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粉丝是昏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粉丝是昏君-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俊朗的脸上带着一丝笑,口气也略带轻浮,可她却从他眼中看到了坚定,心软成了一汪水,不自觉地撇嘴,“那把大袖衫拿回去,我怕压着我。”

    他哈哈一笑,豪情顿生,“早晚有一日让你心甘情愿穿上,先留在你这儿!”

    说罢又是在她脸颊轻轻一啄,“刚听赵基说,你受了委屈?门口那古树是被人做了手脚?”

    “赵基多言了。”

    “又跟朕来这套。”

    他捏住她鼻子,“简云舒,其实好多时候我也是在演戏,你信么?”

    她望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歪着脑袋道:“胡作非为也算?那些又能让你得到什么?”

    脑袋上被他轻拍了下,“取笑我?”

    一声叹息从他胸膛发出,“之前的话半真半假,我的确是拿那些大臣无法才拿宦官对付他们。我知道好多人的确是忠直的,可有时忠直的人未必能办好事。只是朕的脑袋瓜似乎不如你好使,你到了我身边给了我很多启发,现在我慢慢知道怎么对付他们了。”

    “那刘瑾怎么办?”

    正德沉默了。

    “陛下重情,其实是好事。刘瑾也有他的用处,就像商鞅变法,只是处理得当,刘瑾或许不用死。”

    正德惊讶,“他如此压迫你,你居然不想他死?”

    “他若威胁不到我,死活又与我何干?”

    “其实刘瑾对我是忠心的”

    一个人长达十几二十年的陪伴,这份感情不是说能抹杀就能抹杀的,正德若是好杀之君,恐怕自己也不敢对他胆大妄为。

    简宁听他这般说也是点点头,“陛下重情,只是一味纵然反而会害了刘公公性命。”

    正德若有所思,点点头,“你说得不错。”

    过了一会儿又道:“古树一事朕会斥责他。”

    “呵呵,你晚点再找他算账好了。”

    “嗯?”

    正德一脸迷糊,“什么意思?”

    “报纸上那篇捕风捉影的文章我还没反击,我头上这扫把星的名头好没除去呢,哪能便宜他?!”

    正德呆愣在那儿,过了好一会儿才无奈地道:“你这心眼子果然比针尖还小”

第106章解报人() 
晨起风来,顷刻小雨绵长。已是十月秋,暑气尽褪,绵长细雨只添寒凉。

    京城的茶馆中,新出的皇家日报还带着油墨的清香,为这吵杂繁闹之所平添了几分书香气。

    读报的茶博士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望着台下聚首的人群,眼里闪过一丝暖意。

    天虽渐寒凉,可今年却因有了报纸这新鲜事物而变得日子红火起来。作为一个举试不中的童生,因着多读了几本书,多了几丝洞若观火的觉察力,读报解报成了他此刻谋生的根本。

    京中多权贵亦商贾云集。世家子弟,侯门大户自不需他这等人来解报。可那些商贾之流,钱财虽多却终究少了几分圣人开悟的智慧,终需个明白人来解读这朝廷动向。

    为商者学问或稀松平常,可眼光却是毒辣。待发现皇家日报上有一小块地方专门普告物价时,便敏锐地察觉朝廷对商贾的态度或有变化。

    又有人通过茶博士的解读发现,这看似朝廷之事的报纸能为自己带来商机后,京城这座名为茶来香的茶座便火了。

    原因无他,概因这里的沈骏茶博士解读精准,颇有眼光。

    茶水已热,宾客亦满,沈骏清了清嗓子便开始读报。

    第一要读的自然是朝廷动向,内容无甚稀奇,还是关于四川造反一事。只是待全篇读完,在座的一些人已嗅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来。

    “沈博士,朝廷不去平乱反是拿钱造作坊,这是何意?”

    七嘴八舌的疑问从四面八方笼来,而沈骏仿若稳坐钓鱼台的姜太公,面带微笑,耐心听完诸人疑问,端起茶盏慢悠悠地抿了一口,道:“此中详情在下倒是略有耳闻。”

    他满意地看着众人探究急切的目光,微微一笑道:“在下与那皇家日报的总编倒也有一面之缘。听闻此乃陛下极力促成,想以此显示自己的至诚至信。”

    众人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诸位可还记得陛下的罪己诏?”

    “身为君王下罪己诏已是仁君之举,陛下之诚信世人皆不有疑。”

    一个穿绿袍的商贾道:“再添此举,着实令人费解。”

    沈骏呵呵一笑,道:“我等凡俗怎能明圣人之意。只是听那唐总编说,此乃经济安民之道。”

    “经济?”

    众人眼里冒圈圈。

    经济有经世济民的意思,可不光光说理财。自古以来就包涵安民,平天下,军政的意思。他们这群商贾虽也识的几字,经济一词也不陌生,可此刻从沈骏嘴里道来却好似又有他意。

    “我说沈博士就你别卖关子了,都是老朋友了。马上就年底了,大家的时间都紧张着,若有什么动向你也给我们解说解说,喝茶银子少不了你的。”

    有些性急的干脆也不想了,直接掏出银子展开银钱攻略。

    沈骏也不客气,命人收了钱,便也痛快道来,“沈某在此多年,与诸位也是老相识,对商贾之事也有所了解。可那日与唐总编一聊,才觉圣人就是圣人,我等只是井底之蛙。诸位,钱生钱的道理都懂吧?可你们可知如何让一棵桑树卖出百两的价钱?”

    众人一听就乐了。你个茶博士说说话本,解解报或许可以。可这赚钱的事哪比得过他们?

    他们在这儿坐的人,资产少点都有两三千两的身价,若论怎么赚钱这茶博士能跟他们比么?

    “我说老沈你猫尿又喝多了吧?一棵桑树卖百两?就算那桑树是百年古桑,那也卖出这钱,你当是金丝楠木呐!”

    “真金丝楠木也不止这价。再者,你敢卖么?”

    沈骏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

    金丝楠木,非帝王不可用。再说,造紫禁城那会儿金丝楠木都伐光了,这等奇货可居的东西岂是用银钱可定的?

    “那你说怎么卖?”

    “呵呵”

    沈骏一捋三寸山羊胡,道:“这就是圣人的厉害之处了。这桑树的桑叶可喂蚕,蚕吃了桑叶可吐丝,丝可织成绸缎,卖到西夷国上百两都不止”

    “你这是胡搅蛮缠!”

    话未说完就被人打断,“若能卖到西夷国,我等还要寻你解报作甚?!”

    “呵呵。”

    沈骏依旧笑着,“阁下不要着急。你再想想,陛下干嘛要在四川开那么多工坊?”

    一语惊醒梦中人,所有人呆愣了片刻,终是明白过来,不由惊呼,“只需给些吃的便可得大量免费劳力,这桑树,纺织几无成本,这,这”

    “工钱以后还是要发的,只是眼下多弄些工坊可以让乱民有口吃的,让那些无地之人有个奔头。而他们造出的东西又可贩卖四海,更可远销海外,届时陛下赚了银钱再用在百姓身上,这才是最大的生财之道啊!”

    沈骏不由感叹。虽说他已沦落成了茶博士,可骨子里还是个读书人。想想那日唐寅的话,不由眼睛有些发红。

    荒唐的天子终是走正道了,且这天子竟如此聪慧,明君可期,盛世可期啊!

    茶座楼上的雅间内,一男一女观望着楼下,听着众人的赞叹声,男子脸上露出得意。

    而女子则是有些无奈,“你拉我来这就为听这个?”

    简宁心里嘀咕着,比起我这个“借梗融梗公”,这大明天子的脸皮貌似比她还厚啊。

    居然正事不干,拉着她来茶馆听他的人民对他的赞美,这性子也是绝了

    这孩子是多缺肯定啊!

    “这多好的事啊!”

    朱厚照一脸兴奋,“说明你说对了,我也走对了,这下那些朝臣也无话可说了。”

    见正德高兴,简宁也不想扫兴,便是用力点头,“以后会更好的。”

    其实正德不知道,简宁已在着手写一本经济攻略的文案了。她虽不是经济学家,可到底多了几百年的见识,把后世的一些概念弄过来,直接就可以创造财富。比如那驿站,不过几月功夫已初见成效。

    京郊地区的商贾已开始选择用朝廷的兵马来运送货物,而京郊一带的驿站也因此获利,竟不用朝廷再拨款,还能回流一部分到国库。

    这等做生意的手法虽让一些大臣以及迂腐的士人诟病,可内阁大佬们,特别是户部的可不管这些。

    天知道,他们都穷红眼了,恨不得能抢劫去!如今没有搞得民怨沸腾就能弄来钱,还有比这更好的事么?!

    至于会不会败坏道德?呵呵,反正任性的是刘瑾跟陛下又不是他们,怕个球!

    所以简宁觉着自己空时也应该将后世一些赚钱的东西以及理念写下来,整理成册,免得时间久了自己就忘了。

    自打那日被正德一句诛心之问敲醒后,简宁也坚定了起来。正德尚且不怕,她又怕什么?且信之!

    既信之自要为其谋之。且自己的遭遇她也有些愤恨不平,这世道是该改变改变了!

    “这儿的红米糕不错,你也多用几块。”

    正德暗爽完了便是关心起自家婆娘的胃口来了。

    “你这么大的个子怎么吃东西就吃一点点??”

    正德望着眼前的瘦竹竿,有些无力地道:“太医都跟我说了,说你身子如今已无大碍,都调养好了,只要饮食规律,多吃些就好了。”

    说罢又蹙眉,“我听喜儿说,我送你的阿胶,燕窝,海参你都不吃。你要吃啊,不吃怎么长肉?”

    “我不爱吃那些。”

    简宁道:“我瘦归瘦可康健着。”

    “鬼!”

    正德撇嘴,“哪里来的歪理?虽说这人太胖了不好,可你这般瘦也不是个事。太医说了,虽如今身体无碍可到底损了根子,你气血还是不足,如今天亮了,我让太医给你熬些固元膏,你天天给我吃一点,将来也好给我生个大胖小子。”

    “谁跟你生孩子?!”

    她瞪眼,“大庭广众的也不害臊。”

    “嘿。”

    他伸出手将她拉了过来,“就我跟你在这屋里怕什么?”

    说罢又道:“我让钦天监选日子了,母后的意思既是我中意的人就算初封的位份不高可也不能太仓促了,左右不能亏了你,意思还是等过了年再选个好日子将你接进宫去。”

    “倒也不急。”

    简宁道:“其实这名分我也不是太在意。”

    他一瞪眼,“又想作是不是?!我发现你这妮子怎么这么爱作呢?其他事上挺果断的,怎么对着我你就这么多幺蛾子?”

    简宁垂眼,心里暗道:“谁让我怕被抛弃,现在不作更待何时?”

    “你不急我可急!”

    朱厚照见她又没了反应,瞪着眼道:“明年我就十九了,可我还是个雏儿”

    “朱厚照!”

    她忍不住叫了起来,“你真是够了!什么话都敢说啊?你可是天子!”

    “天子又怎么了?天子还不是照样得拉屎放屁?还不是得吃饭干活找婆娘?”

    朱厚照满不在乎地道:“我才看不惯那些道貌岸然的人!我就是有什么说什么,朕就是这样耿直的人!”

    “行行行,您耿直,您是天下最耿直的汉子别念了,我吃还不行么?”

    简宁拿起红米糕,无奈地咬了口,心里默默叹气。

    之前是瘦,可如今的身材是刚刚好,哪里像他说得那样?自己可天天散步做瑜伽的,身体如今好着呢。

    天天这样被他逼着吃,自己早晚会成肥婆吧?

    只是

    终究也是关爱之意罢?想到此处,暖流从心间流淌,糕点似也变得美味起来

第107章多了个孙子() 
听完朝廷动向解读,待围观群众议论完毕后,沈骏又开始读简宁的郑和下西洋。

    一群人自然是听得如痴如醉,赞叹不已。这晋陵先生真是太厉害的,好似跟着三宝太监一起下了西洋般,途中的人文景色写得绘生绘色的,好似亲眼见着了般,让人痴迷不已。

    莫说是他们,就是朝里的一些官员对这本书的评价也是极高,不但没期报纸必买,还去百文斋特意买了精装版的书回来收藏。

    没有谁不渴望外面的世界,纵然只是一个小民。简宁为他们描绘出的海外世界令他们痴迷,那些瑰丽的海上光景,那些波澜壮阔的海外河山

    无一不痴迷,无一不陶醉!恨不能亲自扬帆出海去瞧一瞧。

    “真不知书里所写的这首出洋歌该怎么唱”

    一个商贾无限神往地道:“原不知这大白话也能作诗,作出来的诗竟是这样美,晋陵先生当真是举世之奇才。”

    “是啊,看这诗写得多好啊!饮下一碗家乡酒,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