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揭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变态心理揭秘-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硖卣鳌弊频狡洹跋笳饕庖濉笔保率瞪弦淹牙肓丝蒲费Ъ铱锥鳎═。Kuhn)所说的传统医学“典范”,或者说他尝试建立另一个崭新的、介于医学与哲学之间的“典范”,这也使他从一个“医学家”慢慢蜕变为“哲学家”。今天,有不少人认为,精神分析学说并非一个“科学体系”,而是“哲学体系”,可谓其来有之。
  但我们必须在此强调,将精神官能症的重心转移到“心理”层面,并不意味它和“生理”因素无关。其实,从经历同样的心理创伤事件,但并非每个人都会出现精神官能症的事实即可看出,它还是有相当的“体质”因素。虽然它未必是沙考所说的神经系统的“遗传性变质性作用”,但却是一种必要的内在因素。现代的看法认为,体质因素是导致精神官能症的“必要条件”,而外在事件的刺激只是“充分条件”。
  学生物科学出身的弗洛伊德,是不可能否定精神官能症的体质因素的,但因为在他那个时代,要深入研究体质因素,有其技术上的困难,所以他将注意力转移到心理因素上。即使时至今日,医学界对精神官能症的“致病体质”问题还是说不清楚,因此,本书在解说时,对体质因素只是点到为止,而着重于心理因素的阐述。
  在床上昏迷不醒的新娘(1)
  当丈夫醒来时,发现身边的妻子四肢僵直、嘴巴张开、舌头外吐。他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她死了,但摸摸她的身体,却还是温的……
  一个不久前才快快乐乐结婚的年轻女士,在新婚燕尔期间,就让丈夫产生很大的困扰。因为有一天早上,当丈夫醒来时,发现身边的妻子四肢僵直、嘴巴张开、舌头外吐。他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她死了,但摸摸她的身体,却还是温的,于是他猛力摇晃妻子,好一会儿,她才如从大梦中醒转过来般,恢复神智,而刚刚的恐怖症状也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情形不止发生过一次。对此一“挺尸现象”,丈夫由惊愕而好奇,忍不住追问她。在丈夫的追问下,她才支吾地说从少女时代起,就偶尔会在早上出现这种现象(当然,是家人发现而告诉她的),有时在白天清醒的时刻也会如此,但情况并不严重。如今既然被丈夫看到了这种恐怖的丑态,她也无法隐瞒,但她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怪毛病。
  丈夫怜惜地看着这位既亲密又陌生的新婚妻子,在责任感或者说是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带妻子去找弗洛伊德医师,寻求治疗。
  弗洛伊德认为这位新娘子的症状可能跟心理因素有关。但在用催眠术将她催眠后,却无法获得相关资料。于是他改用另一种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要病人闭上眼睛,告诉她,当他将手按在她的额头上时,她将“看”到造成今日这种症状的童年相关经历(其实,这也是一种催眠暗示)。病人显得相当安静而合作,当弗洛伊德将手按住她的额头时,病人即进入一种恍惚迷离的状态中,她说她又看到童年时代所居住的家屋、她的卧室、卧室里所摆的床铺、她的祖母,还有她很喜欢的一位女家庭教师……然后是发生在这些房间及这些人之间的事情,最后女家庭教师离开了她们的家,因为她要回去结婚。
  但这些回忆仍只是片断的、看似无关紧要的琐事,弗洛伊德还是无法从中找出与她目前症状直接相关的经历。正当弗洛伊德觉得山穷水尽时,天无绝人之路,他福至心灵地向一位同事A医师提起这个病人,结果无巧不成书,A医师刚好是病人父母以前的家庭医师,他给了弗洛伊德一份相当重要的资料:原来A医师当年也曾治疗过这位病人,当时她正值豆蔻年华,身体发育得很好,宛若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在她第一次发作——也就是家人发现她“僵死”在床上时,其父母曾召请A医师往诊,A医师虽然找不出什么病因,但他发现那位女家庭教师对病人似乎表示出过度的关爱之情。他对此感到怀疑,因而告诉病人的祖母,请她多多留意女家庭教师和孙女之间的关系。不久之后,祖母告诉A医师说,那位女家庭教师经常在夜阑人静时,悄悄爬上她孙女的床铺,做出某种不可告人之事;第二天早上,她孙女就被发现四肢僵直、嘴巴张开、舌头外吐,不省人事地躺在床上。
  对于这个发现,家人自然是又惊又怒,但为了顾及颜面,他们决定不加张扬,但也毫不迟疑地要终止年轻人之间的堕落行为,于是他们立刻遣走那位女家庭教师,要她回去结婚。被蒙在鼓里的病人,虽然不再受女家庭教师的性骚扰,但她那晨间僵死的症状仍断断续续地存在着。
  在获得这条宝贵的线索后,弗洛伊德的治疗对策是: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向病人重述一遍,让她重新体验早年与女家庭教师之间那段暧昧的感情,给予它新的评价,而她的症状也就不药而愈。
  解析:
  这也是一个“转化型歇斯底里精神官能症”的病例。
  希伯克拉底曾说,“结婚”是女歇斯底里患者的最佳处方。但这个个案似乎显示,“结婚”不仅没有让她的症状消失,反而可能造成它的恶化,因为在婚姻生活中,丈夫的性挑逗可能激发埋藏在潜意识深处的往事,而使“晨间僵死”症状以更大的频率出现。因此,最佳的处方不是“默默地做”,而是“坦然地将它说出来”。
  患者在未晓人事的少女时代,因女家庭教师的“性骚扰”,而使她在事后的清晨出现形同虚脱的症状。此一创伤性经历显然已被排除在患者的意识层面之外,连开启潜意识心扉的催眠术都无法让她忆起,但它却存在于别人的记忆里。弗洛伊德很幸运地从A医师那里获得此一创伤性经验的资料,他将它转告病人,让她重新面对它,疏导她郁积的情绪,晨间僵死症状即奇迹般地消失。
  本档案和前一档案中的女歌唱家的搔背事件,其情感创伤都与“性”有关。不只弗洛伊德的病人有这种现象,连当时与之合作的布鲁尔医师的病人也如此。譬如布鲁尔医师就曾诊疗过一个12岁、害羞而内向的男童,有一天从学校回家后,他就觉得身体不舒服,抱怨头痛而且吞咽困难。家庭医师以为是感冒引起的,开药给他吃,但病情在数天之后仍无起色。病童一直拒绝吃东西,如强迫他吃,他就会呕吐;整天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当布鲁尔医师往诊时,距离病发已有五个礼拜。
  在检查而无所发现后,布鲁尔医师觉得他的症状可能有心理因素,但男童的父亲和男童本人都说“不可能有这种事”,询问学校的老师,老师也说他在学校里并未有过什么特别的事情。在不得要领的情况下,布鲁尔准备向他施行催眠术,但后来没有派上用场,因为在病童母亲聪明而温馨的询问下,病童终于流泪说出如下的遭遇:原来病发当天,他在从学校返家途中,因尿急而到路边的厕所方便,在厕所里,一个陌生男人突然走到他身边,掏出生殖器,要男童将它含在嘴里,他极度恐慌地跑开,回家后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出现了上述的症状。
  在床上昏迷不醒的新娘(2)
  病童的吞咽困难,显然是对将陌生男人的性器含在嘴里的象征性抗拒。但当他说出这个创伤性经历,抒发他的惊恐与愤懑,并得到父母和医师的安慰与保证后,他的症状也就消失了(布鲁尔诊疗这位病人时,因为离那次创伤经历的时间甚近,所以病人还记得它,但如果时间拉长,此项记忆可能就会受到潜抑,而只剩下象征性的症状)。
  从诊疗经验中,弗洛伊德发现多数转化型的歇斯底里病人,在早年多有过“性创伤”的经历,几乎每个病人在童年时代都有被成年人“性诱惑”或“性骚扰”的历史,这使他们在青春期之后对性的讯息极为敏感,当被潜抑下去的记忆及情感再度受到“拨弄”时,即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身体症状,或原本已存在的症状变得更加明显、益形恶化。于是他大胆地提出“性源说”,认为歇斯底里症主要是来自性的潜抑或压抑(suppression,压抑是意识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却不能说、不敢说、隐忍不说;而潜抑则是将它驱赶出意识层面,无法忆起)。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也许失之狭隘(当年,布鲁尔医师就是因为不同意他的性源说而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后来,阿德勒和荣格等和他绝裂,多少也是肇因于此),但就像所有的学派宗师,都是在“一以贯之”的信念下,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理论系统的,这也许是弗洛伊德“宗师的个性”使然。不过他的理论也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因为在弗洛伊德所处的那个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弥漫着保守、伪善、虚矫的性道德,他的理论似乎在告诉世人,因为性本能受到扭曲,而使很多人产生了光怪陆离的心理病痛。
  对于这种病人在早年受到性诱惑或性骚扰的说法,后来发生了一些插曲。随着诊疗经验的累积,弗洛伊德慢慢发现,病人所陈述的性诱惑或性骚扰事件,经常是“虚构”的,换句话说,它们可能只是患者的幻想而非事实,为了解决这个窘境,使他转而认为人类的性欲及性幻想并非在青春期之后才出现,在童年时代,性亦是一种强烈而重要的生物本能,结果这又成为他“性心理发展理论”的源头。弗氏指出,“性创伤事件”也许不是童年“真实的经历”,但却是“真实的幻想”、“真实的记忆”,它们仍然会对当事者的心理造成影响,并转而影响其生理。
  攻击他的人对此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论调:“男科学家”认为,病人之所以会“捏造”这些性创伤事件,主要是弗洛伊德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在催眠或自由联想中,一再“暗示”或“诱导”病人说出这类的告白,病人或者怯于他的权威,或者为了迎合他,才言不由衷地说出“性的谎言”。因此,弗洛伊德不仅在愚弄病人,也在愚弄自己,所谓“潜意识”或“精神分析”,根本就是天方夜谭,而非科学。
  “女性主义者”则说,那些病人(以女病人为主)所说的性创伤事件其实都是真的,弗洛伊德后来改口说它们可能是假的,其实是为了“替男人脱罪”。因为诱惑、骚扰这些无辜女孩的都是丑陋的男人,甚至是表面上一本正经的伪君子。为了避免“丑化”男人,所以才说那不是“真”的。
  弗洛伊德的辩解及上述两种攻击论调,都涉及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我们如何“证明”病人主观陈述之真伪?或者,它们根本就是难以“证明”的?除了极少数的例子外,我们确实难以验证病人说法的真伪。在这个档案里,好像有A医师这个“人证”,但我们又如何验证A医师的“回溯性记忆”有无虚假、扭曲的成分?面对一桩变态心理档案,就像面对一个棘手的案件,在证据不足,甚至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自由心证”。但医师不是“法官”,他要做的也不是“法官”该做的事;而对于你我来说,当然更非如此。对于这样的档案,甚至说这样的“故事”,我们要付出的并非“科学的质疑”,而是“同情的了解”。当弗洛伊德将精神医学带离唯物的医学模式时,就已预示了这种后果,但也使我们更接近活生生的人生——“半是真实半是诗”的尘世。
  在芸芸众生中,这“确实”是可能发生的事。天下事无奇不有,还有什么比这更“确凿”的事实?
  被爱灌溉的仇恨(1)
  “如果我必须切断喉咙,我就会切断喉咙——现在我就是如此。但我的家人也必须为此而得到某种教训。”
  一位39岁的中年男子,因某次意外事件而使背部受伤,产生严重的下背痛。他虽然强自忍耐,但最后还是不得不住院寻求进一步的治疗,经过详细的检查,医师诊断为第四与第五腰椎间盘突出,于是为他施行了椎间盘手术。
  手术完后一段时间,病人背部仍有中等程度的疼痛,医师再度检查,诊断为“脊髓蜘蛛膜炎”,显然是一种手术的并发症。医师建议他再进行另一次手术,但病人拒绝了,而且毅然出院。这种并发症虽然痛苦,但他仍忍痛而如常地工作和从事各种活动。
  关心他的家人一直认为他的病还没好,而要他再接受治疗。在家人软硬兼施地一再催逼下,他终于又住院,也同意进行另一次手术。
  但这次手术后,情况却反而变得更严重,他竟卧床不起,丧失了行动能力,不过不是因为痛,而是因为整个脊柱和颈部肌肉都变得无力,不仅无法走路,甚至连坐都没有办法。
  “越帮越忙”的医师很谨慎地再为他做一次彻底的检查,结果却找不出任何生理病因。医师怀疑他的“丧失行动能力”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