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遍地黄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遍地黄金-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位好心人把父母送走的。

    袁家是南五街的老街坊,袁文辉的父母在南五街生活了一辈子,人头比谁都熟,现在留给自己的字条上只用好心人来形容送他们走的那几个人,看来那些人也不是南五街的街坊邻居。

    良心医院?

    袁文辉的心中动了一下,良心医院不就是郝市长儿子郝建平的产业么?难道那几位好心人也是郝市长的儿子派来的?。

    ps:感谢老年痴呆蝎老大的大额打赏,鞠躬。

第420章 水漫石市(六)() 
这一场大雨到底淹了多少人人们不能统计出一个具体的数字来,就算统计出来摆到办公桌上的数据也都是被美化后的数据,相差多少完全就看那些具体办事人员的胆子大小了,熟蕴官道的人都知道那些数据根本就不足为信,但是有一个数据却是最准确的,因为这场大雨,石市的若干官员受到了牵连,最严重的就地免职,最轻的也受到了行政记过的处分,这场雨倒是把石市的官场给淹了一遍。

    现在这场暴雨已经过去几天的时间了,可是暴雨之后带来的余波还没有平息下来,因为这场暴雨,石市有十几名处级干部受到了处分,而且还是马庆瑞亲自批准的。

    人们预料中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之间的第一次碰撞并没有发生,相反的,马庆瑞反而和郝立春携手合作了一把,整肃了一部分不作为的官员,据常委会上传出来的消息,马书记大力的宣扬了郝市长勇为人先的精神,号召广大的干部职工以郝市长为准绳,在思想和行为上要向郝市长看齐,马庆瑞的公开表态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了。

    政治斗争太熬人了,领导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要用心去琢磨,有的时候领导说出来的一句话并不是代表那句话原本的意思,你要听领导当时说那么句话时的口气,如果你能领会了领导的意图,那么你距离飞黄腾达也就不远了。

    也许是因为马庆瑞的公开表态,也许是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官员开始向郝立春靠拢了,人数虽然不多,层级也不算是很高,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好消息。郝立春只身来到石市上任,在石市可以说根基浅薄得很,说的不夸张一点。他甚至连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都没有,那么工作如何进展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

    无论是哪一位领导,处于什么层级,都需要有自己的班底,只有有了自己的班底工作才好展开,当然,那些浑浑噩噩混日子的领导除外。

    郝立春现在还不算有自己的班底,甚至说他连市政府的领导班子都不能完全的掌控,在郝立春举行的第一次市政府办公会议上,他提出的关于修缮市政设施。尤其是排水设施的提案就受到了若干的质疑,其焦点就在市财政的资金问题上,尤其是主管市财政的副市长摆出了若干的难题,最后就是一句话,没钱。

    财政是不好做,这一点谁都知道,可是财政又是一个肥得流油的衙门,这一点大家同样也都知道。做财政的,最擅长的就得是会耍太极拳。尤其是太极推手,你得会推,还得圆滑,把人推出去了谁都会。把人推出去人家还体谅你的苦衷就不大容易做到了。

    主管市财政局、工商局、税务局等等部门的聂副市长就是这么一个擅长使用太极推手的人,此时他又把这一套用在了郝立春的身上,对上级要哭穷,对下级也要哭穷。只有这样自己才有游刃的余地。

    可惜,郝立春在听到聂副市长的诸般说辞职后,只是笑了笑就宣布了散会。

    郝立春为官这么多年。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位副乡长了。

    午饭的时候,郝立春刻意跟马庆瑞坐到了一起,笑着说闲话一般把上午市长办公会的情况跟马庆瑞说了一遍,马庆瑞的脸色登时就黑了。

    这位聂副市长并不是马庆瑞线上的人,聂副市长是郝立春的上任市长田韬的死忠,在副市长的任上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也算是做得兢兢业业,无大功也无大过,田韬虽然调走了,但是田韬算是升职,调到了发改委担任副主任,所以田韬在石市的影响依旧存在,他在试试苦苦打拼了几年,也不是一点成效也没有,在马庆瑞的光芒下也发展起了自己小小的班底,而且还十分牢靠,这位聂副市长就是其中之一。

    而现在聂副市长公然在市长办公会上跟郝立春唱反调,这无疑是代表了田韬留下的班底发出的声音,他们是以这种方式表达了对郝立春‘篡位’的不满,论资历,那些副市长们哪一位不比郝立春的资历深厚,如果单论资历的话,他们哪一个人都比郝立春更有理由担任这个市长,而偏偏的现在就是这个郝立春后来居上,骑到了人们的头上,那些副市长们有些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过在工作上不配合就有些过分了。在外人的眼中,也许会被人们看成田韬留下的班底已经投靠马庆瑞了,给市长使绊子的,除了市委书记还有哪个?

    权把子,钱袋子,如果都抓在一个人手里是犯忌讳的,马庆瑞明明知道郝立春是在利用他,可是他却不得不接过这个话茬,勃然变色的说道:“这个老聂太不像话了,有什么难处可以向上级反应嘛。”

    马庆瑞勃然变色的后果,就是一周之后聂副市长被发配到了塞北市去担任市长,勉强算是官升一级,可是谁都知道聂副市长再想从那个苦寒之地回来可就难了,也许,也许只有等到他退休的那一天了。

    其实郝立春的要求并不高,他只是想踏踏实实的工作,不要出现什么人为的因素干扰,实实在在的为石市的老百姓做点实事,就这么简单。

    郝立春在市委常委会上的几个提案都获得了通过,改造老城区,尤其是市政设施的给排水系统、兴建石商高速公路、石龙高速公路,这几个提案都是花钱的活,马庆瑞只是提醒郝立春要合理的使用财政资金就举手同意了郝立春的提案,在他心中,这几个提案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在郝立春以前,就已经有两任市长做过类似的提议了,特别是对老市区,到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了,市财政根本就没有那么大能力彻底改造老市区的面貌,到最后的结局也就是修修补补,其实是无济于事,马庆瑞既然已经把钱袋子放给郝立春了,那么怎么折腾他自然是只提供一个指导意见,具体的实施还是要看市政府那边。

    马庆瑞知道郝立春有个有钱的儿子,但是他也不相信郝立春这个有钱的儿子会平白无故的往水里扔,改造老市区的市政设施,对商人而言没有丝毫的利润可图,谁傻了会把钱投到那个黑窟窿里面?最少你那个有钱的儿子是个商人,无利可图的事情他会做?改造老市区的市政设施可不跟你捐给国家一艘航母一般,会给你的集团带来隐性的收益,改造市政设施你什么也得不到。

    至于郝立春提出的修建那两条高速公路的提案,马庆瑞更是认为是异想天开。大河省修建了京石高速公路、石琴高速公路,这两条公路几乎已经把整个大河省的财政都掏空了,就算如此,还向国家相关部委打了秋风,贴着热脸讨来了十五亿,十五亿可以修多远的路?按照时价来说不过是百八十公里而已。而郝立春现在竟然提出了同时修建石龙、石商两条高速公路,这两条公路的里程加在一起将近七百公里,总造价超过了一百三十亿,修建这两条公路,钱从哪儿来?如果你真有办法筹集到这笔钱,我倒是乐见其成。

    且不说郝立春在市里的工作如何展开,郝建平这一周忙得也是团团转,除了公司的事务以外,郝建平还频繁出入于各种宴会,广为结交各路的显贵,包括石市各个层面的政府官员和一些在石市有影响力的人物,这里面黄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身为人母的黄捷依旧未改自己的脾气秉性,还是那副疯疯癫癫的样子,离婚之后,随着黄克铭的年龄距离退休越来越近,她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而知心朋友似乎就只剩下郝建平一个人了,燕子次之。

    黄捷和郝建平见面的机会虽然不多,但是两个人见面的时候丝毫没有那种生疏的感觉,依旧是笑笑闹闹,一起坐在一起喝杯咖啡的时候有过,一起坐到城隍庙夜市吃烧烤、吃香辣串的时候也有过,随随便便的,那感觉就跟几年前初识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区别。

    其实郝建平也挺为黄捷的未来揪心的,这个疯丫头似乎还没有意识到黄克铭退休以后会给她带来什么影响,在她的眼中,世界总是美好的,有一点不平的地方,只要被她知道,她都会由着性子的给折腾出来,完全不管会发生什么后果。而以这个疯丫头的性格,她在自己将来混得不得意的时候,也绝不会接受郝建平的相助,在她眼中,朋友就是朋友,如果掺杂了利益关系,朋友也就变味了,她这一点跟伊万诺维奇则是完全相反,伊万诺维奇的观点朋友就是相互帮助相互利用,把双方的资源都充分的利用起来创造最大的利润,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郝建平一直为黄捷筹划她的未来,甚至有几次郝建平直接询问黄捷为什么还不找个人把自己嫁了,黄克铭现在还在任上,黄捷如果现在把自己嫁出去的话,应该还会找到一个不错的归宿。

    可惜,黄捷送给郝建平的只是一对老大的白眼珠子:“你管我?你要管我就管我一辈子,要不你就别管我。”

    黄捷的一句话就把郝建平噎得背过气去,这个疯丫头,还真是啥话都敢说呀,你知道你这句话听在男人的耳朵里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吗?。

第421章 成事不足() 
石市的常委院就坐落在秀水区人民公园的旁边,隔着人民公园的云湖与省委常委院遥遥相望,两个常委院的规模都差不多,住房的档次也相近,都是那种具有六七十年代风格,灰蒙蒙的二层小别墅,说是别墅,可是居住的舒适度甚至还不如现在外面一栋高档一些的商品房。里面的一些配套设施已经老化,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要求了。

    就是这些灰蒙蒙的小楼,却是无数大河省官员心目中的圣地,别说住进去,就是能有幸走进其中的某一家拜访一下,也许都会成为某些官员炫耀的资本。

    马庆瑞是省委常委,原本是有资格住进省委常委院去的,可是他却选择了住在石市的市委常委院里,笑言,住在哪儿都一样,住在这里方便工作嘛。

    如果你作为省委排名最末的省委常委,市委排名第一的市委书记,你会选择住在哪儿?是省委常委院还是市委常委院?

    此时,马庆瑞正和市纪委书记朱云贵坐在马庆瑞住的十一号楼后院的常青藤下,两个人正面湖而坐,每个人的面前都支着一根细长的钓竿,两人间的石桌上摆着水果和茶水,看架势已经这样坐了很长时间了。

    十一号楼可能是整个市委常委院里位置最好的一栋别墅,居住面积虽然和其他的那些小别墅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是贵在它后面有一个上百平米的小院,紧邻云湖,闲暇的时候坐在小院里或品茶,或手谈,或垂钓均是相得益彰。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隐私性。

    朱云贵喝了一口茶,望着马庆瑞说道:“书记,三号楼那位现在活动的很频繁呀,今天他又、、、、、、”

    马庆瑞刷的坐直了身子,眼睛紧盯着湖面上的鱼漂。

    看到鱼漂有规则的上下抖动,朱云贵识趣的闭上了嘴。

    鱼漂上下抖动了一会儿,又重新恢复了平静,朱云贵微微一笑,刚要开口说话。马庆瑞嘴角露出笑意向他伸手做了一个暂缓的动作:“可能是草鱼。这个家伙很狡猾,它在试探我的耐心。”

    朱云贵微微一笑又闭上了嘴,他知道马书记对钓鱼有着偏执的喜爱,他甚至还专程购买了几本关于钓鱼技巧的书来研究,但是却拒绝了省钓鱼协会邀请他担任名誉会长的邀请。

    果不其然,大约等了一分多钟以后,就在朱云贵已经失去耐心的时候,马庆瑞的那个鱼漂突然呼的一下子沉入了水里,看走势正在向水深处逃窜。

    早有准备的马庆瑞刷的一下提起了钓竿,纤细的钓竿马上弯成了一张满弓。杆稍随着双方的角逐剧烈的抖动了起来,使人没来由的揪起心来,担心它随时会折断。

    “呵呵,个头还不小,是个大家伙。”马庆瑞呵呵笑着站了起来,摇动着吊杆上的滑轮与水中的鱼儿开始了对拼。

    朱云贵也已经跟着站了起来,伸手拿起一旁的抄网严阵以待,他向来就是马庆瑞的得力助手,知道在什么时候自己该干什么。

    几分钟的强力对抗。水中的那条鱼终于力竭,被坚韧的钓丝拉得浮出了水面,张着大嘴左右的摇摆着尾巴。想要努力摆脱钩在嘴上的那个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