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仕途-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钱归无钱,但是把农民刺为义勇,则非长远之事!”司马光坚定了主意,“老夫依然会上书官家,请他收回此意!”

    沈欢不禁叹气,司马光眼光是有的,但对解决实事却没有多大办法,要不然当年也不会由他推荐王安石上台执政了,想必他也清楚自己的能力,眼光谋略尚可,若要拿出具体举措来,则非所长。

    “老师,只是这番上书说道理,官家为了节省钱财,还是会同意韩相所言,毕竟不管禁军与厢军,都不能再扩大规模了,调动边防也不现实!”

    司马光沉默半晌才道:“子贤可有应对之策?”他因为历史局限性,虽然为这个积弱了百年的朝廷苦恼,可纵是才智不凡,也依然无计可施。

    沈欢闻言又喜又愁,喜的是司马光终于习惯性地向他商议询问对策了,这是个好现象,说明他在司马光心目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量,能够左右一下他的决定,这正是他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愁的是对于这件事他看重的程度还不如明年的那场大雨,毕竟此事与司马光无关,他也不必要多费精力,可司马光偏偏看不过去,又要与皇帝作对,若不想出个妥善对策来,估计又要恼怒了皇帝。

    他极尽思考,看看能否从后世那些军事制度中借鉴经验,以望合理地移植到这个时代来。韩琦此策第一要务无非是为了壮大声势,期望能吓一吓敌人而已,在沈欢看来,此举有点像鸵鸟在遇到危险时把头插在沙子下面装做什么都看不见的性质,奈何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思维里还是觉得军队规模越大就越能唬人,以为打不过你我就用数量来吓你。沈欢就是不敢苟同,却也改变不了最后做主的皇帝的思维,只能另外帮司马光想对策了。

    韩琦要增添数量,第二个要务就是要省钱,帝国真是太穷了,面对连年亏空的财政,估计宰相与皇帝都恨不得自己能变出银子金子来,为了尽可能节省钱财,他们也就不考虑招收义勇军会不会误了农时,也不管他们每年训练一个月是否真的有战斗力。

    在沈欢思考的问题里,为了取得皇帝的同意,省钱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不能忽略,因此他觉得每人一年给两贯钱训练一个月也不算少了,因为他们平常生产也是这个数,不过为了以防以后被送上战场,还不如增加训练时间,为了不误农时,可以定在每年夏冬两季各训两个月,总共四个月,给钱数字可以提高到五六贯,一年下来也就几十万贯,比韩琦算的那个数也就多一点而已,若真能训练出一支具备战斗力的义勇军,这也是值得的。

    另外,三丁抽一,六丁抽二,九丁抽三,这般拉丁,是严重损害了劳动力的做法,估计司马光反对更多的在这个方面吧。加上固定每年都是这帮人,也会耽误他们的劳作,最终造成地区恐慌,形成动乱。既然如此,可以想一个比较灵活的制度出来。

    沈欢脑子里慢慢形成一个比较可行的计策,微微一笑,对坐在对面沉思的司马光道:“老师,您上书若只阐明刺义勇的损害道理,想来官家不会听谏,不如在奏章里既说明此理,又列出一个比较可行的对策来,改良一下韩相这个方法。”

    “改良?”司马光愣住了,之后惊喜起来,“子贤可是想出法子来了?”

    沈欢道:“有点眉目了,不过门生要回去再做一下斟酌,之后写下来给老师参考,大概需要明天才成。明日一早老师可以先以翰林学士身份上奏章,请官家再议此事,拖他一两天,到后天门生的策对应该也出来了!”

    “很好,子贤若真有妙计,可算是活了十数万人命,功德大焉!”司马光激动起来,在黑夜里依然能看到涨红的脸,“子贤尽量想想,就是有什么疏漏,官家不肯采用,也算是尽人事吧!为人臣子,总要尽力为君主思虑,不可怠慢!”

    “是,老师!”沈欢答应下来,再寒暄几句告辞出了司马光府邸,夜黑星稀,只有隐隐几颗悬挂在苍穹之中,发出惨白之光,似闪似眨,亘古不变地注视着这片大地。

    “义勇军,嘿嘿,义勇……义……”

 第五十三章 义务

    赵曙苦笑地看着御案上的奏章,又是翰林学士司马光所上。///昨日此人就因要刺陕西义勇军一事上了洋洋洒洒几千言,尽力述说召集义勇军的害处,请他不要坏了国家根本。

    “司马君实,难道朕看不出收集义勇军的为难之处么?可朕有什么办法,你能变出钱来让朕调集军队么?”赵曙无奈地摇摇头,这个司马君实就是死脑筋,都把他调出朝廷了依然不让自己好过,看来他是做御史做上瘾了!

    “唉,忠臣的奏章,还是得看一看!”赵曙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拿起司马光的奏章,要做一代明君,就要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先帝仁宗连包拯的唾沫星子都能接受,自己也不能太逊色。

    司马光的奏章和昨日一样,前部分依然是数落义勇军的坏处,赵曙看得只皱眉头,到了一半之后,突然眼前一亮,司马光终于会出主意了。只见他转折处写道:“义勇者,非勇也,徒耗时费力而已,刀兵一起,于战场无益,如是观之,不如义务者也!”

    “义务?”赵曙带着无限的疑惑把奏章看完,之后一拍桌子,吓得服饰的寺官以为司马光的言辞得罪了官家。

    “好个义务军!好个司马光!”赵曙脸色尽是兴奋的酡红,站了起来,之后又坐下去,不舍地拿起奏章再看了一遍。

    司马光说义勇军每年只练那么一个月,实在于兵事无利,而且总是这一批人,容易引起恐慌,不如实行义务军。义务者,责任也。他在奏章中分析详细,说可以在陕西河北几地把义勇军全部改为义务军,只要是年纪在二十至四十之间的男子,凡是家中有三丁的人,必须有一个进入义务军,这是责任,不能推卸。之后每个义务兵服役三年,每年夏天练兵一个月,冬天两个月,完成任务才可回家务农。待三年后义务兵即可退役,再从三丁之家抽一从未服役之人补进,如此可以形成循环,二十年内,一户里的年轻男子基本上都会进入义务军服过役!

    如此一来,每人将近练兵九个月,基本阵仗都可谓熟悉,若一但刀兵四起,也可以有一战之力。当然,凡是进义务军者,三年之后退役每人可得铜钱五贯,亦可凭退役证明免除往后五年徭役,作为参军三年的补偿!

    赵曙是聪明人,一眼可以看出这个义务军要比义勇军实惠得多,三年之后,这批人虽比不上朝中精锐军队,却总比每年只练一个月的义勇军要强得多,若真有战事,也不至于慌乱,可以令他们补为后勤之军。另外,每三年即可令他们退役,也免除了义勇军年年皆入军的怨气,于民于利都有好处!如今河北之地每家基本上都是六七口人丁,按年纪算,二十年至少也有五六个需要服役,而二十年之后,又是一个轮回了,新生人丁又该参军!最只要的是此法也省钱,每人只需要五贯钱,这与义勇军无异,关键是免除他们五年徭役,这对他们来说就有莫大吸引力了,弄不好还可以由拉丁转为他们踊跃参军,这样朝廷也没有多少损失!

    “这个司马君实,没想到还能想出这个法子来!”赵曙一边赞叹,一边激动,忍不住高呼起来:“来人,传朕口谕,令韩相与欧阳参政入宫觐见!”他要与政事堂的人议一议这个义务军相关事宜。

    当然,得他赞叹的司马光也在赞叹着沈欢。此义务兵役的法子根本就是他这个学生鼓捣出来的。沈欢筹划了一夜,终于参照后世的征兵制模拟出这么一份制度来。义务兵也算是预备役,与正规军队不同,只算是后备力量而已。宋朝实行的是募兵制,如今养不起这么多军队,韩琦就想出一招义勇军来,可这相当于后世的民兵,实在是没有多少战斗力。因此沈欢折中把义务兵役相应改良一下,就拿为己用了。

    当然,上献给朝廷的折子司马光修改过了,本来他只打算要这些人参军两年,司马光认为两年太短,改为三年;还有酬费问题,他本来的想法是退役后给更多的钱财,奈何司马光认为朝廷财政紧张,改为以免除徭役作为补偿;另外他一开始只考虑到陕西一地,司马光认为此法有优待义务军的嫌疑,若厚此薄彼,难免引起骚乱,因此主张把此法在义勇军里都实施,河北之地尽行此法。

    对此,沈欢除了佩服外,别无二话,一直感叹司马光就是司马光,眼光谋略高远,非常人可比,令他这个年轻思虑不全的人钦佩不已。

    韩琦与欧阳修听得官家传诏,不敢怠慢,匆匆赶来。好在之前他们一直在政事堂押班,没有远离,不一刻就到了官家休息的福宁殿。赵曙二话不说,就把司马光的奏章递给他们。

    待他们看完后,赵曙才问道:“这是翰林司马光的奏章,说是改良义勇军制度,两位有何看法?”

    韩琦刚才是越看越惊的,实在想不出义勇军还有这般作为,只能答道:“回陛下,此乃良法也!”

    “陛下,可以一试!”欧阳修也附和说道。司马光奏章所言义务军之事,只要稍会计算之人都能明了确实比义勇军高明,一样省钱,训练出来的兵战斗力却高了不止一筹,另外还可以止民怨,实在没有反对的理由。

    韩琦曾经经略西北,熟悉那边情况,又说道:“陛下,司马君实要求三丁抽一,六丁就不抽二了,这也有道理,毕竟是三年一换,有六丁之家,亦可轮换二十年矣。若每家都有一人可免除徭役五年,三十年内每年都可抽出一个无须服徭役之人,对民生也是有利!臣估算了一下,单是陕西一地,即可抽出十万兵丁,永兴军路可以无忧矣!”

    赵曙听得甚是兴奋,道:“既然如此,奏章就交由中书讨论,尽快把其中细节给琢磨妥善,之后即可付诸行动!”

    “是!”韩琦与欧阳修恭敬地答道。

    赵曙意气风发起来,不禁笑道:“没想到司马君实还有这一手,韩相,你说是否该把他擢到枢密院?”

    韩琦为难地道:“陛下,司马君实刚知开封府,尚未一月就进枢密院,中外言论,恐怕非司马君实之福!”

    赵曙沉吟半晌,点点头道:“不错,是朕操之过急了!”

    欧阳修笑道:“陛下,司马君实为臣了解,精通史册,眼光高远,但对军事却不甚擅长,此策也许不是出于他的本意。”

    “哦?”赵曙来了兴趣,“难不成他府里有着一位大才幕僚?”

    韩琦道:“也不曾听说,以司马君实的为人,若真有如此大才,想必早向朝廷举荐了!”

    赵曙不禁宽慰一笑,点了点头,甚是满意司马光的忠心为公,所谓明主忠臣,忠臣明主,有明主才有忠臣,能把司马光放在中央,说明他还是开明之主的。

    欧阳修犹豫了一下,道:“陛下,听闻司马君实有一门生足智多谋,也许此策是他谋划也说不定。”

    “门生?可是一个叫沈欢的士子?”赵曙疑惑不已。

    欧阳修惊道:“陛下也听说过此人之名?”

    赵曙笑道:“名震开封的词人,大名鼎鼎呀,他的词都唱到朕的皇宫里来了!听闻他明年即将参加礼部贡试,朕期待得紧!怎么,他还有其他才能,连欧阳参政都听闻不成?”

    欧阳修道:“臣见过他一面,文才学识俱是不错!至于其他才能,是从苏子瞻处听来的,他与司马君实的儿子为好友,据说此人颇得司马君实看中,政务多得其襄助!”

    赵曙眼角紧了紧,呵呵笑道:“年轻才俊,若真有大才,不为朝廷所用就真是太可惜!先不管是谁谋划的,既然是司马翰林所上奏章,又是可行,不能不赏!来人,送三十万钱给司马翰林,说是朕赏赐予他的!”

    “是!”有人吩咐下去。韩琦与欧阳修也都是赞君主英明,接着拿着司马光的奏章商议去了。

    此时才不过中午时分,官家赏赐的钱财一会儿就送到司马光府邸。司马光道谢后收下,转回与等待在书房的沈欢说道:“子贤,官家如此快速把赏赐赠来,想必义务军制度可以实施了!”

    沈欢笑道:“老师,这才是圣明之主该有的气象,赏罚分明,果断风行!”嘴上赞美,其实暗自在腹诽官家小气,出了那么好一个计策,不升官也就罢了,发财也就给那么三百贯钱,恁小气的。他如今只因印刷术一项就家财万贯,财大气粗,还真看不起这些小钱小数目了。

    司马光不清楚学生心里在大不敬天子,闻言也笑道:“这还是子贤所出之策高明呀!唉,长江后浪推前浪,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