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粉丝是昏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粉丝是昏君-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对英国人来说是决不能忍的事情!不过唯一令人高兴的是,英国输了这场战争,但属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血腥被激发,他们也要下海,去捞取那大片的财富。

    而西班牙人显然是个很好劫掠的对象。如今,劫掠他们更有理由了,不是么?

    亨利嘴角抿出一丝笑,冲侍女道:“我想今晚应该跟王后一起用餐,你们去准备下吧”

    看着侍女离去的背影,亨利呵呵一笑,“还有什么趣闻么?关于那个国度?”

    “有人说听西班牙的商贾说,那位皇帝陛下有一位妻子。哦,陛下,他们法度跟我们不一样。在他们那有权有势的男人可以拥有多个妻子”

    “这真是个理想的法度。”

    亨利想起自己的侍女,呵呵一笑,“那这个女人有什么不同么?”

    “我听说她出生贫寒,可却凭着写成了大明赫赫有名的女人,引得世人瞩目,并得到了男人们的追捧与尊重。后来,她被引荐给那位年轻的君王,君王对其一见钟情,娶期为妻。而这位君王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三个妻子。但当这位姓简的姑娘成为他的妻子后,他没再临幸过任何女人,并生下了唯一的继承人,乃是大明最有权势的女人。”

    “听起来的确励志,想来也是貌美如花吧。才华与美貌并存的女人就像郁金香,让人沉迷。”

    亨利抿了一口气,目光变得深沉,“坊间竟有了这么详实的传闻,看来我的西班牙亲戚们的确是寻到了黄金国。”

    说完又是一笑,“好好去打探下,我们英国人也有东西可以给大明人,比如把西班牙这个蛀虫从他们家门口赶出去而他们只要源源不断地给我们瓷器和丝绸就行了。”

    简宁不知在遥远英国的亨利八世已惦记上大明。不过好歹也是学过世界历史的人,敢这样对西班人傲慢,无非也是知道,英国很快就要崛起了。

    英国海军崛起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劫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

    总之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大明只要老老实实地贩卖商品就好了,历史还留了很多机会给这个苦难的民族。

    日子过得平淡又精彩,整个大明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般,其创造力让再次到达京城的皮莱资感到惊叹不已。

    他们之前给了明人一些有关欧洲科技成果,历史的书。而这些明人的想象力似乎有些吓人。

    比如紫禁城这座大钟就让他们很诧异。这大钟有钟摆和发条,显然是在他们大钟基础上改进的,而他们的大钟则还是靠砝码带动。

    这些明人太可怕了!

    简宁听着崔余朴的描述,不由觉得好笑。

    早在北宋元祜三年1088时,苏颂和韩公廉等就创制了水运仪象台,其中已运用到了擒纵机构。而这些西洋人却是要比中国足足晚了快六百年。

    这些东西本就是老祖宗留下的。如今大明处处开花,要做事实的,儒家事功派们就又冒了出来。这些人大多蛰伏在工部,平日就醉心这些东西,看了欧洲的科学书籍后,一些思维被理清了,再加之自己时不时地去开个小外挂,若还是造不出来,那真就是太蠢了。

    其实也就这些葡萄牙人出来的太久了,不知欧洲老家又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德国的亨莱思已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所以西洋诸国还是不可小觑的。

    如果可以,简宁觉着可以鼓动下葡萄牙人做些贩卖人口的活计比如掠夺一些别国的工匠啊,科学家,发明家什么的

    大明在这方面还是不够系统,有必要融入新的血液来刺激下。想来工部的那些人一定不想被“蛮夷”比下去吧?

    “娘娘,您是没看见皮大人,那眼睛瞪得跟什么似的,可笑死奴婢了。”

    “人家叫皮莱资,不是姓皮。”

    简宁摇摇头,“可别小觑西洋人,他们在这方面可比咱们厉害。”

    “怎么可能?”

    崔余朴连连摇头,“他们澡都不洗,还说洗澡会生病,如此愚昧怎么会比咱大明厉害?”

    “可他们的海船比咱们厉害,航海技术比我们发达,不是么?”

    “这!”

    崔余朴感觉受到了打击,难得的不谄媚了一回,耿直地道:”那,那是刘大夏该死!他不仅烧了宝船图纸,还将宋时留下的造船图纸一并烧了!我华夏千年道统都被这杂碎断了!”

    简宁叹息,“老祖宗发明了不少好东西,比如那耧车都是我们造孽,弄没了。所以啊,什么时候道统都不能断了,我让你找的那些小太监可有眉目了?”

    “有!”

    崔余朴来了精神,“娘娘,我给您目色了好几个,都是聪明伶俐又识字的。”

    “你没用威胁人家吧?”

    简宁道:“那些入了内学堂的可都是为了奔一个前程的,将来没准就是司礼监大太监了。”

    “呵呵。”

    崔余朴笑道:“能替娘娘办事就是他们的前程,这有什么不甘愿的?位置就那么多,谁就一定能入司礼监?就是其他监舍也是不敢想的。”

    “可不是。”

    吴姑姑也笑道:“能替娘娘做事才是他们的福气。再说,娘娘这也是教他们本事,将来福气可大着。”

    “在外面可不敢将这话说出来,不然我可吃不了兜着走。”

    简宁笑道:“只是让他们帮我记录下文书罢了。”

    “是是是。”

    崔余朴忙道:“记录文书,记录文书。”

    “母妃”

    稚嫩的声音响起,简宁侧头望去,见驹儿蹦蹦哒哒地进来,忙道:“你可别摔着了。”

    已经2岁多的驹儿已能说很多字了,且也比同龄孩子大上许多。简宁与正德都不矮,简宁照料得又用心,这驹儿自然也比一般孩子长得高大。

    这般看着,倒跟四五岁孩子似的,当然如果忽视他那时不时就滴答的口水的话。

    简宁拿出绣帕替他擦了擦,闻了闻,道:“小馋猫这是吃了什么过来的?怎么没想到给母妃带些。”

    “回娘娘的话”

    乳娘忙道:“小皇子刚刚吃了奶皮,是皇太后让人送来的。”

    顿了顿又有些忧心地道:“娘娘,皇子已经26个月了,可他还是偏爱这些奶制品。”

    简宁笑笑道:“不打紧的,只要其他也吃,天天用些奶制品倒也无妨。”

    “母妃,奶皮香,儿砸爱次。”

    “那也不能贪吃,知道么?”

    简宁在他脑袋上点了下,道:“过两日你表哥表姐就入宫了,到时把自己的奶皮也分一点给他们尝尝好不好?”

    “不好,儿砸爱次。”

    小家伙很护食,一脸坚决,又重复了一遍,“儿砸爱次。”

    “小气鬼。”

    她继续点他脑袋,“那大郎和大姐儿就不陪你玩了。”

    “不玩就不玩,额爱次。”

    简宁有点忧伤。

    这爱吃的性格好像是遗传了皇太后啊。皇太后特别爱吃,每日吃个不停,望着她老人家越来越丰盈的身躯,简宁都有些担忧。

    可每次话到嘴边又收回来了。

    太后中年丧夫,吃大概也是她人生里唯一的乐趣了吧?唉,以后拉她运动运动好了。

    “你啊。”

    简宁摇摇头,“真是笨。你要是跟表哥表姐玩好了,他们才会带更多的好吃的给你,你舅舅家的伙食那也是京城一道风景,上回舅母给你做的鸡汁土豆泥还想不想吃?”

    “没见你这样教儿子的。”

    正德的声音传来,“他才这么小,你就交他诡诈之道了?所以说,你们江南人都是人精啊!你那哥哥和大嫂看着傻乎乎的,可要朕说,他俩才精!要不那两个小东西怎能这么精灵?太后可给他们骗了不少东西去了”

第164章 多才多艺() 
简宁哭笑不得。她完全不知大郎和大姐儿怎么会那么鬼精鬼精的,着实不大像二哥与喜儿的性子啊。

    “陛下这是对江南人有偏见罢?”

    简宁笑道:“你总说江南人如何如何,怎跟焦芳说江西人差不多了。”

    “朕怎么能跟他一样?他不过是个谄媚之徒,之前用他也不过是不想惹出党争的事来罢了。”

    简宁抿抿嘴,道:“陛下已知权衡之道,可喜可贺啊。”

    “又编排我了不是?来,驹儿,父皇抱抱。”

    “举高高。”

    驹儿伸出两条小胳膊,一脸期待,“父哈,举高高。”

    正德又忧桑了。

    举高高就说得挺清楚,怎么叫他就总也叫不清楚呢?

    “是父皇,不是父哈,你当你爹是蛤蟆啊?”

    “哈默?”

    小家伙重复了一遍,然后高兴地道:“哈默,举高高!”

    “噗!”

    简宁忍不住笑出了声,望着正德黑黑的脸,道:“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哦。”

    “要不是我儿子我早打死你了!”

    正德将小家伙抱起,气鼓鼓地道:“没见过这样的不孝子,左右就是不肯叫爹是吧?”

    说着就去挠小家伙的咯吱窝,逗得小家伙咯咯直笑,伸手就去扯正德的头发,“哈默,哈默,举高高,举高高”

    “哎哟,小祖宗。”

    张永忙道:“可快松松手,可抓不得。”

    “这臭小子。”

    正德又挠了几下,“脾气还挺大啊!像我,哈哈!”

    张永自觉马屁拍马脚上了,有点尴尬。

    自从这天子当了爹后,遇见这小皇子总显得有些喜怒不定。一会儿骂是不孝子,一会儿又说肖他,龙心当真是难测啊!

    父子两人玩了好大一会儿,才让乳娘将孩子抱走。小家伙的注意力也就这点,玩了一会儿又跟简宁亲热了下,便是屋里待不住了,直嚷着要出去溜达。

    精力太旺盛的孩子带着也不容易,所以皇太后给这驹儿一口气配了两个教养姑姑,一个乳娘,十二个小太监。

    这么多人就看他一个,可想驹儿的精力是多么让皇太后胆战心惊了。可预见的是,这家伙很快就会成为紫禁城里的呆霸王,将来有得费心了。

    孩子走了,殿里也安静下来。正德喝了口茶道:“我听说你让崔余朴去内书堂挑了些人?”

    简宁点点头,“说是帮我记录文书,其实是我想捣鼓些东西,让他们也跟着学学,没准什么时候也能派上用场。”

    “像捣鼓肥皂那样么?”

    正德两眼睛发光,像个狼似的,“那玻璃工部已试了很多回,可气泡与透明度还是解决不了。”

    说罢又有点怀疑地道:“当真能做出跟水晶一样的玻璃来么?”

    “西洋人曾烧制出来过,当成精品,这个在市面上我也让人打听过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玻璃的确能完全透明的。只是我们还不得法,不知如何烧得更透明。而那些西洋人应该也不甚清楚,否则也不会拿那么次的玻璃珠子来冒充了。可能在他们眼里,那样的就算成色不错了吧。”

    “可能还是材料有问题啊。”

    正德沉思片刻道:“我也跟工部的人和一些工匠讨论过,这玻璃与琉璃看着差不多,可琉璃乃是青铜铸造,高温脱蜡后而成;而玻璃则是用石英石,长石等烧制之前你的推算也是错的,若不是有火者亚三,可能我们捣鼓一辈子都捣鼓不出来。所以我想想还是材料的问题。”

    简宁苦笑。其实关于玻璃以前写书时也做过功课的,只是她虽有基础,可到底不是理工生,具体怎么操作还真不知道。

    关于玻璃脱色这工艺她还真不怎么清楚,只知玻璃发绿是材料中的铁元素氧化的原因,而该怎么脱色,加入什么东西却不清楚了。

    科学得靠累积的,所以光这样摸索也不是个办法,这才有了在内廷办一个科学学堂的想法。

    当然,这个也只有简宁自己清楚,正德那儿也是说得含糊其辞。她不是理工生,可受过的基础教育又让她要比这些古人懂得多一些,所以也只能将自己知道的先传授给别人,然后让人好好琢磨研究下去吧。

    将后世的学科传授下去,这就是简宁感觉最有意义的事。科学的发展不是一天两天,而她和正德总有天会作古的,而能传承下去的唯有知识而已。

    “让人多实验吧,或许可以加点什么东西进去一个个试。不过还是要注意安全。”

    “嗯,我听了你的话,拨了块地,远离城镇,将用来建造拙政园的青石都挪了过去,建造几间砖木结构的屋子,让这些人实验。还让人都戴上了口罩嗳,你设计的这个口罩真不错,还有那手套,大家都说好用,简云舒,你这脑子里到底有多少东西啊?”

    正德眼里都是期待,“你要是把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