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务非常有利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于是汤若望始受该职,但当即声明他
仅只负责钦天监和历书编纂的科学工作,而有关涉及迷信的吉凶时日之确
定等则不能为之。

1646 年,汤若望改订《崇祯历书》,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进呈。
顺治帝命监局官生学习之;且加汤若望太常寺少卿衔。顺治帝十分宠眷汤
若望,与之叙谈,乐闻其言,敬称汤若望“玛法”(满语,神父之意)而
不呼其名。1651 年顺治亲政之后,对汤若望更礼遇有加,诰封汤若望为通
议大夫。1653 年赐汤若望太常寺卿,赐号“通玄教师”,以奖其勤劳。1657
年加授通政使司通政使,晋一品封赠三代。1658 年又授光禄大夫封号,恩
赐祖先三代、一品封典。汤若望得到顺治帝的恩宠,官至显职,声誉日隆,
这些极大地便利了传教士在华的活动,他们获准可分批到内地公开传教,
国人入教信教者大增。

钦天监旧设回回科,汤若望用新法,久之,罢回回科不置。1657 年前
回回科秋官正吴明■首先上疏,诬汤若望推算错误。别疏又举汤若望舛谬
三事:遗漏紫■;颠倒觜参;颠倒罗计。顺治帝命内大臣及各部院大臣登
观象台测验,以奏事诈妄议吴明■罪,援救得免。1660 年新安卫官生杨光
先又以《辟邪论》等攻击汤若望。

1664 年4 月,年已70 多岁的汤若望猝患痿■,口舌结塞。同年,杨
光先又上疏参劾汤若望,叩阍进所著《摘谬论》、《选择议》,斥汤若望
新法十谬等等。汤若望被罢黜褫爵,与耶稣会士南怀仁(F。Verbiest)等
囚禁入狱。汤若望被控以邪说惑众、谮谋造反、历法荒谬等罪名,这年9
月汤若望等受审,11 月再次受审。汤若望因病不能自辩,由南怀仁为之代
辩。但是,议政王等无视是非,1665 年按早已定下的罪名议决汤若望等凌
迟处死或处斩。这年4 月,京师连日地震,宫中又发生火灾,汤若望案请
太皇太后(顺治母后)懿旨定夺,太皇太后谕令开释。最后康熙帝下旨,
念汤若望效力多年又复衰老,敕从宽免死。于是,清王朝建立后使用了20
年的新法《时宪历》被废弃不用,复用《大统历》、《回回历》旧术。

汤若望获释出狱后,与南怀仁一起幽居北京。第二年,1666 年8 月15
日,汤若望在北京病逝。经南怀仁的努力,1669 年汤若望冤案得到彻底平
反。

汤若望对中国科学有很大的贡献,他把西方天文学、光学、火器及矿
冶等方面的知识介绍到中国,是明末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


明末,徐光启领导了修历治历工作,汤若望是参与此项工作的重要成
员。他制造过许多天文仪器,如浑仪、天球仪、日晷、罗盘、望远镜等,
这些观象仪器极大地便利了当时的天文观测,对于后来历法之争中天象的
验证也起了重要作用。汤若望与邓玉函、罗雅谷译述撰订了许多天算历法
方面的著作,它们大多在1635 年前在北京刊行。汤若望在《崇祯历书》的
编纂工作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一些著述收入在该书之中。该书分法原
(天文学理论)、法数(天文表)、法算(天文学计算中必需的数学知识)、
法器(天文仪器知识)、会通(中西度量单位换算表)等基本五目;日躔、
恒星、月离、日月交会、五纬星、五星交会等节次六目;其中有解、术、
图、考、表、论等。书中采用第谷(Tycho Brahe)体系和几何学计算方法,
同时亦述及伽利略在天文学上的新发现,这使得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得以
在中国传播。清初,汤若望将137 卷《崇祯历书》改编为103 卷《西洋新
法历书》,并据此制定了《时宪历》,其中的《新法历引》与《历法西传》,
实为《崇祯历书》之提要。《历法西传》还简述了西方天文学的发展,它
与《新法表异》同为汤若望入仕清廷后所作。

汤若望在参与治理历法之前曾著译《远镜说》(1626),这是我国出
版的最早论述望远镜的专著。该书介绍了利用伽利略望远镜观察天空与地
面的情形以及它的制法和用法等。该著作亦收入在《崇祯历书》中。

汤若望在明末时曾奉旨设厂监铸大炮,并讲演教练传习火器。他与焦
勖辑译的《火攻挈要》3 卷,于1643 年刊行。后有1647 年《海山仙馆丛
书》重刻本;1831 年扬州重刊本,更名为《则克录》。该书详述各式火器
的制法。书中有“火攻挈要诸器图”40 幅;上卷为造铳、造弹、造铳车、
狼机、鸟枪、火箭、喷筒、火■、地雷各种方法,并述及制造尺量、比例、
起重、运重、引重之机器、配料、造料、化铜之方法;中卷为制造、贮藏
火药须知,试放新铳、装置各铳、运铳上台上山下山及火攻基本原理;下
卷为西铳之攻法,铸铳应防诸弊,守城、海战及与炮战(火攻)有关事项。
总之,该书论述了关于火器和火药的一些兵器技术和应用化学方面的知
识。

汤若望还和李天经等翻译西方矿冶著作。他们以G。阿格里科拉
(Agricola,旧译耕田)的《矿冶全书》(De re Metallica,Li-bri Ⅻ,
Basêl,1556)为底本,译述成中文译本《坤舆格致》4 卷,于1643 年刻
印于北京。可惜该书于明清之际佚失。

汤若望多才多艺。他通晓或熟悉德、拉丁、意、西、荷、葡等多种文
字。他自制各种大小的天文仪器,如有长五尺的汉白玉制的地平日晷,也
有为达官贵人便于携带的用象牙制的小型日晷。1640 年,他曾奉旨对内库
收藏多年的利玛窦进呈明万历皇帝的一架“大西洋琴”进行修理和调音,
并撰文解释之。在此之后,他曾设计构造起重机械,以致可将重达数万斤
的大钟毫不费力地吊起悬挂。他设计制造过一条双桅帆船,供皇帝在禁城


北海游航和捕鱼。他还按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的建筑式样设计了教堂,并设
计过要塞的图样。

汤若望有很高的汉文造诣,精通汉文文献与民间日常语言。他也请在
欧洲的朋友邮寄学术上重要的新刊物,并经常读书至深夜,以使自己的学
识不致落伍。汤若望博通教义学、教会法律学与国家法律学、圣经学、教
会史等,是一位虔诚而热心的传教士。关于汤若望任钦天监监正职及参与
推算历法和制定历书的工作,在来华传教士中曾有很大争议,但他视数理
天算工作为一种帮助传教的手段。顺治年间,由于他的地位和影响,曾使
龙华民(N。Longobardi)等免于狱累刑戮,其他赖以获全者,不可胜计。
汤若望性情率直激烈,讪笑讥嘲常使人难堪,至晚年固执己见而不容异议,
对于传教同人尤如此,但对于仆人又过于宽宏纵容,因此曾遭一些传教士
的误解和攻击。晚年和临终曾作书,一一承认过错,并谓或有失德,概求
宽恕。他以学识、勤勉和无私,受到人们的钦敬。

文献

原始文献

'1'(明)徐光启、李天经等主修:崇祯历书,1634。(汤若望将137
卷《崇祯历书》改编为103 卷《西洋新法历书》,书中汤若望参与撰订的
有:测天约说2 卷、大测2 卷、学历小辩1 卷、浑天仪说5 卷、比例规解
1 卷、筹算1 卷、远镜说1 卷、日躔历指1 卷、日躔表2 卷、月离历指4
卷、月离表4 卷、五纬历指9 卷、五纬表十卷首l 卷、恒星历指4 卷、恒
星表5 卷、恒星出没表2 卷、交食历指7 卷、交食表9 卷、古今交食考1
卷、测食2 卷、割圆八线表1 卷、测量全义10 卷、新法历引1 卷、历法西
传1 卷、新法表异2 卷等)
'2'汤若望口授、(明)焦勖述辑:火攻挈要,1643。
'3'J。Forested。:
HistoricaNarratiodeInitioetProgressuMissionisSo
cietatisJesuapudChinenses;Vienne,1665.


'4'J。Foresied。:HistoricaRelatiodeOrtu 
etProgressufideiOrthodo…xac in Regno Chinensi,Ratisbonne,l672。 
研究文献

'5'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
'6'A.V■th:JohannAdamSchallvonBellS。J。:。。 
MissionarinChina;Kaiserlicher Astronom und Ratgeber am Hofe von 
Peking 1592—1666,K■ln,1933。(中译本:魏特著、杨丙辰译,汤若望
传,商务印书馆,1949)。

'7'L。A。Pfister:



NoticesbiographiquesetbibliographiquessurlesJé…suites del’。。 
Anciennemissionde Chine,1552—1773,Chang-Hai,1932。(中译本:
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入华耶稣会士列传,商务印书馆,1938)

'8'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中华书局,1989。
'9'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

南怀仁

王冰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字勋卿,又字敦伯。比利时传教士。
1623 年10 月29 日生于比利时的皮特姆(Pithem);1688 年1 月 28 日卒
于中国北京。天文历算。

南怀仁青少年时代曾在比利时布鲁日、科特里卡(Kotrijk)和勒芬学
习。1641 年入耶稣会。同年9 月起任马林学院拉丁文兼修辞学教授5 年。
受耶稣会派遣,南怀仁于1654 年到罗马,专攻神学,之后又到西班牙学习。
他原打算到美洲传教,但后来被派到中国。

1656 年,南怀仁等人一起从意大利热那亚启程来中国,船至地中海时
为法国海盗所掳,赎出后继续航行,历经艰险,于1658 年7 月抵达澳门。
次年,南怀仁入中国内地,被派往陕西传教。

南怀仁真正的传教生涯甚短。是时,汤若望(J。A。S。vonBell)在北京
任钦天监监正已久,年老力衰,需人佐理。1660 年5 月南怀仁奉诏进京,
协助汤若望修历治历。

1662 年康熙即位。此时,清廷内守旧势力强大,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有
名的“历法之争”。1664 年杨光先再次上疏参劾汤若望,汤若望被罢黜治
罪,与南怀仁等被囚禁入狱。汤若望因猝患痿■,口舌结塞,不能自辩,
在审讯时由南怀仁为其申辩。当时,杨光先编其所著之书,名《不得已》,
持旧说绳汤若望。南怀仁作《历法不得已辨》,逐条驳斥其历法上的错误。
直到第二年4 月,汤若望、南怀仁等才获释,幽居北京。杨光先、吴明■
攫取了钦天监监正、监副职,废尽新法而复用《大统历》、《回回历》旧
法。

1668 年,南怀仁上疏言所颁各法不合天象。康熙帝召南怀仁等与监官
质辩。经过连续三天的实测,证明南怀仁的推算是正确的。接着,南怀仁
劾吴明■所造《康熙八年七政时宪书》舛谬,列册缴呈御览。于是康熙帝
遣大学士等20 人同赴观象台测验立春、雨水两节气及太阴、火、木二星躔
度,其结果与南怀仁所言逐款皆合,而吴明■所言逐款皆错。1669 年南怀
仁受命推算历法,并任钦天监监副。于是《大统历》、《回回历》旧法俱
废,节气占候悉用新法同年,南怀仁劾杨光先诬陷汤若望,杨光先、吴明

■被革职查办,汤若望案彻底昭雪。
1674 年,南怀仁擢升为钦天监监正。他绘图立说,撰《灵台仪象志》
16 卷。书成后,南怀仁加太常寺少卿衔。1678 年9 月,又撰《康熙永年历
法》32 卷,奉旨加通政使司通政使衔。

由于南怀仁治理历法的功绩,又因为康熙帝强烈的求知欲和钦羡西方


科学,到17 世纪70 年代中期,耶稣会士在中国的处境大为改善。康熙帝
命南怀仁等教士轮班进讲西学,甚至寒暑不辍。他常与南怀仁研习欧几里
得几何学及天文历算之学。1682 年南怀仁奉旨扈从巡幸关东,又奉命至盛
京(今沈阳)测北极高度,测得比京师(今北京)高两度。翌年,南怀仁
与闵明我(P。M。Grimaldi)随驾往北塞。

南怀仁在清廷接待外国来使时,常充任翻译。1676 年,俄国特使来华。
时任钦天监监正的南怀仁担任清政府翻译。他为求得俄国应允开辟一条欧
洲传教士从陆路来华的交通路线,向俄国特使提供了有关清政府的政治、
财政、军事等机要情况以及测绘的中国地图。1686 年南怀仁再次与俄国人
秘密接触,向他们提供军事情报。

南怀仁的官阶在来华西方教士中是最高的,职衔为“钦天监治理历法、
加工部右侍郎、又加二级”。在他患病期间,康熙帝曾赐丸药令调养,并
屡遣太医诊视。1688 年1 月28 日南怀仁在北京去世。康熙帝有旨从优恤
典,又特谕赐银优恤,遣官读文致祭。在他去世将近一年后,康熙帝又遣
官加祭,谥勤敏,此为在他前后数百年间来华的万余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