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如是说:深度解读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嘉诚如是说:深度解读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家大公司,公司全部的人包括高级主管都知道,结果没有人反对,所以一次会议就通过。这个案子,长江集团赚了很多钱,对方也赚了很多钱,是双赢。敌人相信你不单只是诚信,敌人相信你是因为相信你不会伤害他。例如,我是他的竞争者,但他相信我不会伤害他,不会用不恰当的手段来得到任何东西,或是伤害任何一个人。除了诚信,第二是自强不息,第三是真的要追求知识、准确的信息。”
  在经商中,李嘉诚一贯的处世态度是善待他人,即使对竞争对手也是如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嘉诚对老竞争对手怡和的态度。李嘉诚协助包玉刚购得九龙仓,又从置地购得港灯,还率领华商众豪“围攻”置地。但李嘉诚并没有因此而与纽璧坚、凯瑟克结为不共戴天的冤家,双方在第一次交手之后,就已经握手言和,并联手发展地产。
  商场是竞争异常激烈的“战场”,但是能做到在生意场上只有对手而无敌人,只有合作而无厮杀,只有礼让而无溃败,李嘉诚堪称商界典范。
  跟随李嘉诚二十多年的洪小莲在谈到李嘉诚做事风格的时候说,“要照顾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与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凡与李先生合作过的人,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李嘉诚一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在生意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也赢得了朋友们的由衷的爱戴。在生意场上,他的合作伙伴,同样也使他赚得盆满钵满。

13.世情才是学问
  13.世情才是学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
  要令大家信服并喜欢不容易
  2008年8月4日人民网教育频道《李嘉诚的教子经》。
  语录解读
  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李嘉诚非常注重与人交往的态度和方法,他说,“以往我是99%在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与他们谈论生意,约1/3谈生意,2/3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学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大家信服并喜欢不容易。”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嘉诚已经是香港富豪中炙手可热的头号人物。但在当时,论实力和声誉,李嘉诚还比不上包玉刚。据海外媒体报道,包玉刚是香港名副其实的第一富豪,他旗下拥有50艘油轮,每一艘油轮的价值就相当于一座大厦。包玉刚不仅实力雄厚,交际面也极广,口碑极佳。在他的集团总部办公室,挂满了他与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国家元首、王室成员、社会名流的合影。他是香港商界与世界政要交往最多的一位,而那时李嘉诚还未单独会见过哪一国的元首或首脑。
  1973年石油危机,促使各国开始重新考虑原先的资源利用政策,着重于对自身潜力的挖掘,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随着自身开发的比重加大,航运业务量逐渐减少,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油轮闲置。包玉刚从油轮闲置,联想到世界性的造船热,预测一场空前的航运低潮会来临。他决定减船登陆,套取现金投资新产业。他首先瞄准的行业就是房地产,他将目标瞄准九龙仓,但发现李嘉诚已捷足先登。九龙仓对包玉刚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它的码头货仓,更有利于发展他的海上船运;它的物业,可供他在陆地大展拳脚。
  李嘉诚很清楚包玉刚的情况,知道他需要什么,于是决定将自己手头的九龙仓股“转让”给包玉刚。这样,包玉刚一下子获得九龙仓1000万股票,加上他原来所拥有的部分股票,已经可以与怡和洋行进行公开竞购,如果收购成功,他就可以稳稳地控制资产雄厚的九龙仓。李嘉诚把他以10~30港元的市价购得的九龙仓股票,以30多港元脱手给包玉刚,不仅获利数千万元,更重要的是,通过包玉刚的牵线搭桥,他可以从汇丰银行那里承接和记黄埔9000万股票,一旦达到目的,和记黄埔的董事会主席就非李嘉诚莫属。
  通过这场决定两家英资企业命运的历史性交易,两位年轻的华人富豪都如愿以偿坐上了英资洋行老板的宝座。

14.保持从容不迫、顺应自然的态度
  14.如果能够保持从容不迫、顺应自然的态度,
  那么,任何事情都能应付自如
  2007年12月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语录解读
  在经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李嘉诚说:“不管在任何场合,如果能够保持从容不迫、顺应自然的态度,那么,任何事情都能应付自如。”
  1988年,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以及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旗下的太平协和世博发展公司(李嘉诚占该公司10%的股份),以32亿港元投得“1986年温哥华世界博览会”会址的一块1千英亩的市区边缘黄金地段地皮,将在上面建筑加拿大规模最宏伟的商业中心及豪华住宅群,预计10~15年完成。李嘉诚约占此项目50%的股权,其余50%为各大股东分有。整个建筑费用预计在100亿港元以上。
  李嘉诚等华商在加拿大的大举扩张,引起当地一些居民的不满。
  而当地商会和一些政界名人则在阿伯达省府赫斯基大厦,为李嘉诚一行举行了盛大的酒会。李嘉诚及长子李泽钜,左右手马世民、麦理斯出席了酒会。加拿大的名流和政要,热情洋溢地称赞李嘉诚的投资伟业,殷切地希望彼此间能够合作愉快。随后,李嘉诚先后动用69亿港元全面收购了加拿大赫斯基公司。继世博会和赫斯基两大重大投资后,李嘉诚在加拿大的投资变得低调起来,尽管当地的民族情绪丝毫不能够干预李嘉诚在加拿大的投资,但也没有必要去针锋相对。

15.人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安静
  15.人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安静,表面看来很忙,
  但内心其实没有波动
  2007年12月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语录解读
  访谈中,李嘉诚说:“人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安静,表面看来很忙,但内心其实没有波动,因为自知做着什么工作。我知足,但不表示没有上进心。”
  经营企业必然会面临很多风险,尤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成熟的企业家往往能够从容地应对危机,并把危机变为“契机”。
  1957年,李嘉诚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刚从“绝境”中走出来,便开始了他一系列别具心意的“转轨”行动。生产既便宜又逼真的塑料花。这些塑料花投放市场后,渐渐引起人们注意,“长江塑料厂”的名字也开始为人们所熟悉。商场如战场,长江塑料厂的红火自然引起同行的忌妒,有人甚至宿意要搞垮长江厂。有一天,李嘉诚正在同几名技术工人将设计出来的塑料花进行调色,寻找新的配方时,发现有人在厂门口拍照,要对长江塑料厂作反面宣传。李嘉诚压抑住自己年轻气盛的情绪,平静地要工人们继续干活,不要被眼前的事情干扰。几天后,这些照片果然刊登在报纸上了,照片上的长江塑料厂显得破旧不堪。刊登拍照者的意图显而易见,就是要置长江塑料厂于死地。李嘉诚很快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决定将计就计,就让这些报纸给他作免费宣传。
  李嘉诚拿上报纸和公司的产品,走访了全香港上百家代理商,并坦诚地对他们说:“你们看,创业之初我们厂是够破的,我这个厂长也显得面容憔悴,衣冠不整,但请看看我们生产的塑料花,有几款是我们自己设计,连欧美市场都见不到的产品。我们的质量可以证明一切,欢迎你们到我们厂里参观订购。”经销商们看着眼前这位诚实勇敢的年轻人,为他的敬业精神和灵敏的商业智慧所折服,很多人起初还有些怀疑,经过多方了解和到厂里参观后,他们很快被李嘉诚的创意所吸引。李嘉诚的订单越来越多,而且,因为他的价格合理,有些经销商甚至主动提出愿意先付50%的订金。
  洛克希德&8226;马丁公司前任CEO奥古斯丁认为,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括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李嘉诚在灾难面前采取了冷静的态度,巧妙地利用竞争对手的负面宣传扩大了自身的知名度,有效地宣传了自己的产品,借势扩大了企业的美誉度,反而广泛赢得人心。

16.在有危机感的时候
  16.在有危机感的时候,我们
  更要冷静、和谐
  香港电台电视部1998年拍摄《杰出华人系列—李嘉诚》。
  语录解读
  王府井大街是北京的招牌,号称“中国第一街”。王府井旧城改造计划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按照李嘉诚的原有构想,要在王府井商业街的顶头,在毗邻长安街的地方建一个高达70米的东方广场,在广场的顶端不仅可以俯视昔日皇宫的一砖一瓦,稍远处的中南海全景也可尽收眼底。但根据北京城市规划中的规定,东方广场的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都超标了。加上东方广场作为过亿美元的项目,在动工前并没有以市政府的名义向国家计委提供可行性报告,申请立项,因此,东方广场被认为严重超过了国家对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于1995年新年刚过,就被强令停工了。
  不久,长实集团发布声明,表示愿意服从中央的决定,李嘉诚同时向外界宣布,长实与北京市政府的合作非常愉快,只是方案需要修改而已。直到1996年6月,形势终于有了转机,东方广场项目由国家计委报国务院批准,总算可以开工了。到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东方广场终于全面竣工。
  李嘉诚喜欢打高尔夫球,他用打高尔夫球的体验阐释在经商过程中应保持的心态:“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样,若第一杆打得不好的话,在打第二杆时,心里更要保持镇定及有计划,这并不是表示这次会输。就好比是做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考虑如何应付。”

17.一件看起来是吃亏的事
  17.一件看起来是吃亏的事,
  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
  香港电台电视部1998年拍摄《杰出华人系列——李嘉诚》。
  语录解读
  李嘉诚经常向人谈起他当年做生意时的一段经历,说明只要以市场信息为依据,做生意要不怕吃亏,一时吃亏,长远来看却往往有利。
  李嘉诚22岁时开始自立门户做生意。有一家贸易公司曾向他订购一批玩具输往外国。当时货物已卸船付运,可以向对方收取货款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来电通知,说外国买家因财政问题,无法收货,但贸易公司愿意赔偿损失。李嘉诚根据对市场行情的分析,认为这批玩具很有市场,不愁买家。因此没有接受这家贸易公司的赔偿,目的是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以期今后有合作的机会。
  当李嘉诚转型做塑料花时,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有一天,一位美国商人找到李嘉诚,说经某贸易公司负责人的推荐,认为李嘉诚的工厂是全香港规模最大的塑料花厂,希望能够跟李嘉诚合作。李嘉诚后来才知道,那位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认识这位美国商人,并在这位美国商人的面前说尽了李嘉诚的好话,说他是一位完全值得信任的生意伙伴。这位美国商人最后同李嘉诚订了6个月订单,日后又成为了永久的客户,他们所需要的塑料花逐渐全部都由李嘉诚供应,使李嘉诚的塑料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8.对于商人来说,最可怕的是自我满足
  18.对于商人来说,最可怕的是自我满足
  2007年12月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语录解读
  李嘉诚说:“对于商人来说,最可怕的是自我满足,满足于眼前取得的一些小利润,因为这种满足感失去前行的动力,而要想成大事,必须对自己已有的成就不满足。”
  李嘉诚认为,要想成大事,必须对自己已有的成就不满足,要保持自己的雄心,无论做什么都力争做到最好。李嘉诚表面上看起来性格沉稳,但实际上是个不安分的人。他在独自创办企业之前,就曾经多次变换工作。每次跳跃,对他来说,都是通向成功的一次跳跃,都是对他自己的一次挑战。每克服一个困境,都是在为他独立创业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李嘉诚在五金厂推销镀锌铁桶时,以自己的勤奋用心使五金厂的业务蒸蒸日上,深得老板的器重。但备受器重的李嘉诚却没有就此止步,刚刚打开局面,就准备跳槽离去,老板提出给他加薪,仍没有回心转意。李嘉诚跳槽的原因,最根本的是受新兴产业的诱惑,不满足现状。
  李嘉诚在推销五金产品的时候,就敏锐地感到受到塑料制品的巨大威胁。有一次在酒店推销白铁桶时,与推销塑料桶的塑料公司老板不期而遇。尽管酒店曾与李嘉诚有过购进白铁桶的口头协议,但经过比较,酒店更倾向于价廉美观的塑料桶,放弃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