬吧。想起他那张冷冰冰的俊脸,怎么看都不像是那么浮浪的人。
  雨澜这边焦头烂额,大太太却真的病倒了。许是和叶邑辰八字相克,自打在碧云寺见了叶邑辰,别人好好的,只有她感染了风寒,昨日喝了汤药却丝毫不见效,今天还是病歪歪的不愿起来。
  几个姐妹下午没有课,雨霏、雨霞和雨澜便按规矩探视嫡母的病情,假惺惺表示一番关怀。雨霏身为姐姐,更是按照大楚的规矩提出侍奉汤药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嫡母是不会同意女儿们侍疾的。
  一个个穿绸裹缎娇生惯养的,连自己都侍候不了,还指望着她们侍候病人,不添乱就不错了!
  谁知这次大太太却不按套路出牌,她低头想了片刻,竟一口答应下来。三个女孩面面相觑,一起暗暗叫苦不迭。
  加上八姑娘雨馨,四个女孩排好了时间,每人半天,轮流入侍。
  轮到雨澜的时候,大太太百般刁难,一会儿嫌汤药热了,一会又嫌毛巾拿得慢了,雨澜按捺着心里的气,脸上始终挂着恬静的微笑,两世为人,她还从来没这样伺候过什么人,不过现在这个处境,她只能忍。
  总算熬过了半天时间,雨澜回到绿静斋,躺在床上直喊累,叫了晓月给她捏肩膀。
  如果说大太太折腾雨澜是牛刀小试,那么她折腾起雨霞来,那可就是刺刀见红了。雨霞姑娘被她指使的团团乱转,一会儿拿这个,一会儿取那个,再加上她本来娇生惯养,只有颐指气使受别人服侍的时候,什么时候伺候过旁人了。更是笨手笨脚的,一会洒了汤药,一会儿碰翻了香炉。大太太得着了机会,把她一顿好骂,雨霞姑娘真想飞起一脚踢死这个老妖婆,奈何胳膊实在拗不过大腿,她就算再受父亲宠爱,也担不起“不孝”的名声,只能眼泪往肚子里咽。
  回到合香阁免不了与柳姨娘一起哭哭啼啼地向大老爷添油加醋哭诉一番,大太太如何挑毛病如何找茬如何作践自己。
  大老爷自然不喜。明知道大太太故意借着病痛折磨几个庶女,可一个“孝道”的帽子扣在那里,他也说不出什么。
  大太太本来是个小病,可这一病就是十几日,连吉安侯府的大姑娘都回来看过一回。几个庶女都被折腾的筋疲力尽。大老爷替雨霞鸣不平,去了一趟怡宁居,结果和大太太又是一通吵闹,碰了一鼻子灰,怒冲冲地出了怡宁居。第二天,雨霞姑娘就告了病,闺学也不去上了。
  老太太也有些看不下去了。毕竟姜是老的辣,她只是放出话去,若是大太太再这么“病”下去,那就只好暂时请二太太“代管”家务了。
  老太太这句话果然是灵丹妙药,大太太听了之后立刻活蹦乱跳地下了床。
  作者有话要说:  说到丢内衣什么的,想到了猫和老鼠里面,Jerry把挂在外面的bra当降落伞用了~哈哈

☆、再会表哥智解难题
  杨府就在这种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日子里迎来了四月。
  绣帕的事情仿佛一颗小石子丢入湖里,一点声响都没有,雨澜也就放心下来。
  承宗少爷亲自向大太太开了口,要了钱妈妈的儿子当小厮,大太太正发愁没有机会笼络承宗,自然没有个不答应的。
  自从钱妈妈来了绿静斋,雨澜小院里的“编制”终于配备齐全了。
  一个管事妈妈,两个贴身丫鬟,四个洒扫的小丫头并一个干粗活的婆子。
  王妈妈在的时候管教不经心,雨澜院子里的事情就乱七八糟的,除了晓月和晓玉两个须臾不离左右,剩下的小丫头并粗使婆子们,也没有个明确的职权划分,也没个明确的奖惩制度,丫鬟婆子们偷空就躲懒,经常看不见个人影。有了事情更是彼此相互推诿。
  雨澜决心整顿一番小院里的秩序。
  想起前世的管理经验,雨澜将钱妈妈和两个大丫头叫在一起,花了几天的时间整理出一本下人版本的《员工手册》,八项十款,包括基本原则、定岗规定、工资报酬、奖惩制度、保密制度等等若干条款。
  然后将丫头婆子们叫了来,第一步是定岗,先将每个人的职责划分清楚了。然后不管认不认字,让她们先把《员工手册》统统背下来,到了时间雨澜要检查,背不下来的就扣月钱。
  于是乎,小小的绿静斋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
  一切为了月钱。
  再之后,雨澜又搞了两次入职培训,分别请了苏妈妈以及杏黄来给大家演讲,题目就叫:如何做好一个称职的妈妈/丫鬟。
  一切做完之后,不需要雨澜多说什么,丫头婆子们都知道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做错事情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了。《员工手册》里都写的清清楚楚呢。
  雨澜的规定细致而又严密,惩罚主要以罚月钱为主,体罚为辅,打板子发卖当然也在其中,具体采取哪一条要看你犯了多大的罪行。
  除了惩更有奖,每个季度都会拿出一两银子来,将妈妈和丫鬟们分出三六九等,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也就是所谓的“季度奖”了!
  一下子大家的工作热情立刻高涨了起来。
  绿静斋的风气为之一肃。
  雨澜折腾她的小院,大太太懒得理会,老太太却看在眼里,啧啧称奇。
  她向雨澜要了一本《员工手册》,越翻越惊奇,其实雨澜并没过多地进行创新,只是将约定俗成的规矩落实在纸面上,让一切变得更加缜密、细致、高效,有法可依。
  没过几天,这本《员工手册》就出现在了杨老太爷的案头。老太爷看完之后赞叹不已,这个《手册》管理雨澜一个小院实在大材小用,就是管理一个司一个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当天晚上,杏黄匆匆忙忙来到绿静斋,“老太爷请姑娘到松风书舍去说话。”
  雨澜吃了一惊,老太爷到底有多忙她是知道的。等闲连大老爷几个儿子都见不到他,怎么忽然想见自己这个无足轻重的孙女了?
  雨澜不敢耽搁,取了帷帽戴在头上,跟着杏黄来到二门,又跟着老太爷身边的一个长随,在外院七拐八拐,越走越僻静,迎面一片苍松翠柏之间隐现三间小小茅舍,门上悬有一匾,上书四个魏碑体大字:松风书舍。
  雨澜饶有兴趣地打量着松柏掩映间的建筑,长随进去通禀,不大会又转出来引着她进了书舍。
  房舍中灯火通明,雨澜第一个感觉就是书多。宽大的屋舍中,到处摆满了高高的书架,书籍盈架卷帙浩繁。房间角落里一个三足鼎式香炉中香烟缭绕,燃着昂贵的龙涎香。老太爷坐在窗前一个长长的条案后面,条案上面散放着无数文书以及黄绫封面的奏折,一个中年太监站在他的身后,正小心地为他揉捏着肩膀。
  西向摆着几张矮些的案几,两个小太监跪在那里,认真地抄抄写写,每个人身前都堆了一摞的文书。
  隔着条案,一个温润如玉的少年郎恭敬地坐在那里,嘴角挂着温和的笑意,雨澜目光一闪,这少年赫然正是前几天刚见过的叶敏淳。
  见她这个时候进来,叶敏淳先是眼中先是露出一丝讶色,紧接着宛然一笑,那笑容一直到了眼睛里头。
  那和煦的笑容似乎一下扫尽了雨澜心中所有的阴霾,让她心情愉悦起来。也就展颜向着敏淳一笑。
  “松风书舍”是老太爷的私密小书房,老太爷一般不会在这里会客。能在这里被老太爷召见,不知是因为叶敏淳能力出众的缘故呢,还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老太爷的亲外孙的缘故。
  老太爷看向敏淳的目光中有着一丝赞赏:“……太子叫你送过来的这些奏章我都看过了,太子心思缜密,处置得当,你回去禀告殿下,就说我就按照他的意见拟票了!”
  大楚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又叫“拟票”。
  叶敏淳拱手道:“元辅大人,下官一定照实转告太子。”不称外公而叫元辅,这是先公后私的意思。
  老太爷神色间终究有些迟疑:“太子乃是国之储君,监国摄政分所应当,本该由老臣拟定处置意见,交由太子裁决的,如今倒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叶敏淳朗朗说道:“元辅大人,下官来此之前,太子特意叮嘱下官转告大人,元辅大人三朝元老,柄国重臣,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资历威望无人能及,殿下说能跟着元辅学习政务正是心中所愿,元辅切勿介怀,尽管放开手脚,一切以皇上旨意为准,殿下绝无一丝怨言。”
  老太爷沉吟片刻,终于道:“如此说来,我就僭越了。”抬头看见雨澜,温和地笑道:“澜儿来了。”
  雨澜这才得着机会说话,赶紧恭恭敬敬地走上前,跪下磕头:“雨澜恭请祖父金安。”
  “起来起来。”老太爷和颜悦色地笑着:“我这还有一点小事没处理完,你和淳儿是嫡亲的表兄妹,就不叫你们避嫌了,在一旁的椅子上坐吧,一会儿就好。”
  雨澜谢了座,又朝着叶敏淳福了一福,这才找了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老太爷身后的中年太监亲自出去,不一会捧了一盏茶进来,放在雨澜椅子旁边的小桌子上面。雨澜连忙站起来逊谢。
  老太爷的书房属于机枢要地,不经召唤谁都不得入内,因此这里是没有小丫鬟伺候的,这三个太监来自于内廷司礼监,是皇上亲自赏给老太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