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理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三,他还勇于创新,大胆地追究这些带规律性
的现象的深层原因,作出理论上的说明,并且给出定量化的描述。张子信
的三大发现均较好地体现了他关于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文献
原始文献


'1'(唐)魏徵、令狐德■:隋书·天文志中,中华书局,1973。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历志三下,中华书局,1975。

'3'(元)脱脱:宋史·律历志七、八,中华书局,1977。研究文献

'4'陈美东:中国古代五星运动不均匀性改正的早期方法,自然科学史
研究,9(1990),3,第208—218 页。
戴凯之

苟萃华
戴凯之一名戴凯,字庆预。刘宋(公元520—579 年)武昌(今湖北
鄂城)人。生卒年不详。植物学。

戴凯之,正史无传,其生卒年很难确定。根据有关零星记载,仅能把
他的生平活动和思想脉络的大致轮廓勾勒出来。

戴凯之出身武昌寒门。武昌属郢州所辖,地处长江南岸,荆郢相邻,
河湖交错,物产富饶,水上交通极为方便,从而推动商业和交通运输的发
展,促进了物质和文化的交流。戴凯之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也受到
一定的文化熏陶,有高度的文学修养。

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少事戎旅,不涉经学”,在掌权之后,手下
将领虽有不少出身于寒门,但士族门阀制度森严,最重家谱。士族高门子
弟,凭借世资,可以“坐至公卿”,甚至买官卖鬻(如邓琬父子);而寒门
士子,即使有真才实学,也不为高门士族所重视,无法获取高官厚位。因
此,戴凯之一生只当了一名“参军”。公元466 年,曾被邓琬派遣为南康
相。“参军”与“相”均非要职。由于他身世低微,官位不显,因此家庭
经济拮据,正如钟嵘所说,“戴凯人实贫羸”,一生过着贫困的生活。

宋文帝统治的30 年间,经济和文化都得到空前发展,史称“元嘉盛
世”。与此同时,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后,力图向南扩张,于是,宋、魏之
间终于在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 年)爆发了决以存亡的战争,并持续了20
年。他可能曾参加过抗魏斗争,在冀州平原郡(今山东淄博西北)呆过一段
时间。元嘉三十年(公元453 年),太子刘劭弑父,从此,皇室骨肉相残不
断发生,不少将领都被卷入斗争的漩涡。有的被杀,有的降魏。孝武帝死
后,废帝年幼,戴法兴专断政务。孝武帝刘骏有子28 人,明帝刘■杀其子
16。因此,在明帝泰始二年(公元466 年)开始了一场以江州刺史晋安王刘
子勋为首的、反对刘■的“普天图逆”。戴凯之追随邓琬,参与其事,邓
琬派遣他为南康相,以数千人固守南康,结果,凯之战败遁走。也许就在
这年,他由南康越大庾岭或沿南岭辗转逃至交州,从此隐匿于世。他的最
终归宿不可考,但从一些迹象来看,很有可能由宋入齐,在南齐生活过一
段时期。据此推测,《竹谱》的成书年代,当在刘宋末年甚至更晚,大约
在5 世纪70—80 年代。

钟嵘赞誉戴凯之“才章富健”,是个有才华的诗人。他“文虽不多,
气调警拔”,言其诗思明敏,文章警拔遒劲,其风格与郭泰机、顾恺之、
谢世基、顾迈等人“同居一品”。可惜他的《戴凯之集》6 卷,早已亡失。
现存《竹谱》1 卷,“率为韵语,类赋颂”,犹存古体,仍不失为文学佳


品。

戴凯之的思想相当驳杂,但又具有鲜明的色彩。从《竹谱》中可以看
出,他既有“禹导九河”的思想,又有阴阳家邹衍的“大九洲”说。他反
对玄学的空谈,强调“人之所知,事生轨躅”(知识来源于实践)。并且认
为世界是无穷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在儒、道之间,他既尊孔,又尊
庄。说:“故孔子将圣无意无必,庄生达迈,以人所知不若所不知,岂非
苞鉴无穷,师表群生之谓乎?!”不过他偏重于道家的人和物的关系,很
可能是天师道的信徒。他以“之”字为名,即为明证。天师道对于竹之为
物,极称赏其功用,但他又摒弃了天师道视竹为“多子”、“保寿”、“延
年”等象征的迷信成分,而注重于竹与人类文化生活、物质生活至为密切
的功能。

上述种种思想的掺合,形成了他重调查、重事实和敢于辩正的性格和
作风。他尊重前人的知识,但又反对盲目崇拜,“。。而此之学者,谓事
经前贤不敢辩正,何异匈奴恶到都之名,而畏木偶之质耶?”也许正因为
如此,他的诗文才具有“警拔遒劲”的气势,他的《竹谱》才富有科学的
生命力。

戴凯之在竹类研究上颇多真知灼见。《竹谱》体兼骈散,以骈文为论
赞,以散文叙注其事,全书约 3000 余字。述及我国竹类植物61 种(实际
为40 余种),涉及分类、形态、生境和地理分布、功用等内容,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部全面研究竹类植物的专著。

(1)在竹类植物的分类位置上,他根据竹类的性状特征:“刚”,即“坚
劲”、“修直”;“柔”,即“其节郄曲,既长且软,生多卧土,立则依
木”的匍匐,攀缘藤本状,首次提出把竹从传统的“草类”中分别出来自
成一类。说:“植类之中,有草、木、竹,犹动品(物)之中,有鱼、鸟、
兽也。”这种基于直观认识之上的分类认识,虽然还很粗糙,但在当时的
历史条件下,敢于辩正前人经说,确实难能可贵。
(2)对竹类形态特征的描述翔实。“根”(地下茎)的概念,实际上包含
有秆基部;而竹的地上茎则为竹秆。“根如推轮”相当于如今的合轴丛生
型。“连亩接町”,反映了散生竹地下茎的特点。笋是初生的主秆茎,笋
箨是主秆茎所生的叶。“萌笋苞箨”,言其竹笋的萌发和笋箨的发生,是
同时出现的。笋箨则随嫩竹的生长而逐渐脱落(“将成竹而笋皮未落”)。
秆茎是由一系列的节与节间所构成。竹节有“空中”(空心,秆壁薄而
孔大)、“实中”(实心,秆壁肥厚)和秆壁“厚肥孔小,几(近)于实中”等
形态差异,但竹类又都具有“分节”的共同特征。所以,他说:“小异空
实,大同分目”。

秆茎节上生“枝”(主枝),主秆顶端的枝称“梢”。“杪”是分枝上
的秆。“梢杪”连称,概指枝条末端。枝条有“丛生四枝”(言其主枝为多
枝型)、“■节、多枝”(指主枝和由主枝节上生出的次生枝)。“上密下疏”、
“栖云荫木”,言其枝条密高疏低,主秆下部无枝条的形态特征。“节如
束针”,“枝节皆有刺”,指主枝的基部有刺,或有的条末如芒针。“促
节薄齿”,言其节环上有秆芽。

对叶的描述,有“叶大如履”(披针形)、“叶薄而广(广披针形)和“长
爽细叶”(叶细长披针形)。
戴凯之对竹类形态特征描述如此逼真,竟至可以据之以辨别其种属。


“棘竹骈深,一丛如林。根如推轮,节如束针。亦曰笆竹,城固是任”。
原注:“丛(生),初有数十茎,大者二尺围。肉至厚,实中,夷人破以为
弓,枝节皆有刺。被人种以为城,卒不可攻。”显然是■竹属的竹。又如,
“单体虚长,各有所育”。原注:“单竹大者如腓(肠)、虚(空心)细长爽。
岭南夷人取其■未及竹(嫩竹)者,灰煮,绩以为布,其精者如■焉。”显
然是■竹属的箪竹。其他如鸡胫竹(鹤膝竹属)、弓竹即如今藤竹属的竹,
■■竹为刚竹属的白夹竹等等,不一一例举。

(3)竹类的生境和地理分布。戴凯之对竹类植物的生长地(或生境)作了
大量调查(文献和实地的)。指出竹类植物“或茂沙水,或挺岩陆。”“桃
枝■■,多植(生)水渚,篁筱之属,必生高燥。”这是由于“厥性所宜”
的缘故。
竹类性喜暖热气候,为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书中说它“质虽冬倩”,
但“性忌殊寒”。另一方面,他又指出竹有“根深耐寒”的特性,说:“北
土寒水,至冬地冻,竹类根浅,故不能植。唯■(箭竹)根深,故能晚生。”
这是合乎科学认识的。

风力对某些竹类生长也有影响,生在海岛岩坡上的海筱竹,“生既危

■,海又多风”,其秆茎“内实外坚”,“枝叶稀少,状若枯筋”。竹笋
和笋箨的萌发期与降雨量和气温也有密切关联,“夏多春鲜(少)”,言其
萌发期多在夏季。竹类的开花结实与根、干将枯有关,“根干将枯,花■(竹
实)乃悬”,言其竹类出笋很少或甚至不出笋、竹叶变为枯黄或脱落现象,
则预示花期即将来临。至于“注”中说:“竹生花实,其年便枯死”,则
是指竹类开花结实后的必然结果。在这里,戴凯之并没有明言竹子开花的
原因,但就其“枯”字而言,似乎他已觉察到竹的开花与外界环境条件如
干旱、缺水等有直接关联。
在《竹谱》中,他还提出竹类的开花周期和更新年期。“■必六十,
复亦六年”。据近代植物学考察,竹的开花周期长达五六十年者,有刚竹
属(毛竹属)的桂竹、毛竹和■竹属的 Bambusa polymor…pha。但他还不可
能知道竹根枯死,竹鞭不致全部枯死,有的经几年后仍可复生的自然枯现
象。他提出“其实落土复生,遂成竹町”。这种由于种子成熟脱落,在适
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发芽生长形成的竹林,现代称为天然更新林。

在竹类的地理分布方面,他提出“九河鲜育,五岭实繁”的分布区域。
所谓“九河”,非泛指禹所导之九河,而是专指刘宋时的冀州平原郡。联
系“茂彼淇苑”及“鲁郡邹山”,则竹类分布的北缘相当于今太行山东南
麓淇水至泰山以北一带。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联系戴凯之所述长江流域以南
广大地区所产的竹类植物,也同样看出,戴凯之所说“五岭实繁”,实则
蕴含有以“五岭”为界,将长江以南产竹区划分为两大竹区的意思,即五
岭以北至长江流域以南和五岭以南这两个产竹区。因此,戴凯之所说“九
河鲜育,五岭实繁”,实在蕴含有如今三大竹区地理分布的萌芽思想。

(4)竹类利用,除与人类文化生活(制做乐器)有关的竹以外,更多的是
与人们物质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竹,如单竹“可绩以为布,其精者如■焉”;
射同(竹)可以贮箭;筋竹为矛;■竹材质“细软肌薄”,可以束物,与麻
■同;白竹可以为簟;■竹叶“可以作蓬”;■与由衙“土人用为梁柱”;
“篁竹大者可行船”;等等。
戴凯之既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在实际调查中丰富了竹类


知识的内容。后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名著《齐民要术》中就曾引用了《竹
谱》的有关内容。唐代李善注《文选》、段公路《北户录》也曾援引。在
戴凯之的影响之下,宋代有僧赞宁《笋谱》、元李珩《竹谱》等相继问世。
毫无疑义,戴凯之对我国古代竹类的研究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文献
原始文献


'1'(晋)戴凯之:竹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
1986。

'2'(宋)僧赞宁:笋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
1983。

'3'(梁)钟嵘:诗品,《汉魏丛书》本,红杏山房刻本, 1876。

'4'(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

'5'(梁)肖子显:南齐书·武帝本纪,中华书局, 1974。

'6''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上海中华书局,
1928。

'7'(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 1974。

'8'(梁)陶弘景:真诰·甄命授,明刻本。

研究文献

'9'(清)王谟:竹谱跋,《汉魏丛书》本,红杏山房刻, 1876。

'10'(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
1983。

'11'胡立初:齐民要术引用书目考证,见《齐鲁国学汇编》,齐鲁大
学, 1934。
'12'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0。
'13'苟萃华:戴凯之《竹谱》探析,自然科学史研究,10(1991),4,
第342—348 页。
'14'陈嵘:竹的种类及其栽培利用,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张胄玄

陈美东
张胄玄勃海■(今河北景县)人。约北魏孝昌二年(公元 526 年)
生;隋大业年间(公元 612 年左右)卒。天文学。

张胄玄博学多通,尤精天文历算之学,久居民间。隋文帝开皇五年(公
元585 年),张胄玄与李文琮一起曾编制了一部历法拟上献朝廷,由于当时
刚颁行张宾历,所以未被采纳,但是他们的历法却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流
传和应用。约开皇十年(公元59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