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氏长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林氏长兄-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去歇一歇,躺到了床上,忍不住就流下泪来。
  贾母这么多年的心思她瞧得分明,心里也想着老太太就这一个外孙女,肯定是真心为姑娘谋划的,至于贾母暗示过的黛玉过了门,她也能给宝玉做姨娘的事儿,紫鹃倒没有多想,她是想一辈子伺候姑娘的,给宝玉做小也罢了,横竖她绝对不会和姑娘争宠罢了。宝玉会带过来的丫头是哪个?还有哪个!想不到她一门心思地做出个端庄贤惠懂礼的样儿,拐着弯地说晴雯不好,是这个意思啊。宝玉也实在是不争气,嘴上说的一套,实际上做得一套,亏她还觉得就宝二爷配得上自家姑娘呢!
  紫鹃这么想着,对贾母说来说去的意思就有些不大高兴了,宝二爷是贾家的凤凰蛋,但未必是姑娘的良配啊,所以贾母问什么,她只摇头说不知,贾母哭黛玉受苦,她更是说大爷对姑娘多好多好,怕姑娘吃药苦还做了药丸子,里头的药材可难找,恐怕比宝姑娘的冷香丸还要再珍贵几分呢。
  她这话本是无心的,贾母听了却忍不住想,莫非是黛玉听了府里头一些人的嚼舌头,小性儿上来了才恼的?
  她自以为宝玉是好的,黛玉同宝玉这么好,她也是看在眼里的,就是紫鹃,也是把那规矩放在了一边,一心为着宝黛二人谋划的。她们这么反常,定是在吃醋了。
  完全没有想过人家瞧不上她的凤凰蛋孙子的可能。
  又听王夫人来报姑娘们入住大观园的情况,听到薛宝钗住了蘅芜苑,她忍不住冷笑了一声。
  王夫人正打着小算盘,听到贾母的冷笑,哆嗦了一声。
  贾母是老成精了的人,如何看不到她的小动作?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况且着实欠了薛家的银钱,因而只道:“这样很好,叫人在园子里设个小厨房吧,别委屈了女孩儿们。”又问,“宝玉那儿,多安排几个上夜的婆子。”
  王夫人忙应下了。
  金玉良缘?端庄贤淑?教导妹妹们针线?哼。贾母想了想,遣人去接湘云。
  总不好叫一个商人家的女儿在自己家里独领风骚吧。
  靖远侯府如今是一片安宁。最近黛玉跟着一个宫里出来的女先生念书,她本来聪慧,在家里时就念过了四书,虽在荣国府里头放下了,但根基还在,先生略提一提,她便记了起来,颇有见地,有时还能同林沫说上一说。
  林沫读了十几年的书,对女孩儿的教养并不十分精通。他只要妹妹守着规矩,不要坏家里的门风就行了。至于针线?林家的女孩儿要做这个干什么。管家理事什么的虽然有不少门户大家看重,但其实说起来,那些理家的,通常也就是吃力不讨好罢了。何况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操心多了也挺累人的,黛玉看着就不像是沾染尘俗的人,林沫也懒得叫妹妹吃苦。
  所以他问黛玉要不要念书的时候,黛玉很是高兴。
  同时心里也忍不住将两个哥哥做了个比较。
  宝玉确实是个好的,可惜实在是没担当了些,他体恤女孩儿,乐意给她们制胭脂,可是却不敢在丫头们被责骂的时候挺身而出。他只会求太太、求老太太做主。而林沫就痛快的多,他不轻易讨女孩喜欢,不过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比如说这个曾经教过公主的女先生。
  这个女先生自然是水溶的手笔,林沫讨好黛玉,他讨好林沫,两不相干。
  至于那天一起等在皇宫外面的年轻人,水溶虽是不说,林沫却在心里隐隐有了计较。
    
    
    第11章 苦紫鹃婉言表忠心,慧闻歌俏语送鸳鸯

  紫鹃回了侯府,先给黛玉请安,回了她贾府里头一应人的反应,又去见林沫,如实说了贾母宝玉等的话,便低下头听发落了。
  林沫正在写字,头也不抬:“哦?照你说如何?”
  紫鹃不敢答话。
  林沫笑道:“你那日当着我的面论妹妹的前程,不是挺能说道的么?如今怎么了?非要我骂你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混说么?”
  紫鹃忙跪下告罪,见到林沫不似生气,才小心道:“奴婢今儿听老太太的意思,还是要把姑娘配宝二爷的。倒是二太太,估计是想着宝姑娘了。”
  “他们家里头只有这么个男丁,就以为家家户户只他一个不成?”林沫并不在意,“那就让他们想着罢。”
  如今侯府里头人手足够,四五班护院门房轮流值班,两位主子闭门谢客,那府里头如何想跟姓林的实不相干。
  紫鹃也是经过些世面的,先前在元春跟前服侍的抱琴也是她亲表姐,因而咬唇道:“虽是如此,但林家到底没有内房长辈,姑娘也渐渐大了,内阁闺秀女眷的,没有个长辈领着去见也是不妥,若是老太太以此为由……”
  林沫奇道:“难不成我妹妹在贾家时,有长辈领着她去见京中女眷了?”
  紫鹃羞红了脸。
  “再者说了,谁说林家没有内阁长辈了?”林沫放下手里的笔,“我看你也是个机灵的,刚刚你去贾家,我去问了妹妹,你服侍她服侍得可还好。”他看着已经开始哆嗦的紫鹃,温柔笑道,“妹妹问你做了什么,叫我宽恕你一回,在贾家那地方,你是为数不多的真心替她着想的。”
  紫鹃把头低得越发不见了。
  “但是,你太容易相信人了,也变得太快了。”林沫低笑,“先前对贾府如何,如今又这样,我要信你,实在挺难的。——不要这么看我,你要知道,有些人,明明不信任你,偏偏还要做出一副样子来,叫你防不胜防。”
  他说的都是真的,紫鹃心里头一片骇然。
  “我喜欢聪明的丫头,也不讨厌有主见的丫头,但是不够聪明却想要自以为是的,就很惹人厌烦了不是?”林沫倚回椅子上,“你好好地伺候姑娘就是了,多余的话多余的心思不要动,姑娘有我护着,不需要一个奴才跟着操心。”
  紫鹃心里头一寒,含泪告退,小步往外走时,闻音上来替她打了帘子,她隐约间见到聆歌还在替林沫研墨,这两个都是林家有头有脸的大丫头,可是刚刚林沫说了那么一大番惊天动地的话,这俩丫头没有插一句嘴。
  整个屋子里很安静,丫鬟们做着各自的活计,林沫有什么吩咐便去做,偶尔有问答,也是恭谨得没有一句废话。
  紫鹃忽然想起了那句被荣国府主子奴才们天天挂在嘴边上讲的规矩。
  第一次,感觉得这么彻底。
  紫鹃这丫头虽然喜欢自作主张,但不得不说,对荣国府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果然没几天,贾母就叫人来接黛玉,说是要去南安王府请安,叫黛玉一起。这次她没敢让那些笨嘴咋舌的婆子们来,叫了自己最得力的大丫头鸳鸯。
  鸳鸯也是头一回干这样跑腿的事,不免有些愤懑。
  黛玉听了鸳鸯的话,叹了一口气,回内间去了,鸳鸯正不解,她的女先生嗤笑道:“她要上学呢,没空过去。”
  荣国府女孩儿们向来是不念书的,鸳鸯笑道:“姑娘家家的,不要拘了才是,南安太妃素来同我们家交好,在京中女眷里也是最尊崇的,林姑娘模样好,又会说话,若合了南安太妃的眼缘,且有大造化呢!”
  这南安太妃辈分甚高,同贾母也是老交情了,两人自在闺中便颇是要好,贾母本了心思叫黛玉到她面前走一遭,若是求得了太妃做媒,哪怕只是略略提一提,林家小子也不敢驳了才是。
  黛玉隐隐听到外间自己先生同鸳鸯说话,待得听到“林姑娘模样好,又会说话”,心里只觉得一阵苦闷,外祖母这是要拿她当戏子给南安太妃寻开心不成?一阵苦闷,落下几滴泪来。闻歌忙上前替她拭泪,一边轻声问道:“姑娘,先生到底是外人,叫她见了这样的,恐怕要笑话,奴婢将那丫鬟打发了吧?”
  黛玉略一点头,闻歌便掀了帘子出去了。
  鸳鸯见了里间来人,略略打量了一下,只见这丫鬟容长脸儿,肤色雪白,眉目清秀,举手投足颇是自若,一来,也不同她说话,只对女先生略行了个礼:“先生,昨儿您给姑娘出的那首诗,姑娘作出来了,您给进去点评点评?”
  女先生笑答了一句:“很是。”便进去了。
  鸳鸯不知她,紫鹃笑道:“这是我们屋里的大丫鬟闻歌姐姐。”
  鸳鸯心里一颤,这紫鹃原是贾母的二等丫鬟,自给了黛玉,便一直是黛玉屋里的头号人,怎么如今倒在林家丫鬟的下面了?荣国府里头向来是老太太最为尊贵,老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都要比别处的娇贵一些的,便是宝玉等,也不敢对老太太给的丫头指手画脚,因而她看闻歌,便怎么都不顺眼了。
  然而闻歌只是给了她一个荷包:“有劳鸳鸯姐姐大老远来这一趟,这是我们姑娘赏鸳鸯姐姐的。“
  鸳鸯瞠目结舌。
  就是琏二奶奶,也不敢同她这样说话!
  “紫鹃,你同鸳鸯姐姐是老交情了,送她到三门吧。”
  紫鹃也颇是压抑。她原先以为闻歌至少会讽刺两句,不过居然就这么送客了。不过想来也是,若是一般的客人来,怎么着也得请着坐一坐,便是不去了,解释两句就罢了。可是贾府来的即便是鸳鸯,也是个奴才罢了。
  她在贾府再受到尊重,在林家人的眼里,就是个奴才。
  闻歌不会允许贾家的奴才坐她们姑娘坐过的凳子,更不会要姑娘的先生同一个丫鬟费口舌,若是大爷知道了,估计得亲自写一幅尊师重道送过来。
  林家大爷从来不是一个难伺候的主子,相反,他给下人的福利很是宽厚,也基本上没见他打骂过什么人,做错了什么事,同她们说一声,扣个月钱,下次再犯,直接撵出去,也不过就是这样了。但是府里头的丫鬟小厮们都知道,大爷定下的规矩,原就不能破。
  山东林家,杏林世家,累世书香,虽然为官作宰的子弟少,然而出来一个,都是叫人交口称赞的,何况齐鲁之地本就学风浓郁,士子奇多,便是街边茶馆的小二,也能同远来的客人说几句之乎者也,这地方出来的人家,自然是严谨的。
  这样的人家,出来的自然都是清高的饱学之士,林沫自然不例外。只是他同族人略有不同,林家族人做学问,就是为了做学问,而林沫做学问,却是为了做官。
  他追求名利,甚至希望位极人臣。
  十年前,山西大旱,大灾过后是荒年,流疫横生,处处都是死人。林沫的先生林清带了族人,千里迢迢赶去山西行医,林家去了二十四个好儿郎,只回来了两个。而林家这样的牺牲,所救回的人命,也不过数百,其中有人,虽在神医妙手之下免于病痛,却又饿死冻死。
  林清染了恶极,医者难自医,他吩咐了不要下葬,免得污了人家的农田,传染给更多的人。林沫迎回先生骨灰时,亲眼目睹了山西路有饿死骨的景象。
  他那时还小,却也隐约知道,医者再善,所救者寥寥无几。
  为官者若善,这灾情本不应当如此严重。
  他要做一方权臣,叫百姓不要再遭难。叫医馆开得更多更好些,叫饥荒来时,会有有良心的官员开仓放粮。叫他的先生,不要枉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然后,林沫回到家乡,弃了玄黄天象转而研究八股文章。
  他如愿以偿地来到了京师,见到了荣国府,认识了北静王。
  这些人都会化为一滩血骨,替他铸好向上攀爬的路途。林沫,从来都不是个善心的人,更从来不是个由着人拿捏的人。
  京城里养在妇人之首的不知哀愁的纨绔子弟,和那些蠢笨妇人的鼠目寸光,他没有放在眼里的打算。
   
    第12章 苦训下林沫见薛蟠,思俗物黛玉谢闻歌

  林沫的日子过得挺清闲,本来还有个北静王时不时地约他一番,如今水溶吃了两趟闷亏,知道人是拿他当枪杆子使,也不来触霉头了。林沫自己待了几天,也越发觉得清闲。
  清闲了就得有点事做,林沫上京郊去看了看记在自己名下的两个庄子。这林家几百年的累积,真论起来,还比这个朝代要长一些,算起来姑苏林家还是他们分出去的一脉,其家产不可谓不丰——是以林沫当初根本就没存要抢黛玉家产的心思。虽说过继给了旁人,但是十年前山西行医一事,折损了太多子弟,如今林沫爵位在身,又是年轻一辈中难得的出挑人物,谁也不敢短了他那份家产。
  这两处田庄是先前林清在太医院当值时置下的,上好的水田,前些时候庄子的管事来,因着家里没有女眷管事,就同林福说了,今年天时不好,收成不及往年。本来这事经了林福也罢了,家里确实是没有主母的,只是林沫清闲的很,林福不过依例报备了一句,他便来瞧了。
  及至了田庄,也不叫人告诉庄子的管事,自己领着仆从下马,打小路进庄子,只见万里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