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类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27-类经-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论疾诊尺篇》曰∶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 
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此皆溜脉之义。刺面者不知溜脉而误中之,伤其精气,故令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脑户,督脉穴,在枕骨上,通于脑中。脑为髓海,乃元阳精气之所聚,针入脑则真气泄,故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 
血出不止为喑。(舌下脉者,任脉之廉泉穴,足少阴之标也。中脉太过,血出不止则伤肾,肾虚则无气,故令人喑。按《忧 
恚无言篇》曰∶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终于横骨,终于会厌。《脉解篇》曰∶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然则喑本 
于肾,无所疑矣。)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足下布络,足跗下浮浅散见之络也。邪在布络而刺中其脉,过于 
深矣。若血不出,气必随针而壅,故为肿也。)刺 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足太阳委中穴也。刺委中而中其大脉, 
伤阴气于阳经,故令人仆倒且脱色也。 ,隙同。仆音付。)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气街即气冲,足阳明经 
穴。仆当作鼷。刺气街者,不中穴而旁中其脉,若血不出,当为肿于鼠鼷也。)刺脊间,中髓,为伛。(伛,伛偻也。刺 
脊太深误中髓者,伤腰背骨中之精气,故令人蜷曲不能伸也。伛,雍主切。)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乳之上下, 
皆足阳明脉也。乳房乃胸中气血交凑之室,故刺乳上之穴而误中乳房,则气结不散,留而为肿,肿则必溃,且并乳根皆 
蚀而难于愈也。蚀,食同。)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缺盆,在肩前横骨上陷者中,为五脏六腑之道。 
凡刺缺盆过深,中其内陷之脉,致伤脏气者,令人为喘为咳逆,盖五脏皆能动喘及为咳逆也。)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鱼腹,手太阴经之脉。刺之太深内陷,必反致邪而为肿也。)无刺大醉,令人气乱。(大醉,乱人气血,因而刺之,是 
益其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怒本逆气,乘怒刺之,其逆益甚。)无刺大劳人,(大劳者气乏,刺之则气愈耗。)无刺 
新饱人,(新饱者谷气盛满,经气未定,刺之恐其易泄。)无刺大饥人,(饥人气虚,刺则愈伤其气。)无刺大渴人,(渴者 
液少,刺则愈亡其阴。)无刺大惊人。(惊者气怯,刺则气愈散矣。)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阴股大脉,足太阴 
箕门、血海之间。血出不止则脾气脱,故至于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客主人,足少阳经穴。刺之 
太深,则内陷中脉。脓生耳底,是为内漏。伤其经气,故致聋也。)刺膝髌,出液,为跛。(髌,膝盖骨也。膝者筋之府, 
刺膝髌之下而出其液,则液泄筋枯,故令人跛。髌,频、牝二音。跛,补火切。)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臂太阴, 
肺脉也。肺主气以行营卫,血出多而营卫绝,气散则死也。)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足少阴,肾脉也。 
少阴之脉循喉咙系舌本,肾既虚而复刺出血,是重虚也,故令舌难以言。)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肺近膺中而 
误中之,则肺气上泄,故为喘为逆,仰首而息也。)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肘中者,手太阴之尺泽、厥阴 
之曲泽皆是也。深刺内陷,必损其气,气泄于此,则气归之,故为不能屈伸。)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阴股 
之脉,足三阴也,皆上聚于阴器;惟少阴之在股间者,有经无穴。其在气冲下三寸者,足厥阴之五里也,主治肠中热满 
不得溺。若刺深内陷,令人遗溺不禁,当是此穴。然厥阴之阴包,阳明之箕门,皆治遗溺;若刺之太深,则溺反不止矣。) 
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腋下胁间,肺所居也。若刺深内陷,中其肺脏,故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 
少腹满。(刺中膀胱则胞气泄,故溺出于外而为小腹满。)刺 肠,内陷,为肿。( 肠,足肚也。肉浓气深,不易行散, 
故刺而内陷则为肿。)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匡,眼匡也。目者宗脉之所聚,刺匡上而深陷骨间,中其目系之 
脉,则流泪不止而为漏,视无所见而为盲也。)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手肘足膝者,四 
肢之关节也。诸筋者皆属于节,液出则筋枯,故为不得屈伸。) 

二十三卷运气类
一、六六九九以正天度而岁气立
属性:(《素问·六节藏象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天有上下四方,是为六合,地有正隅中外,是为九宫,此乾坤合一之大数也,凡寰中物理,莫不由之。故节以六六而 
成岁,人因九九以制会。且人有三百六十五节,正以合天之度数,复有九岁以应地之九野,此其所以为天地人也。六六 
九九,义如下文。)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六六之 
节,谓如天地合数则花甲生焉,花甲一周凡六十日,而所包天干各六,是一周之六六也。一岁之数三百六十日,而所包 
甲子凡六周,三阴三阳凡六气,是一岁之六六也。九九制会者,天有四方,方各九十度有奇而制其会。岁有四季,季各 
九十日有奇而制其会。以至地有九野,人有九藏,皆应此数。故黄钟之数生于九,而律度量衡准绳规矩之道,无不由之。 
夫有气则有度,有度则有数,天度由此而正,气数由此而定,而裁制其会通之妙者则在乎人,其为功也亦大矣,故首节 
曰人以九九制会也。又一九义详脉色类五。)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制,节也,正 
也。纪,记也。太虚廖廓,本不可测;所可测者,赖列宿周旋,附于天体,有宿度则天道昭然,而七政之迟疾有节,是 
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无形,本不易察;所可察者,在阴阳往来,见于节序,有节序则时令相承,而万物之消长有期, 
乃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天包地外,地居天中,天动地静,干健坤顺,故天为阳, 
地为阴。火之精为日,水之精为月,故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凡天地日月之营运,各有所纪。天象正圆,周旋 
不息。天体倚北,北高南下,南北二极居其两端,乃其枢轴不动之处也。天有黄赤二道。赤道者,当两极之中,横络天 
腰,中半之界也。赤道之北为内郭,北极居之;赤道之南为外郭,南极居之。日月循天营运,各有其道,日行之道是为 
黄道。黄道之行,春分后行赤道之北,秋分后行赤道之南。月行之道有九,与日不同。九道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 
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故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秋秋分,月西从白道;立冬冬 
至,月北从黑道;立夏夏至,月南从赤道。此亦云赤道者,以五方五色言,又非天腹赤道之谓也。凡此青黑白赤道各二, 
并黄道而为九。盖黄为土之正色,位居中央,亦曰中道。班固天文志曰∶日之所由,谓之黄道是也。凡节序之分,以日 
为主,日则随天而行。邵子曰∶夏则日随斗而北,冬则日随斗而南。太玄曰∶一北而万物生,一南而万物死。刘昭曰∶ 
日行北陆谓冬,西陆谓春,南陆谓夏,东陆谓秋。夫以南北为夏冬者是也,以西陆为春、东陆为秋者何也?盖天地之道, 
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一岁之气,始于冬至,一阳在子,为天日之会。由是斗建随天左旋以行于东方,日月挨宫右退以 
会于西宿。故仲冬斗建在子,则日月会于星纪,斗宿丑宫也。季冬斗建在丑,则日月会于玄枵,女宿子宫也。此所以日 
行北陆谓冬也。又由是则斗建自东北顺而南,日月自西北逆而南,故孟春斗建在寅,则日月会于 訾,室宿亥宫也。仲 
春斗建在卯,则日月会于降娄,奎宿戌宫也。季春斗建在辰,则日月会于大梁,胃宿酉宫也。是皆以西纬东,此所以日 
行西陆谓春也。又由是则斗建自东南顺而西,日月自西南逆而东,故孟夏斗建在巳,则日月会于实沉,毕宿申宫也。仲 
夏斗建在午,则日月会于鹑首,井宿未宫也。季夏斗建在未,则日月会于鹑火,柳宿午宫也。此所以日行南陆谓夏也。 
又由是则斗建自西南顺而北,日月自东南逆而北,故孟秋斗建在申,则日月会于鹑尾,翼宿巳宫也。仲秋斗建在酉,则 
日月会于寿星,角宿辰宫也。季秋斗建在戌,则日月会于大火,房宿卯宫也。是皆以东纬西,此所以日行东陆谓秋也。 
以至孟冬斗建在亥,则日月会于析木,尾宿寅宫,而复交乎冬至。故春不在东而在西,秋不在西而在东也。由此观之, 
则天运本顺而左旋,日月似逆而右转,故星家以七政为右行。殊不知日月五星皆循天左行,其所以似右者,乃日不及天, 
月不及日,并五星之退度耳。故天之与日,正会于子半之中,是为一岁之首,即冬至节也。自子半之后,则天渐余而东, 
日渐缩而西,而时序节令从兹更改矣。五星之行,亦各有度。如木曰岁星,其行一年一宫,十二年一周天。火曰荧惑, 
其行六十一日有零过一宫,七百四十日一周天。土曰镇星,其行二十八月过一宫,二十八年一周天。金曰太白,其行一 
月一宫,一岁一周天。水曰辰星,常随太阳而行,然或前或后,不出三十度之外,亦一月一宫,一岁一周天。凡此五星, 
皆所以佐日月而循序如纬者也。此行有分纪之谓。)周有道理。(按浑天说曰∶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犹壳裹 
黄,其形体混然,周旋无已,故曰混天。然则周天之度,何从考正?乃于日行之数,有以见之。日之行度,不及于天, 
故以每日所短之数,纪为一度,凡行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日之一,竟天一周,复会于旧宿之处,故纪天为三百六十五度 
又四分度之一,而周天二十八宿均此数焉。其行则自东而升,自西而降。安定胡氏曰∶人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 
大约天行八十里。凡人昼夜呼吸,总计一万三千五百息,以八十里之数因之,共得一百八万里。考之洛书甄曜度及春秋 
考异邮,皆云周天一百七万一千里,其大概亦不相远,此周天围圆之数也。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分之,则每度得 
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又千四百六十一分里之三百四十八。以围三径一言之,则周天上下四旁,直径三十五万七千里。地 
面去天,又减此之半,而三光出入乎其中,此周有道理之谓。)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 
而成岁,(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者,言日月之退度也。日月循天营运,俱自东而西,天行速,日行迟,月行又迟。天体 
至圆,绕地左旋,常一日一周而过日一度。日行迟,亦一日绕地一周,而比天少行一度。凡积三百六十五日又二十五刻, 
仍至旧处而与天会,是为一岁,此日行之数也,故曰日行一度。月行又迟,亦一日绕地一周,而比天少十三度又十九分 
度之七,积二十七日半有奇而与天会,是为一月,此月行之数也,故曰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然于正度之外,阳气尚盈, 
阴气常缩,是为盈缩,气有盈缩,故月有大小。盈者气盈,天之数也。缩者朔虚,日月之数也。凡月有三十日,岁有十 
二月,是一岁之数,当以三百六十日为常。然天之气盈,每于过日一度之外,仍盈十三分七厘八丝三忽有奇,积三百六 
十日,共得四千九百三十五分,以日法九百四十分为一日除之,合盈五日又二百三十五分,其合于刻数,则为二十五刻 
零。此一岁三百六十日之外,天行过日之数也。月之朔虚,一日常不及日十二度十九分度之七,积二十九日又九百四十 
分日之四百九十九,其合于刻数,则为五十三刻零,而与日会。是每月常虚四百四十一分,积十二个月,共得五千二百 
九十二分,以日法九百四十分为一日除之,则每岁合虚五日又五百九十二分,其合于刻数,则为六十三刻零,故一岁日 
数,止实得三百五十四日又三十七刻。以成数为言,则一岁约少六日,是当六大六小矣,此一岁月不及日之数也。故朱 
子曰∶气言则三百六十五日,朔言则三百五十四日,举气盈朔虚之中数言,则三百六十日。尧典举成数言,故曰三百六 
十六日也。此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之谓。)积气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