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玉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闺玉堂-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薛梅看了眼薛老太太,就道:“我大嫂的性格您可能不了解,她若是没有这个意思,必然就一口回绝你了,若是有大约就会答应下来,她既然露出犹豫的样子,就肯定是真的犹豫了,绝没有敷衍之意。”又道,“我看,您是不是想办法请锦乡侯夫人出个面,是请我大嫂去坐坐,还是她过来喝杯茶,这事儿可能转机还大一些。”又道,“若不成,我看这个事儿还是得从方幼清身上入手。”
  徐五太太闻言就止不住的皱眉,问道:“她一个小丫头,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她能自己拿主意吗?”
  不等薛梅说话,薛老太太就冷哼一声道:“那丫头主意大的很!”
  徐五太太就露出愕然之色来,薛梅低声道:“我还能害你不成。”又道,“她父亲在延绥受苦,她最关心的也只有这个事,你只管拿捏住这一点,我保你马到功成!”
  “原来如此。”徐五太太恍然大悟的样子,“好,您这么说我心里就有数了,这就回去和我大嫂商量。”心里却忍不住的嘀咕,薛家也不是高门,方幼清的出身更谈不上高了,父亲还是戴罪之身,她原以为这门其实很好谈的,没想到现在她们反而拿着乔了,她这来来回回都跑了几趟了。
  如今还要她和一个小姑娘去周旋!
  尽管心里腹诽,可徐五太太面上还是堆着笑,和薛梅道:“周夫人什么时候回广东去,要等过了中秋节了吧?”
  薛梅是打算等月底就带周文茵走,但这事还没有和薛老太太说,所以她不欲多谈,敷衍的道:“我是想陪我母亲多住些日子,只是家中也离不开我……”
  徐五太太也只是随口一问,笑着又说了几句便起身告辞,她一回家就看见徐鄂大刀阔斧的坐在她家的厅堂里,见到她回来热情的迎过来,问道:“婶婶,事情谈的如何,薛家应了没有?”
  徐五太太邀功,就道:“嫁女儿是大事,谁家不拿着捏着,我这嘴皮子都磨薄了。”说着让人倒茶,她咕哝咕哝的喝了半盅歇了口气道,“不过你的婚事是大事,婶婶就算跑断了腿也是不敢懈怠的,只是眼下遇到点难事……”
  徐鄂听着就凑过去,很认真的问道:“什么难事?您尽管说。”
  徐五太太就如实相告:“方小姐的父亲在延绥,深陷囹圄无法脱身,薛大太太说要等他点头,方小姐又一心惦记着父亲,我看若是你能答应帮他们把这个事儿给解决了,只怕你就是不愿娶,方小姐也要倒贴你上门。”
  徐鄂又不傻,闻言就皱了皱眉,沉思了片刻,道:“方明晖的事我知道,他先是牵涉到舞弊案被外放到延平,后来又涉及到倭寇作乱,才会被定罪发配至延绥,这件事案子是大理寺审核,严次辅亲自过问的,就连圣上也是过目点头的,只怕不好办!”
  徐五太太一愣,她没有想到这件事这么复杂,便问道:“不好办?”
  徐鄂点点头,可心里又惦记着方小姐,这两日他只要闭上眼睛,眼前晃动的都是方小姐的身影,就连蔡彰约他,他也推辞了不出去,和方小姐想比,那些庸脂俗粉实在是让他提不起精神来。
  “那我就再多跑几趟。”徐五太太眼睛一转,“三侄子你一表人才,我就不相信她们不动心。”
  徐鄂笑了起来,拉着徐五太太道:“婶婶,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和方小姐再见一面?”
  ——————题外话——————
  今天有点迷糊,抱着电脑发了半天的呆,我估计脑袋是丢什么地儿没捡回来。
  083 回绝
  “小姐。”绿珠夺了幼清手里的针线,“您歇会儿吧,这一刻功夫,您看您手上都扎了好几个血眼子了。”
  幼清抬了手,指尖上还在渗着血珠子,她叹了口气将针线交给绿珠,道:“洮河和尘泥还没有回来吗。”
  “小瑜守着的呢,要是回来了她肯定会回来告诉您的。”绿珠将针线篓子收拾好,又给幼清到了杯凉茶,在一边给她打着扇子,“这会儿外头没太阳了,要不然奴婢陪您出去走走吧。”
  幼清摇摇头,叹道:“我没心情出去,你让我一个人静会儿。”
  绿珠欲言又止终究没有再说话。
  采芩在门口露了露脸,见幼清在想心事,就轻手轻脚的走过来,低声道:“二老爷和二少爷来了,在烟云阁见老太太呢,估摸着大约是要商量二少爷和周表小姐定亲的事情。”
  “哦。”幼清提不起精神的应了一句,道,“若定了日子,你就在房里挑几匹布送去给周表小姐,就当贺喜了。”
  采芩应是正要说话,外面春柳隔着帘子道:“方表小姐在吗?”采芩一愣转身出了门,笑着道,“姐姐怎么来了,可是太太那边有什么吩咐?”
  “不是太太那边有事。”春柳笑着道,“是大姑奶奶带信回来,说家里有点事,问问方表小姐有没有空今天过去一趟,她在家里等她。”
  薛思琴出嫁一个月不到,她们还不曾上门走动过,不过她家里没有长辈,这些规矩到是不用讲究,采芩就转头过去看幼清:“大奶奶说请您去三井坊。”
  幼清微微一愣,薛思琴怎么突然让她过去?难道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她不好解决,又不能让姑母出面,所以让给他过去?
  薛思琴不是那种无事麻烦人的,她若只是想和自己说说话,大约会亲自回来,如今让她过去,肯定是有原因的,幼清想了想,点头应道:“我知道了,你去告诉来传话的人,我换了衣裳就过去。”
  春柳笑嘻嘻的应是走了。
  幼清就换了件芙蓉色暗绣兰花纹的褙子,想了想把双平髻拆了梳了垂柳髻,她在镜子前头转了转又别了一支银烧蓝的蟹爪纹簪子,绿珠笑着道:“这样看上去小姐少了许多孩子气,真是好看。”
  不知道祝家来的人走了没有,若是薛思琴和他们生了矛盾,她打扮的稳重些,说起话来也有力度。
  “我们去和太太说一声。”幼清收拾好便带着四个丫头去了智袖院,方氏知道她要去三井坊,就笑着道,“让周长贵家的跟着你去,我这里正好有些东西要给你大姐,你一起带过去。”
  幼清应了事,带着周长贵家的去垂花门坐车去了三井坊。
  三井坊和薛家所在的井儿胡同相距并不算远,一个在南面一个则是东南角,马车行了小半个时辰就都了,薛思琴住的院子是个两进的院落,虽不大,但方氏让人在前后加盖了耳房和倒座,所以非常的实用。
  幼清从侧门进去,有婆子在门口迎着她,幼清扶着采芩下了车,院子里收拾的很整洁,还用太湖石叠了个小小的假山,山周边则种了美人蕉和山茶,这会儿红艳艳的一片,很有生气。
  院子的墙角边还搭了个葡萄架,架子底上是石桌椅,桌子上摆着瓜果,有两个未留头的小丫头正在一边踢毽子,看到幼清过来,两个小丫头不认识她,纷纷收了东西行了礼,幼清跟着引着她的婆子一直绕到了后院,后院里叠排的的房子,很安静,只有两个婆子垂首站着很恭敬的守着门。
  “你们太太呢。”幼清疑惑的看着引着她来的婆子,这个婆子她也不认识,想必是府里新买来的人,那婆子指了指掀了帘子的宴席室,道,“太太在里面等您,方小姐请进。”
  幼清不疑有他,提着裙子去了宴席室,那婆子笑着和周长贵家的道:“太太有话和方小姐说,还请妈妈和几位姑娘在门口小坐喝杯茶!”
  周长贵家的一愣就朝幼清看去,幼清这才忍不住皱了皱眉,就觉得薛思琴今天的行为非常古怪,可她当着下人的面不可能去质疑薛思琴的决定,便道:“你们也累了,就在这里喝杯茶。”
  周长贵家的应是,笑着道:“好。”幼清则转身进了宴席室。
  宴席室里放着屏风,墙角的多宝格上摆置了许多奇趣的东西,有很多她看的很眼熟,都曾是薛思琴房里摆置的,她站在门口喊了声:“大姐!”就进了门,绕过屏风,她便愣在当场,惊愕不已的望着正姿态悠闲的坐着罗汉床上喝着茶的人……
  “宋大人?”幼清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回头望了望又戒备的看着宋弈,“你怎么会在这里,我大姐呢。”
  宋弈打量着幼清,小姑娘今儿没有梳双平髻,而是换了个柔美的垂柳髻,罕见的戴着首饰,不同于以往的稚嫩,眉眼间透着丝少女的柔美娇媚,他微微一笑语气淡然的回道:“祝太太在前院呢,你来的时候没有见着她吗?”
  这话什么意思,说的就好像她故意冲着他来的一样,幼清似笑非笑道:“宋大人还没有解释,你为什么在我大姐家中?”
  “来找祝休德。”他指了指前面的椅子,“和方小姐土地庙一别也不过几日,方小姐的态度似乎不同了。”说完,他就从袖中的拿了卷东西,在手里摆了摆,挑着眉头道,“你要的卷宗。”
  幼清总算是明白了,恐怕根本不是薛思琴请她来的,而是眼前这个人用薛思琴的名义诓她过来,她气呼呼的走过去接了卷宗在手里,望着宋弈道:“你找我来,就是送这个?”
  宋弈不置可否,道:“那天回来,路上可还顺利?”
  幼清不高兴,有种被骗了的感觉,尤其是她回来以后,越想越觉得宋弈很有可疑,如今路大勇又没有找到,她越发怀疑他:“很顺利,宋大人不是去良乡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36计。”
  “事情办完了自然就回来了。”说完指了指幼清手里的卷宗,“不看看?”
  幼清就打量着他,宋弈今天穿着一件豆灰色细布长衫,俊朗疏懒,眉眼里都写着有所预谋,这是幼清感觉到的,她狐疑的拆开卷宗,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随即拧了眉头在宋弈的对面坐下来,认真的从头细细看了起来。
  宋弈就端着茶盅从善如流的喝着,时不时抬眸看她一眼,随即又半阖着眼眸,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
  幼清越看越震惊,她从来没有看到过大理寺的对舞弊案审问的卷宗,只知道结语是判定了宋首辅的罪,连带着当年一干相关连的人都受到或轻或重的罪责,可是她如今看过卷宗才知道,当年除了卢状元作为证人外,还有一位礼部一位姓关的主事作证,此人在写完供词的当晚在大理寺的牢房中砸碎了砚台吞进了肚子中,当晚便死在牢房中。
  正因为他的死,圣上勃然大怒,亲自将宋首辅叫去了西苑,说的什么别人不知道,但从西苑回去后宋首辅便一病未起,这件事再次扩大,从参与当年科考的监考官到负责贡院安全的五城兵马司都牵连进去……但案子审到最后,处置却令人嗔目结舌。
  除了宋首辅的罪名外,就只有和宋首辅比较亲近的几位近臣受了责罚,这其中也包括方明晖在内,其余相关联的人以及五城兵马司都安然无恙一点处罚都没有,甚至于卢恩充这个考场作弊最该受罚的人,除了革除功名外,没有其它任何多加的罪责。
  这分明就是有针对性的重重拿起,轻轻放下。分明就是有人想要把水搅浑,把案情闹大,这样明目张胆的对着宋墉以及他的近臣,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一句反对的话。
  好像所有人都在这卷宗里沉默了下来。
  她心里震动不已,宋弈没有说错,这件事似乎比她想的还要复杂,牵涉的人还要更多!
  幼清抬起头来望着宋弈,他为什么要给她看这些东西,是想让她知难而退吗?
  “多谢宋大人。”幼清竭力让自己看上去很平静,“这些内情若不是看卷宗,恐怕我此生也是不知道的。”
  宋弈放了茶盅微微颔首,出声道:“有何感受。”
  “感受?”幼清戒备,却露出无奈的样子,“只是为大周可惜罢了。”宋弈眉梢一扬,露出一丝兴味来,问道,“为何是替大周可惜。”
  幼清将卷宗收了起来托在手里:“宋首辅有大才,世人皆知,若他能在朝堂多为大周谋效几年,如今的大周定然会更加的民富力强,所以……可惜。”她将卷宗递给宋弈,“看完了,多谢。”
  宋弈没接,不在意的摆摆手:“既是给你的,你便收着。”又道,“方小姐这番感悟倒也奇特,旁人只说宋首辅年老昏聩,竟在最后关头做出这种事情,不但毁了一世英明,更是伤了百姓的心。你却不同,却为大周可惜!”
  “人生在世谁能无过,更何况像宋阁老这样为大周为百姓操劳半生的人,这样穷追猛打的让他老人家郁郁而终,损失的自然还是大周神格窃取综主希腊。”她说完,就看着宋弈,反问道,“宋大人呢,不觉得大周可惜吗?”
  宋弈就看着幼清,修长的手指自然的支在炕几上,整个人显得漫不经心的,他柔声道:“大周人才辈出,说不上可惜不可惜,宋某没有方小姐这般良善的心。”
  什么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